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0035发布日期:2019-02-01 20:0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泥土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混泥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泥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 混泥土,也称普通混泥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泥土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搅拌装置。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由于物料之间的相互吸引而造成搅拌过程中物料持续在混料壳体内壁上附着而影响到混合效果,降低了混泥土的制备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由于物料之间的相互吸引而造成搅拌过程中物料持续在混料壳体内壁上附着而影响到混合效果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清理组件端部的刮板与搅拌叶片在混料搅拌过程中同时周向转动来实时对混料壳体内壁进行清理,且通过刮板回转时的离心力可对刮板与混料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来适应不同粒度的物料,避免了物料在混料壳体内壁上附着堆积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包括混料壳体和底脚,所述混料壳体底面端部固定安装有所述底脚,所述混料壳体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底端设置有封盖,所述混料壳体顶面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混料壳体侧面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机座和伺服电机,所述电机机座内侧固定安装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端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辊,所述搅拌辊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支架端部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外壳和凸块,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所述凸块,所述凸块外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内侧设置有轮架,所述轮架端部固定安装有压簧,所述轮架中部外侧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顶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刮板。

采用上述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在使用时,将物料经所述进料管加入至所述混料壳体内,控制所述伺服电机工作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支架转动,所述搅拌辊随之带动所述安装座上的所述搅拌叶片周向转动来对所述混料壳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匀,在搅拌的过程中,所述支架带动所述升降杆端部的所述刮板周向转动来将所述混料壳体内壁上附着的物料清理,由于离心力的存在,所述刮板能够实时贴紧所述混料壳体的内壁,同时所述刮板通过离心力带动所述升降杆升降,所述升降杆带动所述轮架端部的所述滚轮在所述凸块边缘滚动,当所述滚轮滚过所述凸块的最高点时,所述压簧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所述滚轮卡入所述凸块之间的间隙完成自锁,可进一步防止所述刮板在周向转动的过程中远离所述混料壳体的内壁,同时通过离心力自动调整所述刮板与所述混料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能够适应不同粒度的物料,搅拌完成后控制所述伺服电机停止工作,取下所述封盖打开所述出料管将制备完成的混泥土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底脚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底脚与所述混料壳体通过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所述封盖与所述出料管通过螺纹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伺服电机的防水等级为IP25,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电机机座上,所述转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正八边形中的一种,所述转轴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辊的截面形状与所述转轴保持一致,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所述搅拌叶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所述凸块之间的间隙不小于所述滚轮的半径,所述滚轮成对存在,所述滚轮与所述轮架活动铆接。

作为优选,所述压簧的压缩行程不小于所述滚轮的半径,所述压簧与所述轮架通过卡钩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刮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刮板的断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所述刮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升降杆上。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清理组件端部的刮板与搅拌叶片在混料搅拌过程中同时周向转动来实时对混料壳体内壁进行清理,且通过刮板回转时的离心力可对刮板与混料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来适应不同粒度的物料,避免了物料在混料壳体内壁上附着堆积,提升了混泥土的搅拌混匀效果,进而提升了混泥土的制备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内部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混料壳体;101、进料管;102、底脚;103、出料管;104、封盖;2、搅拌组件;201、电机机座;202、伺服电机;203、搅拌叶片;204、安装座;205、搅拌辊;206、支架;207、转轴;3、清理组件;301、刮板;302、升降杆;303、外壳;304、凸块;305、滚轮;306、轮架;307、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泥土搅拌装置,包括混料壳体1和底脚102,混料壳体1底面端部固定安装有底脚102,混料壳体1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103,出料管103底端设置有封盖104,混料壳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进料管101,混料壳体1侧面设置有搅拌组件2;搅拌组件2包括电机机座201和伺服电机202,电机机座201内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02,伺服电机202端部设置有转轴207,转轴207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架206,支架206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辊205,搅拌辊205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04,安装座204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203,支架206端部设置有清理组件3;清理组件3包括外壳303和凸块304,外壳303内侧设置有凸块304,凸块304外侧设置有滚轮305,滚轮305内侧设置有轮架306,轮架306端部固定安装有压簧307,轮架306中部外侧设置有升降杆302,升降杆302顶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刮板301。

作为优选,底脚102的数量为四个,底脚102与混料壳体1通过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底脚102能够稳固支撑混料壳体1,封盖104与出料管103通过螺纹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封盖104控制出料管103的打开或关闭。

伺服电机202的防水等级为IP25,伺服电机202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机座201上,如此设置,便于伺服电机202适应混泥土制备时的复杂环境,转轴207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正八边形中的一种,转轴207与伺服电机202通过联轴器固定,如此设置,便于伺服电机202带动转轴207转动。

搅拌辊205的截面形状与转轴207保持一致,搅拌叶片203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搅拌叶片203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204上,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多个搅拌叶片203来加速物料的搅拌混匀。

凸块304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凸块304之间的间隙不小于滚轮305的半径,滚轮305成对存在,滚轮305与轮架306活动铆接,如此设置,便于滚轮305能够卡入凸块304之间完成自锁。

压簧307的压缩行程不小于滚轮305的半径,压簧307与轮架306通过卡钩固定,如此设置,便于滚轮305能够滚过凸块304的最高点。

刮板301的数量为两个,刮板301的断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刮板301通过螺钉固定在升降杆302上,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刮板301的周向转动来对混料壳体1内壁进行清理。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将物料经进料管101加入至混料壳体1内,控制伺服电机202工作通过转轴207带动支架206转动,搅拌辊205随之带动安装座204上的搅拌叶片203周向转动来对混料壳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匀,在搅拌的过程中,支架206带动升降杆302端部的刮板301周向转动来将混料壳体1内壁上附着的物料清理,由于离心力的存在,刮板301能够实时贴紧混料壳体1的内壁,同时刮板301通过离心力带动升降杆302升降,升降杆302带动轮架306端部的滚轮305在凸块304边缘滚动,当滚轮305滚过凸块304的最高点时,压簧307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滚轮305卡入凸块304之间的间隙完成自锁,可进一步防止刮板301在周向转动的过程中远离混料壳体1的内壁,同时通过离心力自动调整刮板301与混料壳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能够适应不同粒度的物料,搅拌完成后控制伺服电机202停止工作,取下封盖104打开出料管103将制备完成的混泥土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