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结构以及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80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水结构以及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的防水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有效防 止渗水的门窗框扇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门窗框和扇采用金属型材构成,在相邻的两个金属型材的 连接处,通过设置角码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金属型材的腔体内,然 后通过冲铆点(或拉铆点,或镙钉固定点)将金属型材与角码连接件固定在 一起。并在两个金属型材的对接处涂有密封胶,从而可以阻止水渗入,形 成防水结构。
在金属门窗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往往在门窗框和扇的角部拼接缝隙处 发生渗漏水现象。这是由于型材通过铆接的方式,型材结合力集中于铆接 点,在门窗搬运、安装、大风、建筑沉降、热胀冷縮、每天开启关闭撞击过 程中,作用力传递于铆接点时,铆接点会或多或少发生松动,其结果导致角 部拼接缝隙发生变形。当接缝变形超出了一定范围,接缝处粘合剂和密封 胶会发生破坏而导致漏水。即使是将粘合剂打入型腔内,再插入角码,由
于角码和型材内壁之间粘合剂厚度太薄,胶层类似一层薄膜(小于0.2mm) 其不构成足够的粘接强度。因此,现有的金属门窗在角部接缝处往往发生 漏水。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防水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 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防水结构存在的问题,本设计 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设计一种 新型的防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防水结构,使其更具 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防水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 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防水结构和框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长时间 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水结构,其包括第一型材,其具有中空腔体; 第二型材,具有中空腔体,其一端与上述的第一型材的一端对接;角码连 接件,其两端分别插入上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中空腔体中;以及粘接 层,位于上述的角码连接件和上述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中空腔体内壁 之间,所述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通过粘接层与所述的角码连接件牢固连 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防水结构,其还包括多个固定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角码 连接件和第一型材,以及连所述的角码连接件和第二型材。
优选的,前述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的对接处设 有密封胶层。
优选的,前述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的对接端的 倾斜角度为45° ,所述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呈垂直状。
优选的,前述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粘接层的材质为聚氨酯类或其 改性粘合剂、环氧树脂类或其改性粘合剂、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或其 改性粘合剂。
优选的,前述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密封胶层的材质为有机硅类或 其改性密封胶、聚氨酯类或其改性密封胶、丙烯酸类或其改性密封胶、聚 苯乙烯一乙烯一丁二烯一聚乙烯类或其改性密封胶、聚异丁烯类或其改性 密封胶、氯丁胶类或其改性密封胶、硅烷封端聚醚类密封胶、或者硅烷封 端聚氨酯类密封胶。
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 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框架,为矩形,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四个顶角具有 前述的防水结构。优选的,所述的框架为门框、窗框、门的边框或者窗的 边框。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防水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 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具有粘接层,其作用在于外力作用于第一型材或者第 二型材时,外来应力不会过分集中于铆接点,而可以使应力分散于整个粘 接层上。从而可以确保型材之间具有稳定的形状,不会因外力冲击而变形 松动,从而可以使对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止水的渗入。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 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结构的型材形状示意图。
