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圆柱钢筋骨架捆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6510发布日期:2019-03-30 09:2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圆柱钢筋骨架捆扎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扎架,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圆柱钢筋骨架捆扎架。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部分建筑需要用支柱支撑,支柱的搭建都是将多根钢筋与多个钢筋圈捆扎在一起,再灌入混凝土形成的,通常人们都是手拿着钢筋绑在钢筋圈上,由于钢筋较长,捆扎时容易发生移动导致每根捆扎的钢筋之间距离不同,并且捆扎好一根钢筋后需要转动钢筋圈,比较麻烦,所以需要另一个人帮忙拿着钢筋,并且帮忙传递铁丝等工作,如此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由于钢筋较长,捆扎时容易发生移动导致每根捆扎的钢筋之间距离不同,并且捆扎好一根钢筋后需要转动钢筋圈,比较麻烦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适量的钢筋限位,并且可对钢筋圈放置方便人们捆扎,并且使得捆扎的距离一致的建筑用圆柱钢筋骨架捆扎架。

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用圆柱钢筋骨架捆扎架,包括有l型底座、固定轴、圆形盘、空心筒、转盘、筒体、第一轴承座、楔形块、限位装置、套筒、活动杆、活动块、第二弹簧和固定杆,l型底座内顶部右侧安装有固定轴,固定轴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轴承座,转盘为两个,转盘分别栓接在左右两侧第一轴承座外侧,左右两侧转盘内侧面周向设有可对钢筋限位的限位装置,固定轴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圆形盘,圆形盘位于左右两侧转盘之间与其接触,可驱动限位装置的楔形块安装于圆形盘外侧面,楔形块与限位装置接触,筒体安装于左右两侧限位装置之间,左侧转盘左侧面周向固接有可使钢筋圈放置的空心筒,空心筒外侧面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可使铁丝穿过的凹槽,多个固定杆均匀间隔的安装于左侧转盘左侧面周向,固定杆位于空心筒内,固定杆与限位装置相对应,起导向作用的套筒安装于固定轴后侧左部,套筒位于空心筒内,套筒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后端安装有活动块,活动块与固定杆接触配合,第二弹簧套在活动杆上,第二弹簧的其中一端与活动块前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筒后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限位装置包括有导套、卡杆、固定板、第一弹簧和接触轮,左右两侧转盘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与固定杆相对应的导套,可将钢筋限位的卡杆位于导套内与其配合,卡杆内端转动式的连接有接触轮,接触轮与楔形块接触配合,卡杆内部安装有固定板,第一弹簧套在卡杆上,第一弹簧的其中一端与导套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外侧面固定连接,左侧全部导套右侧面与筒体左端固定连接,右侧全部导套左侧面与筒体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有内齿圈、框架、第二轴承座、第一转轴、大齿轮、驱动电机、第二转轴和小齿轮,内齿圈安装于筒体内侧面左侧,固定轴顶部左侧固接有框架,框架顶部左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通孔,第二轴承座为两个,第二轴承座分别安装于框架顶部左侧,第一转轴与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大齿轮安装于第一转轴中部位于通孔内,大齿轮与内齿圈啮合,驱动电机水平安装于框架内右侧面中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小齿轮安装于第二转轴左端,小齿轮位于大齿轮下方与其啮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支撑杆和弧形板,l型底座内底部左侧前后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撑杆,可对钢筋圈支撑的弧形板安装于前后两侧支撑杆顶端之间,弧形板位于空心筒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转杆、扭力弹簧和挡杆,空心筒左侧面前后两侧铰接有转杆,转杆与空心筒的铰接处设有扭力弹簧,可将钢筋圈挡住的挡杆安装于转杆上。

