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板固定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19127发布日期:2019-11-13 01:2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板固定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板固定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地板已经成为千家万户室内装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现有技术中的地板与地面固定连接时,有的采用膨胀螺丝固定,有的采用粘胶固定,有的采用锁扣固定;但以上各种固定安装方式均存在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琐的缺点,有待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地板固定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板固定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和地板;

所述若干个地板在地面所处的xoy平面上平行排列成多行,并通过第一至第三固定件固定于地面上;每一行中,由第一至第n块地板沿x轴正方向按顺序依次首尾相接排列;其中,第一块地板的首端两侧各连接一第一固定件;第n块地板的末端两侧各连接一第二固定件;相邻两块地板之间,前一块地板的末端两侧各通过一第三固定件与后一块地板的首端两侧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平板和第一斜板;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二平板和第二斜板;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三平板、第三斜板、第四斜板和固定板;所述第一至第三平板平行于xoy平面设置,所述第一至第四斜板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a;

所述地板首端附近的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一斜槽;地板末端附近的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二斜槽和一固定槽;所述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的槽体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a;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的槽体形状与第一至第四斜板的形状相匹配;固定槽的槽体形状与固定板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第一斜槽的开口位于地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斜槽的开口位于地板的底面和侧面;固定槽的开口位于地板的底面和侧面,或位于地板的底面和末端端面;

在每一行地板中,第一至第n-1块地板的末端两侧各插接一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的第四斜板和固定板从地板侧面沿y轴方向分别插入第二斜槽和固定槽;固定槽的槽体与第二斜槽的槽体互不平行,使得第三固定件与地板之间在x轴和z轴方向上相对固定;第一块地板首端的第一斜槽从第一固定件上方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插接于第一斜板上;第二至第n块地板首端的第一斜槽从第三固定件上方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插接于第三斜板上;第n块地板末端的第二斜槽从第二固定件上方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插接于第二斜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a大于10°且小于8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中,第一平板上设有至少2个螺丝孔;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第二平板上设有至少2个螺丝孔;所述第三固定件中,第三平板上的第三斜板附近设有至少2个螺丝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槽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相等,均为a;所述固定板与第四斜板对称,设置于第四斜板的x轴负方向一侧;所述固定槽与第二斜槽对称,设置于第二斜槽的x轴负方向一侧,固定槽的开口位于地板的底面和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槽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相等,均为a;所述固定板与第四斜板对称,设置于第四斜板的x轴正方向一侧;所述固定槽与第二斜槽对称,设置于第二斜槽的x轴正方向一侧,固定槽的开口位于地板的底面和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通过一竖直支撑板连接于第三固定件上,且设置于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之间,固定板平行于xoy平面且向x轴负方向凸出;所述固定槽的槽体平行于xoy平面,固定槽的开口位于地板的侧面和末端端面。

进一步地,在第三固定件中,所述第三平板上一体成型连接有横向限位板和纵向限位板;所述横向限位板沿x轴方向延伸,位于第三平板的外侧;所述纵向限位板沿y轴方向延伸,位于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之间,所述纵向限位板与第三斜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地板首端端部与第一斜槽开口处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第一固定件中,所述第一平板的x轴负方向端部设有第一斜坡台,所述第一斜坡台与第一斜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地板首端端部与第一斜槽开口处的距离,所述第一斜坡台的斜面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为a,第一斜坡台上设有至少2个螺丝孔,所述螺丝孔垂直于第一斜坡台的斜面;

第一平板的中部设有横向限位板,所述横向限位板沿x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在第二固定件中,所述第二平板的x轴正方向端部设有第二斜坡台,所述第二斜坡台与第二斜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地板末端端部与第二斜槽开口处的距离,所述第二斜坡台的斜面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a,第二斜坡台上设有至少2个螺丝孔,所述螺丝孔垂直于第二斜坡台的斜面;

第二平板的中部设有横向限位板,所述横向限位板沿x轴方向延伸。

一种以上所述的地板固定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

s1、首端定位:将2个第一固定件设置于待铺设地面空间的x轴负方向的一端,并通过螺丝将第一固定件固定于地面上;

s2、预装:在第一块地板的末端两侧各安装1个第三固定件;将第三固定件的第四斜板和固定板从第一块地板的侧面沿y轴方向分别插入第二斜槽和固定槽;

s3、斜插放置:从第一固定件的斜上方,将第一块地板首端的第一斜槽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平放,使第一斜槽插接于第一斜板上;

s4、固定:通过螺丝将第三固定件固定于地面上;

s5、预装:按照s2的方法,在第二块地板的末端两侧预装好第三固定件;

