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8849发布日期:2020-05-26 18:4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构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建筑支撑构件,作为建筑的骨架存在,需要满足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需要方便安装,传统的钢结构连接处的连接,是直接通过螺栓连接,有时只是增加垫片,导致连接处受力较为集中,影响了连接处的稳定性,甚至容易造成连接处的钢结构变形。



本技术:
提供一种连接处的连接件,能够较好的进行均衡受力,提高连接点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支撑梁、顶梁和连接件;所述支撑梁的工字槽内嵌套有连接件,支撑梁外侧抵接有顶梁,顶梁与支撑梁抵接处焊接有端板;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抵接板,抵接板之间焊接有交叉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梁和顶梁均为工字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抵接板与支撑梁内壁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梁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件下端与支撑梁抵接,支撑件通过螺栓与支撑梁和抵接板串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抵接板上开设有螺栓孔,支撑梁和端板上均开设有相应的螺栓孔,螺栓孔内贯穿有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包括抵接板和交叉连接杆的连接件,使得顶梁与支撑梁和抵接板同时串接固定,使得顶梁与支撑梁的连接处受力更加均衡,连接稳定性更好;通过设有与抵接板串接固定的支撑件,减小顶梁和支撑梁连接点的受力,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中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3为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中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中:1-支撑梁;2-顶梁;201-端板;3-连接件;301-抵接板;302-交叉连接杆;4-支撑件;5-螺栓;6-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支撑梁1、顶梁2和连接件3;所述支撑梁1和顶梁2均为工字梁,支撑梁1的工字槽内嵌套有连接件3,支撑梁1外侧抵接有顶梁2,顶梁2与支撑梁1抵接处焊接有端板201;所述连接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抵接板301,抵接板301与支撑梁1内壁抵接;所述抵接板301之间焊接有交叉连接杆302,使得连接件3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所述抵接板301上开设有螺栓孔6,支撑梁1和端板201上均开设有相应的螺栓孔6,螺栓孔6内贯穿有螺栓5,将连接件3、支撑梁1和顶梁2串接固定,由于抵接板301和端板201的存在,使得支撑梁1和顶梁2的连接处受力均衡,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顶梁2下端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有支撑件4,支撑件4下端与支撑梁1抵接,支撑件4通过螺栓5与支撑梁1和抵接板301串接固定,使得支撑板4具有较好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为顶梁2提供支撑,减小顶梁2和支撑梁1连接点的受力,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支撑梁、顶梁为现有技术;连接件、支撑件为本申请的创新点;通过设有包括抵接板和交叉连接杆的连接件,使得顶梁与支撑梁和抵接板同时串接固定,使得顶梁与支撑梁的连接处受力更加均衡,连接稳定性更好;通过设有与抵接板串接固定的支撑件,减小顶梁和支撑梁连接点的受力,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支撑梁(1)、顶梁(2)和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的工字槽内嵌套有连接件(3),支撑梁(1)外侧抵接有顶梁(2),顶梁(2)与支撑梁(1)抵接处焊接有端板(201);所述连接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抵接板(301),抵接板(301)之间焊接有交叉连接杆(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和顶梁(2)均为工字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301)与支撑梁(1)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2)下端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有支撑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下端与支撑梁(1)抵接,支撑件(4)通过螺栓(5)与支撑梁(1)和抵接板(301)串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301)上开设有螺栓孔(6),支撑梁(1)和端板(201)上均开设有相应的螺栓孔(6),螺栓孔(6)内贯穿有螺栓(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支撑梁、顶梁和连接件;所述支撑梁的工字槽内嵌套有连接件,支撑梁外侧抵接有顶梁,顶梁与支撑梁抵接处焊接有端板;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抵接板,抵接板之间焊接有交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包括抵接板和交叉连接杆的连接件,使得顶梁与支撑梁和抵接板同时串接固定,使得顶梁与支撑梁的连接处受力更加均衡,连接稳定性更好;通过设有与抵接板串接固定的支撑件,减小顶梁和支撑梁连接点的受力,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岩;关凤林;韩春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岩
技术研发日:2019.09.10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