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26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放多辆车辆的立体车库,特别是一种采用钢索及链条传动机构使车架板可上下左右移动从而可方便地存取车辆的立体车库。
已有技术中的立体车库多采用固定通道中的升降机构使车辆进入存车的格子结构中。在美国专利US4986714中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其中升降机将一个车辆运输板送到立体车库的某一层,然后由导轨机构将该车辆运输板送到该层的指定位置。这种立体车库的特点是它的升降机设置在一个固定的通道中,这样对于存放大量车辆的车库来说,就需要有许多这样的升降机通道,或者采用比较复杂的移动装置使车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同样,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1231349.8中公开了一种多层机械式车库,它采用升降机通过钢索将升降架送到某一层,然后通过一种滚动轮将升降架上的车辆送入存车的格子结构中。这种立体车库的缺点是存车空间与通道空间的比例过小,从而不能有效地利用空间。
针对已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利用空间、能增加存车面积的立体存车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复杂机械移动装置的立体存车库。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电脑技术来对存车及取车进行控制的全自动立体车库。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车库包括一组立柱,这些立柱通过基座与地面用螺栓连接在一起,一组与立柱连接在一起的纵梁,一组与立柱连接在一起的横向导轨,一组与立柱连接在一起的顶部横梁及顶部纵梁,上述立柱、纵梁、横向导轨、顶部横梁及顶部纵梁构成了一个多层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立体车库还包括一组升降马达及相应的传动机构,它们通过钢索使得用于停放车辆的车架板放至地面或由地面提升至相应的位置,一组横移托梁,上述车架板通过钢索吊装在该横移托梁上,并可随横移托梁一起运动,该横移托梁设置在多层框架结构的第二层至倒数第二层,一组横移马达及相应的传动机构,它们通过链条使上述横移托梁以及设置在第一层的车架板横向运动,该框架结构在第一层至倒数第二层中每一层至少有一个格子是空格,从而上述横移托梁及第一层的车架板可以移动一格,一个控制机构,它通过电脑自动控制上述升降马达及横移马达的操作,从而使车架板按照一定规律横向或纵向运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车库的正面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车库的部分剖面侧视图,其中示出了横移托梁的结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横移托梁的立体图;图4是导轨的一种结构;图5是导轨的另一种结构;图6a和图6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立体车库操作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立体车库控制面板的示意图。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车库包括立柱(1)、横向导轨(2)、纵梁(3)、顶部横梁(9)及顶部纵梁(10),它们分别用螺栓彼此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多层框架结构,所述立柱(1)通过基座(11)用螺栓固定在地面上。设置在第一层的车架板(5)可以由横移马达(8)驱动作横向移动,但不能作纵向移动,而设置在顶层的车架板(5)可以由升降马达(6)驱动通过钢索(7)作纵向运动,但不能作横向移动。与此相反,设置在第二层至倒数第二层的车架板(5)可以在升降马达(6)及横移马达(8)的作用下作横向运动及纵向运动。在
图1所示的例子中,该框架结构为四层三列。可以看出,从第一层至第三层,该框架结构分别空出一格,以使车架板(5)可以作横向运动。而第四层车架板可通过钢索(7)作纵向运动,但不能作横向运动。第一层至第四层的横移马达(8)固定在框架上,通过链条使第一层至第四层的车架板作横向运动。第四层的升降马达(6)被固定在框架上,而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升降马达(6)被固定在横移托梁(4)上,可以随横移托梁(4)一起运动。在框架结构边缘还设有维修梯(12)以使维修工可以进行日常维修。
如图3所示,横移托梁(4)可以用两根横梁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框架,四个滑轮(13)被固定在该框架上,车架板(5)通过钢索(7)、滑轮(13)以及升降马达(6)及相应的传动机构而可以作上下运动,包括横移托梁(4)的框架被横向导轨(2)所支撑,并可沿该横向导轨(2)作横向运动。横移马达(8)被固定在横向导轨(2)上,通过链条驱动该横移托梁沿图示箭头的方向移动。