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钢筋圈套在空心筒上,再推动转盘正转,转盘正转带动限位装置正转,转盘正转带动固定杆正转,因第二弹簧的作用,固定杆正转卡入活动块内时,操作人员即可将钢筋放入限位装置内,继续推动转盘正转,进而限位装置正转不与楔形块接触将钢筋限位,如此反复,每当一个固定杆卡入活动块内时,即可将钢筋放入限位装置进行限位,当左右两侧的限位装置之间全部固定有钢筋时,停止转动转盘,操作人员即可用铁丝穿过凹槽将最左边的钢筋圈绑在全部的钢筋上,当一个钢筋圈绑好后,再拉动钢筋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再将另一个钢筋圈绑在全部的钢筋上,如此反复,即可将空心筒上的钢筋圈全部绑在钢筋上。当钢筋上绑好钢筋圈后,即可继续拉动钢筋向左移动与本装置脱离。

当操作人员推动转盘正转时,转盘正转带动导套正转,导套正转带动卡杆正转,卡杆正转带动接触轮正转,接触轮正转在楔形块上滚动时,接触轮向外移动带动卡杆向外移动,第一弹簧压缩,卡杆向外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固定杆也就卡入活动块内,操作人员即可将钢筋放入卡杆内,再继续推动转盘正转,进而接触轮继续正转与楔形块脱离时,因第一弹簧的作用,卡杆向下移动将钢筋限位,如此反复,即可使卡杆内都卡有钢筋,即可开始下一步处理。当钢筋圈全部绑在钢筋上时,操作人员继续拉动钢筋向左移动与卡杆脱离即可。

首先操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正转,驱动电机正转带动第二转轴正转,第二转轴正转带动小齿轮正转,小齿轮正转带动大齿轮反转,大齿轮反转带动内齿圈正转,内齿圈正转带动筒体正转,筒体正转带动导套正转,当其中一个卡杆向外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关闭驱动电机,即可将钢筋放在卡杆内,继续启动驱动电机正转,进而卡杆向内移动将钢筋限位,下一个卡杆则向外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关闭驱动电机,如此反复,即可将全部的卡杆都能卡住钢筋。如此,无需操作人员推动转盘转动使卡杆将钢筋限位,省时省力。

当钢筋圈套在空心筒上时,弧形板对钢筋圈进行支撑,如此,可减小空心筒承重的负担,避免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首先操作人员拉动挡杆向左摆动至合适的位置,扭力弹簧拉伸,再将钢筋圈套在空心筒上,当空心筒上有适量的钢筋圈时,松开挡杆,因扭力弹簧的作用,挡杆向右摆动恢复至原位,进而挡杆将钢筋挡住。当钢筋圈绑在钢筋时,操作人员即可拉动钢筋向左移动,钢筋圈则推动挡杆向左移动,扭力弹簧拉伸,当钢筋圈向左移动不与挡杆接触时,因扭力弹簧的作用,挡杆向右摆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防止钢筋圈从空心圈上掉落影响捆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将钢筋圈套在空心筒上,并且通过卡杆对适量的钢筋进行限位,人们即可将铁丝穿过凹槽将钢筋绑在钢筋圈上,无需人们拿着钢筋进行捆扎,避免钢筋发生移动影响捆扎,更方便人们对钢筋的捆扎,通过旋转装置,则无需操作人员推动转盘正转将钢筋限位,省时省力,通过弧形板的作用,能减轻空心筒的承重,避免损坏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左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l型底座,2、固定轴,3、圆形盘,4、空心筒,5、钢筋圈,6、转盘,7、筒体,8、第一轴承座,9、楔形块,10、限位装置,101、导套,102、卡杆,103、固定板,104、第一弹簧,105、接触轮,11、套筒,12、活动杆,13、活动块,14、第二弹簧,15、固定杆,16、凹槽,17、旋转装置,171、内齿圈,172、框架,173、通孔,174、第二轴承座,175、第一转轴,176、大齿轮,177、驱动电机,178、第二转轴,179、小齿轮,18、支撑杆,19、弧形板,20、转杆,21、扭力弹簧,22、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实施例1

