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抢修用多功能电线杆测正扶正一体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83594阅读:来源:国知局
过气管对吸尘管进行抽气的状态称为抽气状态或吸尘状态。因为防护罩是固设在手柄内端的半个罩体,因此下述简称半罩。吸尘管内端连通有若干吸尘内管,吸尘内管沿防护罩内壁延伸到防护罩口部,这样就在半罩口部环设有若干吸尘口。在抽气状态下,半罩口部的吸尘内管会同步吸气,这样在半罩口部就形成一个“口字型吸气环”。因为内筒与半罩是半包围关系,也即内筒是设置在半罩轮廓内的,因此高速旋转的多用轴或外筒旋起的灰尘只能从内筒位置向上呈散射状扩散。在本专利中,半罩两侧面设置成朝向内筒扣罩设置的球面。为方便叙述,将内筒所在半罩的一侧方向称为内,将半罩朝向手柄一侧称为外,也即将半罩口部朝向称为内,将其反向称为外。由于半罩是朝向内筒包罩设置的,因此散射状灰尘将被半罩中部遮挡,也就不能喷射到半罩后方的操作人员身上,起到了保护操作人员免受灰尘侵害的作用。进入半罩内腔中的灰尘遇阻减速后因为没有地方可去,只能被消弱气流顺势向半罩边侧推动。降速的灰尘一部分会自动飘落到地面,另一部分会沿球面圆滑向外扩散。如前所述,本专利中设置了 “口字型吸气环”,其主要作用就是在半罩口部设置一个口字型的闭合吸气结构,该结构可以在抽气栗的抽吸力下在半罩口部形成一个负压,该负压可以将半罩口部的气体(灰尘)快速吸入吸尘内管,并通过吸尘管、气管、抽气栗排到远处地面上,因此绝对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任何影响。在本专利中,吸尘内管越靠近吸尘管抽气端,吸尘内管的内径越小,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使每个吸尘内管吸尘端的吸力一致,也即使“口字型吸气环”的吸力更均匀。综上所述,“口字型吸气环”就相当于给半罩口部的灰尘设置了一个“分离环”,向分离环外移动的灰尘会被分离环吸送到地面,剩余灰尘会在自重下自动降落到地面,从根本上改善了工作环境,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健康。
[0035]在本专利中,吸尘管904内同轴固设有喷水管906,喷水管906内端安装有喷雾头907。喷水管外端也即进水端通过送水管与水栗连接,当水栗得电抽水时,水栗将通过送水管向喷水管供应高压水,这样喷雾头就会喷雾化水,用于降尘。在开始钻孔前,也可以先通过喷雾头向电杆周围干硬土石喷雾,以起到湿润土壤、降低土石钻孔硬度,以及避免起尘的作用。为方便叙述,将水栗向喷水管供应高压水的状态称为喷水状态或湿地状态。
[0036]在本专利中,吸尘管与气管的连接是通过外快速密封连接结构来实现连接的,喷水管和送水管也是通过内快速密封连接结构实现连接,外快速密封连接结构和内快速密封连接结构构成一体式的快速密封连接结构。快速密封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吸尘管抽气端的内螺纹,还包括与吸尘管螺接配合的管头,管头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吸尘管内壁上设有与内螺纹内端对应的限位环,限位环主要起对旋入吸尘管的管头旋入深度控制的作用。管头靠近吸尘管一端的端面上环设有端环槽,端环槽呈圆环形与管头同轴设置。端环槽内卡装有密封环,密封环的主要作用是当管头旋入吸尘管时,会被管头端部和限位环挤压变形,从而起到密封管头和限位环的作用,也即起到密封连接气管和吸尘管的作用。因此,在密封连接气管和防护罩时,只需将管头旋入吸尘管即可,操作简单、快速。