s6、斜插放置:从s4中固定好的第三固定件斜上方,将第二块地板首端的第一斜槽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平放,使第一斜槽插接于所述第三固定件的第三斜板上,使第二块地板和第一块地板首尾相接;

s7、依次排列:按照s4~s6的方法,沿x轴正方向依次首尾相接地放置第三至第n-1块地板;

s8、末端定位:在待铺设地面空间的x轴正方向的一端,放置2个第二固定件;

s9、斜插放置:在第n-1块地板的第三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的斜上方,将第n块地板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平放,使第一斜槽插接于所述第三固定件的第三斜板上,使第二斜槽插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二斜板上;

s10、固定:通过螺丝将第二固定件固定于地面上;

s11、重复s1~s10,以平行安装多行地板,直至填满待铺设地面空间;

s12、美缝:在各地板之间的缝隙中填入胶体,进行美缝。

本发明巧妙地设计了固定件和地板的结构,使得地板通过斜插的方式即可实现快速安装,整个地板铺设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过多的工具。固定件上的斜板与地板底部的斜槽相匹配,能够在地板放置过程中实现自动导向,整个安装过程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本发明中的各部件结构简单,大幅减小了地板安装结构的整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地板固定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地板固定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固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固定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固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固定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三固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三固定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地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地板固定结构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第三固定件和地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第三固定件和地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板固定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固定件1、第二固定件2、第三固定件3和地板4。

所述若干个地板4在地面所处的xoy平面上平行排列成多行,并通过第一至第三固定件固定于地面上;每一行中,由第一至第n块地板4沿x轴正方向按顺序依次首尾相接排列;其中,第一块地板4的首端两侧各连接一第一固定件1;第n块地板4的末端两侧各连接一第二固定件2;相邻两块地板4之间,前一块地板4的末端两侧各通过一第三固定件3与后一块地板4的首端两侧连接。

如图3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固定件1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平板11和第一斜板12;所述第二固定件2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二平板21和第二斜板22;所述第三固定件3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三平板31、第三斜板32、第四斜板33和固定板34;所述第一至第三平板11、21、31平行于xoy平面设置,所述第一至第四斜板12、22、32、33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a。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a大于10°且小于80°,优选为45°。

如图9所示,所述地板4首端(靠近x轴负方向的一端)附近的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一斜槽41;地板4末端(靠近x轴正方向的一端)附近的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二斜槽42和一固定槽43;所述第一斜槽41和第二斜槽42的槽体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a;第一斜槽41和第二斜槽42的槽体形状与第一至第四斜板12、22、32、33的形状相匹配;固定槽43的槽体形状与固定板34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槽41的开口位于地板4的底面;所述第二斜槽42的开口位于地板4的底面和侧面;固定槽43的开口位于地板的底面和侧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34和固定槽43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相等,均为a;即,所述固定板34与第四斜板33对称,设置于第四斜板33的x轴负方向一侧;固定板34与第四斜板33整体呈倒“八”字型。所述固定槽43与第二斜槽42对称,设置于第二斜槽42的x轴负方向一侧,固定槽43的开口位于地板4的底面和侧面。

基于以上结构,结合图10所示,在每一行地板中,第一至第n-1块地板4的末端两侧各插接一第三固定件3,所述第三固定件3的第四斜板33和固定板34从地板4侧面沿y轴方向分别插入第二斜槽42和固定槽43;固定槽43的槽体与第二斜槽42的槽体互不平行,使得第三固定件3与地板4之间在x轴和z轴方向上相对固定,无法任意移动;第一块地板4首端的第一斜槽41从第一固定件1上方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插接于第一斜板12上;第二至第n块地板4首端的第一斜槽41从第三固定件3上方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插接于第三斜板32上;第n块地板4末端的第二斜槽42从第二固定件2上方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插接于第二斜板2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固定件通过螺丝固定于地面;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1中,第一平板11上设有至少2个螺丝孔;所述第二固定件2中,第二平板21上设有至少2个螺丝孔;所述第三固定件3中,第三平板31上的第三斜板32附近设有至少2个螺丝孔。

作为改进,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固定件1中,所述第一平板11的x轴负方向端部设有第一斜坡台14,所述第一斜坡台14与第一斜板12之间的距离大于地板4首端端部与第一斜槽41开口处的距离,所述第一斜坡台14的斜面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为a,第一斜坡台14上设有4个螺丝孔,所述螺丝孔垂直于第一斜坡台14的斜面;第一平板11的中部设有横向限位板13,所述横向限位板13沿x轴方向延伸。