一种建筑用圆柱钢筋骨架捆扎架,如图1-3所示,包括有l型底座1、固定轴2、圆形盘3、空心筒4、转盘6、筒体7、第一轴承座8、楔形块9、限位装置10、套筒11、活动杆12、活动块13、第二弹簧14和固定杆15,l型底座1内顶部右侧安装有固定轴2,固定轴2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轴承座8,转盘6为两个,转盘6分别栓接在左右两侧第一轴承座8外侧,左右两侧转盘6内侧面周向设有可对钢筋限位的限位装置10,固定轴2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圆形盘3,圆形盘3位于左右两侧转盘6之间与其接触,可驱动限位装置10的楔形块9安装于圆形盘3外侧面,楔形块9与限位装置10接触,筒体7安装于左右两侧限位装置10之间,左侧转盘6左侧面周向固接有可使钢筋圈5放置的空心筒4,空心筒4外侧面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可使铁丝穿过的凹槽16,多个固定杆15均匀间隔的安装于左侧转盘6左侧面周向,固定杆15位于空心筒4内,固定杆15与限位装置10相对应,起导向作用的套筒11安装于固定轴2后侧左部,套筒11位于空心筒4内,套筒11内设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后端安装有活动块13,活动块13与固定杆15接触配合,第二弹簧14套在活动杆12上,第二弹簧14的其中一端与活动块13前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与套筒11后侧面固定连接。

实施例2

一种建筑用圆柱钢筋骨架捆扎架,如图1-3所示,包括有l型底座1、固定轴2、圆形盘3、空心筒4、转盘6、筒体7、第一轴承座8、楔形块9、限位装置10、套筒11、活动杆12、活动块13、第二弹簧14和固定杆15,l型底座1内顶部右侧安装有固定轴2,固定轴2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轴承座8,转盘6为两个,转盘6分别栓接在左右两侧第一轴承座8外侧,左右两侧转盘6内侧面周向设有可对钢筋限位的限位装置10,固定轴2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圆形盘3,圆形盘3位于左右两侧转盘6之间与其接触,可驱动限位装置10的楔形块9安装于圆形盘3外侧面,楔形块9与限位装置10接触,筒体7安装于左右两侧限位装置10之间,左侧转盘6左侧面周向固接有可使钢筋圈5放置的空心筒4,空心筒4外侧面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可使铁丝穿过的凹槽16,多个固定杆15均匀间隔的安装于左侧转盘6左侧面周向,固定杆15位于空心筒4内,固定杆15与限位装置10相对应,起导向作用的套筒11安装于固定轴2后侧左部,套筒11位于空心筒4内,套筒11内设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后端安装有活动块13,活动块13与固定杆15接触配合,第二弹簧14套在活动杆12上,第二弹簧14的其中一端与活动块13前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与套筒11后侧面固定连接。

限位装置10包括有导套101、卡杆102、固定板103、第一弹簧104和接触轮105,左右两侧转盘6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与固定杆15相对应的导套101,可将钢筋限位的卡杆102位于导套101内与其配合,卡杆102内端转动式的连接有接触轮105,接触轮105与楔形块9接触配合,卡杆102内部安装有固定板103,第一弹簧104套在卡杆102上,第一弹簧104的其中一端与导套101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04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03外侧面固定连接,左侧全部导套101右侧面与筒体7左端固定连接,右侧全部导套101左侧面与筒体7右端固定连接。

