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灌浆套筒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1998发布日期:2018-10-16 19:30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中结构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灌浆套筒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大力提倡绿色节能的背景要求下,建筑行业开始着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化、标准化,相应的规范也在逐步完善,力争持续提升全国装配式建筑的占比并不断优化。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变革,也是生产方式的革命,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及装配施工工艺也在日趋成熟。其中,预制剪力墙构件的钢筋连接最常见的是灌浆套筒和浆锚搭接,先将一端插接有钢筋的灌浆套筒预埋在预制剪力墙构件内,再将该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并装配到固定建筑物上,使延伸出固定建筑物上表面的预埋墙纵筋插入灌浆套筒的另一端,再在灌浆套筒内填充灌浆料以实现灌浆套筒内两端钢筋的固定连接。为了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封需要,灌浆套筒的两端固连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上的通孔与预埋墙纵筋的直径相当,在吊装预制剪力墙构件并将灌浆套筒套入预留墙纵筋时,对接难度大,吊装装配过程困难,影响施工进度,一旦对接不到位还会压弯或损坏预留墙纵筋,造成返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灌浆套筒密封机构,避免吊装过程中将灌浆套筒套入预留墙纵筋的装配过程困难的问题,取得装配安装方便,提高施工进度,避免返工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装配式建筑的灌浆套筒密封机构,包括竖直的灌浆套筒,所述灌浆套筒呈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灌浆套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密封盖;所述两密封盖分别与灌浆套筒的上、下表面相抵接,所述密封盖与灌浆套筒相抵接的一面上设有凸圆,所述凸圆的外圆直径与灌浆套筒的内壁对应且与灌浆套筒的内壁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密封盖设有竖向的通孔,所述通孔与灌浆套筒同轴以保证装配式建筑的预埋钢筋可插入灌浆套筒的内部并与灌浆套筒同轴。

将本实用新型的灌浆套筒密封机构预埋在预制剪力墙构件内时,上端的密封盖预埋在预制剪力墙构件内部,其结构的受力方向与预埋时灌浆套筒上端所受到砼浆挤压力的方向相符,可保证上端的密封盖在预埋时起到密封作用且不会陷入灌浆套筒内;使下端的密封盖的下表面与预制剪力墙构件的下表面平齐以便于观察、方便吊装过程中将下方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预留墙纵筋插入吊装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灌浆套筒内;使用时,可将下端的密封盖先套在下方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预留墙纵筋上,吊装对接套入后再将下端的密封盖嵌入灌浆套筒下端,由于灌浆套筒的下端开口相对较大,这样就使吊装过程中将灌浆套筒套入预留墙纵筋的装配过程相对容易操作,装配安装过程更方便;预制剪力墙构件之间连接后,两密封盖可实现灌浆套筒的密封功能,保证灌浆料的饱和密实度;上、下端的密封盖可统一制造,简单方便。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下端的密封盖为沿通过其轴线的竖直面分开的两半式结构,其两半相互抵接的面为相互咬合的锯齿状面。

这样,可避免未预先将下端的密封盖套在下方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预留墙纵筋上,造成灌浆套筒与预留墙纵筋对接套入后不得不返工的情况,使装配过程更加灵活方便,灌浆套筒与预留墙纵筋对接套入后再将两半的下端密封盖咬合并嵌入灌浆套筒下端,既使预留墙纵筋在灌浆套筒内被规正居中,又使灌浆套筒、预留墙纵筋和下端密封盖之间相互挤压,牢固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凸圆为中空的圆环形以便于过盈配合时的变形连接从而使连接更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的材质为硬质橡胶。

这样,可使密封效果更好;同时密封盖的结构及材质可保证下端的两半的密封盖咬合嵌入灌浆套筒下端后,吊装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继续往下降的过程中其下端的两半的密封盖不会变形陷入灌浆套筒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灌浆套筒密封机构可使预制剪力墙构件在装配时,灌浆套筒和预留墙纵筋的对接更方便,密封形式灵活可靠,降低了吊装装配的难度,有效避免返工,利于缩短施工周期。

2、本实用新型下端密封盖的两半式结构可防止漏装,进一步避免返工。

3、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连接可靠,密封性好,制作、使用简单,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仰视图;

图3-预埋有实施例的灌浆套筒密封机构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装配连接示意图;

图4-图3的A-A剖视图;