为方便叙述,将管头旋入吸尘管,管头与吸尘管密封连接的状态称为密闭连接状态。管头内壁通过内撑杆固定有插管,插管为与管头同轴设置的圆管。插管内端连接有送水管,送水管在气管内轴向延伸设置,送水管进水端与水栗连接,这样水栗就可以通过送水管向插管供水。插管的主要作用是与喷水管的进水段插装配合,喷水管的进水段与吸尘管出气口段同轴设置,以便于插管和喷水管顺利插装。在本专利中,插管的内径比喷水管外径稍大,以便于插管和喷水管快速插装。插管内壁上固设有内插环,内插环为圆环状结构,与喷水管端部对应设置。内插环的主要作用是对插入插管的喷水管进水段进行轴向限位。喷水管进水段端面上设有喷水环槽,喷水环槽呈圆环状,喷水环槽与喷水管同轴设置。喷水环槽上卡装有喷水胶圈,喷水胶圈的作用是在受到喷水管进水端和内插环挤压时通过自身弹性变形来密封喷水管和插管。在密闭连接状态时,密封环密封连接管头端部和限位环,同时喷水管端部也通过喷水胶圈密封连接喷水管和插管,此状态称为双重密闭连接状态。在本专利中,插管外端固接有圆锥环,圆锥环在整体上是个圆环状结构,圆锥环的结构特点在于外端口直径大内端口直径小的圆锥状。圆锥环的作用之一就是在与喷水管插装配合时,通过内径远大于喷水管外径的外端口引导喷水管插入插管内,也即起导向作用,从根本上保证了插装对接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圆锥环外端口上设有锥环槽,锥环槽呈圆环状,与插管同轴设置。锥环槽内卡装有锥环胶圈,锥环胶圈是具有弹性的密封胶圈。喷水管进水段外周上固定环套有外喷环,外喷环的大小与圆锥环外端口对应设置。在双重密闭连接状态时,喷水管进水段插入插管内,同时圆锥环外端口与外喷环挤压配合,此时锥环胶圈在圆锥环和外喷环的挤压作用下将外喷环和圆锥环密闭连接在一起,也即从喷水管外侧将喷水管和插管密闭连接在一起。为方便叙述,将此状态称为三重密闭连接状态。三重密闭连接状态,即:管头端部通过密封环与限位环密闭连接、喷水管端部与内插环通过喷水胶圈密闭连接、圆锥环通过锥环胶圈与外喷环密闭连接。综上所述,管头不但可以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实现快速连接和拆卸,而且在上述三重密闭连接结构支持下,管头还可以与吸尘管构成可靠的密闭连接关系,插管与喷水管构成可靠的密闭连接关系,也即实现了防护罩和抽气栗、水栗的快速密闭连接和快速拆卸,有助于提尚施工效率。
[0037]在本专利中,气管出气端通过分离管与抽气栗抽气端连接,分离管为一段圆管。分离管中部固设有副管,副管贯通分离管内外两侧设置。副管内端与送水管进水端对接,副管外端与水栗出口对接。这样,当抽气栗得电时,抽气栗将通过气管、管头、吸尘管、吸尘内管进行抽气。当水栗得电时,水栗会将抽吸的水加压后通过副管、送水管、插管、喷水管向外喷水。因此水路和气路是彼此分离的,互不影响。在本专利中,气管外壁上贴附有控制线,控制线沿气管轴向延伸设置。气管靠近防护罩的末段上设有开关,开关通过控制线与抽气栗和水栗对应电连接,通过操作开关可以控制抽气栗和水栗的工作状态,也即可以控制抽气栗的抽气和水栗的喷水,非常方便。
[0038]本专利还包括一个车架501,车架501由两部分构成,即主车架502和副车架503。无论是主车架还是副车架,其底部都安装有至少三个万向轮519。这样,无论是主车架还是副车架,都可以在其底部至少三个万向轮支撑下在地面上自由移动,大大提高了移动的方便性,操作省时省力,一人即可操作,特别适合野外作业使用。在本专利中,主车架下部安装有动力装置1,动力装置1通过传动软管向内筒提供动力。在实际生产时,一般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主车架上部安装有抽气栗910,抽气栗910通过气管911与防护罩26连接,因此当抽气栗工作时,可以通过气管将防护罩处的灰尘抽吸到远处地面上,以避免作业不方便移动躲避的工作人员吸附或沾染灰尘,起到了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作用。因为动力装置是驱动内筒高速转动的动力源,因此与只是提供抽气动力的抽气栗而言,动力装置的功率要大得多、体积大得多、重量大得多、振动也大得多。因此,将动力装置设置在主车架下部将抽气栗设置在主车架上部,可以使整个主车架部分的重心更向下,也即整个主车架部分的稳定性更强。