实施例3

一种建筑用圆柱钢筋骨架捆扎架,如图1-3所示,包括有l型底座1、固定轴2、圆形盘3、空心筒4、转盘6、筒体7、第一轴承座8、楔形块9、限位装置10、套筒11、活动杆12、活动块13、第二弹簧14和固定杆15,l型底座1内顶部右侧安装有固定轴2,固定轴2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轴承座8,转盘6为两个,转盘6分别栓接在左右两侧第一轴承座8外侧,左右两侧转盘6内侧面周向设有可对钢筋限位的限位装置10,固定轴2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圆形盘3,圆形盘3位于左右两侧转盘6之间与其接触,可驱动限位装置10的楔形块9安装于圆形盘3外侧面,楔形块9与限位装置10接触,筒体7安装于左右两侧限位装置10之间,左侧转盘6左侧面周向固接有可使钢筋圈5放置的空心筒4,空心筒4外侧面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可使铁丝穿过的凹槽16,多个固定杆15均匀间隔的安装于左侧转盘6左侧面周向,固定杆15位于空心筒4内,固定杆15与限位装置10相对应,起导向作用的套筒11安装于固定轴2后侧左部,套筒11位于空心筒4内,套筒11内设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后端安装有活动块13,活动块13与固定杆15接触配合,第二弹簧14套在活动杆12上,第二弹簧14的其中一端与活动块13前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与套筒11后侧面固定连接。

限位装置10包括有导套101、卡杆102、固定板103、第一弹簧104和接触轮105,左右两侧转盘6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与固定杆15相对应的导套101,可将钢筋限位的卡杆102位于导套101内与其配合,卡杆102内端转动式的连接有接触轮105,接触轮105与楔形块9接触配合,卡杆102内部安装有固定板103,第一弹簧104套在卡杆102上,第一弹簧104的其中一端与导套101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04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03外侧面固定连接,左侧全部导套101右侧面与筒体7左端固定连接,右侧全部导套101左侧面与筒体7右端固定连接。

还包括有旋转装置17,旋转装置17包括有内齿圈171、框架172、第二轴承座174、第一转轴175、大齿轮176、驱动电机177、第二转轴178和小齿轮179,内齿圈171安装于筒体7内侧面左侧,固定轴2顶部左侧固接有框架172,框架172顶部左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通孔173,第二轴承座174为两个,第二轴承座174分别安装于框架172顶部左侧,第一转轴175与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174内的轴承连接,大齿轮176安装于第一转轴175中部位于通孔173内,大齿轮176与内齿圈171啮合,驱动电机177水平安装于框架172内右侧面中部,驱动电机17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178,小齿轮179安装于第二转轴178左端,小齿轮179位于大齿轮176下方与其啮合。

实施例4

一种建筑用圆柱钢筋骨架捆扎架,如图1-3所示,包括有l型底座1、固定轴2、圆形盘3、空心筒4、转盘6、筒体7、第一轴承座8、楔形块9、限位装置10、套筒11、活动杆12、活动块13、第二弹簧14和固定杆15,l型底座1内顶部右侧安装有固定轴2,固定轴2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轴承座8,转盘6为两个,转盘6分别栓接在左右两侧第一轴承座8外侧,左右两侧转盘6内侧面周向设有可对钢筋限位的限位装置10,固定轴2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圆形盘3,圆形盘3位于左右两侧转盘6之间与其接触,可驱动限位装置10的楔形块9安装于圆形盘3外侧面,楔形块9与限位装置10接触,筒体7安装于左右两侧限位装置10之间,左侧转盘6左侧面周向固接有可使钢筋圈5放置的空心筒4,空心筒4外侧面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可使铁丝穿过的凹槽16,多个固定杆15均匀间隔的安装于左侧转盘6左侧面周向,固定杆15位于空心筒4内,固定杆15与限位装置10相对应,起导向作用的套筒11安装于固定轴2后侧左部,套筒11位于空心筒4内,套筒11内设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后端安装有活动块13,活动块13与固定杆15接触配合,第二弹簧14套在活动杆12上,第二弹簧14的其中一端与活动块13前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与套筒11后侧面固定连接。

