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土琉璃瓦自动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2423发布日期:2018-09-01 03:1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土琉璃瓦自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1919世界上第一片陶土琉璃瓦诞生,英红在英格兰南部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行业——陶土琉璃瓦的诞生。混凝土瓦进入我国市场已经几十年,陶土琉璃瓦作为屋顶遮阳、遮雨、挡风、保温的材料,具有耐火、防火、耐老化、下雨时可以明显减少声响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目前的模压式陶土琉璃瓦自动成型设备,这种陶土琉璃瓦成型方式存在一定缺陷:1、设备机构复杂,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2、需要人工将瓦坯泥条放置于模具上,同时需要人工涂抹脱模剂,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陶土琉璃瓦自动成型装置,该装置实现陶土琉璃瓦生产中瓦坯泥条的输送、涂抹脱模剂以及模压成型一体化,全自动化生产,人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陶土琉璃瓦自动成型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瓦坯泥条的输送装置、用于喷涂脱模剂的喷涂装置以及压模成型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喷涂装置的进料端衔接,所述喷涂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压模成型装置上的模具衔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支架、传送带以及驱动所述传送带运转的驱动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瓦坯泥条推送至所述压模成型装置上的推送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输送装置输送瓦坯泥条,通过喷涂装置向瓦坯泥条的上表面喷涂脱模剂,然后输送装置水平段的推送组件将已涂抹脱模剂的瓦坯泥条推送至压模成型装置上,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无需人工将瓦坯泥条放置于模具上,同时也无需人工喷涂脱模剂,人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推送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可沿传送方向伸缩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第一气缸的两侧设有与其平行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板上且其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气缸伸缩距离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所述定位杆的上方且靠近所述第一气缸的尾端设置,所述定位杆随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器启动第一气缸带动推板将喷涂装置上喷涂脱模剂后的瓦坯泥条推送至压模成型装置的模具上,第一传感器将感应到的定位杆端头的对应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第一气缸停止推送,以便恰好将瓦坯泥条推送至压模成型装置的模具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缸的下方设有辊筒,所述辊筒垂直于所述瓦坯泥条传送方向设置且其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输送中的瓦坯泥条带动辊筒转动,辊筒利用其与瓦坯泥条之间的摩擦力将瓦坯泥条向前输送。

进一步,所述喷涂装置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下方设有带动其升降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与水平设置的定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另一端位于支撑架上从上至下设置的用于限定所述托板升降距离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所述托板的上方均匀布设有多个喷涂脱模剂的喷枪,所述托板的出料端设有一缺口,所述支撑架上套装有一可转动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端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弧形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侧壁上设置的第四传感器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托板承接输送装置上的瓦坯泥条,瓦坯泥条到达托板上时会向前推弧形板的上端,弧形板的下端触碰第四传感器,第四传感器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脱模剂喷枪将脱模剂喷涂在瓦坯泥条的上表面;脱模剂喷涂完成后,控制器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带动托板上升直至定位板触碰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将对应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输送装置上的推送组件将喷涂完脱模剂的瓦坯泥条推送至压模成型装置的模具上,然后控制器启动第二气缸带动托板下降直至定位板触碰第三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压模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下模和活动上模,所述固定下模与所述托板衔接,所述活动上模通过液压缸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机架竖直方向上从上至下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活动上模升降距离的第五传感器和第六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启动液压缸带动活动上模下压固定下模上瓦坯泥条;固定下模下降过程中,当活动上模下降至第六传感器所在的高度,第六传感器将对应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液压缸;瓦坯泥条成型后,控制器启动液压缸带动活动上模上升直至第五传感器所在的高度,控制器关闭液压缸。

