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172发布日期:2019-04-03 00:0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在浇筑的时候需要通过震动棒进行震动,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防止出现塌陷的现象,目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仅仅通过震动棒进行施工,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漏震的现像,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目前现有的震动棒在施工过程中震动较大,影响施工人员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合理的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震动框架及穿设在震动框架上的震动棒,所述震动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及设置在框架本体四周及中心位置的定位环;所述震动棒包括震动电机、设置在震动电机上的传导管及设置在传导管上的震动头,所述震动棒通过震动头穿设在震动框架的定位环内,所述传导管上设有减震手柄,所述减震手柄包括第一管卡、第二管卡、减震弹簧及连接杆,所述第一管卡上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管卡上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连接杆底部与第一安装板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三安装板,所述连接杆底部与第二安装板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四安装板,所述减震弹簧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之间及第二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之间的位置处。

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手柄,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有第二手柄;所述连接杆上在远离第二手柄的一端固定设置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池及设置在外壳一端的灯泡,所述灯泡与电池电路连接。

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管上设有带有荧光的刻度线,所述传导管与震动头之间采用锥形过渡连接,且锥度为40-50°,优选为45°。

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之间及第二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之间分别设有两个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之间的两个减震弹簧垂直传导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之间的两个减震弹簧沿传导管的轴线方向设置。

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框架采用田字形结构,且相邻两定位环之间的宽度小于等于震动棒的震动半径。

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及第二手柄上分别套设有橡胶软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传导管上设置减震手柄,并通过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之间及第二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之间的位置处分别设置减震弹簧,可以大大降低手柄的震动,同时第一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之间的两个减震弹簧垂直传导管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二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之间的两个减震弹簧沿传导管的轴线方向设置,也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2)减震手柄的连接杆上设置照明装置,可以提高震动棒夜间施工的便利性,同时也保证了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性。

3)传导管与震动头之间的采用锥形过渡连接,防止震动棒在提升过程中被建筑材料卡住,从而影响施工的效率。

4)该装置通过震动框架与震动棒的配合,能够防止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漏震现场的发生,影响施工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人员施工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震动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震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震动头,2-传到管,3-第一安装板,4-照明装置,41-外壳,42-电池,43-灯泡,5-第三安装板,6-第一手柄,7-连接杆,8-第二手柄,9-震动电机,10-第四安装板,11-减震弹簧,12-第一管卡,13-第二管卡,14-定位环,15-框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混凝土防漏震装置,包括震动头1、传到管2、第一安装板3、照明装置4、外壳41、电池42、灯泡43、第三安装板5-第一手柄,6、连接杆7、第二手柄8、震动电机9、第四安装板10、减震弹簧11、第一管卡12、第二管卡13、定位环14及框架本体15。

震动棒穿设在震动框架上,震动框架包括框架本体15及设置在框架本体15四周及中心位置的定位环14;震动棒包括震动电机9、设置在震动电机9上的传导管2及设置在传导管2上的震动头1,震动棒通过震动头1穿设在震动框架的定位环14内,传到管2上设有减震手柄,减震手柄包括第一管卡12、第二管卡13、减震弹簧11及连接杆7,第一管卡12上设有第一安装板3,第二管卡13上设有第二安装板16,连接杆7底部与第一安装板3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三安装板5,连接杆7底部与第二安装板16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四安装板10,减震弹簧11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与第三安装板5之间及第二安装板16与第四安装板10之间的位置处。

连接杆7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手柄6,连接杆7的末端设有第二手柄8,第一手柄6及第二手柄8上分别套设有橡胶软套,便于施工人员的握持;连接杆7上在远离第二手柄8的一端固定设置照明装置4,照明装置4包括外壳41、设置在外壳41内的电池42及设置在外壳41一端的灯泡43,灯泡43与电池42电路连接,提高了夜间工作的能力。

传导管2上设有带有荧光的刻度线,传导管2与震动头1之间采用锥形过渡连接,且锥度为45°,施工人员能够随时观察传导管2的埋设在混凝土内的深度,同时锥度为45°锥形过渡,也能防止震动头被卡在钢筋中。

第一安装板3与第三安装板5之间及第二安装板16与第四安装板10之间分别设有两个减震弹簧11,第一安装板3与第三安装板5之间的两个减震弹簧11垂直传导管2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二安装板16与第四安装板10之间的两个减震弹簧11沿传导管2的轴线方向设置,保证震动手柄在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

震动框架采用田字形结构,且相邻两定位环14之间的宽度小于等于震动棒的震动半径,保证混凝土震动的质量及保证符合操作规定。

工作过程:

首先将震动框架放置在待振捣的混凝土面上,将定位环14与振捣点位置重合,施工人员将震动头1依次插入震动框架的定位环14中,对混凝土进行震动处理,并在震动过的定位环14上进行标记,保证不会重复震动或者漏震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