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8808发布日期:2018-09-28 21:5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盖。



背景技术: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国家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楼盖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重要组成构件,其基本功能包括承担竖向荷载和传递水平地震。

现阶段国内市场上主要使用包括桁架钢筋叠合楼板、双T板及SP预制板等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然而,这些楼板在现场安装完毕后,需要另安装冷辐射吊顶和铺设管线等,占用楼层净高较大,集成化程度低,不利于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一种新的楼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楼盖集成度不高及占用楼层净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楼盖集成度不高及占用楼层净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盖,所述楼盖包括多个楼盖单元;

每个所述楼盖单元包括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底板和若干个支撑肋;所述支撑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上;所述混凝土顶板连接在所述支撑肋上;所述支撑肋上设置有凹槽。

可选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所述支撑肋呈长方体,所述支撑肋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凹槽。

可选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所述若干凹槽等间距设置。

可选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所述支撑肋和所述混凝土底板通过浇筑连接,预制为一个整体。

可选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若干个所述混凝土底板相连接,形成所述楼盖的底板。

可选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若干个所述混凝土顶板相连接,形成所述楼盖的顶板。

可选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所述混凝土底板之间、所述混凝土顶板之间、所述混凝土底板与所述支撑肋之间及所述混凝土顶板与所述支撑肋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混凝土现浇叠合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所述混凝土顶板内铺设有热水管,所述混凝土底板内铺设有冷水管。

可选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所述楼盖的顶板上开设有检修口。

可选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所述支撑肋包括箍筋,所述箍筋呈闭环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楼盖结构中,所述支撑肋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在楼盖空腔内连通铺设,节约了吊顶空间,可以增加楼层的净高;在铺设所述混凝土顶板之前铺设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满足了室内通风的需要,提高了集成度;通过若干楼盖单元拼接形成预制混凝土空心楼盖,所述混凝土顶板之间依靠现浇叠合段与支撑肋进行拼接,节点可靠,使所述楼盖的受力合理,增加所述楼盖的承重能力;所述混凝土顶板和所述混凝土底板通过现浇叠合段与所述支撑肋连接,整体性较好,增强了房屋抗震性能,提高了楼盖的防水性能。所述楼盖同时集成了机电、饰面、承重的功能,简化了施工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单元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单元混凝土底板的拼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风管和机电管线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单元混凝土顶板的一种拼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单元混凝土顶板的另一种拼接示意图;

其中,1-混凝土顶板;2-混凝土底板;3-支撑肋;4-凹槽;5-热水管;6-冷水管;7-箍筋;8-现浇叠合段;9-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单元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单元混凝土底板2的拼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风管和机电管线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单元混凝土顶板的一种拼接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单元混凝土顶板的另一种拼接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盖,所述楼盖包括多个楼盖单元;

每个所述楼盖单元包括混凝土顶板1、混凝土底板2和若干个支撑肋3;所述支撑肋3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2上;所述混凝土顶板1连接在所述支撑肋3上;所述支撑肋3上设置有凹槽4。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楼盖结构中,所述支撑肋3的形状为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所述支撑肋的高度为所述长方体底面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肋3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凹槽4,所述凹槽4的长度和间距需要根据深化设计的需求决定,所述风管和机电设备数量越多,凹槽4越大,凹槽4的长度越长。

较佳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所述若干凹槽4等间距设置。如图3所示,每一根所述支撑肋3上的凹槽4尽量在各所述支撑肋3上的相同部位,使所述凹槽4排列整齐,有利于铺设所述风管或其他机电设备。在楼盖空腔内连通铺设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实现了室内通风的需要。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肋3不仅能够承受负荷,且设置的所述凹槽4能便于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的铺设及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楼盖单元的所述混凝土底板2、所述支撑肋3和所述混凝土顶板1在工厂由预制模具浇筑钢筋混凝土制成,其中所述支撑肋3和所述混凝土底板2通过浇筑连接,预制为一个整体,可以直接用所述混凝土底板2和所述支撑肋3的整体进行建筑;由于需要在楼盖中需要集成安装风管或其他机电设备,因此所述混凝土顶板1分开浇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若干个所述混凝土底板2相连接,形成所述楼盖的底板。具体的,已经连接好所述支撑肋3的所述混凝土底板2进行拼接,拼接过程要求所有的底板拼接平整。优选的,使所述支撑肋3上的凹槽4在一条直线上,以使所述楼盖空腔内铺设的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更加规范,铺设过程更加简单可行。

