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6477发布日期:2019-04-17 02:5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建筑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或节能环保建筑。

绿色建筑周围或室内会装扮有绿色植物,工作人员需要经常对绿色植物浇水,较为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它可以实现在下雨天时收集雨水的效果,收集后的雨水用来浇灌绿色植物,节约水资源。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包括屋体,所述屋体左内壁和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副集水箱和主集水箱,所述副集水箱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副集水箱相连通,所述连接管右端贯穿屋体的侧壁且与主集水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与主集水箱相连通,所述副集水箱和主集水箱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副出水管和主出水管,所述副出水管和主出水管分别与副集水箱和主集水箱相连通,所述副出水管右端贯穿屋体的侧壁且与主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副出水管和主出水管外端均连接有单向阀,所述主集水箱右端固定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主集水箱相连通,所述溢流管右端贯穿屋体的侧壁,可以实现在下雨天时收集雨水的效果,收集后的雨水用来浇灌绿色植物,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副集水箱箱口处为倾斜结构,所述副集水箱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使得落叶不易掉入副集水箱内,进而不易堵住连接管和副出水管,副集水箱箱口的倾斜设置使得掉落在过滤网上的落叶易被雨水冲到地面或被风吹到地面,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清理过滤网上的落叶。

进一步的,所述主集水箱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主出水管的右侧,所述固定杆外端设有泡沫浮块,所述泡沫浮块上端开凿有通孔,所述固定杆贯穿通孔,所述泡沫浮块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泡沫柱,两个所述泡沫柱分别位于固定杆的左右两侧,天晴时,使用者用主集水箱内储存的水来给花草浇水时,可根据泡沫柱露出主集水箱外的长度判断箱内大概还剩多少水。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浮块内壁固定连接有塑料环,所述塑料环内壁和固定杆外端均设有抛光层,使得泡沫浮块沿固定杆在水中上下浮动过程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柱外端标有三道警示线,三道所述警示线表面从上往下分别涂设有红色、黄色和绿色荧光粉,使用者可根据警示线上的颜色判断剩余水量的等级,能看到绿色代表水量足够,黄色代表水即将用完,红色代表水已用完。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柱外端开凿有多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位于警示线的下侧,减轻泡沫柱本身的重量,使得泡沫浮块不易沉入水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右端管口处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表面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孔,使得副集水箱中的水经连接管流向主集水箱内时,水的流量不易过大,对泡沫浮块造成冲击,进而使其在水中不易倾斜。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在下雨天时收集雨水的效果,收集后的雨水用来浇灌绿色植物,节约水资源。

(2)副集水箱箱口处为倾斜结构,副集水箱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使得落叶不易掉入副集水箱内,进而不易堵住连接管和副出水管,副集水箱箱口的倾斜设置使得使得掉落在过滤网上的落叶易被雨水冲到地面或被风吹到地面,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清理过滤网上的落叶。

(3)主集水箱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主出水管的右侧,固定杆外端设有泡沫浮块,泡沫浮块上端开凿有通孔,固定杆贯穿通孔,泡沫浮块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泡沫柱,两个泡沫柱分别位于固定杆的左右两侧,天晴时,使用者用主集水箱内储存的水来给花草浇水时,可根据泡沫柱露出主集水箱外的长度判断箱内大概还剩多少水。

(4)泡沫浮块内壁固定连接有塑料环,塑料环内壁和固定杆外端均设有抛光层,使得泡沫浮块沿固定杆在水中上下浮动过程更加顺畅。

(5)泡沫柱外端标有三道警示线,三道警示线表面从上往下分别涂设有红色、黄色和绿色荧光粉,使用者可根据警示线上的颜色判断剩余水量的等级,能看到绿色代表水量足够,黄色代表水即将用完,红色代表水已用完。

(6)泡沫柱外端开凿有多个减重孔,减重孔位于警示线的下侧,减轻泡沫柱本身的重量,使得泡沫浮块不易沉入水中。

(7)连接管右端管口处固定连接有挡片,挡片表面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孔,使得副集水箱中的水经连接管流向主集水箱内时,水的流量不易过大,对泡沫浮块造成冲击,进而使其在水中不易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集水箱部分的右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集水箱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右侧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副集水箱、2承接板、3副出水管、4屋体、5连接管、6主集水箱、7固定杆、8泡沫浮块、9泡沫柱、10溢流管、11塑料环、12主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包括屋体4,屋体4左内壁和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承接板2,承接板2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副集水箱1和主集水箱6,副集水箱1位于主集水箱6的左侧,副集水箱1箱口处为倾斜结构,副集水箱1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使得落叶不易掉入副集水箱1内,进而不易堵住连接管5和副出水管3,副集水箱1箱口的倾斜设置使得掉落在过滤网上的落叶易被雨水冲到地面或被风吹到地面,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清理过滤网上的落叶。

副集水箱1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与副集水箱1相连通,连接管5右端贯穿屋体4且与主集水箱6固定连接,连接管5与主集水箱6相连通,连接管5右端管口处固定连接有挡片,挡片表面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孔,使得副集水箱1中的水经连接管5流向主集水箱6内时,水的流量不易过大,对泡沫浮块8造成冲击,进而使其在水中不易倾斜,副集水箱1和主集水箱6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副出水管3和主出水管12,副出水管3和主出水管12分别与副集水箱1和主集水箱6相连通,副出水管3右端贯穿屋体4且与主出水管12相连通,副出水管3和主出水管12外端均连接有单向阀,单向阀用于控制水流方向从上往下。

请参与图2,主集水箱6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固定杆7位于主出水管12的右侧,固定杆7外端设有泡沫浮块8,泡沫浮块8上端开凿有通孔,固定杆7贯穿通孔,泡沫浮块8内壁固定连接有塑料环11,塑料环11内壁和固定杆7外端均设有抛光层,使得泡沫浮块8沿固定杆7在水中上下浮动过程更加顺畅,泡沫浮块8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泡沫柱9,两个泡沫柱9分别位于固定杆7的左右两侧,天晴时,使用者用主集水箱6内储存的水来给花草浇水时,可根据泡沫柱9露出主集水箱6外的长度判断箱内大概还剩多少水。

泡沫柱9外端标有三道警示线,三道警示线表面从上往下分别涂设有红色、黄色和绿色荧光粉,使用者可根据警示线上的颜色判断剩余水量的等级,能看到绿色代表水量足够,黄色代表水即将用完,红色代表水已用完,泡沫柱9外端开凿有多个减重孔,减重孔位于警示线的下侧,减轻泡沫柱9本身的重量,使得泡沫浮块8不易沉入水中,请参阅图4,主集水箱6右端固定连接有溢流管10,溢流管10与主集水箱6相连通,溢流管10右端贯穿屋体4的侧壁。

下雨天时,当副集水箱1内的集水量高度超过连接管5高度时,水开始通过连接管5流入主集水箱6内,随着主集水箱6内水位的升高,泡沫浮块8跟着升高,当主集水箱6内的水位高度高于溢流管10的高度时,水会经溢流管10排到屋体4外,天晴时,使用者可手动打开主出水管12上的单向阀,利用主集水箱6内储存的水来给屋体4内的植物浇水,请参阅图2,随着主集水箱6内水量的减少,泡沫浮块8会随之下移,使用者可根据固定杆9上的警示线上的颜色来判断剩余水量的等级,能观察到绿色代表水量足够,黄色代表水即将用完,红色代表水已用完,当水用完时,使用者可手动打开副出水管3上的单向阀,使用副集水箱1内储存的水,可以实现在下雨天时收集雨水的效果,收集后的雨水用来浇灌绿色植物,节约水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