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32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空砌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墙体材料,尤其涉及空心砌块(空心砖)结构的改进。
“秦砖汉瓦”数千年来一直是人们普遍采用的建筑用材,直至今日,在建筑施工中,仍大量使用着这种粘土烧结的实心砌体作为墙体材料,造成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还破坏和污染着生态环境。随着人们对“保护耕地和环境”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出现了砌体上制有外露孔洞的空心砌块(如烧结空心砖GB13544-13545、混凝土空心砌块GB8239等),它们虽然具有用料省、节约原材料,能有效地减少对耕地和环境资源破坏的优点。但这种空心砌块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由于空心砌块的孔洞率一般为45%左右,砂浆和墙体接触粘合面积减少近1倍,砌缝饱满度很难保证,粘结性能大为减弱,降低了整个砌块墙体的抗剪能力,同时砂浆很易落入孔洞内而造成浪费;其次,空心砌块孔洞的相互对接,形成一根根连续的渗水管道,一处进水,整墙渗漏,使墙体难以达到抗渗指标;再次,由于孔洞对接形成的根根长管状通道,不能阻止管内空气的对流,不利于隔断热对流,无法实现理想的墙体保温隔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结接合面大的中空砌块,它不仅质轻、高强,而且具有防渗、保温隔热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中空砌块外形是由顶面、大面、条面组成的直角六面体,直角六面体内至少有一封闭的空腔。
由于砌块采用了封闭的中空结构,其组成直角六面体的顶面、大面、条面均为无孔洞的完整表面,砂浆与砌块能充分粘结,粘结接合面积比空心砌块(空心砖)提高近1倍,且砌缝饱满,砌块墙体牢固,抗剪强度高,因此它不仅保留了节土、质轻的优势,而且又具有实心砌块(实心砖)的粘结性能和完整的外形。又由于墙体中的每块砌块的中空空腔,相互隔绝,其间不流动空气所具有的热阻大的特性,限制着热的辐射传导,从而起到保温隔热效果,同时相互独立的空腔,也阻断了水的渗透,提高墙体的防渗性能。封闭的空腔所形成的框形结构,还增强砌块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空砌块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轴侧图。
图2是
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图2所示的中空砌块由粘土经焙烧而成,外形为包括顶面1、大面2和条面5的直角六面体,其长×宽×高尺寸为240mm×115mm×90mm。两封闭的空腔4是形状为长方体的空间,它位于中空砌块形体内,并与外壳面平行,其长×宽×高尺寸为75mm×55mm×30mm,两空腔4间的肋3厚30mm,它具有支撑加强的作用,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抗压强度。
另一实施例是由水泥、砂石制成的混凝土中空砌块,主规格尺寸(长×宽×高)为390mm×190mm×190mm,中空砌块形体内有一封闭的空腔4,空腔4的几何形状是一园柱体空间,该园柱体长330mnm,园半径为8mm,园形空腔具有分散压力的作用,抗压强度高。为进一步增强砌块接合面与砂浆的结合力,砌块外表面上还设有深度为2mm,宽3mm的凹线槽。所述空腔4也可采用椭园柱以及其它相应的腔形,这些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砌块,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其特征在于直角六面体内至少有一封闭的空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砌块,其特征在于空腔(4)是两个并列的长方体空间并被肋(3)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砌块,其特征在于中空砌块的外表面上设有凹线槽,其空腔(4)为一圆柱体空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砌块,其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六面体内设有封闭的空腔,腔形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等相应空间形式。该中空砌块质轻、节土,外形完整,具有砂浆接合面大、保温隔热和防渗性能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E04C1/39GK2362932SQ9922727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4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4日
发明者张爱峰, 张存涛 申请人:张爱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