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气混凝土浇注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5842发布日期:2018-11-07 22:2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用于加气混凝土浇注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用于加气混凝土浇注的模具。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

现有的加气混凝土浇注的模具一般为上下贯穿的模具框,模具框的对称侧面设有吊口,模具框的底部抵触设有底板;通常通过吊臂移动底板将模具框放置在翻转台上,再将吊臂与吊口连接,然后沿竖直方向移动模具框实现脱模。

但是,由于模具框放置在底板上的位置不尽相同,将底板放置在翻转台上不能保证对模具框与翻转台精确定位;此外,在放置底板的过程中,由于吊臂的机械振动,也容易导致模具框与翻转台相对错位,模具框脱模的精确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加气混凝土浇注的模具,具有提高模具脱模精确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用于加气混凝土浇注的模具,包括模具框、底板和设置在翻转台上的抵触板,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和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的警报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用于发射红外线的发射管和用于接收红外线的接收管;所述模具框侧面插接有侧板,侧板背向模具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抵触板抵触的加固板;所述发射管与加固板背向模具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接收管与抵触板侧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警报器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当接收管与发射管正对齐时,接收管接收到发射管发射的红外线后使警报器导电;减少了因加固板晃动而难以将模具框精确的抵触在抵触板上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模具框脱模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板至少设有两个接收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收管与发射管正对齐时,减少因侧板整体倾斜而导致模具框不能精确的放置在抵触板上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模具框脱模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板侧面设有限位块,所述加固板设有供限位块插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防止加固板与抵触板相对移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加固板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为柱形块,所述限位槽为与柱形块配合的柱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柱形块和柱形槽,使得加固板与抵触板连接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具框顶端设有横梁,横梁沿模具框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横梁底面对称设有两个定位杆,所述侧板对称设有两个供定位杆插接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杆和定位孔插接,便于将侧板与模具框对准插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具框的对称内壁设有防漏槽,所述侧板的对称侧面设有与防漏槽对应插接的防漏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漏凸起和防漏槽插接,减少模具框内的加气混凝土从侧板与模具框内壁抵接处漏出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沿加固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空腔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固板背向侧板的侧面贯穿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安装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空腔,减小加固板的自身重量;利用加强筋,便于增强加固板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为沿加固板长度方向铺设的折线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折线形板,使得加强筋与空腔内壁构成三角形结构,提高了加强筋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警报器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当接收管与发射管正对齐时,接收管接收到发射管发射的红外线后使警报器导电;利用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防止加固板与抵触板相对移动的情况发生;利用防漏凸起和防漏槽插接,减少模具框内的加气混凝土从侧板与模具框内壁抵接处漏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侧板与模具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中:1、滑轨;11、抵触板;12、限位块;13、接收管;14、底板;15、支撑座;16、驱动件;17、移动板;2、模具框;21、吊口;22、警报器;23、横梁;24、加固板;25、侧板;251、防漏槽;252、防漏凸起;26、限位槽;27、发射管;28、定位杆;29、定位孔;3、加强筋;31、空腔;32、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用于加气混凝土浇注的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模具框2、与模具框2底端抵触的底板14和设置在L型的翻转台1上的抵触板11。翻转台1的对称侧面设有支撑座15,翻转台1与支撑座15转动连接。翻转台1背向模具框2的外侧设有用于驱动翻转台1翻转的驱动件16,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16采用液压缸,还可为油压缸。翻转台1其中一内侧滑移连接有用于放置底板14的移动板17,抵触板11与翻转台1另一内侧固定连接。

模具框2沿长度方向的侧面插接有侧板25,侧板25外侧与模具框2外侧持平。侧板25背向模具框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4,模具框2与侧板25的背向侧面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吊口21。在模具框2脱模时,将模具框2放置在翻转台1上,使加固板24远离侧板25的侧面与抵触板11的侧面正对齐,然后通过吊臂(图中未显示)与吊口21连接将加固板24抵触在抵触板11上,最后沿竖直方向移动模具框2,实现模具框2脱模。

如图1与图2所示,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和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的警报器22,警报器22与模具框2侧面固定连接。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用于发射红外线的发射管27和用于接收红外线的接收管13。发射管27与加固板24背向模具框2的侧面固定连接,接收管13与抵触板11侧面固定连接。利用警报器22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当接收管13与发射管27正对齐时,接收管13接收到发射管27发射的红外线后使警报器22导电;减少了因加固板24晃动而难以将模具框2精确的抵触在抵触板11上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模具框2脱模的精确度。

如图1与图2所示,每一个抵触板11均对称设有两个接收管13,加固板24对应设有四个接收管13。当所有的接收管13与发射管27均正对齐时,减少因侧板25整体倾斜而导致模具框2不能精确的抵触在抵触板11上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模具框2脱模的精确度。

如图1与图2所示,每一个抵触板11的上表面均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块12,加固板24背向侧板25的侧面设有四个供限位块12插接的限位槽26。利用限位块12与限位槽26插接,防止加固板24与抵触板11相对移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加固板24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块12采用矩形块,还可采用圆形块和其他多边形柱形块,限位槽26采用与柱形块配合的柱形槽。利用柱形块和柱形槽,使得加固板24与抵触板11连接更加稳定。

如图2所示,模具框2顶端设有横梁23,横梁23沿模具框2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横梁23底面对称设有两个定位杆28,侧板25对称设有两个供定位杆28插接的定位孔29。利用定位杆28和定位孔29插接,便于将侧板25与模具框2对准插接。

如图2所示,模具框2的对称内壁设有防漏槽251,侧板25的对称侧面设有与防漏槽251对应插接的防漏凸起252。利用防漏凸起252和防漏槽251插接,减少模具框2内的加气混凝土从侧板25与模具框2内壁抵接处漏出的情况发生。

如图3所示,加固板24内设有空腔31,空腔31沿加固板24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利用空腔31,减小加固板24的自身重量。空腔31内设有加强筋3,加固板24背向侧板25的侧面贯穿设有两个均与空腔31连通的安装口32;利用加强筋3,便于增强加固板24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筋3采用沿加固板24长度方向铺设的折线形板。利用折线形板,使得加强筋3与空腔31内壁构成三角形结构,提高了加强筋3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利用警报器22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当接收管13与发射管27正对齐时,接收管13接收到发射管27发射的红外线后使警报器22导电;减少了因加固板24晃动而难以将模具框2精确的抵触在抵触板11上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模具框2脱模的精确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