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0349发布日期:2020-02-28 11:5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般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经常要用到支撑,在进行顶板或梁的混凝土浇筑时,要对模板进行加固支撑,一般都是采用脚手架进行支撑。但在施工现场,环境十分复杂,当支撑基面不足够坚硬时,支撑物会出现下陷的情况,从而影响施工质量,而且脚手架支撑的架设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制约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便于架设,可提高施工进度,支撑效果好,确保施工质量的建筑支撑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顶端内设置有可伸缩的主支撑机构;所述支撑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伸缩的辅助支撑机构;所述支撑主体内设置有驱动所述主支撑机构与所述辅助支撑机构伸缩的动力机构;

所述支撑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倾角传感器;所述支撑主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支撑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倾角传感器以及所述距离传感器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机构包括嵌套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顶部的液压支撑柱;所述液压支撑柱的伸缩端伸出所述支撑主体;所述液压支撑柱的伸缩端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撑板;所述顶撑板的顶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两侧的第一液压支撑腿与第二液压支撑腿;所述第一液压支撑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主体铰接连接,另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一下撑板;所述第一下撑板的底面可分离的卡接有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的底面固定设置有2-4根插入地面第一锚杆;

所述第二液压支撑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主体铰接连接,另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下撑板;所述第二下撑板的底面可分离的卡接有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底面固定设置有2-4根插入地面第二锚杆;

所述倾角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液压支撑腿与所述第二液压支撑腿的对称面上。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内的液压泵;所述支撑主体内固定设置有四通;所述四通的一端口与所述液压泵相连通,另外三个端口分别通过主撑管路与所述液压支撑柱相连通、通过第一辅撑管路与所述第一液压支撑腿相连通、通过第二辅撑管路与所述第二液压支撑腿相连通;

所述主撑管路上设置有主撑电磁阀;所述第一辅撑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辅撑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主撑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正下方,位于地面上固定设置有测距基准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主体的底端位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外周固定设置有传感器防护罩;所述传感器防护罩位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正下方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8051型单片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有可伸缩的主支撑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通过控制主支撑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的伸缩,能够实现快速支撑,节省支撑安装时间,可有效的加快施工进度;

本发明设置有动力机构、倾角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控制机构,当支撑时间较长或支撑基面不够坚硬时,辅助支撑机构会出现下陷情况,通过倾角传感器与距离传感器的监测,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动力机构进行输出,控制辅助支撑机构进行伸缩调节,可使支撑装置恢复至最佳支撑状态,确保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建筑支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1、支撑主体;12、主支撑机构;13、辅助支撑机构;14、动力机构;15、倾角传感器;16、距离传感器;17、控制器;

21、液压支撑柱;22、顶撑板;23、防滑凸起;

31、第一液压支撑腿;32、第二液压支撑腿;33、第一下撑板;34、第一基座;35、第一锚杆;36、第二下撑板;37、第二基座;38、第二锚杆;

41、液压泵;42、四通;43、主撑管路;44、第一辅撑管路;45、第二辅撑管路;46、主撑电磁阀;47、第一电磁阀;48、第二电磁阀;

61、测距基准块;62、传感器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请参考图1~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11;支撑主体11的顶端内设置有可伸缩的主支撑机构12;支撑主体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伸缩的辅助支撑机构13;支撑主体11内设置有驱动主支撑机构12与辅助支撑机构13伸缩的动力机构14;

支撑主体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倾角传感器15;支撑主体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6;支撑主体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17;动力机构14、倾角传感器15以及距离传感器16均电连接至控制器1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倾角传感器15、距离传感器16与控制器17相配合实现了支撑装置的自动调节。当倾角传感器15监测到支撑主体11出现倾斜后,发信息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控制辅助支撑机构13进行支撑调节,使支撑主体11恢复竖直状态;当距离传感器16监测到支撑主体11出现下降后,即支撑主体11距地面的距离减小,发信息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控制辅助支撑机构13进行支撑调节,使支撑主体11上升至初始高度。

倾角传感器15可以调节输出频率,内置零位调整,可以根据要求定制零位调整按钮,从而实现在一定的角度置零的功能。这对于要测量相对倾角的场合非常有用,使用完毕后可以重新回归零位。倾角传感器17在这种场合使用,只要将传感器固定在一定的平面,测量前使用零位按钮实现清零功能,传感器在此之后读出来的数据就是相对于该平面。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主支撑机构12包括嵌套设置于支撑主体11顶部内的液压支撑柱21;液压支撑柱21的伸缩端伸出支撑主体11;液压支撑柱21的伸缩端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撑板22;顶撑板22的顶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23。

