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0574发布日期:2019-05-15 22:2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结构,由于其基本构件可以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快捷,因而已在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中大量使用。预制混凝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大,房屋高度较大,在住宅建筑中无柱子外凸等缺点,是多高层住宅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是将全部或部分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体在工厂加工制作后运至施工现场,通过套筒灌浆、预留孔道灌浆、预埋件等方法将墙体连接成为整体的一种结构形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是影响其受力性能的关键因素,现有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虽然套筒灌浆连接具有操作便捷、强度高,质量稳定可靠等优点,但其成本高、灌浆施工较复杂。预埋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相比套筒连接,成本低,施工简单,但连接钢筋的直径收到限制,一般不用于连接直径大于20mm的钢筋。此外,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接方案多采用上、下层墙体内竖向钢筋一一对应的全部连接方式,存在接头数量多,施工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整体性能良好、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该剪力墙包括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和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其中,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内的竖直的连接钢筋超出其混凝土本体的顶部并裸露,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的底部固定设有中空的套筒灌浆接头及中空的金属波纹管,所述套筒灌浆接头埋设在所述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的边缘构件,且套筒灌浆接头顶部套设在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的竖直钢筋的底部,所述金属波纹管埋设在所述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的中间墙体内,安装时,所述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内的连接钢筋从下往上插入套筒灌浆接头或中空的金属波纹管内,然后向套筒灌浆接头及中空的金属波纹管内灌浆使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和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连接。

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和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预制成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具有构件质量好、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节约现场工期和模板等优点,符合建筑工业哈的发展需求,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所述的套筒灌浆接头包括单排型式或双排型式中的一种。

所述套筒灌浆接头的单排型式包括一根贯通的竖直管以及垂直固定在竖直管中部且和竖直管内部连通的两个水平管,两个水平管的一端穿出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的侧面。

所述套筒灌浆接头的双排型式包括两根贯通的竖直管、垂直固定在两根竖直管之间且和两根竖直管垂直的两根连接管以及固定设置在一根竖直管中部且和竖直管内部连通的两个水平管,两根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直管连通,两个水平管的一端穿出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的侧面。

所述的中空的金属波纹管包括单排型式或双排型式中的一种。

所述的中空的金属波纹管的单排型式包括一根呈倒L型的中空波纹管,该倒L 型的中空波纹管的水平部穿出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的侧面。

所述的中空的金属波纹管的双排型式包括两根呈倒L型的中空波纹管,且两根倒L型的中空波纹管的水平部均穿出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的侧面,且两个水平部的出口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当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体的约束边缘构件与中间墙体的竖向钢筋连接采用单排部分连接构造时,连接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体中竖向钢筋面积的 1.1倍,连接钢筋的锚固长度均不小于1.2laE。

所述的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和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之间设有坐浆层。上、下层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拼装对位后,预留20mm厚的缝隙,以便找平上层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同时用水泥浆沿剪力墙四周以及边缘构件和中间墙体边界封堵,形成边缘构件和中间墙体分别独立的空腔,即坐浆层,保证各个套筒和金属波纹管灌浆时水泥基无收缩灌浆料的连续性与密实性。由于坐浆层需分隔不同的区域,所以套筒用的灌浆料及灌浆工艺和金属波纹管的都不一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层墙体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预制成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具有构件质量好、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节约现场工期和模板等优点,符合建筑工业哈的发展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层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均设置约束边缘构件,防止混凝土产生局部受压破坏,提高结构的水平承载力与抗震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层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边缘构件中的竖向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同时上、下层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中间墙体中的竖向钢筋采用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此外,连接钢筋还可根据需要采用单排连接构造。上述连接构造性能良好、施工便捷、成本可控。

(4)试验研究表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竖向钢筋采用混合连接构造的新型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套筒灌浆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金属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2为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3为坐浆层,4 为套筒灌浆接头,5为金属波纹管,6为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该剪力墙包括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和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2,其中,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2内的竖直的连接钢筋6超出其混凝土本体的顶部并裸露,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中空的套筒灌浆接头4及中空的金属波纹管5,套筒灌浆接头4埋设在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的边缘构件,且套筒灌浆接头4顶部套设在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的竖直钢筋的底部,金属波纹管 5埋设在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的中间墙体内,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和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之间设有坐浆层3。安装时,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2内的连接钢筋6从下往上插入套筒灌浆接头4或中空的金属波纹管5内,然后向套筒灌浆接头4及中空的金属波纹管5内灌浆使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和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2连接,如图1所示。

套筒灌浆接头4包括一根贯通的竖直管以及垂直固定在竖直管中部且和竖直管内部连通的两个水平管,两个水平管的一端穿出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的侧面,如图2所示。

金属波纹管5包括一根呈倒L型的中空波纹管,该倒L型的中空波纹管的水平部穿出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的侧面,如图3所示。

当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体的约束边缘构件与中间墙体的竖向钢筋连接采用单排部分连接构造时,连接钢筋6的面积应不小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体中竖向钢筋面积的1.1倍,连接钢筋6的锚固长度均不小于1.2laE。

墙体拼装时,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2先安装就位,连接钢筋6伸出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2;在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2上放置垫块,垫块高度为坐浆层3厚度20mm;随后将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拼装就位,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2预埋的连接钢筋6 一一对应插入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预埋的套筒灌浆接头4和金属波纹管5中,找平调整上层墙体垂直度后,用水泥浆将剪力墙四周及边缘构件与中间墙体边界封堵,待封堵水泥浆强度达到后,采用无收缩水泥基高性能灌浆料对套筒灌浆接头4 和金属波纹管5进行孔道灌浆。待灌浆完成并养护达到强度后即完成预制剪力墙施工。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类似的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和下层预制混凝土墙体2,不同之处在于:

套筒灌浆接头4为双排型式,包括两根贯通的竖直管、垂直固定在两根竖直管之间且和两根竖直管垂直的两根连接管以及固定设置在一根竖直管中部且和竖直管内部连通的两个水平管,两根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直管连通,两个水平管的一端穿出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的侧面,如图4所示。

中空的金属波纹管5为双排型式,包括两根呈倒L型的中空波纹管,且两根倒L型的中空波纹管的水平部均穿出上层预制混凝土墙体1的侧面,且两个水平部的出口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如图5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