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651发布日期:2019-02-15 20:4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在建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建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在各个地市,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在高楼的建设中,对在建楼房的周围设立外围护栏是极为重要的,其外围护栏在使用中具有可以防止粉尘污染、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防止异物掉落等优势,而在楼房的建设中,其楼房建设的高度越来越高,而外围护栏的高度也会随之的升高,而现有的外围护栏在使用中是由钢管构成的,而由于钢管的耐力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外围护栏在使用中,其中的钢管如果发生形变将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而传统的用于对于在建楼房中的外围护栏的监测和监视设备还处于空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确有必要对其进行解决。

由此就有了申请号为“201620301542.7”、申请日为“2016.04.12”和专利名称为“基于物联网的在建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的在建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

该基于物联网的在建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如图1-图3所示,包括楼房100、设置于楼房100侧方的由多个钢管构成的外围护栏101;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外围护栏101倾斜角度的在线监测装置;本设计中,所述的在线监测装置包括若干个检测杆102、103、104、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围护栏101顶端和中部的至少两个倾角传感器203;若干个检测杆102、103、104由上至下等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围护栏101和楼房100之间,且所述外围护栏101通过检测杆102、103、104与所述楼房100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检测杆102、103、104可监测外围护栏100对检测杆102、103、104的压力。

具体的,以上所述的检测杆102、103、104包括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固定管件308;所述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分别设置于固定管件308两端的内部;在所述固定管件308内的中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05;相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杆301和第二固定杆302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305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01的另一端与楼房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02的另一端与外围护栏101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管件308内部的第一固定杆301和第二固定杆302上分别套有第一套管306、第二套管307,所述第一套管306、第二套管307的外壁与所述固定管件308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可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管306、第二套管307滑动;并在相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杆301和第二固定杆302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管306、第二套管307直径的第一挡板303、第二挡板304,且相向设置的第一套管306和第二套管307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303、第二挡板304之间设有活动间隙;还在所述固定管件30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部设有穿孔的环形挡件309、310;所述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分别贯穿其中一个环形挡件309、310中部的穿孔设置于固定管件308的两端。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203、压力传感器305均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还包括与所述在线监测装置中的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管理终端;所述管理终端包括服务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管理平台;同时,所述的在线监测装置和所述管理终端均包括一个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在线监测装置中的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管理终端中的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连接,且所述在线监测装置中的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管理终端中的数据传输模块通信连接;而所述的检测杆102、103、104还包括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指示灯206、208、蜂鸣器205、207,所述指示灯206、208设置于所述检测杆上,所述蜂鸣器205、207设置于与所述指示灯同一高度的外围护栏101的外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在线监测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通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摄像器,且至少在所述外围护栏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所述摄像器;而所述的管理终端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报警装置,具体的,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闪烁灯、语音播放器;而以上所述的在线监测装置和所述管理终端中的数据传输模块均包括数据传输接口、WIFI收发模块,所述的管理平台包括计算机。

外围护栏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杆302对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而上述的活动间隙可以实现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与固定管件308的相对滑动,同时,固定管件308及其上的环形挡件309、310与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的配合可以限制外围护栏对第二固定杆302的最大拉力;而外围护栏一旦发生倾斜角度过大、向楼房方向过于挤压风险时,其压力传感器将会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测,而后端的管理终端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和报警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提示管理人员的注意,且通过指示灯、蜂鸣器可以实现对发生异常的区域进行快速的定位,便于现场人员的快速处理。

另外服务器设置于中空的长方体状服务器机箱中,所以服务器机箱须得带有不错的的阻止渗液的效果,可以避免因为意外状态使得服务器机箱所在房间里发生问题,就像房间里顶壁渗液滴下,然而目前的机箱的架构仅仅有一般的遮护,阻隔渗液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建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及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机箱的架构仅仅有一般的遮护、阻隔渗液效果不佳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建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及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在建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包括管理终端;所述管理终端包括服务器;

服务器设置于中空的长方体状服务器机箱中,所述服务器机箱包括:中空的长方体状箱体A与罩盖B;

