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保温外墙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00903发布日期:2019-06-13 16:3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保温外墙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保温外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对建筑墙体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墙体的保温措施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一环。传统的建筑物其外墙一般无保温层覆盖,保温性能差,室内温度流失快而增大耗能。

现有的外墙节能主要方法是在外墙主体结构的表面增加保温层,通过利用水泥砂浆等粘结层将保温板与墙体进行连接,该方法应用灵活且不会影响正常居住和减少室内使用面积。但是由于保温板在安装过程中不密实或由于材料的收缩而造相邻两块保温板之间存在缝隙,而保温板安装在墙体外侧长期暴露在外界,需要经历四季交替和恶劣天气,雨水、湿气、风压等外界不利因素会通过缝隙渗透到外墙内,从而对保温板与墙体之间的粘结层造成破坏,影响保温板在墙体安装的牢固度,甚至保温板脱落对下方的人员形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保温外墙体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保温板和墙体之间设置金属连接件,从而增强保温板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保温外墙体,包括已有的墙体和若干固定设置于墙体外侧的保温板,所述墙体和保温板之间设有金属连接件,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多个与保温板固定连接的插件和多个与插件卡接的卡件,多个所述卡件与墙体之间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已有的墙体外侧设置保温板从而增强墙体的保温性能,通过在墙体和保温板之间设置金属连接件,保温板在金属连接件的连接下与墙体固定连接,且金属连接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不易老化,增强保温板与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金属连接件设置成插件和卡件,通过插件与卡件的卡接方便保温板在墙体上的安装,卡件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保证卡件在墙体内的安装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插件分别间隔设置于保温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插件包括与保温板固定连接的本体和固定设置于本体背离保温板一侧的插头,所述插头与卡件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件分别设置在保温板的上端和下端,使得保温板在安装到墙体上时,其上下两端都受金属连接件的拉力,从而避免金属连接件在连接保温板和墙体时,受到的拉力过于集中而导致金属连接件的负载过大,从而影响插件与保温板之间连接的强度;通过设置插头和本体,通过本体与保温板固定连接,实现插件与保温板的固定连接,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插头,插头与卡件卡接,从而实现插件与卡件的卡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头包括两片呈上下平行设置的插片和多块间隔焊接在两片插片之间的连接筋,两片所述插片背离本体的一端相背竖直向上弯折有竖片,所述竖片的端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倒刺,所述倒刺与卡件卡接,所述插头采用弹簧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片并在两个插片之间设置连接筋从而增强插头的强度,两个插片相背的一端竖直弯折有竖片并在竖片的一端设置倒刺,从而使得插头形成剪头状与卡件卡接,插头采用弹簧钢制成,使得插片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插头在与卡件插接的过程中,插头发生形变,方便插头与卡件卡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件的内部中空且其朝向插头的一侧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宽度小于两片倒刺之间的间距;所述插槽侧部固定设有朝向卡件内部凸出的卡环,所述卡环的端面可与竖片抵触,所述卡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固定块,所述膨胀螺栓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槽使得插头通过插槽进入卡接内部,从而实现插头与卡件卡接;通过在插槽侧壁设置卡环,并使得卡环的端面与竖片抵触,从而使得当插件受到朝向背离卡件一侧的拉力时,通过卡环与竖片抵触,增加卡件与插件之间的受力面积,从而避免倒刺受到拉力发生形变,增强卡件与插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保温板与墙体之间安装的稳定性;固定块与膨胀螺栓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卡件与墙体的固定连接,通过将固定块设置在在卡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增大两个膨胀螺栓之间的间距,避免由于膨胀螺栓之间的间距过小而影响膨胀螺栓在墙体上的安装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板的上端固定设有上凸棱,所述上凸棱的厚度小于保温板的厚度,所述上凸棱朝向墙体一侧的侧壁与保温板朝向墙体的一侧侧壁共面;所述保温板的下端面固定设有下凸棱,所述下凸棱背离墙体一侧的侧壁与保温板背离墙面的一侧侧壁共面,所述下凸棱与上凸棱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保温板的上端设置上凸棱,在保温板的下端设置下凸棱,安装上下两块保温板时,通过上凸棱和下凸棱之间的配合,减少雨水从上下两块保温板之间的缝隙进入到保温板与墙体之间;上凸棱朝向墙体一侧设置,下凸棱背离墙体一侧设置,方便保温板从下至上安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凸棱置于位移保温板上端的本体内侧,所述本体的一端嵌设于保温板的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凸棱设置于本体内侧,并使得本体的一端与保温板的上端面卡接,从而增强本体在保温板上的安装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朝向保温板一侧设有找平层,所述卡件置于找平层外侧,所述膨胀螺栓贯穿找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砖块自身存在的尺寸偏差和其在堆砌的过程中造成的误差,使得墙体表面不够平整,通过在墙体上设置找平层并使得卡接置于找平层外侧,使得卡件在墙体上的安装更加平整,从而保证保温板在墙体上安装使得平整度,降低安装误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找平层与保温板之间设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防潮层内设有加强网片,所述加强网片与找平层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保温板与墙体之间通过金属连接件固定连接,卡件设置于找平层外侧,使得保温板与墙体之间受金属连接件的影响而存在空隙,通过设置防潮层不仅可以对保温板与墙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提高保温板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以通过防潮层阻止水分进入到墙体内部而导致墙体腐蚀;防潮层采用透水性混凝土制成,使得防潮层内的水分能够在重力的影响下向下渗透流出,通过在防潮层内设置加强网片,并使得加强网片与找平层固定,从而增强防潮层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潮层内设有若干竖直置于相邻两块保温板之间的排水管,所述保温板的两端朝向墙体一侧对应排水管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排水管外壁抵触,相邻两根所述排水管之间连通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吸水方管,所述吸水方管采用透水性混凝土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保温板之间设置排水管并在保温板朝向墙体一侧开设弧形槽,使得弧形槽与排水管抵触,从而提高保温板在墙体上安装的平整度;通过在相邻两根排水管之间设置倾斜设置的吸水方管,吸水方管采用透水性混凝土制成,使得防潮层内的水分能够通过吸水方管的侧壁进入到吸水方管内部,同时吸水方管倾斜设置方便水分沿其倾斜角度流入到排水管内排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保温外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墙体外侧表面进行做糙并使其外侧壁凹凸不平,然后在墙体外侧壁上涂抹水泥砂浆对墙体进行找平,水泥砂浆固化后形成找平层;

