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线条精细的干粒布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5202发布日期:2020-07-21 12:4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线条精细的干粒布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砖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布料线条精细的干粒布料系统。



背景技术:

干粒釉瓷砖产品一改抛光砖过度耗料耗能,及制作环境易造成污染等缺点,并具有防滑、防磨与防污等使用效果。干粒釉属于陶瓷釉料的无光釉系列,由于釉料中含有耐高温难熔瘠形配料,及采用独特的釉料干压工艺,使瓷砖釉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产生无光与防滑的使用效果。

现有的干粒布料系统,只能施布出简单图案,像一些条形纹理或方块类的简单图案,而且线条粗糙,没法施布出线条分辨率高的精细图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布料线条精细的干粒布料系统,经过一次布料即可以施布出线条分辨率高的精细图案。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线条精细的干粒布料系统,包括布料装置和主皮带;所述布料装置设置于所述主皮带的正上方;

所述布料装置包括料斗、下料调节模块和副皮带;所述料斗是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多个所述料斗并列设置于所述副皮带的正上方,所述副皮带的输送方向和所述主皮带的输送方向相同,多个所述料斗的排列方向和所述副皮带的输送方向垂直;

每个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设有一个所述下料调节模块,所述下料调节模块包括盖板和驱动模块;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盖板绕自身一端做上下摆动;初始状态下所述盖板盖合所述料斗的出料口,布料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盖板绕自身一端向下摆动。

优选地,所述料斗的后侧壁的外侧于出料口设有传动轴;

所述传动轴和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盖板的一端和所述传动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底板、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分别成型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底板的一端和所述传动轴连接;

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高度均大于盖板的上下摆动幅度。

优选地,所述料斗的前侧壁垂直于所述盖板的底板,初始状态时,所述料斗的前侧壁与所述盖板的底板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料斗的后侧壁自下往上向后倾斜。

优选地,所述驱动模块为电机。

优选地,所述主皮带和所述布料装置的副皮带都通过辊轴驱动。

优选地,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外侧设有振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布料线条精细的干粒布料系统用于在砖坯上布料干粒,主皮带用于输送砖坯,多个料斗并列设置于主皮带的正上方以向砖坯布料干粒;各个料斗的出料口的开合相互独立控制,每个储存干粒的料斗通过下料调节模块相互独立调节下料的量和下料的时间,所述副皮带用于承载料斗输出的干粒并布料在位于其下方的主皮带的砖坯上。初始状态定义为不进行布料时的状态。

工作时所述副皮带持续运行向下方的主皮带的砖坯布料干粒,并排的多个所述料斗中只有与砖坯上对应需要布料干粒的区域才驱动对应的下料调节模块打开出料口,而无需布料干粒的区域对应的料斗的出料口被盖板盖住,工作过程类似于喷墨打印,从而实现打印式的定位布料干粒,可在砖坯上形成线条精细的复杂图案;区别于沿砖坯输送方向前后布置多个布料装置,无需设置多个布料工位,砖坯经过一个布料工位即可,提高了瓷砖的生产速度。干粒的颗粒粒径在3mm以下,且流动性好,即使布料时开口在2cm以下料斗内的干粒也会在重力作用下从开口洒出,并不会发生堵塞;在盖板上升盖合时流动性好且不易结团的干粒并不会影响密封效果。

每个所述料斗可放置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干粒,所述下料调节模块的驱动模块通过驱动所述盖板从而调节所述出料口的开合度,使料斗单位时间内的下料量不同,就能调节下落到所述副皮带上的干粒厚度,从而可在砖坯上施布不同厚度的干粒,根据生产需要可形成多变的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的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布料时的结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料斗和下料调节模块的结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布料装置;2主皮带;11料斗;12下料调节模块;13副皮带;111前侧壁;112后侧壁;113出料口;114传动轴;121盖板;122驱动模块;1211底板;1212左挡板;1213右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6所示,一种布料线条精细的干粒布料系统,包括布料装置1和主皮带2;所述布料装置1设置于所述主皮带2的正上方;

所述布料装置1包括料斗11、下料调节模块12和副皮带13;所述料斗11是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料斗1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3;多个所述料斗11并列设置于所述副皮带13的正上方,所述副皮带13的输送方向和所述主皮带2的输送方向相同,多个所述料斗11的排列方向和所述副皮带13的输送方向垂直;

