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锈蚀拉线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8051发布日期:2019-07-27 11:0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防锈蚀拉线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锈蚀拉线护套,属于电力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拉线护套是电杆拉线用的保护套,一般位于拉线的底部,由于拉线是由多股钢绞线组成的,拉线护套在钢绞线上卡接咬合时,其接触部分不够严密,有一定的缝隙。雨水容易沿着拉线进入拉线护套内部,由于拉线护套内部空气流动性非常差,因此雨水一旦进入拉线护套内部就很难干燥,护套内部空气长时间潮湿,从而导致拉线锈蚀,缩短拉线寿命。为了解决拉线护套内部空气流动性的问题,有人在拉线护套上设计了通风口,这虽然解决了空气流动问题,但同时增加了雨水进入拉线护套内部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锈蚀拉线护套,具有增加空气流动性同时防止雨水进入的功能。

所述的防锈蚀拉线护套,包括拉线细管和拉线护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护套本体上设有两条水沟,两条水沟将拉线护套本体平均分成护套Ⅰ面和护套Ⅱ面,护套Ⅰ面和护套Ⅱ面上分别设有通风口,所述护套Ⅰ面上的通风口上设有防水帽。

进一步地讲,所述护套Ⅰ面上中间位置设有与水沟平行的水槽。

进一步地讲,所述护套Ⅱ面上靠近水沟处设有小风口,所述小风口的开口面积小于通风口。

进一步地讲,所述防水帽与拉线护套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讲,所述拉线护套本体上设有反光贴。

进一步地讲,所述的拉线护套本体通过弧形台与拉线细管连接。

进一步地讲,所述拉线细管内部设有弹性橡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拉线护套本体分成护套Ⅰ面和护套Ⅱ面,护套Ⅰ面和护套Ⅱ面上分别设有通风口,护套Ⅰ面上的通风口上设有防水帽,因此在使用时将护套Ⅰ面置于上方,可以有效减少雨水或灰尘进入拉线护套本体内部;护套Ⅱ面设置的通风口数量较护套Ⅰ面上的通风口数量多,更有利于通风,提高空气流动性。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水沟和水槽,起到引流作用,避免雨水通过通风口进入拉线护套本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拉线细管;2、拉线护套本体;3、水槽;4、防水帽;5、水沟;6、通风口;7、小风口;8、护套Ⅰ面;9、护套Ⅱ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所述的防锈蚀拉线护套,包括拉线细管1和拉线护套本体2,所述拉线护套本体2上设有两条水沟5,两条水沟5将拉线护套本体2平均分成护套Ⅰ面8和护套Ⅱ面9,护套Ⅰ面8和护套Ⅱ面9上分别设有通风口6,所述护套Ⅰ面8上的通风口6上设有防水帽4。

实施例2

所述的防锈蚀拉线护套,包括拉线细管1和拉线护套本体2,所述拉线护套本体2上设有两条水沟5,两条水沟5将拉线护套本体2平均分成护套Ⅰ面8和护套Ⅱ面9,护套Ⅰ面8和护套Ⅱ面9上分别设有通风口6,所述护套Ⅰ面8上的通风口6上设有与拉线护套本体2一体成型的防水帽4。所述护套Ⅰ面8上中间位置设有与水沟5平行的水槽3。所述护套Ⅱ面9上靠近水沟5处设有小风口7,所述小风口7的开口面积小于通风口6。所述拉线护套本体2上设有反光贴。

使用时,将拉线分别穿过拉线细管1和拉线护套本体2,由于拉线细管1内部设有弹性橡胶材料,因此拉线细管1能够与拉线更好的咬合,几乎可以杜绝雨水顺着拉线进入拉线护套本体2内部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水沟5和水槽3,起到引流作用,避免雨水通过通风口6进入拉线护套本体2内部。所述护套Ⅱ面9上靠近水沟5处设有小风口7,所述小风口7的开口面积小于通风口6,这也是为了减小雨水进入拉线护套本体2内部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将拉线护套本体2分成护套Ⅰ面8和护套Ⅱ面9,护套Ⅰ面8和护套Ⅱ面9上分别设有通风口6,护套Ⅰ面8上的通风口6上设有防水帽4,因此在使用时将护套Ⅰ面8置于上方,可以有效减少雨水或灰尘进入拉线护套本体2内部;护套Ⅱ面9设置的通风口6数量较护套Ⅰ面8上的通风口6数量多,更有利于通风,提高空气流动性。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有正反面,护套Ⅰ面8向上,护套Ⅱ面9向下,可以通过固定拉线细管1方向进而固定拉线护套本体2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