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88921发布日期:2019-09-29 18:2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中的各类建筑物的结构有转混集合、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结构等形式。这几种建筑结构形式各具有优缺点,例如转混结构,建造时需要等转墙用砖块砌好之后,再在复合墙体两侧利用混凝土涂抹墙面,转混结构施工工艺较复杂,且施工效率较低,同时所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有水泥、砂、石、木材、金属和塑料等,施工成本较高。

近年来,复合墙体逐渐兴起,但是现有的复合墙体还是存在各种问题,例如重量不够轻、结构不够坚固等问题。而且复合墙体的制备方法不够好,生产效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现有复合墙体的制备方法不够好,制备出来的复合墙体强度不够高,以及生产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轻质复合墙体,包括主墙体层,所述主墙体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墙体面板;所述主墙体层包括墙体框架以及填充在所述墙体框架内的墙体芯材。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框架为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的c型、u型或l型龙骨。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框架为q235、q345或g550的钢板冷轧而成。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框架内设置有钢筋加强网。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框架内设置有预埋管件。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框架上设置有预埋连接螺母。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芯材由植物纤维、发泡水泥、聚苯颗粒、玻化微珠或玻璃纤维与无机凝胶砂浆混合凝固而成。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面板为硅酸钙板、水泥压力板、欧松板、胶合板、竹木纤维板、pe板、pu板、玻璃钢板或无机胶凝材料面板。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面板为由石灰砂浆、石膏砂浆或水泥砂浆制成的无机胶凝材料面板。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主墙体层和所述墙体面板之间设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

该轻质复合墙体的有益效果为:将轻质化、高强度的型材骨架组合成墙体框架隐藏在复合墙体之中,墙体框架内填充轻质、环保的墙体芯材,组合成主墙体层,为复合墙体的坚固性和轻质性打下基础;并在主墙体层的两侧设置墙体面板,进一步提高复合墙体的坚固性。

提供一种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步骤一:将已经成型的墙体面板水平固定在工装平台上;

步骤二:将墙体框架粘贴在步骤一的墙体面板上;

步骤三:将尚未凝固成型的墙体芯材的砂浆灌入步骤二的墙体框架中;

步骤四:将另一已经成型的墙体面板粘贴在步骤三的墙体框架上,初步形成复合墙体,对最上方的墙体面板施压;

步骤五:静置养护,等步骤三中的尚未凝固成型的墙体芯材的砂浆彻底凝固成型。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框架与所述墙体面板之间通过背胶粘贴,背胶采用瓷砖背胶。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在步骤四中采用叠放式生产,在组装了一块复合墙体后,再继续在其上方组装下一块复合墙体,在叠放了若干块复合墙体后,再对最上方的墙体面板施压。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还包括步骤六,修护涂装,在复合墙体的外立面进行喷施真石漆、喷施外墙漆或粘贴轻质柔性瓷砖的涂装。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步骤五中,需要静置养护72小时以上,并且静置养护过程中相对湿度应该在80%以上,室温在10℃以上。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面板为硅酸钙板、水泥压力板、欧松板、胶合板、竹木纤维板、pe板、pu板、玻璃钢板或无机胶凝材料面板的其中一种成型的面板。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芯材为所述墙体芯材由植物纤维、发泡水泥、聚苯颗粒、玻化微珠或玻璃纤维与无机凝胶砂浆混合的砂浆所凝固而成。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框架为使用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的c型、u型或l型龙骨所制成的方形框架。

该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为:无需制模,利用出厂成型的墙体面板与墙体框架、墙体芯材以粘贴、紧固、加压、凝固的方式组装,生产效率高;而且将各种不同材质的复合墙体材料合理的组装在一起,复合墙体的结构稳定,各种材料不会分开、剥离。

提供一种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步骤一:在工装平台上水平固定模板;

步骤二:在步骤一中的模板上浇注用于制作墙体面板的无机胶凝砂浆,并摊平;

步骤三:在步骤二的无机胶凝砂浆上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

步骤四:将墙体框架压在步骤三中的玻璃纤维网格布上;

步骤五:将用于制作墙体芯材的砂浆灌入步骤四的墙体框架中;

步骤六:在步骤五的墙体框架上再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

步骤七:在步骤六中的玻璃纤维网格布上喷筑用于制作墙体面板的无机胶凝砂浆,再用另一个模板压住,使这一步骤中的无机胶凝砂浆以墙体面板的形状定型,初步形成复合墙体,对最上方的模板施压;