限位装置10包括有导套101、卡杆102、固定板103、第一弹簧104和接触轮105,左右两侧转盘6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与固定杆15相对应的导套101,可将钢筋限位的卡杆102位于导套101内与其配合,卡杆102内端转动式的连接有接触轮105,接触轮105与楔形块9接触配合,卡杆102内部安装有固定板103,第一弹簧104套在卡杆102上,第一弹簧104的其中一端与导套101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04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03外侧面固定连接,左侧全部导套101右侧面与筒体7左端固定连接,右侧全部导套101左侧面与筒体7右端固定连接。

还包括有旋转装置17,旋转装置17包括有内齿圈171、框架172、第二轴承座174、第一转轴175、大齿轮176、驱动电机177、第二转轴178和小齿轮179,内齿圈171安装于筒体7内侧面左侧,固定轴2顶部左侧固接有框架172,框架172顶部左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通孔173,第二轴承座174为两个,第二轴承座174分别安装于框架172顶部左侧,第一转轴175与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174内的轴承连接,大齿轮176安装于第一转轴175中部位于通孔173内,大齿轮176与内齿圈171啮合,驱动电机177水平安装于框架172内右侧面中部,驱动电机17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178,小齿轮179安装于第二转轴178左端,小齿轮179位于大齿轮176下方与其啮合。

还包括有支撑杆18和弧形板19,l型底座1内底部左侧前后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撑杆18,可对钢筋圈5支撑的弧形板19安装于前后两侧支撑杆18顶端之间,弧形板19位于空心筒4下方。

实施例5

一种建筑用圆柱钢筋骨架捆扎架,如图1-3所示,包括有l型底座1、固定轴2、圆形盘3、空心筒4、转盘6、筒体7、第一轴承座8、楔形块9、限位装置10、套筒11、活动杆12、活动块13、第二弹簧14和固定杆15,l型底座1内顶部右侧安装有固定轴2,固定轴2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轴承座8,转盘6为两个,转盘6分别栓接在左右两侧第一轴承座8外侧,左右两侧转盘6内侧面周向设有可对钢筋限位的限位装置10,固定轴2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圆形盘3,圆形盘3位于左右两侧转盘6之间与其接触,可驱动限位装置10的楔形块9安装于圆形盘3外侧面,楔形块9与限位装置10接触,筒体7安装于左右两侧限位装置10之间,左侧转盘6左侧面周向固接有可使钢筋圈5放置的空心筒4,空心筒4外侧面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可使铁丝穿过的凹槽16,多个固定杆15均匀间隔的安装于左侧转盘6左侧面周向,固定杆15位于空心筒4内,固定杆15与限位装置10相对应,起导向作用的套筒11安装于固定轴2后侧左部,套筒11位于空心筒4内,套筒11内设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后端安装有活动块13,活动块13与固定杆15接触配合,第二弹簧14套在活动杆12上,第二弹簧14的其中一端与活动块13前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与套筒11后侧面固定连接。

限位装置10包括有导套101、卡杆102、固定板103、第一弹簧104和接触轮105,左右两侧转盘6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与固定杆15相对应的导套101,可将钢筋限位的卡杆102位于导套101内与其配合,卡杆102内端转动式的连接有接触轮105,接触轮105与楔形块9接触配合,卡杆102内部安装有固定板103,第一弹簧104套在卡杆102上,第一弹簧104的其中一端与导套101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04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03外侧面固定连接,左侧全部导套101右侧面与筒体7左端固定连接,右侧全部导套101左侧面与筒体7右端固定连接。

还包括有旋转装置17,旋转装置17包括有内齿圈171、框架172、第二轴承座174、第一转轴175、大齿轮176、驱动电机177、第二转轴178和小齿轮179,内齿圈171安装于筒体7内侧面左侧,固定轴2顶部左侧固接有框架172,框架172顶部左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通孔173,第二轴承座174为两个,第二轴承座174分别安装于框架172顶部左侧,第一转轴175与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174内的轴承连接,大齿轮176安装于第一转轴175中部位于通孔173内,大齿轮176与内齿圈171啮合,驱动电机177水平安装于框架172内右侧面中部,驱动电机17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178,小齿轮179安装于第二转轴178左端,小齿轮179位于大齿轮176下方与其啮合。