进一步,所述固定下模的一侧设有用于调整所述瓦坯泥条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垂直于所述瓦坯泥条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其伸缩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调整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三气缸带动调整板对固定下模上的瓦坯泥条进行调整,防止固定下模上的瓦坯泥条歪斜,确保瓦坯泥条成型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输送装置,2、喷涂装置,3、压模成型装置,4、支架,5、传送带,6、驱动装置,7、固定架,8、第一气缸,9、推板,10、定位杆,11、第一传感器,12、辊筒,13、托板,14、第二气缸,15、定位板,16、第二传感器,17、第三传感器,18、喷枪,19、弧形板,20、第四传感器,21、机架,22、固定下模,23、活动上模,24、第五传感器,25、第六传感器,26、第三气缸,27、调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陶土琉璃瓦自动成型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瓦坯泥条的输送装置1、用于喷涂脱模剂的喷涂装置2以及压模成型装置3,输送装置1的出料端与喷涂装置2的进料端衔接,喷涂装置2的出料端与压模成型装置3上的模具衔接,输送装置1包括支架4、传送带5以及驱动传送带5运转的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电机通过链条和齿轮带动传送带5运转并不断输送瓦坯泥条;输送装置1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水平段上设置有用于将瓦坯泥条推送至压模成型装置3上的推送组件,喷涂装置2承接输送装置1输送的瓦坯泥条并向其表面喷涂脱模剂,输送装置1水平段上设置的推送组件将喷涂脱模剂后的瓦坯泥条推送至压模成型装置3上。本实用新型中,瓦坯泥条的输送、喷涂脱模剂以及压模成型均为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推送组件包括固定架7,固定架7上设有可沿传送方向伸缩的第一气缸8,第一气缸8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板9,第一气缸8的两侧设有与其平行的定位杆10,定位杆10的一端固定在推板9上且其与固定架7滑动连接,固定架7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第一气缸8伸缩距离的第一传感器11,第一传感器11位于定位杆10的上方且靠近第一气缸8的尾端设置,定位杆10随第一气缸8的伸缩靠近或远离第一传感器11。工作时,控制器启动第一气缸8带动推板9将喷涂装置2上喷涂脱模剂后的瓦坯泥条推送至压模成型装置3的模具上,第一气缸8带动推板9推进的过程中,与推板9连接的定位杆10也随着推板9移动,当第一传感器11感应到定位杆10的端头时,第一传感器11将对应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第一气缸8停止推送,以便确保瓦坯泥条恰好被推送至压模成型装置3的模具上。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缸8的下方设有辊筒12,辊筒12垂直于瓦坯泥条传送方向设置且其两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架7的两侧,输送中的瓦坯泥条带动辊筒12转动,辊筒12利用其与瓦坯泥条之间的摩擦力将瓦坯泥条向前输送。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喷涂装置2包括托板13,托板13的下方设有带动其升降的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伸缩杆与水平设置的定位板15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板15的另一端位于支撑架上从上至下设置的用于限定托板13升降距离的第二传感器16和第三传感器17之间,托板13的上方均匀布设有多个喷涂脱模剂的喷枪18,托板13的出料端设有一缺口,支撑架上套装有一可转动的弧形板19,弧形板19的上端位于缺口内,弧形板19的下端与第二气缸14上设置的第四传感器20配合。工作时,托板13承接输送装置1上的瓦坯泥条,瓦坯泥条到达托板13上时会向前推弧形板19的上端,弧形板19的下端触碰第四传感器20,第四传感器20将对应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脱模剂喷枪18将脱模剂喷涂在瓦坯泥条的上表面;脱模剂喷涂完成后,控制器启动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带动托板13上升直至定位板15触碰第二传感器16,第二传感器16将对应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第二气缸14并启动第一气缸8,第一气缸8带动推板9将托板13上喷涂脱模剂后的瓦坯泥条推送至压模成型装置3的模具上;然后控制器关闭第一气缸8并启动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带动托板13下降直至定位板15触碰第三传感器17,第三传感器17将对应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第二气缸14。

本实用新型中,压模成型装置3包括设置在机架21上的固定下模22和活动上模23,固定下模22与托板13衔接,活动上模23通过液压缸与机架21连接,机架21竖直方向上从上至下设有用于限定活动上模23升降距离的第五传感器24和第六传感器25。工作时,控制器启动液压缸带动活动上模23下压固定下模22上的瓦坯泥条;固定下模22下降过程中,当活动上模23下降至第六传感器25所在的高度,第六传感器25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液压缸;瓦坯泥条成型后,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带动活动上模23上升至第五传感器24所在的高度,控制器关闭液压缸。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下模22的一侧设有用于调整瓦坯泥条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垂直于瓦坯泥条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三气缸26,第三气缸26固定在机架21上且其伸缩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调整板27。工作时,当推送组件将托板13上的瓦坯泥条推送至模具上的过程中,控制器启动第三气缸26带动调整板27至固定下模22的边缘,防止固定下模22上的瓦坯泥条发生歪斜,确保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输送装置1将瓦坯泥条输送至托板13上;托板13承接瓦坯泥条时,瓦坯泥条会向前推托板13前端的弧形板19的上端,弧形板19的下端触碰第四传感器20,第四传感器20将对应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脱模剂喷枪18将脱模剂喷涂在瓦坯泥条的上表面;脱模剂喷涂完成后,控制器启动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带动托板13上升直至定位板15触碰第二传感器16,第二传感器16将对应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第二气缸14并启动第一气缸8,第一气缸8带动推板9将托板13上喷涂脱模剂后的瓦坯泥条推送至固定下模22上,同时控制器启动第三气缸26带动调整板27对固定下模22上的瓦坯泥条进行调整;控制器关闭第一气缸8并启动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带动托板13下降直至定位板15触碰第三传感器17,第三传感器17将对应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第二气缸14;控制器启动液压缸带动活动上模23下压固定下模22上的瓦坯泥条;固定下模22下降过程中,当活动上模23下降至第六传感器25所在的高度,第六传感器25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液压缸;瓦坯泥条成型后,控制器启动液压缸带动活动上模23上升至第五传感器24所在的高度,控制器关闭液压缸,至此一个瓦坯泥条成型完成;重复上述动作,完成瓦坯泥条批量成型生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该装置替代传统的人工或半自动陶土琉璃瓦生产,实现陶土琉璃瓦的全自动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陶土琉璃瓦生产效率和降低了人工劳动的强度,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