步骤八:静置养护,待上述步骤中的用于制作墙体芯材的砂浆以及用于制作墙体面板的无机胶凝砂浆初步凝固。

步骤九:脱模。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在步骤七中采用叠放式生产,在浇筑好一块复合墙体后,再继续在其上方浇筑新的复合墙体,在叠放了若干块复合墙体后,再对最上方的模板施压。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还包括步骤十,修护,用无机胶凝砂浆将脱模后的墙体面板上的气泡孔、缺陷进行抹平修复。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还包括步骤十一,涂装,等步骤十中的墙体面板完全凝固后,在复合墙体的外立面进行喷施真石漆、喷施外墙漆或粘贴轻质柔性瓷砖的涂装。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在步骤八中,静置养护72小时以上,并且静置养护过程中相对湿度应该在80%以上,室温在10℃以上。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面板由石灰砂浆、石膏砂浆或水泥砂浆制成。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芯材由植物纤维、发泡水泥、聚苯颗粒、玻化微珠或玻璃纤维与无机凝胶砂浆混合的砂浆所凝固而成。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模板上有对应复合墙体尺寸的卡槽,复合墙体在卡槽内浇筑成型,在步骤七中的模板用卡槽压住无机胶凝砂浆并使无机胶凝砂浆以墙体面板的形状定型。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模板上的卡槽有两个,两个卡槽在两个面相对设置。

作为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墙体框架为使用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的c型、u型或l型龙骨所制成的方形框架。

该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模板,将墙体面板和墙体芯材一体成型,进一步提高复合墙板的结构稳固性;同时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将玻璃纤维网格布置于主墙体层和墙体面板之间,增加玻璃纤维网格布与复合墙体的一体性,保证玻璃纤维网格布的性能得以发挥。

需要说明的是,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和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相对比,组装成型制备方法比较适用需要快速制造复合墙体的情况,而浇筑成型制备方法更适用于需要在主墙体层和墙体面板之间设置玻璃纤维网格布的情况,并且适用于对复合墙体整体结构更坚固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轻质复合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主墙体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墙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墙体层;11、墙体框架;111、梁框;112、柱框;113、加强肋;114、钢筋加强网;115、预埋管件;116、预埋连接螺母;12、墙体芯材;2、墙体面板;3、玻璃纤维网格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组合”、“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图1-3,示出了一种轻质复合墙体,包括主墙体层1,所述主墙体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墙体面板2;所述主墙体层1包括墙体框架11以及填充在所述墙体框架11内的墙体芯材12。

其中,基于对复合墙体保温、隔热、隔音、抗震等技术要求以及重量、坚固程度的因数考虑,所述墙体框架11可以使用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作为龙骨;一般来说会使用q235、q345、g550等高强度钢制薄板冷轧而成的c型、u型、l型等型钢龙骨制作;而有时候对于较为恶劣的使用环境,所述墙体框架11可以采用耐酸碱的非金属材质作为龙骨,比如玻璃钢材质的型材。

具体的,参考图2和图3,所述墙体框架11由龙骨围成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边框,而墙体芯材12则填充在内;而一般来说所述墙体框架11为方形,墙体框架11由柱框112和梁框111作为长宽边而组成;所述梁框111一般选用轻质高强的c型钢或u型钢龙骨,型钢材料厚度一般为0.75mm-2.5mm,高度一般为50mm、75mm、90mm、100mm、120mm,可以根据复合墙体承重要求及建筑行业相关标准调整型钢的材料厚度和高度;而所述柱框112则一般选用轻质高强的c型钢龙骨,c型钢材料厚度一般为0.75mm-2.5mm,高度一般为50mm、75mm、90mm、100mm、120mm,可以根据复合墙体承重要求及建筑行业相关标准调整c型钢的材料厚度和高度。

当然,参考图2和图3,基于对墙体框架11结构的稳固性考虑,所述墙体框架11还可以包括加强肋113,所述加强肋113设置在墙体框架11内,所述加强肋113一般选用轻质高强的l型钢或u型钢龙骨,型钢材料厚度一般为0.75mm-2.5mm,l型钢的型号一般选用l30*30、l40*40、l50*50、l60*60等,u型钢的型号一般选用u40*10、u50*20、u60*30等,可以根据复合墙体承重要求及建筑行业相关标准机型调整型钢的材料的型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柱框112、梁框111和加强肋113可以用铆钉、钻尾螺钉、铆螺母等五金链接件进行组装成型;也可以用焊接的方式组装成型。

