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复合墙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0066发布日期:2019-03-14 00:1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复合墙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复合墙板组件。



背景技术:

现在的建筑楼板结构基本都是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制成,该制成的楼板为实心混凝土板。加工时,需要大量的制模工具,使其造价成本提高,而且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结构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晾干,这样就使施工时间延长,降低了施工效率。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复合墙板组件是本发明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复合墙板组件,其轻质环保造价低、便于建筑施工且施工周期缩短,提高了施工效率,保温效果好且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其中包括混凝土板及安装于混凝土板外侧面的保温板,所述混凝土板上由上向下设有多个环状或U型第一桁架钢筋,所述第一桁架钢筋的至少一端伸出混凝土板的左侧或右侧,多个所述第一桁架钢筋伸出混凝土板的相同端部分通过四个竖直向第一连接钢筋连接在一起,四个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中的位于前侧两个之间及位于后侧两个之间分别连接有折尺形第一网架钢筋。

优选地,位于外侧的前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之间、位于内侧的前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之间分别连接有折尺形第二网架钢筋。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板上由左向右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端的环状第二桁架钢筋,位于所述混凝土板上、下侧伸出的多个第二桁架钢筋分别通过四根水平向第二连接钢筋连接在一起,位于前侧上、下侧的各对第二连接钢筋之间、位于后侧上、下侧的各对第二连接钢筋之间分别连接有折尺形第三网架钢筋。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桁架钢筋伸出混凝土板的相同端呈齐平设置或长短交错设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桁架钢筋伸出混凝土板的相同端呈齐平设置或长短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板的下端设有多个键槽或开口槽。

优选地,所述保温板的外侧面安装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的上表面外侧端设有贯穿其左右的开口槽。

优选地,所述保温板采用XPS材料制成。

一种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组件,其中包括多个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之间平行或垂直设置,并通过端部伸出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或多个第二桁架钢筋或多个第一桁架钢筋和多个第二桁架钢筋与混凝土连接板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为一字形或L形或T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复合墙板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混凝土板与保温板、多个第一桁架钢筋、多个第二桁架钢筋、第一网架钢筋、第二网架钢筋及第三网架钢筋加工成一体,使产品成型化,将其运至工地可进行现场组装,将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之间沿上、下、左、右四个面分别与相邻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拼接组装,使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之间通过伸出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或/和多个第二桁架钢筋交错对接好,通过在交错叠加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之间或多个第二桁架钢筋之间或多个第一桁架钢筋与多个第二桁架钢筋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连接板,并将相邻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之间的保温板连接在一起,保证相邻楼板之间的紧密连接,使用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加工建筑楼板结构,其轻质环保造价低、便于建筑施工且施工周期短,提高了施工效率,其保温效果好且不易燃,使用安全;

2、通过将伸出混凝土板至少一侧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伸出端设计为相邻端呈长短交错设置,通过将伸出混凝土板至少一侧的多个第二桁架钢筋伸出端设计为相邻端为长短交错设置,以及在多个第一桁架钢筋之间设置第一网架钢筋及第二网架钢筋、在多个第二桁架钢筋之间设置第三网架钢筋,这样设计保证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连接形成的楼板结构整体受力及整体强度均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实施例一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实施例二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实施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墙板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墙板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墙板组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实施方式阐述本实用新型。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阐述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复合墙板组件的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的实施例一结构包括矩形混凝土板1及安装于混凝土板1外侧面的保温板2,本实施例保温板2采用XPS(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料制成。混凝土板1上由上向下设有多个贯穿其左、右端的矩形环状第一桁架钢筋3,本实施例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呈水平设置,各第一桁架钢筋3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位于混凝土板1左侧的相邻第一桁架钢筋3的端部呈长短交错设置。位于混凝土板1右侧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的端部也为长短交错设置。位于混凝土板1左、右侧伸出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分别通过四根竖直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钢筋4连接在一起,位于前侧左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钢筋4之间、位于前侧右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钢筋4之间、位于后侧左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钢筋4之间、位于后侧右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钢筋4之间分别连接有折尺形第一网架钢筋5。

位于左侧内侧的前后两个第一连接钢筋4之间、位于右侧内侧的前后两个第一连接钢筋4之间分别连接有折尺形第二网架钢筋6。

混凝土板1上由左向右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端的矩形环状第二桁架钢筋7,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的长度相等,位于混凝土板1上侧的相邻第二桁架钢筋7的端部呈水平平齐设置。位于混凝土板1下侧的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的端部为水平齐平设置。位于混凝土板1上、下侧伸出的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分别通过四根水平向第二连接钢筋8连接在一起。位于前侧上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筋8之间、位于前侧下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筋8之间、位于后侧上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筋8之间、位于后侧下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筋8之间分别连接有折尺形第三网架钢筋9。

