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的浮动式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27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床的浮动式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制品的成型机床设备,是一种用于陶瓷制品成型冲压床上的模具结构。
一般以粘土压制而制成如瓷砖等陶瓷制品工艺中,因其在向压模盒中填入粘土或粉末时,经常会发生容量及密度上的不均匀,从而会造成制品因压制不均匀并进而在嗣后的烧制过程中造成不规则的收缩,便产生产品不规则的缩腰、弯曲或大小头的结果,产品废品率较大。为克服这种填入压模盒中的粉末的不均匀性,现有技术中用一种内含流体循环的冲床来进行等定位压制作业。但是,虽然用包含这一技术的冲床可调整好压模盒中粉末的不均匀状态,达到均匀压制,从而消除制成品的尺寸变异、凸起及变形,但是因为受瓷砖下半部的形状限制,使得这一技术还存在许多瑕疵,进而在涂抹有透明釉之瓷砖表面造成了问题。再者,这种设备是利用浮动平面将冲床固定于等压制机上的,而该等压制机则连结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板子上,用有浮动制剂与液压活塞配合固定,这些活塞又系在中间隔板中滑动。这些中间隔板系固定于具有液压导管的底座上,而这些导管与活塞相连。在压制过程中,在导管中的不可压缩流体与被压制的粉末的分配厚度及/或密度成比例地对活塞进行作业,并在压模盒上卸载。虽然这种技术及设备有很好的效果,并可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但因其结构相当复杂,实际成本非常昂贵,并且,因结构上的限制,使得无法承受较大的冲压压力,且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易于断裂变形,致使内部装承的油质易于外漏,故而寿命较短。另一种解决方式是在一座体的平面上很薄的金属条上设置一液压导管,并在其上复盖一层很薄的弹性层。但是这种构造仍无法克服被压制原料装填的不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冲床用浮动式模具结构,用以可针对被压制粘土/或粉末的装载不均匀状态而自行浮动调整其整个压制表面位置,使得经由压制及烧制制成的陶瓷产品具有较均匀的密度和厚度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冲压床中包含有一浮动压制结构,具体为在冲床连板和与之相对应的座体之间设置有一其内灌充有不可压缩工作流体的中间隔板,并在冲床连板的底面上嵌合有一层弹性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因模具内具有一浮动层,即冲床连板籍由一中间隔板及嵌合其上的弹性壁固定在座体上,中间隔板内灌充有不可压缩工作流体,因此,冲床在压制过程中,尤其是针对瓷砖的压制时,在该中间隔板内的不可压缩流体以一定负荷压在弹性层上,并进而压在与其连结的冲床连板的整个表面上,而且随着被压制的粘土聚集位置及/或重量上的不同会自行浮动调整整个压制表面的位置。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按设计要求压制出厚度差异微小(十分之几厘米)、密度较均匀的陶瓷产品。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横断面图。
由附图所示实施例见,本实用新型包括由等定位的座体1、中间隔板3及弹性壁等主要构件所构成。冲床连板2的底面8上嵌合有一层弹性壁7,该冲床连板2藉由弹性壁7和中间隔板3固定在座体1上,该中间隔板3内灌注有不可压缩的工作流体(例如油),该中间隔板3的底面被座体1顶面的金属壁4所限定,其周缘则被嵌合于座体1之边缘6的弹性壁5所限定。冲床连板2的整个底部支承在弹性壁7、弹性壁5及座体1之边缘6之外表9的延长部分20上。
弹性壁5、7及20是由如橡胶等有高弹性变形及耐高温的弹性材料制成,它们与金属壁4、6、8及9间藉硫化处理过程或其它适当并为常规的粘结方式相连结。
连结装置10系由硫化的弹性材料制成。由图2见,本实施例中的连结装置10为一在其底部具有一凸缘的小活塞12,该小活塞12滑动地穿设于座体1上之连接套孔中,并穿过与弹性壁5及7相同的弹性防水周缘5′而接合于冲床连板2的底面8,用螺钉15固定,并且该小活塞12以其底部的凸缘抵置在套孔底缘的止挡缘14上。如此结构的连结装置,可使不可压缩工作流体密封在中间隔板3中而不会泄漏出。
为达成一较佳的机械式密封,本实用新型可于围绕连结装置10的座体1的表面4处设置具有镶切科壁的座部16,且用弹性材料7固定于该座部16中。
在上述构造中,弹性壁5、5′、7、17及20系单一元件,给予多个标号只是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因为它们间是互相连结而无任何间隔的。
