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枕脱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6777发布日期:2018-10-12 23:5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短枕脱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枕脱模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隧道内的线路构造大多采用整体道床及无缝线路;而常用的整体床有短枕使、长枕式,后又发展整体灌注式、承轨台式、浮置板和轨道板等多种形式。其中,短轨枕式整体道床的施工工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有多种,通过合理选择和改进施工工艺,扬长避短,可缩短施工。其中,因为地铁短枕、有轨电车短枕使非预应力轨枕,脱模较困难,难以在普通轨枕生产线上进行量产;尤其是有些地方的有轨电车短枕产品设计有承轨槽,一方面在脱模时比较困难,容易导致掉角、承轨槽挡肩破损等;另一方面脱模时由于产品两端不是完全同时脱离模具,容易造成短枕挡肩产生裂纹。目前轨枕生产厂家对短枕生产时采取的脱模方式是人工脱模,费时费力,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枕脱模设备解决了传统短枕生产过程中,人工脱模费时费力,且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短枕脱模设备,包括脱模台、升降装置、支撑板、支撑柱和模具支架;

所述脱模台、支撑柱和模具支架均设置于支撑板上方;

所述脱模台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模具支架水平设置且贯穿两个所述支撑柱;

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支撑板下方,并通过支撑板分别与脱模台和支撑柱连接;

所述脱模台包括托板、连接套管、工字板和连接柱;

所述托板下方靠近两端端部的位置均设置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下方设置有相匹配的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下方均设置有工字板,所述工字板下端端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连接套管和连接柱均平行设置;

所述连接套管与连接柱插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枕脱模设备解决了传统短枕生产过程中,人工脱模费时费力,且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短枕生产过程中增加脱模设备,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短枕经翻转机翻转后直接落在脱模设备的托板上,对保护成品辊道和辊道支架起到了一定作用;在短枕生产过程中增加脱模设备有效改善了非预应力短枕脱模的工艺,使轨枕车间满足量产地铁短枕的工艺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为橡胶充气气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气囊结构的升降装置,可以快速对脱模台提供升降动力,提高短枕脱模效率,保证短枕生产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支架两端端部位置的上方设置有导向斜铁。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导向斜铁,保证了产品脱模翻转过程中,模具边缘受力均匀,减少了模具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支架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辊道。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短枕脱模完成后,通过辊道传输,将产品和模具运输至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升降装置顶升时短枕脱模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短枕脱模设备布置示意图。

其中:1、升降装置;2、连接套管;3、连接柱;4、托板;5、支撑柱;6、辊道;7、模具支架;8、导向斜铁;9、支撑板;10、工字板;11、产品;12、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短枕脱模设备,包括脱模台、升降装置1、支撑板9、支撑柱5和模具支架7;脱模台、支撑柱5和模具支架7均设置于支撑板9上方;脱模台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柱5,模具支架7水平设置且贯穿两个所述支撑柱5;升降装置1设置于支撑板9下方,并通过支撑板9分别与脱模台和支撑柱5连接。

上述脱模台包括托板4、连接套管2、工字板10和连接柱3;托板4下方靠近两端端部的位置均设置有连接套管2,连接套管2下方设置有相匹配的连接柱3,两个连接柱3下方均设置有工字板10,工字板10下端端部与支撑板9固定连接;两个连接套管2和连接柱3均平行设置;连接套管2与连接柱3插销连接。

其中,升降装置1为橡胶充气气囊;模具支架7两端端部位置的上方设置有导向斜铁8;模具支架7和支撑板9之间设置有辊道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脱模设备在短枕脱模过程中的布置方式:在成品辊道中按照2.5米长把托板4分成4个单元,以此对应普枕2×4模具,用工字钢安装搭建出两个脱模台、支撑柱5和模具支架7的整体框架,安装有现有辊道6上。其中,升降装置1、脱模台和模具支架7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脱模台和模具支架7的布置方式保证了短枕产品11在脱模过程中模具12边缘受力均匀,减少了模具12的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脱模设备对短枕进行脱模时的工作过程:没有脱模的产品11和模具12由机器放置到脱模台上方,使模具12的两个端部恰好位于两个支撑柱5的上方,产品11恰好位于托板4上方;对橡胶充气气囊充气,使其开始顶升,将支撑板9向上顶,进而同时带动支撑柱5和脱模台向上顶,由于脱模台的托板4与产品11之间预留10mm间隙,支撑柱5先与模具12两端端部接触并在橡胶充气气囊升力的作用下,与模具12发生脱离,模具12由翻转机翻转至辊道6上的模具支架7上,脱模台在橡胶充气气囊的升力作用下,将托板4和产品11顶起后,橡胶充气气囊快速排气下降后,利用作用在产品11上的反作用力实现脱模的目的,短枕产品11将落到托板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橡胶充气气囊充气顶升至最高处时,脱模台的托板4与产品11之间预留10mm间隙;下落时托板4和辊道6之间预留30mm间隙。在短枕脱模过程中,如果有挡肩短枕一端已脱离模具12,另一端还未脱离磨具使橡胶充气气囊再次顶升实现短枕脱离一端又顶回到模具12里面,有效的防止挡肩开裂破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枕脱模设备解决了传统短枕生产过程中,人工脱模费时费力,且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短枕生产过程中增加脱模设备,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短枕经翻转机翻转后直接落在脱模设备的托板上,对保护成品辊道和辊道支架起到了一定作用;在短枕生产过程中增加脱模设备有效改善了非预应力短枕脱模的工艺,使轨枕车间满足量产地铁短枕的工艺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