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避让式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486发布日期:2019-04-03 00:0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避让式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避让式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家用的轿车日益增多,城市的停车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停车问题最主要的解决方式就是立体车库。在有效的空间里,能有效地解决更多的泊车问题,就要发展立体车库。立体车库中小型无避让立体车库具有稳定、灵活、便捷易组合等特点,故其应用更加广泛。小型无避让立体车库减少了对土地面积的占用,尤其可以建在空间相对较小的场地,例如,传统小区,街道等具有较窄车道的场合,小型无避让立体车库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停车位欠缺的问题,还能通过自身运动优势减少对空间的利用,解决了窄车道停车少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小型单柱式无避让立体车库的升降装置一般采用齿轮传动,提拉钢丝绳等传动方式,其制造工艺复杂,不利于进行维修保养;且在旋转装置的设置上,大都趋于使立柱进行旋转,而立柱下端又连接有移动装置,结构复杂,不易装配和维修;在载车板的设计上一般也很难实现大方位的停车入库,增加了司机入库难的负担。小型无避让立体车库的发展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少、便于维护修理、安全性能好、存取车方便、运行平稳的无避让立体车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包括立柱、载车板、支撑板、轨道、移动箱体、升降装置、旋转装置,所述载车板安装在立柱上,能通过所述升降装置控制载车板沿立柱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板平行于导轨,支撑板上端活动连接有载车板,位于载车板下端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可驱动载车板旋转;所述移动箱体与立柱下端配合安装,移动箱体的驱动轮与导向轮安装在轨道上,所述驱动轮可驱动立柱沿着轨道平移,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减速电机、该第一减速电机驱动的卷扬机、安装在所述立柱内的动滑链轮与定滑链轮、第一根链条、第二根链条,所述第一根链条一端固定在立柱上顶端,另一端绕在卷扬机卷筒上,第二根链条的一端铰接在动滑链轮上,另一端绕过安装在立柱上的导向链轮后与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减速电机、蜗杆、涡轮、齿轮1、齿轮2和齿圈,蜗杆由减速电机驱动,蜗杆与涡轮相互配合,涡轮与齿轮1内啮合,齿轮1与外面的三个齿轮2外啮合,由此组成行星轮系式旋转装置,载车板与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箱体包括;一部分是滚轮以及轴部分,其中的驱动轮与导向轮安装在轨道上,另一部分是箱体部分,中间空出来的部分用于安装液压缸来提供驱动力,上端两边突出来用于配合安装立柱。

优选地,所述第二根链条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自锁吊钩,该自锁吊钩与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吊耳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卷扬机一般安装在立柱里面,定滑链轮与立柱两边固定链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根链条分布在所述卷扬机与动滑链轮两侧的链条沿立柱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链条分布在所述定滑链轮与导向轮两侧的链条沿立柱轴线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载车板与支撑板是活动链接,载车板下端设有光滑圆形凸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光滑圆形凸台大小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光滑圆形凸台置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属于半圆形状,上面活动连接的载车板可以沿着半圆弧形方向进行旋转,实现更多方位的入库停车。

优选地,所述立柱,其为一中空方柱,且其侧壁沿轴方向设置有一滑槽,支撑板安装在所述立柱滑槽内且可沿所述立柱的滑槽上下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升降、平移、旋转的实现分别由独立的减速电机和液压缸控制,

控制方式简单、传动平稳、结构清晰明了;

2、本发明的升降装置采用链条传动,简化了升降装置的传动结构,且链条拆装起来十分方便,同时使用动滑链轮与定滑链轮的配合,提升重物时更加省力,减轻了链条的负担,结构也更加简单化,便于维护修理;

3、本发明的旋转装置采用蜗杆涡轮与齿轮的配合传动,传动更为平稳、占用空间少、可靠性高;

4、支撑板的半圆式设计与载车板的合理搭配,通过旋转装置,可以实现大方位的存取车,避免了倒车入库的麻烦;

5、立柱的平移采用移动箱体机构,通过液压缸来驱动,传动更加平稳,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避让式立体车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轨道示意图;

图5是移动箱体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升降装置;2-旋转装置;3-轨道;4-移动箱体;5-支撑板;6-载车板;7-立柱;8-第一电机箱;9-第一减速电机;10-卷扬机;11-动滑链轮;12-定滑链轮;13-导向链轮;14-第一根链条;15-第二根链条;16-自锁吊钩;17-蜗杆;18-涡轮;19-齿轮1;20-齿轮2;21-齿圈;22-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无避让立体车库包括轨道3、移动箱体4、支撑板5、载车板6、立柱7、第一电机箱8,载车板6与下面的支撑板5活动连接,支撑板5安装在立柱7上,可沿立柱7上下滑动,立柱7底端安装在移动箱体4上,移动箱体4上的驱动轮和导向轮安装在轨道3上,可沿轨道平移。