步骤二:将插件固定安装到保温板上,对墙体进行测量,根据保温板的尺寸,在墙面上进行挂线、弹线绘制出保温板的安装网格线,然后根据插件在保温板上的安装位置绘制出膨胀螺栓的安装位置;

步骤三:将加强网片铺设到找平层上并使用锚钉进行固定,然后将卡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到加强网片背离找平层一侧;

步骤四:将排水管根据保温板的安装网格线固定安装到找平层上,然后将吸水方管一端向下倾斜间隔安装到相邻两根排水管之间,并使得吸水方管的两端与排水管连通;

步骤五:从下至上依次逐层将保温板安装到墙体外侧并使得保温板上的插件与卡件插接,并逐层往找平层和保温板之间灌注透水性混凝土,浇筑形成防潮层;

步骤六:使用美缝剂对铺装完成后的保温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勾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墙体表面做糙使其凹凸不平,从而增强找平层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对墙面进行测量绘制保温板的安装网格线,将插件安装到保温板上,并根据插件在保温板上的安装位置绘制卡件的安装位置,然后再将加强网片通过锚钉固定安装到找平层上,将卡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加强网片外侧,不仅能够增强加强网片在墙体上的连接强度,同时加强网片与插件的安装互不影响,方便安装;在安装保温板之间将排水管和吸水方管固定安装在加强网片背离墙体一侧,方便排水管和吸水方管的安装;然后由下至上逐层安装保温板,使得保温板在金属连接件的连接下与墙体固定连接,逐层浇筑防潮层,保证防潮层的浇筑质量;最后对保温板之间的缝隙使用美缝剂进行勾缝,从而减少水分从保温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防潮层内,同时能够使得保温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美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保温板和墙体之间设置金属连接件,在金属连接件的连接下实现保温板与墙体的固定连接,通过膨胀螺栓将卡件固定到墙体上,保证卡件与墙体的连接强度;