所述箱体A的顶壁设置着相通到箱体A里气流通路的排气孔A1;

所述罩盖B设在箱体A的顶壁之上且同顶壁间构成间隙区域;

所述罩盖B在顶壁上把所述排气孔A1全部遮盖。

所述箱体A的顶壁在排气孔A1的周边设置着对应于排气孔A1内陷的盛液口A2,所述盛液口A2里的积液让盛液口A2接近排气孔A1一边的边壁AB1隔开于盛液口A2里;

所述盛液口A2距离排气孔A1更远的一边的边壁AB2里有一段是同外部相通的排液孔AB3。

箱体A的边壁里有一壁面为盖板,所述箱体A的顶壁在一边突出在罩盖B的俯视图范围之外,另外所述箱体A的顶壁朝外突起在罩盖B的俯视图范围之外的部分带着朝下的阻隔沿A3,所述阻隔沿A3与水平面保持大于零的夹角。

所述盛液口A2里设有用来装配条状撑持杆A4的定位口A5,所述条状撑持杆A4的一头同定位口A5嵌接,另一头同罩盖B的底壁相抵而撑持罩盖。

所述罩盖B的顶壁周边各自朝下构成四周分别向下倾斜形成引流壁B1,所述引流壁与水平面保持大于零的夹角。

所述引流壁B1的俯视图处在箱体A的顶壁的俯视图之外;另外,也能够把引流壁B1的俯视图处在箱体A的顶壁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这样提供的一种阻止渗液的箱体,罩盖经由条状撑持杆装配于机箱的顶壁,让罩盖同机箱顶壁间构成气流通路,由此既能够达到罩盖阻隔液滴,也能够达到机箱常规气流降温。罩盖对箱体达到了初步阻止渗液,可以阻隔按照纵向上滴下的渗液到达箱体里。

2.这样提供的一种阻止渗液的箱体,罩盖的周边带有引流壁,可以把罩盖顶壁上的积液实时高效得经由引流壁引到箱体外。

3.这样提供的一种阻止渗液的箱体,盛液口A2距离排气孔A1更远的一边的边壁AB2里有一段是同外部相通的排液孔AB3;箱体A的顶壁设置着盛液口A2,盛液口A2同气流通路的排气孔A1间带着边壁隔开,防止盛液口A2里的积液抵达气流通路。另外,盛液口A2的边壁里有一段是排液孔,可让盛液口A2里的液体经由排液孔高效送出。盛液口A2构成了再次的阻止渗液的防护结构,在渗液越过罩盖B滴进机箱的顶壁之际,渗液即会滴进盛液口A2里接着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检测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三维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罩盖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顶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6所示,在建楼房外围护栏防护系统,包括楼房100、设置于楼房100侧方的由多个钢管构成的外围护栏101;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外围护栏101倾斜角度的在线监测装置;本设计中,所述的在线监测装置包括若干个检测杆102、103、104、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围护栏101顶端和中部的至少两个倾角传感器203;若干个检测杆102、103、104由上至下等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围护栏101和楼房100之间,且所述外围护栏101通过检测杆102、103、104与所述楼房100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检测杆102、103、104可监测外围护栏100对检测杆102、103、104的压力。

具体的,以上所述的检测杆102、103、104包括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固定管件308;所述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分别设置于固定管件308两端的内部;在所述固定管件308内的中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05;相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杆301和第二固定杆302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305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01的另一端与楼房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02的另一端与外围护栏101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管件308内部的第一固定杆301和第二固定杆302上分别套有第一套管306、第二套管307,所述第一套管306、第二套管307的外壁与所述固定管件308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可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管306、第二套管307滑动;并在相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杆301和第二固定杆302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管306、第二套管307直径的第一挡板303、第二挡板304,且相向设置的第一套管306和第二套管307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303、第二挡板304之间设有活动间隙;还在所述固定管件30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部设有穿孔的环形挡件309、310;所述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分别贯穿其中一个环形挡件309、310中部的穿孔设置于固定管件308的两端。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203、压力传感器305均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还包括与所述在线监测装置中的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管理终端;所述管理终端包括服务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管理平台;同时,所述的在线监测装置和所述管理终端均包括一个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在线监测装置中的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管理终端中的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连接,且所述在线监测装置中的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管理终端中的数据传输模块通信连接;而所述的检测杆102、103、104还包括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指示灯206、208、蜂鸣器205、207,所述指示灯206、208设置于所述检测杆上,所述蜂鸣器205、207设置于与所述指示灯同一高度的外围护栏101的外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在线监测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通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摄像器,且至少在所述外围护栏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所述摄像器;而所述的管理终端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报警装置,具体的,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闪烁灯、语音播放器;而以上所述的在线监测装置和所述管理终端中的数据传输模块均包括数据传输接口、WIFI收发模块,所述的管理平台包括计算机。

