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送装置及混凝土泵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6507发布日期:2019-06-26 00:4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泵送装置及混凝土泵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装置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送设备工作完后必须对接触混凝土的输送管道、分配管阀(也称为S管阀)和相关零件进行清洗,消除混凝土在其接触的零件表面凝结固化而影响使用性能。

当前清洗方法完全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在输送管路中放入清洗部件,如清洗球或清洗柱(清洗球和清洗柱材质为海绵、橡胶或者海绵与橡胶复合结构,有一定的整体可压缩性,如其自由状态下直径260mm,可将其放入直径100mm的管道内),通过水压或气压推动清洗球或清洗柱向前运动,将输送管道内的混凝土顶推出输送管,达到清洁混凝土输送管路的目的。

以混凝土泵送设备之泵车为例,见图1和图2,其泵送工作时混凝土经过的路径为:未凝固混凝土进入料斗1,通过泵送机构将混凝土吸入输送缸3再泵出通过分配管阀2→输送管路8→输送管道最末端出口管82,到达浇筑工作面上。

当前,清洗方案一般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见图1和图2):人工将清洗球或清洗柱塞进混凝土输送管末端出口管82内,通过反向抽泵(管道内形成负压)让出口端大气压力来推动管道内清洗球或清洗柱向进料口(输送缸)前行,一直到输送管路8的与分配管阀2连接的弯管81处停泵,人工拆卸弯管81上的管夹,转动弯管81将里面的清洗球或清洗柱从中取出,并用水冲洗弯管内的剩余混凝土,直到清理干净。其清洗的路径是:混凝土输送管道最末端出口管82→到弯管81。

方法二(见图1和图2):人工拆卸与分配管阀2连接的弯管81上的管夹,转动弯管81,清除弯管81内的部分混凝土(清除可放入清洗球或清洗柱)将清洗球或清洗柱塞进弯管81,再点动泵送,通过泵送水来推动管道内清洗球或清洗柱向管路出口端前行,将管道中的混凝土从混凝土输送管道最末端出口管排出。其清洗的路径是:弯管81→混凝土输送管道最末端出口管82。

混凝土泵送设备目前的清洗方式需要拆卸管路(即拆卸分配管阀2与输送管路之间的弯管81),清洗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混凝土泵送设备清洗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装置,所述混凝土泵送装置包括料斗、分配管阀、用于输送清洗流体的清洗缸及用于输送混凝土的输送缸,所述料斗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清洗缸的清洗缸接口以及至少两个分别连接所述输送缸的输送缸接口,所述分配管阀能够切换至所述输送缸接口处与所述输送缸的缸口对接,以及能够切换至清洗缸接口处与所述清洗缸的缸口对接。

优选地,所述料斗上设置有转轴,所述分配管阀设置为能够绕所述转轴旋转以切换至与其中的一个所述输送缸的缸口对接或者与所述清洗缸的缸口对接。

优选地,所述清洗缸接口和所述输送缸接口均为圆孔,所述清洗缸接口和所述输送缸接口的中心在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泵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清洗缸的缸口的清洗门。

优选地,所述清洗门设置为能够绕所述转轴旋转以关闭或打开所述清洗缸的缸口。

优选地,所述料斗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分配管阀的端面贴合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清洗缸接口和所述输送缸接口对应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清洗缸内设置有能够通过流体推动以在管路中移动的清洗部件。

优选地,所述清洗缸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进气管路的进气接头。

优选地,所述清洗缸包括固定于所述料斗上的缸筒以及所述缸筒的背离所述料斗的一端固定的端盖,所述进气接头设置在所述端盖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所述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混凝土泵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分配管阀连接的用于输送混凝土的输送管路。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装置,清洗方便,无需拆卸分配管阀所连接的输送管路即可进行清洗。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可以实现整个清洗过程由程序控制执行,实现清洗的自动化,利于节省人工成本,并提高清洗效率。另外,由于清洗的流体的移动路径与混凝土的输送路径是一致的,可以实现混凝土整个输送路径的有效清洗,而且清洗的流体可以将输送管路内的混凝土沿输送路径推动到需浇筑的工作面上,减少混凝土的浪费。

所述混凝土泵送设备相比于现有技术与上述的混凝土泵送装置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混凝土泵送设备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混凝土泵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分配管阀及盖板的切换示意图;