2.通过在设置插片与倒刺通过竖片进行连接,并在卡件内部设置卡环使得卡环可与竖片进行抵触,增大插头与卡件的受力面积,避免倒刺受力发生形变,增强插件与卡件的连接强度;

3.通过在保温板与找平层之间设置防潮层,并在防潮层内设置排水管和吸水方管,将进入到防潮层内的水分排出,降低湿气对墙体的腐蚀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主要显示了墙体与保温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保温板与墙体上的安装关系;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防潮层的内部结构。

图中:1、墙体;11、找平层;2、保温板;21、上凸棱;22、下凸棱;3、防潮层;31、加强网片;32、排水管;33、吸水方管;4、金属连接件;41、插件;411、本体;412、插头;4121、插片;4122、连接筋;4123、竖片;4124、倒刺;42、卡件;421、插槽;422、卡环;423、固定块;43、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建筑保温外墙体,包括已有的墙体1和若干固定设置于墙体1外侧的保温板2,保温板2采用xps保温板2;为保证保温板2在墙体1上安装的平整度,墙体1朝向保温板2一侧通过涂抹水泥砂浆形成有找平层11,保温板2与找平层11之间设有防潮层3,减少雨水湿气等进入到墙体1内,降低湿气对墙体1内部的腐蚀程度。

参照图2和图3,为保证保温板2与墙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墙体1和保温板2之间设有金属连接件4;金属连接件4包括多个与保温板2固定连接的插件41和多个与插件41卡接的卡件42,卡件42与墙体1之间通过膨胀螺栓43固定连接;且为保证保温板2安装的平整度,卡件42位于找平层11背离墙体1一侧,膨胀螺栓43贯穿找平层11后与墙体1固定连接。为避免金属连接件4受到的拉力过于集中而导致金属连接件4负载过大而损坏或脱落,多个插件41分别间隔设置于保温板2的上端和下端,使得保温板2在安装到墙体1上时,其上下两端都受金属连接件4的拉力。

参照图3和图4,插件41包括与保温板2固定连接的本体411和固定设置于本体411背离保温板2一侧的插头412,其中插头412与卡件42卡接实现插件41与卡件42插接。插头412包括两片呈上下平行设置的插片4121和多块间隔焊接在两片插片4121之间的连接筋4122,通过设置连接筋4122从而增强插头412的强度,两片插片4121背离本体411的一端相背竖直向上弯折有竖片4123,竖片4123的端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倒刺4124。倒刺4124与卡件42卡接,两片倒刺4124背离竖片4123一端的间距大于两片插片4121之间的间距,插头412采用弹簧钢支撑使得插头412在与卡件42插接的过程中,插头412发生形变,方便插头412与卡件42卡接。

参照图4,卡件42的内部中空且其朝向插头412的一侧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插槽421,插槽421的宽度小于两片倒刺4124之间的间距,使得插头412通过插槽421进入卡接内部,从而实现插头412与卡件42卡接。为避免当插件41受到朝向背离卡件42一侧的拉力时,倒刺4124受到拉力而发生形变弯折导致插件41脱离卡件42,插槽421侧部固定设有朝向卡件42内部凸出的卡环422,卡环422的端面可与竖片4123抵触,增加卡件42与插件41之间的受力面积,从而避免倒刺4124受到拉力发生形变,增强卡件42与插件41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3和图4,为方便膨胀螺栓43对卡件42与墙体1进行连接,卡件4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固定块423,膨胀螺栓43与固定块423螺纹连接。固定块423沿卡件42的长度方向设置能够增大两个膨胀螺栓43之间的间距,避免由于膨胀螺栓43之间的间距过小而影响膨胀螺栓43在墙体1上的安装强度。同时为避免相邻两个卡件42上的膨胀螺栓43相互影响,卡件42位于保温板2的内侧设置且固定块423不凸出于保温板2边缘。