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二固定件2中,所述第二平板21的x轴正方向端部设有第二斜坡台24,所述第二斜坡台24与第二斜板22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地板4末端端部与第二斜槽42开口处的距离,所述第二斜坡台24的斜面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a,第二斜坡台24上设有4个螺丝孔,所述螺丝孔垂直于第二斜坡台24的斜面;第二平板21的中部设有横向限位板23,所述横向限位板23沿x轴方向延伸。

横向限位板13和23主要用于对y轴方向上相邻两行之间的地板进行分隔和限位,如此,相邻两行之间的地板4首端可以共用同一个第一固定件1,末端可以共用同一个第二固定件2,节省了材料和部件,同时,横向限位板13和23还具有限位效果,能够辅助固定地板4在y轴方向的位置。

第一斜坡台14和第二斜坡台24则主要考虑到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一般都位于墙角处,空间较小,不便于操作。通过将端部设计成斜坡台状,并在其上设置倾斜的螺丝孔,能够方便旋拧螺丝。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第三固定件3中,所述第三平板31上一体成型连接有横向限位板35和纵向限位板36;所述横向限位板35沿x轴方向延伸,位于第三平板31的外侧;所述纵向限位板36沿y轴方向延伸,位于第三斜板32和第四斜板33之间,所述纵向限位板36与第三斜板32之间的距离等于地板4首端端部与第一斜槽41开口处的距离。所述第三斜板32附近设有4个螺丝孔。其中,横向限位板35用于对地板4的侧面边缘进行限位,纵向限位板36用于对同一行中相邻的两块地板进行分隔和限位。

在第一至第三固定件中均设置多个螺丝孔主要是为了在地板进行二次拆装维护时,能够利用新的螺丝孔进行固定。避免将螺丝打回原来的孔中,螺丝与旧螺丝孔之间安装不牢固的问题。

实施例二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第三固定件3中固定板34以及地板4中的固定槽43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现形式,其基本构思是固定槽43的槽体与第二斜槽42的槽体互不平行;使得第三固定件3的第四斜板33和固定板34从地板4侧面沿y轴方向分别插入第二斜槽42和固定槽43后,第三固定件3与地板4之间在x轴和z轴方向上相对固定,无法任意移动。根据以上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有能力想到其他可行的结构设计,其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此,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固定板34和固定槽43的形状结构。具体地,如图11所示,所述固定板34和固定槽43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相等,均为a;所述固定板34与第四斜板33对称,设置于第四斜板33的x轴正方向一侧;固定板34与第四斜板33总体呈“八”字型。所述固定槽43与第二斜槽42对称,设置于第二斜槽42的x轴正方向一侧,固定槽43的开口位于地板4的底面和侧面。

为避免累赘,图11仅提供了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和地板的局部结构。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板34通过一竖直支撑板连接于第三固定件3上,且设置于第三斜板32和第四斜板33之间,固定板34平行于xoy平面且向x轴负方向凸出;所述固定槽43的槽体平行于xoy平面,固定槽43的开口位于地板的侧面和末端端面。

为避免累赘,图12仅提供了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和地板的局部结构。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参考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上所述的地板固定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

s1、首端定位:将2个第一固定件1设置于待铺设地面空间的x轴负方向的一端,并通过螺丝将第一固定件1固定于地面上;

s2、预装:在第一块地板4的末端两侧各安装1个第三固定件3;将第三固定件3的第四斜板33和固定板34从第一块地板4的侧面沿y轴方向分别插入第二斜槽42和固定槽43;

s3、斜插放置:从第一固定件1的斜上方,将第一块地板4首端的第一斜槽41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平放,使第一斜槽41插接于第一斜板12上;

s4、固定:通过螺丝将第三固定件3固定于地面上;

s5、预装:按照s2的方法,在第二块地板4的末端两侧预装好第三固定件3;

s6、斜插放置:从s4中固定好的第三固定件3斜上方,将第二块地板4首端的第一斜槽41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平放,使第一斜槽41插接于所述第三固定件3的第三斜板32上,使第二块地板4和第一块地板4首尾相接;

s7、依次排列:按照s4~s6的方法,沿x轴正方向依次首尾相接地放置第三至第n-1块地板4;

s8、末端定位:在待铺设地面空间的x轴正方向的一端,放置2个第二固定件2;

s9、斜插放置:在第n-1块地板4的第三固定件3以及第二固定件2的斜上方,将第n块地板(当前行的最后一块地板)4沿夹角a的方向斜向下平放,使第一斜槽41插接于所述第三固定件3的第三斜板32上,使第二斜槽41插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2的第二斜板22上;

s10、固定:通过螺丝将第二固定件2固定于地面上;

s11、重复s1~s10,以平行安装多行地板4,直至填满待铺设地面空间;

s12、美缝:在各地板4之间的缝隙中填入胶体,进行美缝。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