其中,预制剪力墙构件1,过孔11,竖向钢筋2,灌浆套筒3,密封盖31,凸圆311,两半312,锯齿状面313,通孔314,预应力环形凸起32,加固环形凸起33,出浆孔34,灌浆孔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装配式建筑的灌浆套筒密封机构,包括竖直的灌浆套筒3,所述灌浆套筒3呈中空的圆柱形结构;灌浆套筒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密封盖31,所述两密封盖31分别与灌浆套筒3的上、下表面相抵接,密封盖31与灌浆套筒3相抵接的一面上设有朝向灌浆套筒3内的凸圆311,所述凸圆311的外圆直径与灌浆套筒3的内壁对应且与灌浆套筒3的内壁过盈配合连接,为利于形变以方便过盈配合的连接和节约材料用量,本实施例的所述凸圆311为中空的圆环形;密封盖31上设有竖向的通孔314,所述通孔314与灌浆套筒3同轴;参见图2,其中,位于下端的密封盖31为沿通过其轴线的竖直面分开的两半312式结构,其两半312相互抵接的面为相互咬合的锯齿状面313以保证密封效果;所述密封盖31的材质为硬质橡胶以防止受力变形。

参见图1,其中,灌浆套筒3的内壁上沿其轴向间隔设有若干预应力环形凸起32,所述预应力环形凸起32朝向灌浆套筒3竖向的中部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远离灌浆套筒3竖向的中部一端的横截面积,即各预应力环形凸起32的横截面积呈朝向灌浆套筒3竖向的中部逐渐增大的形式;优选预应力环形凸起32的竖向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以方便制造;所述灌浆套筒3的外壁上沿其轴向也间隔设有若干加固环形凸起33,所述加固环形凸起33朝下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朝上一端的横截面积以在提高灌浆套筒3外壁与预制剪力墙构件的连接强度和抗拉拔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少材料用量。灌浆套筒3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浆孔34,灌浆套筒3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浆孔34的朝向相同的灌浆孔35,所述出浆孔34和灌浆孔35的轴线水平且相互平行。

参见图3、图4,为便于进一步理解,对预埋有实施例的灌浆套筒密封机构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制作过程及装配连接简述如下:

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制作过程包括:将竖向钢筋2及灌浆套筒3置于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模具中固定,其中灌浆套筒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密封盖31,一端的密封盖31与边模相抵接以使成型后该密封盖31与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下表面平齐,同时该密封盖31使用所述两半312式结构的密封盖31;所述竖向钢筋2的一端延伸出模具,另一端穿过灌浆套筒3另一端的密封盖31的通孔314并插入所述灌浆套筒3的该端内部,插入深度应略小于灌浆套筒3长度的一半,竖向钢筋2延伸出模具的长度也应略小于灌浆套筒3长度的一半,密封盖31的通孔314的直径与竖向钢筋2对应,这样可保证了插入灌浆套筒3内的竖向钢筋2与灌浆套筒3同轴并保证后期灌浆时灌浆料的均匀填充;将灌浆套筒3的出浆孔34和灌浆孔35朝上并插入占位轴体,浇筑并捣实制作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砼浆,初凝后将占位轴体抽出以在预制剪力墙构件1上形成分别与所述出浆孔34和灌浆孔35连通的两过孔11,完成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制作。

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装配连接过程包括:将预制剪力墙构件1运至施工现场并吊装,在下方的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上表面铺好坐浆层及密封边,吊起上方的预制剪力墙构件1,将其灌浆套筒3下端的两半312式结构的密封盖31拆下以使吊装下降时灌浆套筒3套入下方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竖向钢筋2的上部的操作更容易实施,吊装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灌浆套筒3套入下方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竖向钢筋2后,再将两半312的下密封盖31咬合并嵌入灌浆套筒3下端,使竖向钢筋2在灌浆套筒3内被规正居中,吊装预制剪力墙构件1继续下降并通过坐浆层与下方预制剪力墙构件1连接,完成吊装(此时由专用的支撑构件支撑并保持上方的预制剪力墙构件1呈竖直状态)。用注浆泵将灌浆料从预制剪力墙构件1上与灌浆孔35对应的过孔11注入灌浆套筒3,直至灌浆料从与出浆孔34对应的过孔11溢出,停止注入,封堵两过孔11,完成装配式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装配;填充灌浆料时,灌浆孔35位于下端,灌浆料自下往上流动,在灌浆力及灌浆料自身压力的作用下可避免内部脱空,又由于预应力环形凸起32的设置,灌浆料在灌浆套筒3内的流动滑移趋势使灌浆套筒3内壁受到朝向两端的拉应力,同时由于反作用,其内部两端的钢筋受到相向拉应力,更接近于设计的预应力要求。

实施时,进一步地,所述出浆孔34和灌浆孔35也可以设置为连接在灌浆套筒3上的出浆通道及灌浆通道,所述出浆通道及灌浆通道的轴线水平且相互平行并朝向相同,所述出浆通道及灌浆通道为中空结构且均与灌浆套筒3内腔贯通,所述出浆通道及灌浆通道具有一定长度以使远离灌浆套筒3的一端在预埋后能略凸出于预制剪力墙构件1的侧壁,这样,就将预制剪力墙构件1上的所述过孔11集成在了灌浆套筒3上,在制作预制剪力墙构件1时不再需要使用占位轴体,制作过程更简单;实施时,进一步地,所述锯齿状面313也可以是水平方向的凹凸齿形,以更好地实现密封效果。上述实施时还可以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