混凝土板1的下端设有多个键槽或开口槽,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倒锥形键槽10。

位于保温板2的外侧面安装有装饰板11,保温板2、装饰板11的面积大于混凝土板1的面积,装饰板11的上表面外侧端设有贯穿其左右的开口槽12。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的实施例二结构包括矩形混凝土板1及安装于混凝土板1外侧面的保温板2,本实施例保温板2采用XPS(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料制成。混凝土板1上由上向下设有多个相互平行、水平向放置的U型第一桁架钢筋3’,其中一部分第一桁架钢筋3’的非封闭端伸出混凝土板1的左侧,其封闭端位于混凝土板1内,另一部分第一桁架钢筋3’的非封闭端伸出混凝土板1的右侧,其封闭端位于混凝土板1内。伸出混凝土板1左侧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的相同端部分通过四个竖直向第一连接钢筋4连接在一起,伸出混凝土板1右侧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的相同端部分也通过四个竖直向第一连接钢筋4连接在一起。左、右侧的四个第一连接钢筋4中的位于前侧两个第一连接钢筋4之间及位于后侧两个第一连接钢筋4之间分别连接有折尺形第一网架钢筋5。本实施例中伸出混凝土板1左侧的相邻第一桁架钢筋3’的端部呈平齐设置。伸出混凝土板1右侧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的端部也呈平齐设置。

位于左侧内侧的前后两个第一连接钢筋4之间、位于右侧内侧的前后两个第一连接钢筋4之间分别连接有折尺形第二网架钢筋6。

混凝土板1上由左向右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端的矩形环状第二桁架钢筋7,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的长度相等,位于混凝土板1上侧的相邻第二桁架钢筋7的端部、位于混凝土板1下侧的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的端部均为水平齐平设置。位于混凝土板1上、下侧伸出的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分别通过四根水平向设置的第二连接钢筋8连接在一起。位于前侧上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筋8之间、位于前侧下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筋8之间、位于后侧上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筋8之间、位于后侧下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钢筋8之间分别连接有折尺形第三网架钢筋9。

混凝土板1的下端设有多个键槽或开口槽,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倒锥形键槽10。

位于保温板2的外侧面安装有装饰板11,保温板2、装饰板11的面积大于混凝土板1的面积,装饰板11的上表面外侧端设有贯穿其左右的开口槽12(参考图1所示)。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的实施例三的大部分结构与上述图5-图8所述实施例二的结构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是:伸出混凝土板1左侧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的伸出长度小于伸出混凝土板1右侧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的伸出长度。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两个如图1或图5或图8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本实施例采用图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两个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呈平行设置,相互之间通过端部伸出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与混凝土连接板14连接成一体,呈一字形。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两个如图1或图5或图8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本实施例采用图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两个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呈垂直设置,相互之间通过端部伸出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与混凝土连接板14连接成一体,呈L形。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组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三个如图1或图5或图8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本实施例采用图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其中两个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如图9所述方式连接成一体,呈一字形,第三个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与前两个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呈垂直连接,连接方式参考图10所述,三个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分别通过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与混凝土连接板14连接成一体,呈T形。

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组件还可以为其它设计结构,其可以包括多个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相邻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之间通过端部伸出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或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或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和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与混凝土连接板14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复合墙板组件通过将混凝土板1与保温板2、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3’、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第一网架钢筋5、第二网架钢筋6及第三网架钢筋9加工成一体,使产品成型化,将其运至工地可进行现场组装,将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之间沿上、下、左、右四个面分别与相邻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拼接组装,使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之间通过伸出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3’或/和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交错对接好,通过在交错叠加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3’之间或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之间或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3’与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连接板14,并将相邻的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之间的保温板2连接在一起,保证相邻楼板之间的紧密连接,使用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加工建筑楼板结构,其轻质环保造价低、便于建筑施工且施工周期短,提高了施工效率,其保温效果好且不易燃,使用安全;通过将伸出混凝土板1至少一侧的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3’伸出端设计为相邻端呈长短交错设置,通过将伸出混凝土板1至少一侧的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伸出端设计为相邻端为长短交错设置,以及在多个第一桁架钢筋3、3’之间设置第一网架钢筋5及第二网架钢筋6、在多个第二桁架钢筋7之间设置第三网架钢筋9,这样设计保证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13连接形成的楼板结构整体受力及整体强度均合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的实施例方法、结构,及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