连结装置10也可以是完全硫化而具有弹性的其它形状。在压制时,就算粉末装填不均匀,该中床连板2的整个表面可随着粉末的分布形态而适当地变动形状及位置,另外,不可压缩的工作流体会相对于上述粉末分布形态面改变分布位置。
由图见,冲床连板2经由其整个表面的浮动连结而固定于座体1上,由冲床连板2的外周缘18与座体1的周缘6构成伸缩的连结结构,这就保证了组件的完美滑动以及冲床连板2的整个表面能正确的变动;该功能结构的特征是该运转状况使得冲床连板2能实现平均磨损,故而冲床连板2的厚度可以相应减个,则整体使用的成本即可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冲床的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冲床连板(2)和与之相对应的座体(1)之间设置有一其内灌充有不可压缩工作流体的中间隔板(3),并在冲床连板(2)的底面(8)上嵌合有一弹性壁(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隔板(3)的位置由座体(1)顶面金属壁(4)和周缘(6)的弹性壁(5)所限定,而冲床连板(2)的底面系被嵌合在该冲床连板(2)的整个底面(8)上的弹性壁(7)所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壁(7)与该冲床连板(2)底面(8)相连结,并在周缘延伸而与座体(1)之周缘(6)的外表面(9)相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座体(1)之周缘(6)平顺地定位在该冲床连板(2)的周缘(18)之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冲床连板(2)及该对应座体(1)用数个穿过弹性壁并可沿其纵轴(11)方向滑动的连结装置(10)互相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连结装置(10)为由在一底部具有凸缘的小活塞(12),该小活塞(12)滑动地穿设于座体(1)上之连接套孔中,并穿过与弹性壁(5)及(7)相同的弹性防水周缘(5)而接合于冲床连板(2)的底面(8),用螺钉(15)固定,并以其底部的凸缘抵置在穿孔底缘的止挡缘(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连结装置(10)系由硫化的弹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中间隔板(3)中的不可压缩工作流体与弹性防水周缘元件(5)相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1、2、3、5、6、7、8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围绕连结装置(10)的座体(1)的金属壁(4)处设置有镶切斜壁的座部(16),且用弹性材料(17)固定于该座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包括中间隔板(2)的弹性壁(7)及(5)、弹性防水周缘元件(5)、(固定材料)弹性壁(17)及座体(1)的周缘(6)的外表面(9)上的延长部分(20)均由特殊的单一结构元件所制成,它们间互相连续连接而无任何间隙;该弹性材料为由橡胶或能抵抗不可压缩工作流体之动作压力和任何具有高弹性变形能力的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冲床连板(2)与座体(1)藉由中间隔板(3)连结,且该中间隔板(3)通过弹性壁(7)连结于冲床连板(2)的下部(8),再于其中灌充有不可压缩的工作流体,从而冲床连板(2)的整个表面可随着粉末分布状态面适当地变动形状及位置,且该不可压缩的工作流体会相对于上述粉末布置位置而改变分布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浮动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冲床连板(2)系经由其整个表面的浮动连结而固定于座体(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配置在陶瓷制品成型冲压床上的浮动式模具结构。主要特点是在冲床连板和与之相对应的座体之间设置有一其内灌充有不可压缩工作流体的中间隔板,并在冲床连板的底面上嵌合有一层弹性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陶瓷制品的压制过程中能根据压模盒中原料的分布状态自行浮动调整整个压制表面的位置及形态,以达到压制品按设计要求厚度差异微小、密度较均匀的产品。
文档编号B28B7/30GK2252091SQ95244499
公开日1997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8日
发明者张鹤钟 申请人:张鹤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