还包括有支撑杆18和弧形板19,l型底座1内底部左侧前后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撑杆18,可对钢筋圈5支撑的弧形板19安装于前后两侧支撑杆18顶端之间,弧形板19位于空心筒4下方。

还包括有转杆20、扭力弹簧21和挡杆22,空心筒4左侧面前后两侧铰接有转杆20,转杆20与空心筒4的铰接处设有扭力弹簧21,可将钢筋圈5挡住的挡杆22安装于转杆20上。

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钢筋圈5套在空心筒4上,再推动转盘6正转,转盘6正转带动限位装置10正转,转盘6正转带动固定杆15正转,因第二弹簧14的作用,固定杆15正转卡入活动块13内时,操作人员即可将钢筋放入限位装置10内,继续推动转盘6正转,进而限位装置10正转不与楔形块9接触将钢筋限位,如此反复,每当一个固定杆15卡入活动块13内时,即可将钢筋放入限位装置10进行限位,当左右两侧的限位装置10之间全部固定有钢筋时,停止转动转盘6,操作人员即可用铁丝穿过凹槽16将最左边的钢筋圈5绑在全部的钢筋上,当一个钢筋圈5绑好后,再拉动钢筋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再将另一个钢筋圈5绑在全部的钢筋上,如此反复,即可将空心筒4上的钢筋圈5全部绑在钢筋上。当钢筋上绑好钢筋圈5后,即可继续拉动钢筋向左移动与本装置脱离。

当操作人员推动转盘6正转时,转盘6正转带动导套101正转,导套101正转带动卡杆102正转,卡杆102正转带动接触轮105正转,接触轮105正转在楔形块9上滚动时,接触轮105向外移动带动卡杆102向外移动,第一弹簧104压缩,卡杆102向外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固定杆15也就卡入活动块13内,操作人员即可将钢筋放入卡杆102内,再继续推动转盘6正转,进而接触轮105继续正转与楔形块9脱离时,因第一弹簧104的作用,卡杆102向下移动将钢筋限位,如此反复,即可使卡杆102内都卡有钢筋,即可开始下一步处理。当钢筋圈5全部绑在钢筋上时,操作人员继续拉动钢筋向左移动与卡杆102脱离即可。

首先操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177正转,驱动电机177正转带动第二转轴178正转,第二转轴178正转带动小齿轮179正转,小齿轮179正转带动大齿轮176反转,大齿轮176反转带动内齿圈171正转,内齿圈171正转带动筒体7正转,筒体7正转带动导套101正转,当其中一个卡杆102向外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关闭驱动电机177,即可将钢筋放在卡杆102内,继续启动驱动电机177正转,进而卡杆102向内移动将钢筋限位,下一个卡杆102则向外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关闭驱动电机177,如此反复,即可将全部的卡杆102都能卡住钢筋。如此,无需操作人员推动转盘6转动使卡杆102将钢筋限位,省时省力。

当钢筋圈5套在空心筒4上时,弧形板19对钢筋圈5进行支撑,如此,可减小空心筒4承重的负担,避免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首先操作人员拉动挡杆22向左摆动至合适的位置,扭力弹簧21拉伸,再将钢筋圈5套在空心筒4上,当空心筒4上有适量的钢筋圈5时,松开挡杆22,因扭力弹簧21的作用,挡杆22向右摆动恢复至原位,进而挡杆22将钢筋挡住。当钢筋圈5绑在钢筋时,操作人员即可拉动钢筋向左移动,钢筋圈5则推动挡杆22向左移动,扭力弹簧21拉伸,当钢筋圈5向左移动不与挡杆22接触时,因扭力弹簧21的作用,挡杆22向右摆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防止钢筋圈5从空心圈上掉落影响捆绑。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