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边模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9472发布日期:2020-02-07 22:5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边模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边模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装配式建筑出台了很多扶持与鼓励措施,快速地推动着“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建筑企业对行业政策是很敏感的,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先机,开始快速切入这个行业。毫无疑问成为了近年来建筑行业的一个热词。装配式建筑是技术升级的结果,其实,技术的核心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手段,即设计、生产、建造过程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只有把实现的手段全部吃透了、用好了,装配式建筑这一新形式的产品品质才会有保障。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传统装配预制件时,一般现用模具采用角铁或型钢制作,结构笨重,不利于生产自动线边模拆取机器人工作操作;工作面表面光洁度底,表面容易粘结混凝土,清理工作面工作量大,不方便二次使用;一种预制构件对应一种类型边模,重复利用率低,边模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边模模具装置,设计合理,结构轻便,方便机器人夹取工作,工作面光洁度高,使用时粘结混凝土少,能够根据尺寸自由组合拼装,重复利用率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边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机器人及控制系统,所述模具本体置于一工作模台上,且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个主模和工作模,所述主模和工作模均采用铝合金型材制成,设有多种标准尺寸,根据产品规格拼接相匹配的模具本体;所述主模表面固定设有多个挂耳,挂耳内侧装设有导电探针,主模底部还设有与导电探针连接的电永磁铁,靠近电永磁铁的侧壁设有多个预留孔;所述机器人上设有夹具,该夹具工作端设有与导电探针相匹配的母插头,导电探针和母插头结合时形成通路,控制电永磁铁充放磁;所述工作模背面设有多个与所述预留孔相匹配的螺杆,在螺杆上加设螺母,将主模和工作模连接在一起;所述控制系统内部包括存储区和控制区,所述存储区用于存储多个主模的身份信息,所述控制区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夹取主模和电永磁铁的充放磁。

进一步地,所述挂耳内侧分别装设有两个导电探针,该两个导电探针通过设有引线与电永磁铁连接。

所述主模采用截面尺寸长x宽x高为350x150x5矩形型材。

所述电永磁铁嵌设于主模内部,截面尺寸为长x宽x高=200x120x50。

所述挂耳为方形连接孔,与机器人的方形插销匹配连接,可以保证机器人与模具本体的连接定位精度。

所述电永磁铁采用220v两相供电,通电2秒后充磁,断电后保持带磁状态;再次通电2秒后失磁,断电后保持失磁状态。

所述机器人工作端设有发射极,所述电永磁铁上设有与发射极相匹配的无线供电接收极,当机器人工作端上的发射极靠近接收极时,控制系统控制发射极通电,接收极受电,驱动电永磁铁充磁,当接收极再次通电时电磁铁失磁。

各主模上分别均设有不同的rfid电子标签,该rfid电子标签具有独立代码标示,通过控制区来控制机器人对模具本体的识别夹取。

所述主模和工作模台接触面设有丁晴橡胶条,通过模具本体的重力压缩丁晴橡胶条,起到密封作用,有效的阻止水泥浆外露。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构件产品规格,选用合适规格的主模和工作模,拼接固定后,由机器人根据规格尺寸确定放置在工作模台合适位置,然后充磁固定于工作模台上,保证工作模台在振动时不移位,保证pc构件尺寸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设计合理,方便操作,工作面光洁度高,不容粘结混凝土,方便拆模,方便边模清理,边模重复利用率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工作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中,1.工作模台,2.主模,3.第一工作模,4.第二工作模,5.主模铝合金型材,6.挂耳,7.导电探针,8.电永磁铁,9.工作模铝合金型材,10.螺杆,11.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边模模具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机器人及控制系统,所述模具本体置于一工作模台1上,且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个主模2、第一工作模3及第二工作模4,所述主模2和工作模均采用铝合金型材制成,设有多种标准尺寸,根据产品规格拼接相匹配的模具本体;所述主模2表面固定设有多个挂耳6,所述挂耳6内侧分别装设有两个导电探针7,该两个导电探针7通过设有引线与主模底部的电永磁铁8连接,靠近电永磁铁8的侧壁设有多个预留孔,所述主模2采用截面尺寸长x宽x高为350x150x5矩形型材,所述电永磁铁8嵌设于主模内部,截面尺寸为长x宽x高=200x120x50;所述机器人上设有夹具,该夹具工作端设有与导电探针7相匹配的母插头,导电探针7和母插头结合时形成通路,控制电永磁铁8充放磁;所述工作模背面设有多个与所述预留孔相匹配的螺杆10,在螺杆上加设螺母,将主模和工作模连接在一起;所述控制系统内部包括存储区和控制区,所述存储区用于存储多个主模,所述控制区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夹取主模和电永磁铁的充放磁。

所述挂耳6为方形连接孔,与机器人的方形插销匹配连接,可以保证机器人与模具本体的连接定位精度。

所述电永磁铁采用220v两相供电,通电2秒后充磁,断电后保持带磁状态;再次通电2秒后失磁,断电后保持失磁状态。

各主模上分别均设有不同的rfid电子标签,该rfid电子标签具有独立代码标示,通过控制区来控制机器人对模具本体的识别夹取。

所述主模和工作模台接触面设有丁晴橡胶条,通过主模的重力压缩丁晴橡胶条,起到密封作用,有效的阻止水泥浆外露。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是,通过主模和工作模拼接好模具本体后,通过机器人放至指定位置,此时主模底部的电永磁铁采用无线供电技术,所述机器人工作端设有发射极,所述电永磁铁上设有与发射极相匹配的无线供电接收极,当机器人工作端上的发射极靠近接收极时,控制系统控制发射极通电,接收极受电,驱动电永磁铁充磁,模具本体吸至工作模台上,当接收极再次通电时电磁铁失磁。

下面以以一1.8米边模为例说明边模使用方法,用一根1.5米主模和0.3米主模拼接,保证主模长度1.8米,工作模也采用同样尺寸拼接,主模拼缝和工作模拼缝交错布置,工作模拼缝处置橡胶板密封,工作模和主模连接靠螺栓固定连接,采用此方法可拼接任意长度边模,满足多种规格构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使用时,根据构件产品规格,选用合适规格的主模和工作模,拼接固定后,由机器人根据规格尺寸确定放置在工作模台合适位置,然后充磁固定于工作模台上,保证工作模台在振动时不移位,保证pc构件尺寸精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使用时有机器人横向插销插入挂耳方孔,搬运模具本体至工作模台处,放置在工作模台上面,由导电探针处导电,电磁铁充磁,模具吸附在工作模台上,机器人横向销收回,机器人依次夹取放置其他模具。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