每个所述料斗11的出料口113设有一个所述下料调节模块12,所述下料调节模块12包括盖板121和驱动模块122;所述盖板121位于所述出料口113的下方,所述盖板12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1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122驱动所述盖板121绕自身一端做上下摆动;初始状态下所述盖板121盖合所述料斗11的出料口113,布料时所述驱动模块122驱动所述盖板121绕自身一端向下摆动。

所述布料线条精细的干粒布料系统用于在砖坯上布料干粒,主皮带2用于输送砖坯,多个料斗11并列设置于主皮带2的正上方以向砖坯布料干粒;各个料斗11的出料口113的开合相互独立控制,每个储存干粒的料斗11通过下料调节模块12相互独立调节下料的量和下料的时间,所述副皮带13用于承载料斗11输出的干粒并布料在位于其下方的主皮带2的砖坯上。初始状态定义为不进行布料时的状态。

工作时所述副皮带13持续运行向下方的主皮带2的砖坯布料干粒,并排的多个所述料斗11中只有与砖坯上对应需要布料干粒的区域才驱动对应的下料调节模块12打开出料口113,而无需布料干粒的区域对应的料斗11的出料口被盖板121盖住,工作过程类似于喷墨打印,从而实现打印式的定位布料干粒,可在砖坯上形成线条精细的复杂图案;区别于沿砖坯输送方向前后布置多个布料装置1,无需设置多个布料工位,砖坯经过一个布料工位即可,提高了瓷砖的生产速度。干粒的颗粒粒径在3mm以下,且流动性好,即使布料时开口在2cm以下料斗11内的干粒也会在重力作用下从开口洒出,并不会发生堵塞;在盖板121上升盖合时流动性好且不易结团的干粒并不会影响密封效果。

每个所述料斗11可放置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干粒,所述下料调节模块12的驱动模块122通过驱动所述盖板121从而调节所述出料口113的开合度,使料斗11单位时间内的下料量不同,就能调节下落到所述副皮带13上的干粒厚度,从而可在砖坯上施布不同厚度的干粒,根据生产需要可形成多变的装饰效果。

优选地,所述料斗11的后侧壁112的外侧于出料口113设有传动轴114;

所述传动轴114和所述驱动模块1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122驱动所述传动轴114转动,所述盖板121的一端和所述传动轴114连接。

通过驱动模块122驱动所述传动轴114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盖板121绕自身一端做上下摆动;初始状态下所述盖板121盖合所述料斗11的出料口113,布料时所述驱动模块122驱动所述盖板121绕自身一端向下摆动,布料完毕后所述驱动模块122驱动所述盖板121绕自身一端向上摆动,重新盖合所述料斗11的出料口113。

优选地,所述盖板121包括底板1211、左挡板1212和右挡板1213,所述左挡板1212和右挡板1213分别成型于所述底板1211的左右两端,所述底板1211的一端和所述传动轴114连接;

所述左挡板1212和右挡板1213的高度均大于盖板121的上下摆动幅度。

从而布料时在所述出料口113的朝向所述副皮带13的输送方向的前侧和所述盖板121的前侧之间形成开口,同时所述出料口113的其余位置由所述盖板121遮挡,限制干粒仅从前端的开口洒出,有利于控制干粒布料于砖坯上的位置,提高布料位置控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料斗11的前侧壁111垂直于所述盖板121的底板1211,初始状态时,所述料斗11的前侧壁111与所述盖板121的底板1211紧密贴合。

初始状态时,所述前侧壁111与所述盖板121的底板1211紧密贴合,可保证所述料斗11不会漏料。由于所述前侧壁111与所述盖板121的底板1211相互垂直,所述前侧壁111与所述盖板121的底板1211之间的贴合度更高。

优选地,所述料斗11的后侧壁112自下往上向后倾斜。

所述料斗11的后侧壁112自下往上向后倾斜,有利于料斗11内的干粒顺利下料。

优选地,所述驱动模块122为电机。

电机是现有的起驱动作用的设备,方便采购和安装,可根据现有的安装方式与所述传动轴114安装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皮带2和所述布料装置1的副皮带13都通过辊轴驱动。

辊轴驱动皮带时现有的皮带传动方式,所述辊轴方便采购和安装。

优选地,所述前侧壁111和后侧壁112的外侧设有振动模块。

前侧壁111和后侧壁112的外侧设置有振动模块,所述振动模块的设置可保证所述盖板121打开后所述出料口113正常下料,防止干粒在料斗11的内壁粘覆,也防止干粒在所述出料口113处堵塞。

所述振动模块为振动电机或振动器。振动电机和振动器是现有的起振动作用的设备,方便采购和安装,可根据现有的安装方式安装于所述前侧壁111和后侧壁112的外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