[0039]在本专利中,副车架上设置有水箱504,水箱内盛装有水栗,水栗通过送水管与防护罩连接。因此,当水栗得电时,将通过送水管向防护罩喷水,这样就起到了降尘或湿地的作用,对沾染灰尘的多用轴、内筒、外筒也具有自我清洁的作用。水箱上端设有加水口,可以通过加水口对水箱进行加水,非常方便。加水口上拧紧有加水盖518,拧紧加水盖后,也就将加水口密封住,从根本上避免了在移动副车架时水洒出问题。在本专利中,将车架分为主车架和副车架,且在其底部分别设置至少三个万向轮,就是为了使主车架和副车架都能独立移动、工作,也即分工工作。详细而言,在雨后或湿地区域扶杆时,只需携带主车架、传动软管和支撑装置即可;而当在干旱季节或干燥地区扶杆时,为了提高防尘效果和施工效率,还需要携带副车架。因为副车架上的水栗可以通过送水管向防护罩内侧及地面喷水湿化,有助于降尘和软化土石,使扶杆工作进行得更顺畅、更安全。水箱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凹坑512,水箱内的水栗沉入凹坑内,这样可以将最后流入凹坑的水也抽吸出来,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凹坑底部设有泄水管513,泄水管向外水平延伸设置,这样可以在存放时或不使用时,将残存在凹坑内的水通过泄水管排放出来,以保持水箱内部的干燥,避免生锈问题,有助于延长本专利使用寿命。泄水管中部安装有泄水阀514,泄水阀控制泄水管的通断。在需要排水时,需要将泄水阀打开,在需要装水时,需要将泄水阀关闭,非常方便。在本专利中,泄水阀固定安装在副车架上,也即将泄水管固定安装在副车将上,这样可以防止泄水管变形,保证泄水管的平直性。
[0040]在本专利中,主车架有一个主对接侧壁506,副车架有一个副对接侧壁508,主对接侧壁和副对接侧壁在形状、尺寸、倾斜角度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当主对接侧壁和副对接侧壁相向靠近并贴紧在一起时,主车架和副车架将实现无缝对接。此时,与主对接侧壁和副对接侧壁相连的各个侧壁将通过主对接侧壁的边沿或副对接侧壁的边沿无缝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侧壁,也即从外观看来,主车架和副车架完美对接成了一个完整的车架。为方便叙述,将此状态称为对接状态。在本车架中,泄水管即位于副对接侧壁上,并水平向外延伸出一段。而在主对接侧壁上也设有一个固设在主车架上的下定位管515,下定位管的内径比泄水管外径稍粗且下定位管与泄水管同轴套装配合。在对接状态时,泄水管外段插装进下定位管内,因此泄水管除具有泄水功能外,还具有在对接状态时对主车架和副车架定位的作用,也即防止主车架和副车架在泄水管径向上相对移动。为方便叙述,将此定位作用或锁紧作用称为下定位作用或下锁紧作用。
