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2516发布日期:2019-03-22 21:0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汽车的快速增长,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难题之一。立体车库被成为解决停车难的重要方式,因而智能立体车库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侧面停车库中,升降架是运输车辆的载体,为其车辆的运输提供了方便,但是当前市场上侧面停车库中,升降架需要占用停车库以外的空间,从而造成空间的浪费,整体停车库的不规整,所以存在安全隐患及经济成本的增加。而升降架上放置汽车后,重量大,因此在对升降架移动的过程中,要考虑移动方便,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其能解决升降架占用空间、且解决升降架移动过程中不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包括横移架、两个横移机构、卡接机构,所述横移架包括横柱、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柱的两端,两个所述横移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立柱上,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个上卡接件、两个下卡接件,每个所述立柱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一所述上卡接件,每个所述立柱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所述下卡接件,所述上卡接件和所述下卡接件为可伸缩的卡接件,所述下卡接件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卡接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横移机构包括第一上导轮、第一横梁、第一上斜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上斜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第一上斜梁、立柱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所述第一上导轮通过孔轴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斜梁与第一横梁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第一下导轮、第二横梁、第一下斜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斜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第一下斜梁、立柱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所述第一下导轮通过孔轴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下斜梁与第二横梁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第一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梁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横移机构上的两个所述第一上导轮之间设有第一横支撑梁,两个所述第一下导轮之间设有第二横支撑梁。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第二上导轮、第二上斜梁,所述第二上斜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第二上斜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上导轮通过孔轴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第二下导轮、第二下斜梁,所述第二下斜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第二下斜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下导轮通过孔轴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第二竖梁,所述第二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间位置与所述第二竖梁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两个横移机构上的两个所述第二上导轮之间设有第三横支撑梁,两个所述第二下导轮之间设有第四横支撑梁。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立柱上分别设有导槽,两个所述导槽的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导槽为U形导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可实现对升降架的横移,减少停车库的占用空间,升降架的导轮嵌入导槽内,上下卡接件对升降架的上下位置卡接,安全性高,整体结构简单,横移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一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一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一后视图;

图4为图2中沿B-B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与升降架接轨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带动升降架接轨的移动示意图。

图中:100、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110、横移架;112、立柱;113、导槽;120、横移机构;121、第一上导轮;122、第一横梁;123、第一上斜梁;124、第一下导轮;125、第二横梁;126、第一下斜梁;127、第一竖梁;128、第二上导轮;129、第二下导轮;130、卡接机构;200、立体车库导轨;300、升降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6,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100,包括横移架110、两个横移机构120、卡接机构130。

横移架110包括横柱、两个立柱112,两个立柱112固定安装在横柱的两端,两个横移机构120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立柱112上,每个立柱112上分别设有导槽113,两个导槽113的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导槽113为U形导槽,导槽113与升降架300上的导轮配合,当升降架300上升的合适位置,升降架300的导轮可在导槽113内。

卡接机构130包括两个上卡接件131、两个下卡接件132,每个立柱1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一上卡接件131,每个立柱11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下卡接件132,上卡接件131和下卡接件132为可伸缩的卡接件,下卡接件132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卡接部,当升降架300升到合适的位置时,上卡接件131卡住升降架300的上部,下卡接件132卡住升降架300的下部。

每个横移机构120包括第一上导轮121、第一横梁122、第一上斜梁123,第一横梁122的一端与立柱112固定连接,第一横梁122的另一端与第一上斜梁123固定连接,第一横梁122、第一上斜梁123、立柱112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第一上导轮121通过孔轴配合安装在第一上斜梁123与第一横梁122的连接位置。

每个横移机构120还包括第一下导轮124、第二横梁125、第一下斜梁126,第二横梁125的一端与立柱112固定连接,第二横梁125的另一端与第一下斜梁126固定连接,第二横梁125、第一下斜梁126、立柱112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第一下导轮124通过孔轴配合安装在第一下斜梁126与第二横梁125的连接位置。

每个横移机构120还包括第一竖梁127,第一竖梁127的上端与第一横梁122固定连接,第一竖梁127的下端与第二横梁125固定连接。

两个横移机构120上的两个第一上导轮121之间设有第一横支撑梁,两个第一下导轮124之间设有第二横支撑梁,第一横支撑梁、第二横支撑梁平行,第一横支撑梁与第一横梁122垂直。

每个横移机构120还包括第二上导轮128、第二上斜梁,第二上斜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112,第二上斜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梁122的中间位置,第二上导轮128通过孔轴配合安装在第一横梁122的中间位置。

每个横移机构120还包括第二下导轮129、第二下斜梁,第二下斜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112,第二下斜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横梁125的中间位置,第二下导轮129通过孔轴配合安装在第二横梁125的中间位置。

每个横移机构120还包括第二竖梁,第二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梁122的中间位置与第二竖梁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梁125的中间位置。

两个横移机构120上的两个第二上导轮128之间设有第三横支撑梁,两个第二下导轮129之间设有第四横支撑梁,第一横支撑梁、第二横支撑梁、第三横支撑梁、第四横支撑梁平行,第三横支撑梁与第一横梁122垂直。

升降架300升到合适位置后,升降架300的导轮嵌入导槽113内,上卡接件131、下卡接件132对升降架300的上下位置卡接,第一上导轮121、第二上导轮128沿着立体车库导轨200上部横移,第一下导轮124、第二上导轮128沿着立体车库导轨200下部横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横移装置100可实现对升降架300的横移,减少停车库的占用空间,安全性高,整体结构简单,横移方便。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