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调节升降建筑爬架导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5078发布日期:2021-01-15 11:5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新型可调节升降建筑爬架导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类,尤其是一种新型可调节升降建筑爬架导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导轨两侧是躺开的槽形钢,由防坠导轨卡轮在槽口沿导轨上下滑动,防坠卡头卡入导轨扣口。但这个结构不牢固,过道板在夹紧卡轮卡入压在槽型导轨时易脱出,导致过道板易滑跌出,造成安全事故。建筑业繁重体力劳动,工人们辛勤劳动建成了高楼大厦,传统建筑爬架是用木条搭栅架,外加网袋布搭边护安全。用竹排做为过道板。其虽然能施工,但存在危险隐患。为能达到安全施工,本人发明了一种新型可调节升降建筑爬架导轨,轻便、快捷、安全可靠。对比文件1,申请号:cn201811066526,发明名称:齿条工字型导轨及升降脚手架,提出了一种齿条工字型导轨及升降脚手架,通过设置齿轮与直线齿条,可驱动主梁或直线轨道本体在倾斜建筑面上上升或者下降,工字型槽钢与主梁或附墙座滑动或者滚动连接,保证运动的稳定性;设置楔形块和t形杆,在导轨上升到安装位置后,自动对其进行固定,便于安装;设置挂钩,可防止主梁坠落;设置伸缩杆,将活动梁顶部与主梁铰连接,可根据建筑面的倾斜程度,自动调节承重板,使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便于施工。对比文件2,申请号:cn201220682404,发明名称:脚手架防坠落导轨,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的附属装置,特别是属于一种适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坠落导轨。具有导轨本体,导轨本体的断面为工字型,导轨本体一侧具有支撑块,按纵向、等间距有序排列;导轨本体另一侧具有连接背板,其上设有圆形通孔。对比文件3,申请号:cn201520090006,发明名称:分节式导轨,包括:两根导轨立柱和连接两根导轨立柱的多根防坠横杆,在导轨立柱的两端具有配合孔。该分节式导轨构造简单,拆卸方便,加工容易,自重轻。可以根据建筑结构情况,实现逐步、逐层组装或逐步、逐层拆装。对比文件1、2、3与本案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铝合金板加槽钢做成了安装快捷,用料省,结构新颖,功能齐全,性能可靠,坚固,重量轻,成本低,安全可靠,方便使用的一种新型可调节升降建筑爬架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可调节升降建筑爬架导

轨,包括导轨筒、内孔、固定墙板厚、外墙板支撑板、外墙板、外墙板厚、外墙板与两侧外墙板支撑板夹角、固定墙板、铸模参考取长、导轨筒内孔中心半径、导轨筒外端面至内孔中心半径、导轨筒外端面至外墙板距离、导轨筒中心距、左右导轨筒外端距离、导轨扣口、固定孔、防坠卡头、防坠导轨卡轮、导轨体、导轨端口至扣口距离、扣口之间中心距、扣口过渡圆弧和扣口边宽,其特征在于左右两边导轨筒1之间有固定墙板8,导轨筒1顶面内侧有外墙板支撑板4,左右两边外墙板支撑板4顶面之间有外墙板5,外墙板5中心线上有导轨扣口15,固定墙板8中心线上有固定孔16,由导轨筒1、固定墙板8、外墙板5、外墙板支撑板4构成导轨体19。

