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地下框架柱结构多层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562192发布日期:2021-04-06 12:1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被动式地下框架柱结构多层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被动式地下框架柱结构多层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被动式节能屋又称被动式房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被动式房屋可以用非常小的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的温度,非常环保。被动房屋的基本原则就是能效。保温墙体、门窗技术、高效的建筑通风、电器节能都是解决能效的基础。

被动式住房的地下框架柱,该部位正常住宅无需进行设置保温,被动式住宅由于节能要求该部位需进行保温施工,且现行做法均按外墙保温施工方法施工,因地下结构涉及回填土对保温造成挤压,为保证保温安装稳固性,特进行该部位节点改进。

现有施工技术的缺点主要有:1,现有技术仅进行砂浆粘接,回填土过程中易脱落;2、保温层顶部和底部未采用发泡胶密实,回填土易对保温板腐蚀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被动式地下框架柱结构多层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施工后,质量差、回填土易对保温板腐蚀破坏、成本高、保温结构稳定性有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被动式地下框架柱结构多层保温结构,所述多层保温结构包括框架柱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第一保温层有四片并且围合设置在框架柱外表面,第一保温层包括第一自由端和第一固定端,相邻第一保温层之间的第一固定端抵接设置在第一自由端内侧面;

第二保温层有四片并且分别贴合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外表面,第二保温层包括第二自由端和第二固定端,相邻第二保温层之间的第二固定端抵接设置在第一自由端内侧面;

第三保温层有四片并且分别贴合设置在第二保温层外表面,第三保温层包括第三自由端和第三固定端,相邻第三保温层之间的第三固定端抵接设置在第二自由端内侧面;

还包括间隔设置的锚栓,锚栓穿过保温层、锚栓端部插入框架柱内。

进一步,第一自由端向外伸出的长度等于第二保温层的厚度。

进一步,第二自由端向外伸出的长度等于第三保温层的厚度。

进一步,第二自由端与第三自由端平齐。

进一步,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之间、第二保温层与第三保温层之间均设置有粘结层;粘结层厚度至少为2mm。

进一步,粘结层采用粘结砂浆或者发泡胶。

发泡胶用于每层保温板粘结完成后缝隙处喷涂发泡胶封缝。

进一步,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的厚度相等;厚度为100mm。

进一步,锚栓插入框架柱的深度至少为50mm,相邻锚栓之间的距离为800mm。

进一步,多层保温结构的横截面呈方形。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上述被动式地下框架柱结构多层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裁好待粘接的保温材料运到指定地点;

步骤二,在框架柱外表面涂刷粘结层,粘结层厚度至少为2mm;

步骤三,将第一保温层围合粘接在框架柱的外表面,相邻的第一保温层之间的第一固定端抵接在第一自由端内侧面,第一自由端尾部向外伸出,伸出的长度与第二保温层的厚度相适应;

步骤四,在第一保温层外表面涂刷粘结层,粘结层厚度至少为2mm;

步骤五,将第二保温层围合粘接在第一保温层的外表面,第二保温层的第二固定端抵接在第一自由端内侧面,第二自由端尾部向外伸出,伸出的长度与第三保温层的厚度相适应;

步骤六,在第二保温层外表面涂刷粘结层,粘结层厚度至少为2mm;

步骤七,将第三保温层围合粘接在第二保温层的外表面,第三固定端抵接在第二自由端内侧面;

步骤八,将锚栓由第三保温层外侧钉入框架柱内;

步骤九,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提供的被动式地下框架柱结构多层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多层保温结的施工过程简单、实操效果好、成本低廉、成品质量好,使用年限长,先将回填土回填至保温板标高底部,避免回填夯实过程中对保温板破坏。

2,本发明提供的被动式地下框架柱结构多层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的避免了现阶段施工仅使用砂浆粘接,在回填土过程中易出现脱落的情况,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保温节点侧视图。

附图标记:1-框架柱、2-第一自由端、3-第一固定端、4-第二自由端、5-第二固定端、6-第三自由端、7-第三固定端、8-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被动式地下框架柱结构多层保温结构,所述多层保温结构包括框架柱1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第一保温层有四片并且围合设置在框架柱1外表面,第一保温层包括第一自由端2和第一固定端3,相邻第一保温层之间的第一固定端3抵接设置在第一自由端2内侧面;

第二保温层有四片并且分别贴合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外表面,第二保温层包括第二自由端4和第二固定端5,相邻第二保温层之间的第二固定端5抵接设置在第一自由端2内侧面;

第三保温层有四片并且分别贴合设置在第二保温层外表面,第三保温层包括第三自由端6和第三固定端7,相邻第三保温层之间的第三固定端7抵接设置在第二自由端4内侧面;

还包括间隔设置的锚栓8,锚栓8穿过保温层、锚栓8端部插入框架柱1内。

其中,第一自由端2向外伸出的长度等于第二保温层的厚度。第二自由端4向外伸出的长度等于第三保温层的厚度。第二自由端4与第三自由端6平齐。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之间、第二保温层与第三保温层之间均设置有粘结层;粘结层厚度至少为2mm。粘结层采用粘结砂浆或者发泡胶。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的厚度相等;厚度为100mm。

发泡胶用于每层保温板粘结完成后缝隙处喷涂发泡胶封缝。

锚栓8插入框架柱1的深度至少为50mm,相邻锚栓8之间的距离为800mm。

进一步,多层保温结构的横截面呈方形。

上述被动式地下框架柱结构多层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裁好待粘接的保温材料运到指定地点;

步骤二,在框架柱1外表面涂刷粘结层,粘结层厚度至少为2mm;

步骤三,将第一保温层围合粘接在框架柱1的外表面,相邻的第一保温层之间的第一固定端3抵接在第一自由端2内侧面,第一自由端2尾部向外伸出,伸出的长度与第二保温层的厚度相适应;

步骤四,在第一保温层外表面涂刷粘结层,粘结层厚度至少为2mm;

步骤五,将第二保温层围合粘接在第一保温层的外表面,第二保温层的第二固定端5抵接在第一自由端2内侧面,第二自由端4尾部向外伸出,伸出的长度与第三保温层的厚度相适应;

步骤六,在第二保温层外表面涂刷粘结层,粘结层厚度至少为2mm;

步骤七,将第三保温层围合粘接在第二保温层的外表面,第三固定端7抵接在第二自由端4内侧面;

步骤八,将锚栓8由第三保温层外侧钉入框架柱1内;

步骤九,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