图8为混凝土泵送装置泵送混凝土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混凝土泵送装置泵送混凝土的另一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料斗;11-输送缸接口;12-清洗缸接口;13-转轴;2-分配管阀;3-输送缸;4-清洗缸;41-缸筒;42-端盖;43-进气接头;44-第一密封圈;45-第二密封圈;5-清洗门;6-清洗部件;7-密封板;71-第三密封圈;72-第三密封圈;8-输送管路;81-弯管;82-混凝土输送管道最末端出口管;9-油缸;31-第一输送缸;32-第二输送缸;91-第一油缸;911-第一活塞;92-第二油缸;921-第二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该混凝土泵送装置包括料斗1、分配管阀2、用于输送清洗流体的清洗缸4及用于输送混凝土的输送缸3,所述料斗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清洗缸4的清洗缸接口12以及至少两个分别连接输送缸3的输送缸接口11(如图6),所述分配管阀2能够切换至所述输送缸接口11处与所述输送缸3的缸口对接,以及能够切换至清洗缸接口12处与所述清洗缸4的缸口对接。其中,所述分配管阀2具体是能够切换至与不同的缸口连接以分配输送流体的管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在泵送混凝土时,将分配管阀2切换至与其中的一个输送缸3的缸口对接,可以通过油缸9的活塞推动吸入到该输送缸3内的混凝土进行输送。而在需要清洗混凝土输送管道等零部件时,将将分配管阀2切换至与清洗缸4对接,通过流经清洗缸4内的流体进入分配管阀2,然后进入分配管阀2所连接的输送管路,对其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其中,清洗缸4内可以放置柔性的海绵或橡胶等清洗部件,通过流体推动该清洗部件来将管路中的混凝土推出管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装置,清洗方便,无需拆卸分配管阀2所连接的输送管路即可进行清洗。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可以实现整个清洗过程由程序控制执行,实现清洗的自动化,利于节省人工成本,并提高清洗效率。另外,由于清洗的流体的移动路径(在设置有清洗部件的情况下,流体推动清洗部件一起移动)与混凝土的输送路径是一致的,可以实现混凝土整个输送路径的更有效清洗,而且清洗的流体可以将输送管路内的混凝土沿输送路径推动到需浇筑的工作面上,减少混凝土的浪费。

下面首先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描述。

首先描述下该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泵送原理。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料斗1上连接有两个输送缸,为方便描述,在此将其中的一个输送缸称为第一输送缸31,另一个输送缸称为第二输送缸32,与第一输送缸31连接的油缸称为第一油缸91,与第二输送缸32连接的油缸称为第二油缸92。第一油缸91和第二油缸92做往复运动,分配管阀2可以摆动至与第一输送缸31对接或者与第二输送缸32对接,各油缸的运动与分配管阀2的动作对应。

具体的,如图8所示,在分配管阀2摆动至与第一输送缸31对接时,第一油缸91的第一活塞911推动第一输送缸31内的混凝土,使得混凝土从分配管阀2以及分配管阀2所连接的输送管路8泵出。与此同步的是第二油缸92的第二活塞921回抽,将料斗1内的混凝土吸入第二输送缸32内。

如图9所示,在分配管阀2摆动至与第二输送缸32对接时,第二油缸92的第二活塞921推动第二输送缸32内的混凝土,使得混凝土从分配管阀2以及分配管阀2所连接的输送管路8泵出。与此同步的是第一油缸91的第一活塞911回抽,将料斗1内的混凝土吸入第一输送缸32内。

如此,分配管阀2来回摆动,第一油缸91和第二油缸92配合推动活塞可以实现混凝土的不断泵送。

在混凝土泵送完毕后,分配管阀2可以切换至与清洗缸4的缸口对接进行清洗。

为实现分配管阀2能够摆动至与各个口对接,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料斗1上设置有转轴13,所述分配管阀2设置为能够绕所述转轴13旋转以切换至与其中的一个所述输送缸3的缸口对接或者与所述清洗缸4的缸口对接。

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分配管阀2通过绕转轴13的转动在第一输送缸31和第二输送缸32之间进行切换,而在需要清洗时,可以绕转轴13转动至与清洗缸4对接。

为使得分配管阀2通过转动来实现与各个口的对接,优选设置料斗1上的清洗缸接口12和输送缸接口11的中心在以转轴13为中心的圆周上,且所述清洗缸接口12和输送缸接口11均为圆孔,如图6所示。