如图2所示,主要展示了本发明的升降装置1,该升降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箱8、第一减速电机9、卷扬机10、动滑链轮11、定滑链轮12、导向链轮13、第一根链条14、第二根链条15、自锁吊钩16、支撑板5。立柱7为空心立柱,支撑板5左端中间部分安装在立柱7两侧的T型滑槽上,可沿立柱7的竖向滑槽内上下移动,第一电机箱8安装在立柱7的顶部的侧边,第一减速电机9安装在第一电机箱8内,第一减速电机9与卷扬机10传动连接,卷扬机10安装在立柱7的内侧边,卷扬机10通过第一根链条14的一端与动滑链轮11传动链接,第一根链条14的另一端与立柱7顶端固定连接,定滑链轮12固定安装在立柱7腔体内,第二根链条15一端铰接在动滑链轮11上,另一端绕过导向链轮13与自锁吊钩16连接,自锁吊钩16钩住安装在支撑板5上的吊耳,使第二根链条15与支撑板5形成固定连接,第一根链条14与第二根链条15均为双排链条,满足对链条刚度、强度需求。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主要是由行星轮系组成,安装在支撑板5的凹槽内,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蜗杆17、涡轮18、齿轮119、齿轮220和齿圈21,驱动装置驱动蜗杆17旋转,蜗杆17带动涡轮18旋转,涡轮18带动齿轮119旋转,齿轮119带动齿轮220旋转,齿轮220带动齿圈21旋转,齿圈21与载车板6固定链接,齿圈21带动载车板6旋转。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为减速电机。

如图4和图5所示,主要展示了移动装置所包括的轨道3和移动箱体4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箱体4的上侧两边分别用来与立柱7配合安装,中间空出来的部分用来安装液压缸22作为驱动装置,下端中间空出来的两部分与轨道3相配合,移动箱体4内的驱动轮和导向轮安装在轨道3上,通过液压缸22来驱动,沿着轨道3行走,带动移动箱体4移动,从而带动立柱7实现平行移动。

本发明用于取车时,首先应将无避让立体车库的载车板6停于地面上,如载车板6初始状态处于图1所示位置,则应首先驱动液压缸22,液压缸22驱动安装在轨道上的驱动轮,驱动轮和导向轮向前运动,带着移动箱体4向前运动,则支撑板5向前运动,当立柱7移动至靠近停车道路方向的轨道末端时,液压缸停止工作。

液压缸22停止工作后,驱动第二减速电机转动,第二减速电机与蜗杆17传动连接,驱动蜗杆17转动,蜗杆17与涡轮18相配合,驱动涡轮18转动,涡轮18与齿轮119内啮合,驱动齿轮119转动,齿轮119与齿轮220外啮合,驱动齿轮220转动,在齿轮220外面啮合齿圈21,驱动齿圈21转动,齿圈21与载车板6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带动载车板6进行旋转。在齿轮119外面同时啮合三个齿轮220,每个齿轮220呈120度方位布置,加大了驱动的力度,传动效率更高。

支撑板5设置为半圆形状,载车板6在进行旋转的同时,载车板6坡度较大的那一端可以沿着半圆弧形进行180度旋转,适合180度全方位存取车,方便了司机的入库与出库,避免了倒车入库的影响,同时也减小了因地形位置影响而限制的转动角度,极大地方便了客户。

旋转装置控制载车板6转好角度后,停止第二减速电机的转动,开始驱动第一减速电机9转动,第一减速电机9与卷扬机10传动链接,通过驱动卷扬机10的卷筒进行转动,开始释放卷在卷扬机10上的第一根链条14,第一根链条14一端固定连接在立柱7的顶端,另一边的链条的释放驱使动滑链轮11向下竖直运动,第二根链条15左边饶过定滑链轮12,且链条端部铰接在动滑链轮11上,另一端绕过导向链轮13与自锁吊钩16连接,自锁吊钩16钩住安装在支撑板5上的吊耳,使第二根链条15与支撑板5形成固定连接,利用支撑板5与载车板6的自重绷直第二根链条15,驱使动滑链轮11下降时,第二根链条15拉动支撑板5实现载车板6沿立柱7的下降运动,实现将载车板平稳地放到地面的目的,

此时停止第一减速电机9的转动,根据载车板6的位置,客户可以实现入库取车的操作。在存车时,方式与上面等同,液压缸与减速电机反向操作即可实现将载车板升到图1所示位置。

对于下层停车,只要上层车位在原位置时,按照正常停车方式停放即可。

本发明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使用寿命长,传动平稳,且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叙述,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