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防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16824发布日期:2020-10-23 19:1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地下室外防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室外防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基础建设在逐渐的扩大、完善。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各种商业及基础建设都在迅速增加。为满足发展需求,许多地区采用吹填造陆,地基处理后进行建设。然而,这种地质条件会对地下工程的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保证基坑的安全性,一般会采用支护灌注桩加钢筋混凝土内支撑,这种方法较为安全但建设周期过长、后续还需对混凝土内支撑进行拆除。在内支撑拆除前,需将地下室外墙浇筑混凝土、拆模,剔除止水螺杆后修补平整,再做防水施工,回填石粉,并在石粉上浇筑换撑板,待换撑板达到强度后才可拆除混凝土内支撑。工程从浇筑混凝土到具备拆除支撑体系条件大约需要12天,混凝土支撑拆除、场地恢复也需要时间,整个施工过程大约需要20天。因此常规施工工序耗时长,极易影响现场的流水段施工,同时现场可能出现为了赶进度而提前拆模、止水螺杆封堵不到位、防水施工不到位等现象,会对地下室防水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室外防水方法,旨在解决拆除混凝土支撑体系耗时长。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室外防水方法,包括:

步骤一:基坑灌注桩面喷射混凝土,并做平整处理;

步骤二:在混凝土表面均匀刷上基层处理剂;

步骤三:在基层处理剂表面粘贴防水卷材;

步骤四:在防水卷材上粘贴挤塑苯板;

步骤五:在挤塑苯板与地下室混凝土外墙之间进行石粉回填。

进一步地,在基坑灌注桩面喷射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表面修补平整后,对基坑灌注桩面的阴角处通过水泥砂浆倒圆角,阳角进行打磨处理。

进一步地,在粘贴防水卷材时,在基坑出口处双向预留预设长度的防水卷材。

进一步地,在进行石粉回填后,浇筑换撑板。

进一步地,将预留的预设长度的防水卷材铺设在换撑板上。

进一步地,待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地下室顶板的防水卷材与换撑板的防水卷材相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防水体系。

进一步地,在基层处理剂表面粘贴防水卷材以及在防水卷材上粘贴挤塑苯板时,分别对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进行应力测试;

在防水卷材的表面均匀的设置若干应变片,在防水卷材的表面横向取m个位置,通过应变片检测m个位置处的应力,记为第一应力函数f(f1,f2……fm);

在挤塑苯板表面上选取的位置和在防水卷材的表面上选取的位置一一对应,挤塑苯板的第二应力函数为f’(f1’,f2’,……fm’),根据预设标准函数f0和f0’调整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防水卷材与混凝土表面连接时,首先比较f1和fm的第一差值,若第一差值高于预设差值f0,则重新调整防水卷材;若第一差值低于预设差值f0,则进行后续操作。

进一步地,在挤塑苯板和防水卷材连接时,比较f1’和fm’的第二差值,若第二差值高于预设差值f0’,则重新调整挤塑苯板;若第二差值低于预设差值f0’,则进行后续操作。

进一步地,在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连接时,比较第一应力函数f(f1,f2……fm)与第二应力函数为f’(f1’,f2’,……fm’)中一一对应的位置处的各个应力差值的绝对值,判定每一个应力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在预设的标准误差f0,若在,则继续后续操作,若不在,则确定对应的某组应力差值的绝对值的对应位置,以确定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厚度不满足预设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只需现场施工人员即可完成施工;施工速度快,可交叉作业,不受常规施工工序中,上部工序影响,可提前作业;防水质量可靠,避免现场为了赶进度而出现的防水质量问题;施工成本低,减少施工所需时间且质量有保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外防水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外防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外防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s101:基坑灌注桩面喷射混凝土,并做平整处理;

步骤二s102:在混凝土表面均匀刷上基层处理剂;

步骤三s103:在基层处理剂表面粘贴防水卷材;

步骤四s104:在防水卷材上粘贴挤塑苯板;

步骤五s105:在挤塑苯板与地下室混凝土外墙之间进行石粉回填。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法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可交叉作业,对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有好的保证,对后期施工进度也能有效保证,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具体而言,在基坑灌注桩面喷射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表面修补平整后,对基坑灌注桩面的阴角处通过水泥砂浆倒圆角,阳角进行打磨处理。

具体而言,在粘贴防水卷材时,在基坑出口处双向预留预设长度的防水卷材。

优选的,防水卷材优选为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具体而言,在进行石粉回填后,浇筑换撑板。