外围护栏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杆302对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而上述的活动间隙可以实现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与固定管件308的相对滑动,同时,固定管件308及其上的环形挡件309、310与第一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2的配合可以限制外围护栏对第二固定杆302的最大拉力;而外围护栏一旦发生倾斜角度过大、向楼房方向过于挤压风险时,其压力传感器将会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测,而后端的管理终端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和报警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提示管理人员的注意,且通过指示灯、蜂鸣器可以实现对发生异常的区域进行快速的定位,便于现场人员的快速处理。

服务器设置于中空的长方体状服务器机箱中,所述服务器机箱包括:中空的长方体状箱体A与罩盖B;

所述箱体A的顶壁设置着相通到箱体A里气流通路的排气孔A1;

所述罩盖B设在箱体A的顶壁之上且同顶壁间构成间隙区域;

所述罩盖B在顶壁上把所述排气孔A1全部遮盖;由此即能让罩盖B把纵向上滴落的渗液阻隔,确定渗液无法渗进机箱1里,构成了首要的阻止渗液的防护结构。

所述箱体A的顶壁在排气孔A1的周边设置着对应于排气孔A1内陷的盛液口A2,所述盛液口A2里的积液让盛液口A2接近排气孔A1一边的边壁AB1隔开于盛液口A2里;

所述盛液口A2距离排气孔A1更远的一边的边壁AB2里有一段是同外部相通的排液孔AB3;箱体A的顶壁设置着盛液口A2,盛液口A2同气流通路的排气孔A1间带着边壁隔开,防止盛液口A2里的积液抵达气流通路。另外,盛液口A2的边壁里有一段是排液孔,可让盛液口A2里的液体经由排液孔高效送出。盛液口A2构成了再次的阻止渗液的防护结构,在渗液越过罩盖B滴进机箱的顶壁之际,渗液即会滴进盛液口A2里接着送出。

箱体A的边壁里有一壁面为盖板,须不时揭开执行维护,因此须防止液滴与颗粒物杂质聚集于箱体A的盖板顶部边缘,以此防止在盖板揭开之际时,液滴与颗粒物杂质抵达箱体A里面。要达到该性能,所述箱体A的顶壁在一边突出在罩盖B的俯视图范围之外,另外所述箱体A的顶壁朝外突起在罩盖B的俯视图范围之外的部分带着朝下的阻隔沿A3,所述阻隔沿A3与水平面保持大于零的夹角。

要达到罩盖B同箱体A的装配,所述盛液口A2里设有用来装配条状撑持杆A4的定位口A5,所述条状撑持杆A4的一头同定位口A5嵌接,另一头同罩盖B的底壁相抵而撑持罩盖。

在渗液不少之际,罩盖B的顶壁会伴着渗液聚集,须将这些渗液实时引出,所述罩盖B的顶壁周边各自朝下构成四周分别向下倾斜形成引流壁B1,所述引流壁与水平面保持大于零的夹角。经由这样的引流壁B1,既可把渗液高效送出。

所述引流壁B1的俯视图处在箱体A的顶壁的俯视图之外;由此径直滴在罩盖B上的渗液也即无法滴进箱体A里。另外,也能够把引流壁B1的俯视图处在箱体A的顶壁里,让液体就经由引流壁滴进盛液口A2里。

这样的架构即实现了对箱体A的顶壁的阻止渗液保护结构。

以上以用实施例说明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改变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