导轨筒内孔中心半径10为5mm以上,导轨筒外端面至内孔中心半径11为6mm以上。

外墙板厚6为1mm以上,固定墙板厚3为1mm以上。

外墙板与两侧外墙板支撑板夹角7为10度以上,外墙板支撑板4两侧底固接在左右两导轨筒1顶面内侧。

左右两导轨筒1中心距为30~300mm。

左右两导轨筒1外端之间距离50~500mm。

导轨扣口15的口径为2ⅹ2mm~100ⅹ100mm。

固定板的固定孔16口径为φ1mm以上。

导轨筒1长度为10cm以上。

导轨体19在建筑爬架有一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比传统技术优越,结构新颖,设计花样搭配协调,材料省,重量轻,容易取材,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性能可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按图3的a-a半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坠卡头卡入导轨扣口及两防坠导轨卡轮卡在导轨筒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导轨筒1、内孔2、固定墙板厚3、外墙板支撑板4、外墙板5、外墙板厚6、外墙板与两侧外墙板支撑板夹角7、固定墙板8、铸模参考取长9、导轨筒内孔中心半径10、导轨筒外端面至内孔中心半径11、导轨筒外端面至外墙板距离12、导轨筒中心距13、左右导轨筒外端距离14、导轨扣口15、固定孔16、防坠卡头17、防坠导轨卡轮18、导轨体19、导轨端口至扣口距离20、扣口之间中心距21、扣口过渡圆弧22、扣口边宽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技术实施方案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用材为铝合金、钢材、竹纤维之一种材料做成导轨体19,导轨体19安装防坠卡头17和防坠导轨卡轮18,防坠卡头17卡入导轨卡口15起止跌作用。防坠导轨卡轮18装在导轨筒1,防坠导轨卡轮18安装在防坠机构两侧,防坠卡头17和防坠导轨卡轮18形成三点定位限定防坠机构和过道板定位不下跌。导轨筒1在导轨体19的左右两边一边一个,左右导轨筒1之间有固定墙板8。导轨筒1成对称在固定墙板8两侧,外墙板支撑板4底端成对称装在两侧导轨筒1的外径上,外墙板支撑板4顶端之间是外墙板5,外墙板支撑板4、外墙板5、固定墙板8和导轨筒1圈围中间是筒形内腔。左右两边导轨筒1顶面内侧有外墙板支撑板4,外墙板支撑板4之间有外墙板5并相连接形成新颖建筑爬架的导轨体。导轨端口至扣口距离20为50mm,两扣口的扣口之间中心距21为100mm,扣口过渡圆弧22为r10mm,扣口边宽23为50mm。固定墙板厚3的厚度为10mm,外墙板5的厚度为8mm,导轨筒内孔中心半径10为20mm,导轨筒外端面至内孔中心半径11为25mm,固定孔16为φ10~φ60mm,导轨扣口15口径为5ⅹ50mm~100ⅹ1000mm。外墙板5与两侧外墙板支撑板夹角7为5~75度,导轨筒1长度根据建筑施工地选配。使用时固定墙板8的固定孔16用螺栓固紧在建筑爬架柱架上,建筑爬架的防坠机构的防坠卡头17卡入导轨扣口15。建筑爬架的过道板有防坠机构,建筑工人在过道板上面来回行走工作。鉴于传统的导轨两侧是躺开的槽形钢,由防坠导轨卡轮在槽口沿导轨上下滑动,防坠卡头卡入导轨扣口。但这个结构不牢固,过道板在夹紧卡轮卡入压在槽型导轨时易脱出,导致过道踏板易滑跌出,造成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把原导轨两侧边的槽钢槽口改成方形筒套卡轮结构,防坠导轨卡轮18安装在导轨筒1,保证防坠导轨卡轮18绝对性的稳定在导轨两侧的导轨筒1且不会甩出来造成不安全隐患。

实施例2,参照附图,参照实施例1,把导轨筒1轴向开缺口,但导轨筒1为圆弧形,防坠导轨卡轮18从这缺口装入导轨筒1。当防坠导轨卡轮18装入在导轨筒1内腔里工作时不易甩出,保证操作安全。

实施例3,参照附图,参照实施例1、2,、生产导轨的技术要求为公差±0.5mm;、表面平整度不允许有裂纹及严重创伤;、材料按gb/t6892标准执行;、表面处理光身;、原材料长度l=3510~8510mm。

实施例4,参照附图,参照实施例1、2、3,导轨筒1、外墙板支撑板4、外墙板5、固定墙板8和导轨筒外端面至外墙板距离12可以轴向延伸长度和/或径向延伸长度。

实施例5,参照附图,参照实施例1、2、3、4,由防坠机构的防坠卡头17卡入导轨扣口15,由防坠导轨卡轮18安装在导轨筒1内腔里。

实施例6,参照附图,参照实施例1、2、3、4、5,导轨体19为建筑爬架的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