其中,参考图2,所述墙体芯材12填充在所述墙体框架11内,所述墙体芯材12的取材较为广泛,但应该首先基于轻质的考虑;如植物纤维、发泡水泥、聚苯颗粒、玻化微珠、玻璃纤维板等材料经无机凝胶砂浆混合凝固均可作为墙体芯材12。

其中,所述墙体面板2可以为硅酸钙板、水泥压力板、欧松板、胶合板、竹木纤维板等。根据复合墙体使用环境需要还可以选择耐酸碱腐蚀的塑料及树脂材料板材,如:pe板、pu板、玻璃钢板等;可以为由石灰砂浆、石膏砂浆、水泥砂浆等制作而成无机胶凝材料面板,可以基于对墙体面板2的强度的考虑,在制作上述砂浆时加入增强纤维。

如此,将轻质化、高强度的型材骨架组合成墙体框架11隐藏在复合墙体之中,墙体框架11内填充轻质、环保的墙体芯材12,组合成主墙体层1,为复合墙体的坚固性和轻质性打下基础;并在主墙体层1的两侧设置墙体面板2,进一步提高复合墙体的坚固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例如该复合墙体作为载荷较高的楼承板使用使,需要进一步加强所述主墙体层1的坚固性;参考图2和图3,所述墙体框架11内设置有钢筋加强网114,所述钢筋加强网114可以加强所述墙体框架11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增加所述墙体芯材12和所述墙体框架11的一体性,避免所述墙体芯材12在载荷较高时容易从所述墙体框架11内脱出;增加所述墙体芯材12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所述墙体芯材12容易碎裂、凹陷。其中,所述钢筋加强网114一般采用3.0mm-8.0mm直径的建筑螺纹钢线或圆钢线焊接而成的具有一定密度的方格网片,钢线直径及方格密度根据楼承板的平面承重要求设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复合墙体实际使用位置需要设置预埋管件115以便于电路、开关、插座、水管、水龙头的安装。参考图2和图3,所述墙体框架11内设置有预埋管件115。所述预埋管件115会被填充的墙体芯材12包裹。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对复合墙体的快速施工安装考虑,参考图2和图3,所述墙体框架11上设置有预埋连接螺母116;所述预埋连接螺母116可以作为复合墙体在施工安装时的连接件。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复合墙体的性能,参考图1,所述主墙体层1和所述墙体面板2之间设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3。玻璃纤维网格布3是以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材,经高分子抗乳液浸泡涂层,从而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3和墙体面板2结合制成的复合墙体具有强度高、防水、不开裂等优点。

实施例一

一种轻质复合墙体,包括主墙体层1,所述主墙体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墙体面板2;所述主墙体层1包括墙体框架11以及填充在所述墙体框架11内的墙体芯材12。所述墙体框架11包括柱框112、梁框111和加强肋113。

而该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一层墙体面板2水平放置在工装平台上并进行定位;

步骤二:将所述墙体框架11的一面通过背胶粘贴在所述墙体面板2上;背胶可以采用瓷砖背胶。

步骤三:将墙体芯材12的砂浆灌入所述墙体框架11中;如采用自动化作业,可以计算好墙体框架11内的容积,并设定好注浆设备的注浆量、注浆量要求将墙体框架11填满摊平。在灌入墙体芯材12的砂浆时,要注意不留气泡。

步骤四:将另一层墙体面板2通过背胶粘贴在所述墙体框架11上,并对复合墙体从上往下施压;保证所述墙体框架11和所述墙体面板2可以粘贴得紧密牢固。

可以重复前面的工序进行叠放式生产,即一个复合墙体叠在另一个复合墙体上制备,当叠加到一定数量的复合墙体时,再在对最上方的复合墙体施压;如此可以节省生产空间,同时可以进一步确保墙体面板2的平整性。

步骤五:静置养护;将步骤四中的复合墙体进行静置养护72小时以上,养护过程中相对湿度应该在80%以上,室温在10℃以上,气温过低时要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待所述墙体芯材12充分凝固干透。

