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1048发布日期:2019-10-19 02:4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



背景技术:

水泥净浆搅拌机是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和水混合后搅拌成均匀的实验用浆,供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及制作安定性试块之用,是水泥厂、建筑施工单位、有关专业院校及科研单位水泥试验室的必备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主要包括机体、固定托板、电机传动装置、搅拌叶片和搅拌锅,搅拌锅安装在固定托板上。

在依照国标进行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时,通常使用全钢材质的净浆搅拌锅,进行净浆流动度测定时,现有技术中,净浆由净浆搅拌锅的圆形开口任意地方倾倒。因国标要求,测定净浆流动度实验过程中,净浆搅拌锅应保持湿润无明水状态,这样就避免不了使用者在实验过程中,因锅有一定重量且锅身湿润光滑,无法将水泥净浆精准的倒入进行净浆流动度测定的截锥圆模中,从而导致实验误差并弄脏其它实验设备。

综上,尚需开发一种新的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净浆搅拌锅倾倒难、易弄脏其它实验设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净浆搅拌锅倾倒难,易弄脏其它实验设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所述搅拌锅圆形开口处开设有嵌入式光滑凹槽,所述凹槽下方锅壁上开设有回流口,相邻所述回流口的下边缘设置有自锅壁向外延伸出的止流板。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8cm。

优选地,所述搅拌锅锅壁的厚度为1.5mm。

优选地,所述搅拌锅的形状为梨形。

优选地,所述凹槽与回流口的距离为3~6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回流口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回流口的形状为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止流板与搅拌锅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止流板与水平面的钝角为120~150°。

优选地,所述搅拌锅底部设置有螺纹。

优选地,所述搅拌锅锅壁外对称设置有挂耳。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挂耳与水平面的锐角为60~75°。

测定净浆流动度时,因锅自身有一定重量、锅身湿润光滑,水泥净浆又有一定的浓稠度,用现有的搅拌锅,由于倾倒量和倾倒速度难控制,一方面难以直接将水泥净浆精准的倒入流动度测定仪中,另一方面倾倒时挂在搅拌锅开口边缘的净浆很容易将实验设备弄脏,因此,通常需借助外加的漏斗或其它装置进行导流,给实验操作者带来了不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锅,在圆形开口处开设有嵌入式光滑凹槽,凹槽的设置起到了导流的作用,当将搅拌锅倾斜时,净浆可以顺畅的从凹槽流出,可以通过搅拌锅的倾斜角度来轻易控制净浆的倾倒量和倾倒速度,解决了倾倒净浆时,净浆挂在搅拌锅开口边缘易将实验设备弄脏的问题。此外,在凹槽下方锅壁上,进一步开设有回流口,回流口的下边缘设置有自锅壁向外延伸出的止流板,当实验过程中,操作者不慎使净浆流出时,流出的净浆可以沿搅拌锅外壁向下流至回流口,当遇止流板时受阻继而从回流口又流回搅拌锅内,有效避免了净浆流到搅拌锅以外的地方。经试验比较发现,凹槽的最佳深度为8cm,此深度最便于控制净浆的倾倒量和倾倒速度。

此外,搅拌锅外壁对称设置的与水平面呈60~75°夹角的挂耳,减小了倾倒时所需的力,进而更大程度上为净浆的倾倒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锅,在圆形开口处开设有嵌入式光滑凹槽,凹槽的设置起到了导流的作用,当将搅拌锅倾斜时,净浆可以顺畅的从凹槽流出,可以通过搅拌锅的倾斜角度来轻易控制净浆的倾倒量和倾倒速度,解决了倾倒净浆时,净浆挂在搅拌锅开口边缘易将实验设备弄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浆搅拌锅,在凹槽下方锅壁上,进一步开设有回流口,回流口的下边缘设置有自锅壁向外延伸出的止流板,当实验过程中,操作者不慎使净浆流出时,流出的净浆可以沿搅拌锅外壁向下流至回流口,当遇止流板时受阻继而从回流口又流回搅拌锅内,有效避免了净浆流到搅拌锅以外的地方;

3、搅拌锅外壁对称设置的与水平面呈60~75°夹角的挂耳,减小了倾倒时所需的力,进而更大程度上为净浆的倾倒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回流口为矩形的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示意图;

图2为回流口为矩形的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侧视图;

图3为回流口为圆弧形的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文中的方位以净浆搅拌锅正常搅拌状态为参照进行定义净浆搅拌锅正常搅拌时,以与地面垂直的方向为垂向,在垂向上,靠近地面的方向为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1,所述搅拌锅1圆形开口处开设有嵌入式光滑凹槽3,所述凹槽3下方锅壁上开设有回流口5,相邻所述回流口5的下边缘设置有自锅壁向外延伸出的止流板4。

凹槽的深度为8cm,搅拌锅1锅壁的厚度为1.5mm,搅拌锅1的形状为梨形,凹槽3与回流口5的距离为3~6cm,回流口5的形状为矩形,止流板4与搅拌锅1为一体成型,止流板4与水平面的钝角为120~150°,搅拌锅1底部6设置有螺纹,搅拌锅,锅壁外对称设置有挂耳2,挂耳2与水平面的锐角为60~75°。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易倾倒净浆的搅拌锅1,所述搅拌锅1圆形开口处开设有嵌入式光滑凹槽3,所述凹槽3下方锅壁上开设有回流口5,相邻所述回流口5的下边缘设置有自锅壁向外延伸出的止流板4。

凹槽的深度为8cm,搅拌锅1锅壁的厚度为1.5mm,搅拌锅1的形状为梨形,凹槽3与回流口5的距离为3~6cm,回流口5的形状为圆弧形,止流板4与搅拌锅1为一体成型,止流板4与水平面的钝角为120~150°,搅拌锅1底部6设置有螺纹,搅拌锅,锅壁外对称设置有挂耳2,挂耳2与水平面的锐角为60~7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锅,在圆形开口处开设有嵌入式光滑凹槽,凹槽的设置起到了导流的作用,当将搅拌锅倾斜时,净浆可以顺畅的从凹槽流出,可以通过搅拌锅的倾斜角度来轻易控制净浆的倾倒量和倾倒速度,解决了倾倒净浆时,净浆挂在搅拌锅开口边缘易将实验设备弄脏的问题。此外,在凹槽下方锅壁上,进一步开设有回流口,回流口的下边缘设置有自锅壁向外延伸出的止流板,当实验过程中,操作者不慎使净浆流出时,流出的净浆可以沿搅拌锅外壁向下流至回流口,当遇止流板时受阻继而从回流口又流回搅拌锅内,有效避免了净浆流到搅拌锅以外的地方。经试验比较发现,凹槽的最佳深度为8cm,此深度最便于控制净浆的倾倒量和倾倒速度。

此外,搅拌锅外壁对称设置的与水平面呈60~75°夹角的挂耳,减小了倾倒时所需的力,进而更大程度上为净浆的倾倒提供了便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