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4498发布日期:2019-09-13 22:2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停车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以车代步成为了人们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同时汽车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带来的影响就是停车位越来越少,因此在一些路段在公路主道旁边增设了停车道,并划出相应的停车区域,以减少城市停车位难寻的问题。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在停车道上的前一个车位和后一个车位之间空余的车位上侧方位停车成为了他们驾驶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有时还因为不能停靠在划线区域内,形成车辆占用主道问题,造成交通拥堵,稍有不慎会被其他车辆刮蹭。此外,对于司机原地掉头来说也是很考验技术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后退时容易与其它障碍物发生碰撞,或使后轮架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现有技术中,司机实现停车道上的前一个车位和后一个车位之间车位上侧方位停车或者驶出停车位时,司机需要反复的操作方向盘,稍有不慎容易和前后车辆发生刮蹭;司机在实现原地掉头时,需要一点一点的挪动车辆,时刻警惕车辆距离前方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阻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易引发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在前车桥和后车桥上分别安装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用于辅助汽车侧方向行驶,使汽车侧方位停车或驶出车位时,无需反复的操作方向盘,同时在车辆重心处安装辅助掉头装置,用于实现车辆原地掉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包括前运输架、竖梁、横梁、底板、第一伸缩电机、后运输架、第一直齿轮、齿条、旋转电机、外齿圈,前运输架安装在前车桥中间,后运输架安装在后车桥中间,通过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协同运动,带动车辆移动,实现车辆侧方向移动,在前车桥和后车桥上之间固定两根竖梁,在车辆重心所在区域内安装横梁,横梁固定在两根竖梁之间,在横梁中心处设置外齿圈,外齿圈上安装第一伸缩电机,用于支撑车辆,底板安装在第一伸缩电机的伸缩杆上,用于将第一伸缩电机的力传输到地面,在横梁上还安装有旋转电机和齿条,第一直齿轮安装在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上,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为齿条传动,齿条再为外齿圈传动,由外齿圈带动横梁转动,进而带动竖梁转动,使车辆也跟着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采用相同的装置,均包括卡扣、支撑板、第二伸缩电机、驱动轮、马达、支撑管,在支撑板两端设有相同的卡扣,用于将前运输架安装在前车桥上、后运输架安装在后车桥上,第一伸缩电机的底端固定在支撑板中间,支撑管固定在第二伸缩电机的伸缩杆上,汽车需要侧方向移动时,前车桥和后车桥上的力传递给支撑板,支撑板传递给第二伸缩电机、第二伸缩电机再将力传递给支撑管,最后将力传递给地面,在支撑管内部两端均安装马达,支撑管下方的两端安装有驱动轮,由马达分别带动驱动轮转动,实现前运输架、后运输架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采用相同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二直齿轮、齿链、步进电机,对于前运输架,步进电机安装在前车桥上,第二直齿轮固定在步进电机的旋转轴上,齿链第二直齿轮和前运输架,由步进电机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带动齿链移动,进而带动前运输架移动,实现前运输架的收放,前运输架放下时垂直于前车桥;对于后运输架,步进电机安装在后车桥上,第二直齿轮固定在步进电机的旋转轴上,齿链连接第二直齿轮和后运输架,由步进电机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带动齿链移动,进而带动后运输架移动,实现后运输架的收放,后运输架放下时垂直于后车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伸缩电机在横梁上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三伸缩电机、钢丝绳、旋转轴、弹簧,第一伸缩电机与外齿圈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第三伸缩电机安装在横梁上,钢丝绳连接在第三伸缩电机的伸缩杆和第一伸缩电机之间,弹簧固定在横梁上,且与第一伸缩电机连接,第一伸缩电机不工作时,弹簧正常将第一伸缩电机拉起紧贴横梁,第一伸缩电机工作时,第三伸缩电机拉动钢丝绳将第一伸缩电机拉起,且垂直于横梁。

本实用新型在汽车仪表盘上方的杂物箱内装有控制器,同时还配置相应的遥控器,遥控器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伸缩电机、旋转电机、第二伸缩电机、马达、步进电机、第三伸缩电机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现原地掉头的方案为:遥控器向控制器发送原地掉头指令,控制器控制第三伸缩电机将第一伸缩电机拉起垂直于横梁,再控制第一伸缩电机将伸缩杆伸向地面将车辆顶起,此时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转动,旋转电机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进而为齿条传动,齿条再为外齿轮传动,由外齿轮带动着车辆在第一伸缩电机上转动,实现车辆原地掉头。