[0041]在本专利中,主车架顶部固设有一个主梯形板505,主梯形板的一个斜边与主对接侧壁的顶边对齐设置。副车架顶部固设有一个副梯形板507,副梯形板的一个斜边与副对接侧壁的顶边对齐设置。这样,当主车架和副车架对接时,也即在对接状态时,主梯形板的上述斜边与副梯形板的上述对应斜边也紧紧贴合在一起,并且此时主梯形板的顶边与副梯形板的底边对接在一起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主梯形板的底边与副梯形板的顶边对接在一起且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主梯形板和副梯形板就对接成了一个完整的梯形板。在本专利中,主梯形板的顶边沿和底边沿上分别固设有一根角钢509,角钢穿过主对接侧壁后向外直线延伸。为方便叙述,将角钢延伸出主对接侧壁的部分称为延伸段。由于主梯形板的顶边和底边与副梯形板的底边和底边是对接的平行关系,因此在对接状态下,两角钢延伸段正好滑动卡装到副梯形板的顶边沿和底边沿上,并形成对副梯形板顶边沿和底边沿的夹持状态。副梯形板的顶边沿和底边沿上设有副边螺孔510,角钢延伸段上设有与之对应的角钢通孔511。在对接状态下,角钢通孔和副边螺孔一一对齐设置。本专利还包括与副边螺孔螺接配合的连接螺柱516,连接螺柱外端固设有拧环517,通过拧环拧紧连接螺柱可以将角钢延伸段固定在副梯形板上,也就实现了主车架和副车架上部的定位。为方便叙述,将此定位作用或锁紧作用称为上定位作用或上锁紧作用。在对接状态时,主车架和副车架即通过上述上定位作用和下定位作用来实现组合固定,适合在干燥季节或干燥地区时使用,可以一次性同时移动主车架和副车架,一人即可完成电气设备清洁工作,一人一套,可以大大提升清洁效率。在雨后或湿润地区扶杆时,则需要拧开拧环,将主车架和副车架分离,此时角钢可以作为主车架的把手来辅助移动主车架为支撑装置提供动力,非常方便。
[0042]本发明还包括内设竖直腔100的下部透明的竖筒101,竖直腔上腔壁的上中心点110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细丝102,细丝下端固设有摆球103。细丝在摆球重力牵引作用下保持直线状态且摆球具有一个距离细丝最远的最远点104。摆球摆动时,摆球的球心、最远点与细丝位于同一直线轨迹上且最远点与竖直腔的下腔壁105贴紧滑动配合。竖直腔竖直设置时最远点所接触的下腔壁部分为下中心点106,上中心点和下中心点的连线为竖直腔的中心线107。下腔壁上设有一根经过下中心点且沿下腔壁表面延伸的参考线111,竖筒通过能使中心线、参考线和电杆的轴心线112位于同一平面的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电杆上。
[0043]本电力抢修用多功能电线杆测正扶正一体机主要包括固设在一起的竖筒和弧面板,以及将弧面板安装在电杆上的固定装置。其中竖筒是本发明测正的核心部件,竖筒的主要作用是对竖筒安装在的电杆进行倾斜测定及竖直状态判断。具体而言,竖筒包括竖直延伸设置的竖筒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竖筒本体内的竖直腔,竖直腔也是随竖筒竖直延伸设置。竖直腔具有一个上腔壁和一个下腔壁,以及环设在上腔壁和下腔壁之间的外周壁。上腔壁的中心点为上中心点,下腔壁的中心点的下中心点,上中心点和下中心点的连线为中心线。当竖直腔竖直设置时,中心线竖直设置。上腔壁的上中心点上连接有一根向下延伸的细丝,细丝受力后可以自由弯曲,但是细丝在长度方向上受力后没有延展性。细丝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摆球,摆球为圆球。细丝在摆球重力作用下保持直线状态。在竖直腔竖直设置时,摆球底部只有一个点与下腔壁接触,该点称为最远点。显然,当竖筒倾斜时,摆球会牵引细丝同步移动并使细丝保持竖直状态。在竖直腔限定的摆球摆动角度范围内,无论摆球摆动到那个角度,细丝都被摆球牵拉成竖直状态,而且细丝、摆球球心、摆球最远点都位于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