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支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61862发布日期:2019-10-14 16:06阅读:1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模板支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模板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代建筑行业中,常用的建筑模板有木模板、钢模板、铝模板、塑料模板、保温模板以及其他材质的模板,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为前三种,其中木模板适用于低层建筑,但其加固方式较为原始,使用大量的木方,且需要使用对拉螺栓,使得使用木模板浇筑的混凝土建筑拆模后留下大量的穿墙孔洞造成了漏水的隐患,而且木模板支护方式较差,跑冒灰浆严重,浇筑后平整度较差;钢模板较多的用于中高层建筑,但由于其自重较大,需要使用对拉螺栓加固等缺点已经逐渐的减少了使用;铝模板一般应用于高层建筑,其浇筑效果较好,质量较轻,且一般加工为较小的单元工人可手工搬运,且可以不使用对拉螺栓而是拉片连接,具有诸多优点,但由于其造价加高,一般低层建筑不会采用。

参见图1,传统的木模板或者其他同类的模板现场需要支护木方支护结构,紧固系统主要采用穿墙对拉螺栓。由于对拉螺栓的紧固因人而异因此紧固后难以保证整体受力均匀,容易导致跑浆、漏浆、涨模等施工事故,且一般要留下穿墙孔洞,给以后建筑物留下了漏水的隐患,但大钢模又过于笨重也需要有穿墙孔洞也难以满足要求,效果较好的铝模又因低层建筑周转使用率较低而难以接受其较高的成本。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支护方法,能够使得低层建筑采用较多的木模板以及其他方便裁切的类似材质制成的模板可以实现像铝模一样的浇筑效果且不增加太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支护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木模板以及其他方便裁切的类似材质制成的模板的支护方式较差,跑冒灰浆严重,浇筑后平整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节省装配工序、节约材料成本、浇筑墙体的平整度好的技术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设计要求绑扎墙体钢筋骨架;

将所需建筑模板与建筑模板连接件拼接成模板单元;

将拼接完成的模板单元装设至墙体钢筋骨架上;

插入拉片,通过拉片使模板单元与墙体钢筋对侧的支护结构相连接,并使用销钉将拉片与建筑模板连接件进行预先紧固;

在模板单元外侧装设辅助支撑系统;

调整整个模板单元的垂直平整度,然后将销钉锁紧固定。

其中,所述模板单元拼接方式为:

选取任一建筑模板,在建筑模板相对的两侧安装建筑模板连接件,其中,

将所述建筑模板的侧边与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第一限位板相抵接,限制建筑模板在其所安装的平面内产生位移;

将建筑模板的部分外表面与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第二限位板相抵接,所述第二限位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侧边,限制建筑模板在垂直于其所安装的平面内产生位移。

其中,插入拉片的方式为:

将拉片从建筑模板连接件中间穿过,并与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第一限位板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第一限位板上的位置距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建筑模板相抵接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建筑模板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板在远离所述建筑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销孔。

其中,所述多个销孔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延垂直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方向上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板在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反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凹槽,用于放置和固定拉片。

其中,所述贯穿凹槽的深度不大于所述拉片的厚度。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建筑模板相抵接的一端的端部垂直设置有第三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建筑模板在垂直于其所安装的平面内产生位移。

其中,所述第三限位板距所述第二限位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建筑模板的厚度。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模板支护方法,通过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结构设计,可以使传统的木模板以及其他方便裁切的类似材质制成的模板裁切成较小的单元然后相拼接,建筑模板连接件上设置有可供拉片穿过的贯穿凹槽,方便拉片的穿过和固定;建筑模板连接件上设置的多个通过销钉锁紧的销孔,使连接更为稳固;进而使木模板等模板实现稳定均匀的紧固连接,保障了受力的均衡,墙体的浇筑效果好,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木模板支护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建筑模板支护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建筑模板支护方法的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建筑模板支护方法的建筑模板连接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限位板;2、第二限位板;3、销孔;4、贯穿凹槽;5、第三限位板;6、建筑模板;7、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模板支护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设计要求绑扎墙体钢筋骨架;

将所需建筑模板与建筑模板连接件拼接成模板单元;

将拼接完成的模板单元装设至墙体钢筋骨架上并固定;

插入拉片,通过拉片使模板单元与墙体钢筋对侧的支护结构相连接,并使用销钉将拉片与建筑模板连接件进行预先紧固;其中,插入拉片的方式为:将拉片从建筑模板连接件中间穿过,并与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第一限位板相连接。

其中,模板单元拼接方式为:

选取任一建筑模板,在建筑模板相对的两侧安装建筑模板连接件,其中,

进一步的,将建筑模板的侧边与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第一限位板相抵接,限制建筑模板在其所安装的平面内产生位移;

进一步的,将建筑模板的部分外表面与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第二限位板相抵接,第二限位板垂直设置于第一限位板的侧边,限制建筑模板在垂直于其所安装的平面内产生位移。

进一步的,第二限位板设置在第一限位板上的位置距第一限位板与建筑模板相抵接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建筑模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当两个模板单元相邻时,两个模板的相邻的建筑模板连接件呈对称设置,这里的对称设置实际上是背靠背设置,也就是说两个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第一限位板相邻设置。

具体的,如图2-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建筑模板支护方法,其中建筑模板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板1和第二限位板2。

第一限位板1与建筑模板6的侧边相抵接,用于限制建筑模板6在其所安装的平面内产生位移;第二限位板2垂直设置于第一限位板1的侧边且与建筑模板6的部分外表面相抵接,用于限制建筑模板6在垂直于其所安装的平面内产生位移。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建筑模板6的两侧都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模板连接固定连接,建筑模板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限位板1相抵接,以确保建筑模板6在其所安装的平面内不会发生位移。而第二限位板2则与建筑模板6的部分外表面相抵接,以确保建筑模板6不会向外发生位移。在这里,由于建筑模板6的内侧直接与浇灌的混凝土直接接触,所以在浇灌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不用担心建筑模板6向内发生位移。所以说,第二限位板2的设置用于限制建筑模板6在垂直于其所安装的平面内产生位移。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限位板2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上的位置距第一限位板1与建筑模板6相抵接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建筑模板6的厚度。这是因为,建筑模板6的内表面直接与浇灌的混凝土相接触,若二限位板2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上的位置距第一限位板1与建筑模板6相抵接的一端的距离大于建筑模板6的厚度的话,则第一限位板1则有部分与混凝土接触或者插入到混凝土中,这样变导致拆卸模板时非常困难,且浇灌后的墙面存在由第一限位板1造成的凹槽,墙面不够平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模板支护方法,第一限位板1在远离建筑模板6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销孔3。

进一步的,多个销孔3在第一限位板上延垂直于第二限位板的方向上排列。

多个销孔3主要用于与贯穿墙体的拉片7连接。拉片7为固定结构,其两端均设置有与销孔3相适配的通孔。参见图2所示,拉片7从两个背靠背放置的建筑模板支护方法中间穿过,销钉同时穿过两个建筑模板支护方法的销孔3和拉片7的通孔,进而使其固定。同时,为了保证浇筑墙体的厚度均匀,拉片的长度和通孔的位置都设计成固定的,所以需要在延垂直于第二限位板的方向上排列设置多个销孔3,以确保整个浇筑模架的稳固性和规格标准性。

优选的,第一限位板1在第二限位板2相反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凹槽4,用于放置和固定拉片7。贯穿凹槽4的设置能够使拉片7更为精准和省力的插入到两个建筑模板支护方法之间,同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直接与销孔3对齐,节省对准时间。

进一步的,贯穿凹槽4的深度不大于拉片7的厚度。通常,贯穿凹槽4的深度设计为0.1-5mm(小于等于拉片厚度的一半)、宽度为1-50mm。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模板支护方法,第一限位板1与建筑模板6相抵接的一端的端部垂直设置有第三限位板5,用于限制建筑模板在垂直于其所安装的平面内产生位移。

在这里,作为本发明建筑模板支护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为了更好在搭建建筑木架安装建筑模板6时的便利和稳固,设置第三限位板5来防止建筑模板6在安装时相内倾斜,同时也保证了安装过程的稳固性。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三限位板5距第二限位板2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建筑模板6的厚度,否则,建筑模板6无法插入第二限位板2和第三限位板5之间。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模板支护方法,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以及通过销孔和拉片将建筑模板固定形成一个稳定的浇筑空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木模板浇筑的混凝土建筑拆模后留下大量的穿墙孔洞造成了漏水的隐患,而且木模板支护方式较差,跑冒灰浆严重,浇筑后平整度较差的问题,并且能够实现可以实现木模等大型模板的小型化,有利于现场施工的便利,特别的是可以实现木模板等模板采用拉片对拉连接,使得内外的支护更加的稳定,受力均匀,且杜绝了浇筑的跑模、涨模等现象,更特别的是其使用了拉片没有了穿墙孔洞,从结构上杜绝了建筑物使用后的漏水渗水现象,最特别的是其采用了拉片后由于受力均匀,其浇筑拆模后的混凝土墙平整度极好,可以实现平整度±5mm的精度,实现了免抹灰的效果,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