本实用新型实现侧方位停车或出位的方案为:通过遥控器向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带动齿链移动,将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放下,此时控制器控制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的第二伸缩电机将支撑管上的驱动轮接触地面后继续上升,使得车辆离开地面,再控制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的马达转动,带动相应的驱动轮转动,使车辆侧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管采用方形钢管,便于在上面装入马达和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遥控器指挥车辆原地掉头和侧方位停车、出位的优点在于:司机只需在车外操作遥控器即可实现车辆原地掉头和侧方位停车、出位,可以让司机更全面的观察车外环境再进行掉头和侧方位停车、出位。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前车桥和后车桥上分别安装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用于辅助汽车侧方向行驶,同时在车辆重心处安装辅助掉头装置,用于实现车辆原地掉头的结构,从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前车桥和后车桥上分别安装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来使车辆侧向移动,使汽车侧方位停车或驶出车位时,无需反复的操作方向盘。

2.本实用新型在车辆重心处安装辅助掉头装置,实现车辆原地掉头,有效的节约大量的时间,同时不容易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

3.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遥控器指挥车辆原地掉头和侧方位停车、出位,司机只需站在车外观察车外环境再进行掉头和侧方位停车、出位,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的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的前运输架和后运输架的安装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的第一伸缩电机在横梁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的控制器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的遥控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辅助侧方位停车的装置,包括前运输架1、竖梁2、横梁3、底板4、第一伸缩电机5、后运输架6、第一直齿轮7、齿条8、旋转电机9、外齿圈10。

如图1所示,所述的前运输架1安装在前车桥中间,后运输架6安装在后车桥中间,通过前运输架1和后运输架6协同运动,带动车辆移动,实现车辆侧方向移动,在前车桥和后车桥上之间固定两根竖梁2,车辆升起时,前车桥和后车桥上的力分散在两根竖梁2上,在车辆重心所在区域内安装横梁3,横梁3固定在两根竖梁2之间,两根竖梁2上的力又传递给横梁3,在横梁3中心处设置外齿圈10,外齿圈10上安装第一伸缩电机5,用于支撑车辆,底板4 安装在第一伸缩电机5的伸缩杆上,用于将第一伸缩电机5的力传输到地面,第一伸缩电机5升起时,横梁3上的力集中到第一伸缩电机5上,在横梁3上还安装有旋转电机9和齿条8,第一直齿轮7安装在旋转电机9的旋转轴上,通过旋转电机8带动第一直齿轮7转动,为齿条8传动,齿条8再为外齿圈10 传动,由外齿圈10带动横梁3转动,进而带动竖梁2转动,使车辆也跟着转动。

如图2所示,所述的前运输架1和后运输架6采用相同的装置,均包括卡扣11、支撑板12、第二伸缩电机13、驱动轮14、马达15、支撑管16,在支撑板12两端设有相同的卡扣11,用于将前运输架1安装在前车桥上、后运输架6安装在后车桥上,卡扣11在前车桥上、后运输架6上可以滚动,但是不能左右移动,使得前运输架1和后运输架6伸向地面的时候不会左右摇晃,第二伸缩电机13的底端固定在支撑板12中间,支撑管16固定在第二伸缩电机 13的伸缩杆上,汽车需要侧方向移动时,前车桥和后车桥上的力传递给支撑板 12,支撑板12传递给第二伸缩电机13、第二伸缩电机13再将力传递给支撑管 16,支撑管16将力分给驱动轮14,由驱动轮14承载车辆的重量,最后将力传递给地面,在支撑管16内部两端均安装马达15,支撑管16下方的两端安装有驱动轮14,由马达15分别带动驱动轮14转动,实现前运输架1、后运输架6 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的前运输架1和后运输架6采用相同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二直齿轮17、齿链18、步进电机19,对于前运输架1,步进电机19安装在前车桥上,第二直齿轮17固定在步进电机19的旋转轴上,齿链18连接第二直齿轮17和前运输架1,由步进电机19带动第二直齿轮17转动,第二直齿轮 17带动齿链18移动,进而带动前运输架1移动,实现前运输架1的收放,前运输架1放下时垂直于前车桥,需要收起前运输架1时,步进电机19带动第二直齿轮17正转,从而带动齿链18将前运输架1拉起,需要放下前运输架1 时,步进电机19带动第二直齿轮17反转,从而带动齿链18将前运输架1放下;对于后运输架6,步进电机19安装在后车桥上,第二直齿轮17固定在步进电机19的旋转轴上,齿链18连接第二直齿轮17和后运输架6,由步进电机 19带动第二直齿轮17转动,第二直齿轮17带动齿链18移动,进而带动后运输架6移动,实现后运输架6的收放,后运输架6放下时垂直于后车桥,需要收起后运输架6时,步进电机19带动第二直齿轮17正转,从而带动齿链18 将后运输架6拉起,需要放下后运输架6时,步进电机19带动第二直齿轮17 反转,从而带动齿链18将后运输架6放下。