步骤六:修护涂装;等复合墙体充分凝固干透根据要求进行外立面涂装(即其中一侧的墙体面板),涂装方式一般为喷施真石漆、喷施外墙漆、粘贴轻质柔性瓷砖等。

所述墙体面板2、墙体框架11、墙体芯材12的材料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前文已经作出了说明,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在制备复合墙体前,在所述墙体框架11上组装上钢筋加强网114、预埋管件115和预埋连接螺母116。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制备方式中的墙体面板2是已经成型的面板。

如此可以实现复合墙体标准化、模块化的生产制造,提高符合复合墙体的生产效率。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无需制模,利用出厂成型的墙体面板与墙体框架、墙体芯材以粘贴、紧固、加压、凝固的方式组装,生产效率高;而且将各种不同材质的复合墙体材料合理的组装在一起,复合墙体的结构稳定,各种材料不会分开、剥离。

实施例二

一种轻质复合墙体,包括主墙体层1,所述主墙体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墙体面板2;所述主墙体层1包括墙体框架11以及填充在所述墙体框架11内的墙体芯材12。所述主墙体层1和所述墙体面板2之间设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3。

而该轻质复合墙体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模板水平固定在工装平台上;

步骤二:将无机胶凝砂浆浇注进模板内摊平,初步形成墙体面板2;

步骤三:在上一步骤初步形成的墙体面板2上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3;

步骤四:将墙体框架11放入模板内,并压在上一步骤的玻璃纤维网格布3上;

步骤五:在上一个步骤中的墙体框架11中灌入墙体芯材12的砂浆;如采用自动化作业,可以计算好墙体框架11内的容积,并设定好注浆设备的注浆量、注浆量要求将墙体框架11填满摊平。在灌入墙体芯材12的砂浆时,要注意不留气泡。

步骤六:在上一个步骤的墙体框架11上再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3;

步骤七:在上一个步骤的玻璃纤维网格布3上喷筑无机胶凝砂浆,并用另外一个模板压住固定,并对最上方的模板施压,初步形成墙体面板2;

可以重复前面的工序进行叠放式生产,即一个复合墙体叠在另一个复合墙体上制备,当叠加到一定数量的复合墙体时,再在对最上方的模板施压;如此可以节省生产空间,同时可以进一步确保墙体面板2的平整性。

步骤八:静置养护;将步骤七中的复合墙体进行静置养护72小时以上,养护过程中相对湿度应该在80%以上,室温在10°以上,气温过低时要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待所述墙体芯材12和墙体面板2初步凝固。

步骤九:脱模;

步骤十:修护;用无机胶凝砂浆将墙体面板2表面气泡、缺陷进行抹平修复后。

步骤十一:涂装;等墙体面板2充分干透,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外立面涂装,涂装方式一般为喷施真石漆、喷施外墙漆、粘贴轻质柔性瓷砖等。

其中,模板根据复合墙体的尺寸而制作卡槽,复合墙体在卡槽内制备成型;可以根据叠加式生产的需要,将模板制作成双面卡槽,即模板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均设置有卡槽,在叠加两块复合墙体之间可以只使用一块模板,如此可以在叠加时,减少模板的使用数量。

其中,所述墙体面板2、墙体框架11、墙体芯材12的材料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前文已经作出了说明,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在制备复合墙体前,在所述墙体框架11上组装上钢筋加强网114、预埋管件115和预埋连接螺母116。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制备方式中的墙体面板2是尚未成型的面板,其初始状态为无机胶凝砂浆,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与玻璃纤维网格布3一体成型,使之后的结构更稳固。

其中工装平台最好为可移动的,如此在静置养护时,可以直接将工装平台移到养护室中进行静置养护,避免要直接搬运复合墙体。步骤七中可以采用喷浆机喷筑无机胶凝砂浆。

如此可以实现复合墙体标准化、模块化的生产制造,提高符合复合墙体的生产效率。所述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利用模板,将墙体面板和墙体芯材一体成型,进一步提高复合墙板的结构稳固性,各种材料不会分开、剥离;同时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将玻璃纤维网格布置于主墙体层和墙体面板之间,增加玻璃纤维网格布与复合墙体的一体性,保证玻璃纤维网格布的性能得以发挥。

需要说明的是,轻质复合墙体的组装成型制备方法和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相对比,组装成型制备方法比较适用需要快速制造复合墙体的情况,而浇筑成型制备方法更适用于需要在主墙体层和墙体面板之间设置玻璃纤维网格布的情况,并且适用于对复合墙体整体结构更坚固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