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推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6418发布日期:2018-07-04 16:1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推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特别是一种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推压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对于竖向混凝土构件模板预留的浇筑孔、振捣孔、观察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易封闭,且封口处模板稳固性较差,易造成预留孔口处的混凝土成型质量缺陷;对于后浇竖向构件(如构造柱、结构置换柱等),其顶部浇筑口采用预留喇叭口,喇叭口浇筑角度固定,与已成型的水平构件距离较窄,不易在喇叭口进行混凝土浇筑,且混凝土成型拆除模板后,需将喇叭口处多余混凝土拆除,造成增加施工成本、影响工期且产生噪音、废渣及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混凝土浇筑常规施工设备和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性较高、且收尾混凝土通过推压完成浇筑,混凝土密实度较高并最终形成侧向混凝土模板的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推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推压装置,包括侧向翼缘板、活动压板、调节撑杆、固定轴杆、连接板,其特征在于:调节撑杆由固定螺杆一端与旋转顶帽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固定螺杆另一端与固定轴杆套环通过螺纹连接,套环与固定轴中部套接,两相对的侧向翼缘板下部分别与固定轴两端固定连接,侧向翼缘板一侧与连接板通过焊接连接,活动压板下部与连接板采用铰链连接,活动压板两侧分别设置铆钉,铆钉置于侧向翼缘板的弧形滑槽内,连接板设置在模板预留口侧,其内侧为与混凝土接触面,并与模板通过螺栓连接。

必要时,可在螺栓帽与模板之间设置压条,防止混凝土侧压力引起模板及装置变形。

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连接板与预留窗口侧的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其内侧与模板内侧在同一平面上,通过装置的活动板作开孔完成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振捣、观察工作后,再通过调节撑杆推动、控制活动压板的角度直至活动压板到指定位置,通过调节撑杆推压混凝土密实,直至活动压板完全封闭形成侧向混凝土模板。此装置可周转重复使用,操作方便,混凝土浇筑前无需耗费人工散支散拼浇筑口,直接安装本实用新型使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需要人工拆除预留孔口处多余混凝土或支模封闭预留孔洞,简化施工工艺,减少人工消耗,节约材料、成本,混凝土成型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面示意图;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前示意图;

图3为混凝土浇筑至预留孔口时,通过调节撑杆控制活动压板的角度示意图;

图4为混凝土浇筑满时,通过控制调节撑杆,活动压板将混凝土完全压实封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推压装置,包括侧向翼缘板1、活动压板2、调节撑杆3、固定轴杆4、连接板5。调节撑杆3由固定螺杆9一端通过螺纹与旋转顶帽10固定连接,固定螺杆9另一端与轴杆套环14固定连接,螺纹连接,铆接或焊接均可。套环与固定轴中部套接,通过调整旋转顶帽10使调节撑杆对活动压板2产生推顶作用力。两相对的侧向翼缘板1下部分别与固定轴杆4两端固定连接,侧向翼缘板1与连接板5通过焊接连接,活动压板2下部与连接板5上部采用铰链连接,活动压板两侧分别设置铆钉7,铆钉置于侧向翼缘板的弧形滑槽6内,铆钉7可以在侧向翼缘板1所开设的滑槽6范围内滑动。连接板设置在模板预留口侧,其内侧为与混凝土接触面,并与模板通过螺栓8连接,必要时,螺栓帽13与模板12之间设置压条11,防止混凝土侧压力引起模板及装置变形。通过装置活动板处完成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振捣、观察工作后,再推动活动压板到指定位置,调节撑杆推压混凝土密实,直至活动压板完全封闭形成侧向混凝土模板,通过调节旋转顶帽,使其上端顶在活动板上。图2为混凝土开始浇筑时,活动压板2处于完全展开状态,调节撑杆3处于松弛状态,混凝土通过活动压板2处进入需浇筑构件模板内。图3为当混凝土浇筑至接近预留孔口处时,开始收起活动压板2至适合角度,防止混凝土外泄,扭动调节撑杆3顶紧活动压板2以固定角度。图4为通过该装置活动板完成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振捣或观察工作后,再推动活动压板2到指定位置,调节撑杆3推压混凝土密实,直至活动压板完全封闭形成侧向混凝土模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