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伸缩电机5在横梁3上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三伸缩电机20、钢丝绳21、旋转轴22、弹簧23,第一伸缩电机5与外齿圈10之间通过旋转22轴连接,第三伸缩电机20安装在横梁3上,钢丝绳21连接在第三伸缩电机20的伸缩杆和第一伸缩电机5之间,弹簧23固定在横梁3上,且与第一伸缩电机5连接,第一伸缩电机5不工作时,弹簧23正常将第一伸缩电机5拉起紧贴横梁3,第三伸缩电机20将伸缩杆伸到正常长度,钢丝绳 21在第三伸缩电机20的伸缩杆第一伸缩电机5之间处于拉直状态,第一伸缩电机5工作时,第三伸缩电机20拉动钢丝绳21将第一伸缩电机5拉起,且垂直于横梁3。

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在汽车仪表盘上方的杂物箱内装有控制器24,同时还配置相应的遥控器25,遥控器25用于向控制器24发送指令,控制器 24用于控制第一伸缩电机5、旋转电机9、第二伸缩电机13、马达15、步进电机19、第三伸缩电机20的工作状态,根据遥控器25发出的不同指令来控制第一伸缩电机5、旋转电机9、第二伸缩电机13、马达15、步进电机19、第三伸缩电机20做出相应的动作。

所述的实现原地掉头的方案为:遥控器25向控制器24发送原地掉头指令,控制器24控制第三伸缩电机20将第一伸缩电机5拉起垂直于横梁3,再控制第一伸缩电机5将伸缩杆伸向地面将车辆顶起,此时控制器24控制旋转电机9 转动,旋转电机9带动第一直齿轮7转动,进而为齿条8传动,齿条8再为外齿轮10传动,由外齿轮10带动着车辆在第一伸缩电机5上转动,实现车辆原地掉头。

所述的实现侧方位停车或出位的方案为:通过遥控器25向控制器24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器24控制步进电机19带动第二直齿轮17转动,第二直齿轮17带动齿链18移动,将前运输架1和后运输架6放下,此时控制器24控制前运输架1和后运输架6的第二伸缩电机13将支撑管16上的驱动轮14接触地面后继续上升,使得车辆离开地面,再控制前运输架1和后运输架6的马达15转动,带动相应的驱动轮14转动,使车辆侧方向移动。

所述的支撑管16采用方形钢管,方形钢管能承受车辆的重量,同时便于在上面装入马达15和驱动轮14。

所述的采用遥控器25指挥车辆原地掉头和侧方位停车、出位的优点在于:司机只需在车外操作遥控器25即可实现车辆原地掉头和侧方位停车、出位,可以让司机更全面的观察车外环境再进行掉头和侧方位停车、出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5所示,需要车辆原地掉头时,遥控器25向控制器24发送原地掉头指令,控制器24控制第三伸缩电机20将第一伸缩电机5拉起垂直于横梁3,再控制第一伸缩电机5将伸缩杆伸向地面将车辆顶起,此时控制器24控制旋转电机9转动,旋转电机9带动第一直齿轮7转动,进而为齿条8传动,齿条 8再为外齿轮10传动,由外齿轮10带动着车辆在第一伸缩电机5上转动,实现车辆原地掉头;需要侧方位停车或出位时,通过遥控器25向控制器24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器24控制步进电机19带动第二直齿轮17转动,第二直齿轮17带动齿链18移动,将前运输架1和后运输架6放下,此时控制器24控制前运输架1和后运输架6的第二伸缩电机13将支撑管16上的驱动轮14接触地面后继续上升,使得车辆离开地面,再控制前运输架1和后运输架6的马达15转动,带动相应的驱动轮14转动,使车辆侧方向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