进一步的,如图5、6所示,若干个所述混凝土顶板1相连接,形成所述楼盖的顶板,所述混凝土顶板1与所述支撑肋3连接。所述混凝土顶板1放置在所述支撑肋3上,且所述混凝土顶板1之间有间隙;在所述间隙中现浇混凝土,既可以使所述混凝土顶板1之间拼接平整,也可以使所述混凝土顶板1与所述支撑肋3连接在一起。所述混凝土顶板1用拼接的方式安装,增加所述楼盖的承重力,同时也增强了房屋抗震性能。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混凝土底板2之间、所述混凝土顶板1之间、所述混凝土底板2与所述支撑肋3之间及所述混凝土顶板1与所述支撑肋3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混凝土现浇叠合连接。为使混凝土在成型中满足匀质密实和不变形的基本要求,并保持混凝土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灌筑时应将混凝土均匀地布满灌筑部位,特别是边角和钢筋密集处,随填随振捣密实,尽可能连续作业。如施工中必须停歇,在前一批已灌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不能继续灌筑;待先前灌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兆帕以上时才能继续灌筑,以免已灌筑部分因振捣而受损。

灌筑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现场条件分段分层循序进行。每层的灌筑厚度不得超过振捣器的工作能力和作用范围,使新旧两层能互相粘结成为一体。灌筑盖板结构时,前一层混凝土灌入后允许有一个沉实的过程,但不得形成施工缝。为防止新灌的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致使结硬后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应加限制,过高时须用串桶、溜槽、软管等缓缓导入。为使混凝土拌和物能均匀地填满结构的各个部位并排除混凝土里的空气泡使其密实,需用振捣器对混凝土加以捣实。但过分振捣也不可取,因振捣过甚会使石子下沉,水泥浆液上浮,形成分离。

混凝土的灌筑顺序通常是:灌筑基础时,宜从低处向高处分段分层推进;灌筑框架时,宜从两端向中央,或从中央向两端同时推进;灌筑拱、壳时,宜从周边向顶部对称地推进,以保证结构的外形和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盖结构中,如图2所示,所述混凝土顶板1内铺设有热水管5,所述混凝土底板2内铺设有冷水管6。所述混凝土顶板1的水管用于通热水,所述混凝土底板2的水管用于通冷水,且两个水管通的水不能相互交换,以使冷热水管5效果更佳;所述冷水管6夏天通水,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所述热水管5冬天通水,有助于室内保温。

优选的,所述楼盖的顶板上开设有检修口9,如图5、6所示,所述检修口9用于检修人员进入所述楼盖空腔内检修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所述检修口9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等,能容纳一个成年人出入即可。

通常的,在所述楼盖结构中,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肋3包括箍筋7,所述箍筋7呈闭环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肋3的形状为一个横置的长方体,且底面为一个长方形,所述箍筋7则是嵌在所述支撑肋3中的圆角矩形箍筋7;所述圆角矩形箍筋7宽度窄于所述支撑肋3,长度比所述支撑肋3长,因此所述圆角矩形箍筋7竖向两条边嵌在所述支撑肋3中,并延伸至外面,横向两条边不在所述支撑肋3中,在安装过程中横向两条边用于连接所述混凝土顶板1和所述混凝土底板2。

在所述楼盖结构中,如图1所示,所述楼盖由若干个所述楼盖单元密拼连接得到,所述楼盖的具体制作步骤包括:

在所述混凝土顶板1模具里铺设钢筋,然后铺设水管,并浇筑混凝土制造所述混凝土顶板1;

在整体预制的所述支撑肋3与所述混凝土底板2的模具里铺设钢筋,然后铺设水管,并浇筑混凝土制造所述整体预制的支撑肋3与混凝土底板2,且根据深化设计的需求在支撑肋上开设凹槽4;

重复制作所述混凝土顶板1、所述混凝土底板2和所述支撑肋3,可制成多个所述楼盖单元;

将多个所述混凝土底板2用混凝土进行拼接;

在所述支撑肋3凹槽4处安装通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

完成通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安装后,吊装并铺设所述混凝土顶板1,待楼盖所有所述混凝土顶板1位置摆放完毕后,将所述混凝土顶板1之间通过现浇叠合段8连接。

在铺设所述混凝土顶板1之前铺设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满足室内通风的需要,提高了集成度;通过若干楼盖单元拼接形成预制混凝土空心楼盖,通过现浇叠合段8进行拼接,节点可靠,使所述楼盖的受力合理,增加所述楼盖的承重能力;所述混凝土顶板1和所述混凝土底板2通过现浇叠合段8与支撑肋3连接,整体性较好,增强了房屋抗震性能,提高了楼盖的防水性能。所述楼盖同时集成了机电、饰面和承重的功能,简化了施工过程。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楼盖结构中,所述支撑肋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在楼盖空腔内连通铺设,节约了吊顶空间,可以增加楼层的净高;在铺设所述混凝土顶板之前铺设风管和其他机电设备,满足了室内通风的需要,提高了集成度;通过若干楼盖单元拼接形成预制混凝土空心楼盖,所述混凝土顶板之间依靠现浇叠合段与支撑肋进行拼接,节点可靠,使所述楼盖的受力合理,增加所述楼盖的承重能力;所述混凝土顶板和所述混凝土底板通过现浇叠合段与所述支撑肋连接,整体性较好,增强了房屋抗震性能,提高了楼盖的防水性能。所述楼盖同时集成了机电、饰面、承重的功能,简化了施工过程。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