横向导轨(2)与横移托梁(4)的啮合方式可以有多种,图4和图5示出了二种可能的方式。在图4中,横向导轨(2)为工字钢梁,横向导轨(2)被插在该工字钢梁的凹槽中,在横移托梁(4)的上下二面配有滑轮,以利于横移托梁(4)在横向导轨中的移动。滑轮(13)被安装在横移托梁上,在横移托梁(4)上具有一个孔洞,钢索(7)从其中穿过,以将车架板吊起。在图5中,横向导轨(2)为L形钢梁,横移托梁被架在该导轨上,在横移托梁(4)的下面安装有滑轮,使该横移托梁可以沿导轨横向移动。当然,导轨的形状可以有多种,而横移托梁与横向导轨的配合方式也可以有多种。
图6a和图6b表示本实用新型立体车库的操作方式。在图6a中,第一号至第九号车停放在各自的位置上。在图6b中,当需要将四号车取出时,横移马达通过链条使第一、第二和第三号车向右移动,而升降马达通过钢索使第四号车从第四层放至第一层,从而可将第四号车取出。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机构的键盘,在该键盘上除了标有各车位的数字以外,还标有“取车”、“回位”及“开关”。在操作时,若要取出七号车,操作者只需按下数字“7”,再按下“取车”键,电脑控制系统即可自动使第八、第九号车向右移动,再将七号车向下移动,从而将七号车取出。
上述实施例所给出的只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形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许多改进,例如,该车库可为四层以上,而该车库的纵列数目也可为四列以上,而且纵列数目越多,越能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这些改进并未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而也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车库采用的是钢索和链条结合的矩阵式传动结构原理,结合电脑技术使每个转换环节都实现自动化程序控制。整个结构的材料是采用规格方、槽、角钢制成规格配套设备,根据用户及停车数量的多少进行组合,其优点是设备先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并充分利用了土地的空间,而且成本比较低。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车库,包括一组立柱,这些立柱通过基座与地面用螺栓连接在一起,一组与立柱连接在一起的纵梁,一组与立柱连接在一起的横向导轨,一组与立柱连接在一起的顶部横梁及顶部纵梁,上述立柱、纵梁、横向导轨、顶部横梁及顶部纵梁构成了一个多层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立体车库还包括一组升降马达及相应的传动机构,它们通过钢索使得用于停放车辆的车架板放至地面或由地面提升至相应的位置,一组横移托梁,上述车架板通过钢索吊装在该横移托梁上,并可随横移托梁一起运动,该横移托梁设置在多层框架结构的第二层至倒数第二层,一组横移马达及相应的传动机构,它们通过链条使上述横移托梁以及设置在第一层的车架板横向运动,该框架结构在第一层至倒数第二层中每一层至少有一个格子是空格,从而上述横移托梁及第一层的车架板可以移动一格,一个控制机构,它通过电脑自动控制上述升降马达及横移马达的操作,从而使车架板按照一定规律横向或纵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位于顶层的升降马达被安装在框架上,而第二层至倒数第二层的升降马达被安装在所述横移托梁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托梁被支撑在所述横向导轨上,并可沿该横向导轨移动,该横移托梁可由二根横梁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框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轨由工字钢梁构成,所述横移托梁伸入横向导轨的凹槽中,在横移托梁的上下二面具有滑轮,使横移托梁可以容易地沿该横向导轨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轨由L形钢梁构成,在所述横移托梁的下面设有滑轮,横移托梁通过滑轮被支撑在该横向导轨上,可沿该导轨移动。
6.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移托梁上设置滑轮,钢索通过该滑轮将车架板吊起。
7.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为四层三列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立体车库,包括立柱(1)、横向导轨(2)、纵梁(3)、顶部横梁(9)及顶部纵梁(10),它们彼此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多层框架结构。设置在第一层的车架板(5)可以由横移马达(8)驱动作横向移动,但不能作纵向移动,而设置在顶层的车架板(5)可以由升降马达(6)驱动通过钢索(7)作纵向运动,但不能作横向移动,设置在第二层至倒数第二层的车架板(5)可以在升降马达(6)及横移马达(8)的作用下作横向运动及纵向运动。
文档编号E04H6/12GK2182219SQ9321673
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8日
发明者蔡光耀 申请人:深圳丰耀停车库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