在本实施例中,可驱动液压支撑柱12的伸长实现对施工建筑物的支撑,支撑快速,支撑效果好。防滑凸起23的设置可防止支撑装置与建筑物接触部位的相对滑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辅助支撑机构13包括对称的设置于支撑主体11两侧的第一液压支撑腿31与第二液压支撑腿32;第一液压支撑腿31的一端与支撑主体11铰接连接,另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一下撑板33;第一下撑板33的底面可分离的卡接有第一基座34;第一基座34的底面固定设置有2-4根插入地面第一锚杆35;

第二液压支撑腿32的一端与支撑主体11铰接连接,另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下撑板36;第二下撑板36的底面可分离的卡接有第二基座37;第二基座37的底面固定设置有2-4根插入地面第二锚杆38;

倾角传感器15位于第一液压支撑腿31与第二液压支撑腿32的对称面上,当第一液压支撑腿31和/或第二液压支撑腿32下陷导致支撑主体11倾斜时,位于二者对称面上的倾角传感器15可进行有效监测,配合实现支撑主体11调直。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捶打基座将其钉在地面上,捶打时可在基座上垫木块,通过捶打木块钉基座,防止损坏基座。基座钉入后,通过水平尺配合将基座捶打调平。

基座的顶面设置凹槽,可将下撑板直接卡在凹槽内,或如图2所示,在下撑板的底面设置卡接块与凹槽配合卡接。

在进行支撑时,先分别将第一下撑板33与第一基座34、第二下撑板36与第二基座37卡接,通过调节第一液压支撑腿31与第二液压支撑腿32的长度使支撑主体11竖直,然后控制液压支撑柱21伸长顶住建筑物需支撑的部位。通过控制器17设置装置完成支撑后,距离传感器16监测到的距离作为距离监测基准值。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动力机构14包括设置于支撑主体11内的液压泵41;支撑主体11内固定设置有四通42;四通42的一端口与液压泵41相连通,另外三个端口分别通过主撑管路43与液压支撑柱21相连通、通过第一辅撑管路44与第一液压支撑腿31相连通、通过第二辅撑管路45与第二液压支撑腿32相连通;

主撑管路43上设置有主撑电磁阀46;第一辅撑管路44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7;第二辅撑管路45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8;主撑电磁阀46、第一电磁阀47以及第二电磁阀48均电连接至控制器17。

在本实施例中,液压泵41通过主撑管路43、第一辅撑管路44以及第二辅撑管路45分别给液压支撑柱21、第一液压支撑腿31以及第二液压支撑腿32提供驱动液;

控制器17通过控制主撑电磁阀46、第一电磁阀47以及第二电磁阀48的开闭与液压泵41相配合,实现对液压支撑柱21、第一液压支撑腿31以及第二液压支撑腿32的伸缩控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距离传感器16的正下方,位于地面上固定设置有测距基准块61。支撑基面的平整度有时较差,无法确保准确测距,增加测距基准块82的设置,使得距离传感器18的测距监测更加准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1的底端位于距离传感器16的外周固定设置有传感器防护罩62,对距离传感器16起到保护作用;传感器防护罩62位于距离传感器16的正下方设置有通孔,使得传感器防护罩62不影响距离传感器16的距离监测。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器17为8051型单片机。

一般微处理器(如8086)就只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和一般微处理器相比,8051增加了四个8位i/o口、一个串行口、4kbrom、128bram、很多工作寄存器及特殊功能寄存器(sfr),所以单片机具有比微处理器更强大的控制功能,单片机是专为控制设计的。

关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第一基座34与第二基座37固定钉入支撑点下方的底面,并调平。将第一下撑板33卡接在第一基座34上、第二下撑板36卡接在第二基座37上,通过调节第一液压支撑腿31与第二液压支撑腿32使支撑主体11竖直,然后控制液压支撑柱12伸长至最佳支撑高度,通过控制器17记录此时距离传感器16测得的距离作为监测初始值。完成快速支撑;

当因支撑基面不够坚实,第一液压支撑腿31和/或第二液压支撑腿32发生下陷,支撑主体11出现倾斜时,例如第一液压支撑腿31下陷,倾角传感器15监测到支撑主体11向第一液压支撑腿31一侧倾斜,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通过动力机构14控制第一液压支撑腿31伸长,直至支撑主体11恢复竖直;

同时,若距离传感器16监测到支撑主体11距支撑基面的距离变小,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通过动力机构14,控制第一液压支撑腿31和第二液压支撑腿32同时伸长,直至支撑主体11恢复初始支撑位置,确保了最佳支撑状态,保证了施工质量。

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发明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