所述混凝土泵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清洗缸4的缸口的清洗门5。通过清洗门5关闭清洗缸4的缸口可以避免在泵送施工时料斗1内的混凝土串入清洗缸4。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门5设置为能够绕所述转轴13旋转以关闭或打开所述清洗缸4的缸口。

如图7所示,清洗门5通过绕转轴13能够转动至关闭清洗缸4或打开清洗缸4。分配管阀2可以转动至与其中的一个输送缸接口11对接或者与清洗缸接口12对接。应该可以理解的是,清洗门5也可以设置为绕另一转轴转动,或者清洗门5通过其它的方式例如通过平移的方式实现清洗缸4的开启或关闭。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在所述料斗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分配管阀2的端面贴合的密封板7,所述密封板7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清洗缸接口12和所述输送缸接口11对应的开口。分配管阀2的端面可以贴合密封板7移动来实现与各个缸口的对接,另外,清洗门5也设置为紧贴密封板7移动来打开或关闭清洗缸4。紧贴密封板7移动,不仅移动容易,而且利于实现对接的密封性。其中密封板7的两侧在对应清洗缸接口12或者输送缸接口11处可以分别设置第三密封圈71和第四密封圈72来保证密封性。

另外,还可采用一些附加措施来保证分配管阀2与各个口的对接的密封,例如,可以在分配管阀2的端面上设置柔性的例如橡胶件等来压紧贴合在密封板7上,还可以设置弹性装置来对分配管阀2施加朝向密封板7的弹力将分配管阀2弹压在密封板7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缸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进气管路的进气接头43,该进气接头4可以连接进气管路以向清洗缸4内输送气体。其中,清洗缸4的进气可以直接采用混凝土泵送设备自带的压缩机提供的压缩空气,这样可以减少动力设备的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缸4包括固定于料斗1上的缸筒41以及缸筒41的背离所述料斗1的一端固定的端盖42,所述进气接头43设置在所述端盖42上。其中端盖4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缸筒41上,缸筒4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料斗1上,具体的,可以在缸筒41上设置贴合在料斗1的外壁上的凸缘,该凸缘通过螺栓固定在料斗1上。另外,在端盖42与缸筒41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4,在缸筒41的贴合于料斗1的凸缘与料斗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5。

优选地,清洗缸4内设置有能够通过流体推动以在管路中移动的清洗部件6。该清洗部件6可以为海绵或橡胶等具有可压缩性的柔性部件,该清洗部件6优选设置为球状或者柱状,其处于放松状态的直径大于管路的直径,这样在管路中处于压缩状态可以更好地推动管路中的混凝土。

本实施方式中,向清洗缸4内输送的是气体,在清洗缸4内可以设置例如海绵、橡胶等柔性的清洗部件,从而可以通过气体推动所述清洗部件移动来清理管路内部的混凝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向清洗缸4内输送水等高压液体来直接清洗输送管道或者通过高压液体推动清洗部件来清理管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所述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混凝土泵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分配管阀2连接的用于输送混凝土的混凝土管路8。

下面具体描述下该混凝土泵送设备泵送混凝土和清洗管路的具体过程。

所述混凝土泵送装置的分配管阀2和清洗门5的动作可以通过控制程序控制动力机构来实现。

在泵送混凝土时,清洗门5关闭清洗缸4。动力机构转动分配管阀2绕转轴13转动,分配管阀2紧贴密封板7移动在两个输送缸3之间切换,与两个输送缸3分别连接的油缸配合分配管阀2的动作来实现料斗1内混凝土的泵送。

在混凝土泵送完毕后,进入清洗工序:动作一、动力机构转动清洗门5,其紧贴密封板7转动,直到完全打开清洗缸4的缸口;动作二、动力机构转动分配管阀2,其端面紧贴密封板7转动,到达分配管阀2的入口与清洗缸4同轴;动作三、打开压缩空气管道阀门,气体通过清洗缸4上的进气接头43进入清洗缸4,连续推动清洗部件6,清洗部件6沿输送管道8顶推着前面的混凝土,直到从混凝土输送管道最末端出口出现;动作四、关闭压缩空气管道。

输送管路清洗工作完成后,控制系统按程序控制下列动作关闭清洗功能:动作一、动力机构转动分配管阀2,分配管阀2的入口完全离开清洗缸4的缸口,到达输送缸3并与之同轴;动作二、清洗干净的清洗部件6人工完全放入清洗缸4;动作三、动力机构转动清洗门5,直到完全关闭清洗缸4的缸口。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