具体而言,将预留的预设长度的防水卷材铺设在换撑板上。

具体而言,待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地下室顶板的防水卷材与换撑板的防水卷材相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防水体系。

结合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时,可按以下步骤施工:

第一步:用混凝土喷射基坑灌注桩1的桩面,做平整处理。

第二步:混凝土表面修补平整,阴角处水泥砂浆倒圆角,阳角打磨处理;

第三步:混凝土表面均匀刷上基层处理剂2;

第四步:粘贴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在基坑出口处双向预留防水卷材7;

第五步: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上粘贴挤塑苯板4;

第六步:石粉5回填,随后浇筑换撑板6,将提前预留的防水卷材7满铺换撑板6;

第七步:待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地下室顶板的防水卷材与换撑板的防水卷材相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防水体系。

具体而言,石粉5回填时,在挤塑苯板4与地下室混凝土外墙8之间进行石粉5的回填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以下优点:

1.操作简单,现场施工人员即可完成;

2.施工速度快,可交叉作业,不受常规施工工序中,上部工序影响,可提前作业;

3.防水质量可靠,避免现场为了赶进度而出现的防水质量问题;

4.施工成本与常规工序相当,减少施工所需时间且质量有保证。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例在实施时,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施工时,需要进行石粉填充且需要防水卷材与灌注桩面喷射的混凝土基础,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在受到挤压力后,当石粉和灌注桩面喷射的混凝土存在突刺状凸起时,极易刺破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从而导致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防水保温的功能失效,基于此,提供了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具体而言,在基层处理剂表面粘贴防水卷材以及在防水卷材上粘贴挤塑苯板时,分别对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进行应力测试。

具体而言,在防水卷材的表面均匀的设置若干应变片,在防水卷材的表面横向取m个位置,通过应变片检测m个位置处的应力,记为第一应力函数f(f1,f2……fm);在挤塑苯板表面上选取的位置和在防水卷材的表面上选取的位置一一对应,挤塑苯板的第二应力函数为f’(f1’,f2’,……fm’),根据预设标准函数f0和f0’调整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厚度。

具体而言,在防水卷材与混凝土表面连接时,首先比较f1和fm的第一差值,若第一差值高于预设差值f0,则重新调整防水卷材;若第一差值低于预设差值f0,则进行后续操作。

具体而言,在挤塑苯板和防水卷材连接时,比较f1’和fm’的第二差值,若第二差值高于预设差值f0’,则重新调整挤塑苯板;若第二差值低于预设差值f0’,则进行后续操作。

具体而言,在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连接时,比较第一应力函数f(f1,f2……fm)与第二应力函数为f’(f1’,f2’,……fm’)中一一对应的位置处的各个应力差值的绝对值,判定每一个应力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在预设的标准误差f0,若在,则继续后续操作,若不在,则确定对应的某组应力差值的绝对值的对应位置,以确定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厚度不满足预设要求。

可以看出,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对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进行应力测试,在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应力测试结果无法满足预设要求时,调整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厚度,以保证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防水保温效果,进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损坏,进而提高防水保温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对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进行应力测试,通过在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表面贴敷引力片,进行应力测试,应变片用于测试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各处的应力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防水卷材上取m个点,其中m个点为间隔设置的,通过检测这m个点的应力变化判断防水卷材的应力状态,在进行防水卷材粘贴施工时,防水卷材与混凝土表面连接,防水卷材上的应力函数为f(f1,f2……fm),其中f1,f2……fm表示各个点的受力情况。由于防水卷材受力均匀,则各处的受力情况大致相同,当某处应力值存在明显差距时,则可以确定此处较为薄弱,通过调整其厚度进行加强。而此时在挤塑苯板上的对应位置处也进行应力检测,挤塑苯板上的应力函数为f’(f1’,f2’,……fm’),其中,f1’,f2’,……fm’表示各个点的受力情况;此时根据预设的标准函数f0和f0’,f0可以是f1,f2……fm中的一个数值,根据标准函数可以判断在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上各处的应力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发现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各处应力存处异常,则表示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存在被刺破的风险,应当及时调整,即在存在风险的位置处进行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厚度调整,可以是之间在存在风险的位置再敷设一层防水卷材或挤塑苯板,以通过增加防水卷材和挤塑苯板的厚度,解决上述风险,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