参照图3,为减少雨水从上下两块保温板2之间的缝隙进入到保温板2与墙体1之间,保温板2的上端固定设有上凸棱21,上凸棱21的厚度小于保温板2的厚度,保温板2的下端面固定设有下凸棱22,下凸棱22与上凸棱21配合。为方便保温板2从下至上安装在墙体1上,上凸棱21朝向墙体1一侧的侧壁与保温板2朝向墙体1的一侧侧壁共面,下凸棱22背离墙体1一侧的侧壁与保温板2背离墙面的一侧侧壁共面。为增强插件41在保温板2上的连接强度,本体411的一端嵌设于保温板2的端面,因此上凸棱21置于位移保温板2上端的本体411内侧。

参照图2和图5,防潮层3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使得防潮层3内的水分能够在重力的影响下向下渗透流出。为增强防潮层3与墙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潮层3内设有加强网片31,且加强网片31通过锚钉与找平层11和墙体1固定连接,加强网片31可采用钢筋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为方便将防潮层3内的水分排出,防潮层3内设有若干竖直置于相邻两块保温板2之间的排水管32,相邻两根排水管32之间连通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吸水方管33,吸水方管33采用透水性混凝土制成,使得防潮层3内的水分能够通过吸水方管33的侧壁进入到吸水方管33内部,同时吸水方管33倾斜设置方便水分沿其倾斜角度流入到排水管32内排出。

参照图3和图5,为避免水分在流向排水管32内时,水分从吸水方管33的下方渗出,排水方管朝向下方的侧壁内沿其轴线嵌设有pvc层。排水管32与墙体1固定连接,为方便排水管32和吸水方管33在墙体1上的安装,排水管32设置于加强网片31背离墙体1一侧且排水管32的侧壁与加强网片31抵触。保温板2的两端朝向墙体1一侧对应排水管32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与排水管32外壁抵触,从而提高保温板2在墙体1上安装的平整度。

实施例2:

一种建筑保温外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墙体1外侧表面进行做糙并使其外侧壁凹凸不平,然后在墙体1外侧壁上涂抹水泥砂浆对墙体1进行找平,水泥砂浆固化后形成找平层11;

步骤二:将插件41固定安装到保温板2上,对墙体1进行测量,根据保温板2的尺寸,在墙面上进行挂线、弹线绘制出保温板2的安装网格线,然后根据插件41在保温板2上的安装位置绘制出膨胀螺栓43的安装位置;

步骤三:将加强网片31铺设到找平层11上并使用锚钉进行固定,然后将卡件42通过膨胀螺栓43固定安装到加强网片31背离找平层11一侧;

步骤四:将排水管32根据保温板2的安装网格线固定安装到找平层11上,然后将吸水方管33一端向下倾斜间隔安装到相邻两根排水管32之间,并使得吸水方管33的两端与排水管32连通;

步骤五:从下至上依次逐层将保温板2安装到墙体1外侧并使得保温板2上的插件41与卡件42插接,并逐层往找平层11和保温板2之间灌注透水性混凝土,浇筑形成防潮层3;

步骤六:使用美缝剂对铺装完成后的保温板2之间的缝隙进行勾缝。

参照图5,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先将墙体1做糙使其表面凹凸不平,用以增强找平层11与墙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预先在找平层11上绘制保温板2的安装位置并对卡件42的安装位置进行标注有助于提高施工精度,提高施工效率;先将加强网片31通过锚钉安装到找平层11上,再将卡件42固定在加强网片31外侧,不仅能够增强加强网片31在墙体1上的连接强度,同时加强网片31与插件41的安装互不影响,方便安装;在安装保温板2之间将排水管32和吸水方管33固定安装在加强网片31背离墙体1一侧,并使得排水管32的侧壁与加强网片31抵触,保证排水管32在墙体1上安装的平整度;然后由下至上逐层安装保温板2,使得保温板2在金属连接件4的连接下与墙体1固定连接,在浇筑防潮层3之间通过大刮尺按压保温板2使得保温板2与排水管32抵触,然后逐层浇筑防潮层3,保证防潮层3的浇筑质量;最后对保温板2之间的缝隙使用美缝剂进行勾缝,从而减少水分从保温板2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防潮层3内,同时能够使得保温板2之间的连接更加美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