图3是角码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4是门窗扇角部薄片与角码金属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 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水结构 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l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防水结构剖面图。其包括 第一型材ll,其具有中空腔体;第二型材12,具有中空腔体,其一端与上 述的第一型材11的一端对接;角码连接件2,其两端分别插入上述第一型 材11和第二型材12的中空腔体中;粘接层5,位于上述的角码连接件和上 述的第一型材11和第二型材12的中空腔体内壁之间,所述的第一型材11 和第二型材12通过粘接层5与所述的角码连接2件牢固连接。请参阅图2 所示,是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形状示意图,所述的第一型 材ll的倾角a与第二型材12的对接端的倾角P都为45。,从而可以使第 一型材11与第二型材12对接后呈垂直状,同时角码连接件的形状也为垂 直形状。在第一型材11与第二型材12的对接处设有密封胶层3,用于防止从对接处的缝隙渗水。并且为保持该防水结构的形状的稳定性,在第一型
材11、第二型材12与角码连接件之间还设有固定连接件,例如为冲铆片 13或铆钉或者螺钉4,从而使型材11或12与角码连接件2之间的连接关 系更加牢固。这样,在角码连接件和型材之间既有了粘接层5的粘结长期 固定,又有冲铆点13或拉铆铆接或者螺钉4连接的固定,从而更加稳固。
请参阅图3所示,是角码连接件的侧视图,该角码连接件2由金属片 制成,在其边缘出开设有侧面导流槽21,用于充填黏合剂5;并在形成弯 角的位置出设有角部导流槽22,用于充填黏合剂。
除门窗框外,窗扇边框有的型材含有角码钢片16和型材边缘金属薄片 17。在四个角部的金属薄片17由于作用力(下文提到)易于张开。角码钢 片与金属薄片之间内部用粘合剂粘接固定,以防止金属薄片对接处张开。
本实用新型的角码连接件至少有一部分的宽度小于型材对应腔体宽度 0. 2-3. 0mm来保证粘合剂的厚度或者部分区域厚度低于对应型腔内壁之间 距离约0.2 3.0mm。而本实用新型的粘接层的厚度为0. 2-3. Omm,剪切强 度大于l.OMpa (GB7124);粘接强度大于3. OMpa (GB5210),以确保角码连 接件和型材在结构上永久固定,能够抵抗强动能的冲击,而不发生松动。 所述的粘接层的材质为聚氨酯类或其改性粘合剂、环氧树脂类或其改性 粘合剂、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或其改性粘合剂,上述各个物质可以从 市场购买得到或委托加工得到,例如,粘合剂SJK307FC (北京森聚柯高分 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
上述的密封胶层3具有高弹性(高延伸率),其材质为有机硅类或其 改性密封胶、聚氨酯类或其改性密封胶、丙烯酸类或其改性密封胶、聚苯 乙烯一乙烯一丁二烯一聚乙烯类或其改性密封胶、聚异丁烯类或其改性密 封胶、氯丁胶类或其改性密封胶、硅烷封端聚醚类密封胶、或者硅烷封端 聚氨酯类密封胶,皆可以从市场上购得,例如,北京森聚柯高分子材料有 限公司高弹性细缝密封胶SJK306。
本实施例提出防水结构能使门窗本身抵抗下列作用力或下列综合因素 而不松动,不渗水
A. 门窗长距离搬动和运输。
B. 安装时,机械强作用力将门窗固定于墙体或护框上。c.在大风作用下。
D. 高温差所引起热胀冷縮。
E. 建筑物不对称沉降。
F. 长期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强力撞击。
G. 周边环境(如机房、空调、车辆运动)所引起的振动。
H. 八级以及八级以下地震所引起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框架,作为门框、窗框、门扇框或者窗扇框, 在上述各个框架的四个顶角处皆采用上述实施例提出防水结构,则可以使 门框、窗框、门扇框和窗扇框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
按本实用新型,除矩形框和扇在四个角部按本结构外,同样在有中梃、横 樑的T型结构的框体或扇体,同样参照本结构永久固定和密封T形连接处。
实例
取60型窗铝合金型材四根,以及角部两侧宽度比两端低1. 0mm的金属 角码连接件和角码钢片,其中角码钢片与型材腔体边缘薄片相匹配。先在 型材端口断面涂布北京森聚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高弹性细缝密封胶 SJK306,然后插入角码连接件于型材腔体内;再套上另一型材,拼成一个 矩形框,将其四个角置于组角机冲铆,每个角两侧面各有两个冲铆点。然 后在四个角部薄片型材内侧面打上北京森聚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SJK307FC粘合剂,扣上角码钢片,使角码钢片和型材薄片相粘接。然后在 四个角部下侧冲铆点和角部之间打孔,然后从孔部注入SJK307FC粘合剂, 直到另一侧冲铆点冒出SJK307FC胶或感觉打胶压力明显增大后则停止注 胶。用干净布条(蘸上清洁剂如溶剂油120#)清除型材外的余胶并养护7 28天。然后用榔头猛烈击打框体四个角部,至少击打10次,结果框体无任 何松动。角部接缝处无任何变形,密封胶不开裂。装上玻璃,并用硅酮胶 密封玻璃与框和扇之间内外侧阴角缝隙,养护二周后。在700Pa压力下打 压做气密性和水密性30分钟不发生渗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型材,其具有中空腔体;第二型材,具有中空腔体,其一端与上述的第一型材的一端对接;角码连接件,其两端分别插入上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中空腔体中;以及粘接层,位于上述的角码连接件和上述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中空腔体内壁之间,所述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通过粘接层与所述的角码连接件牢固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多个固定连 接件,连接所述的角码连接件和第一型材,以及连所述的角码连接件和第 二型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型材 与第二型材的对接处设有密封胶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型材 与第二型材的对接端的倾斜角度为45° ,所述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呈垂 直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粘接层的 材质为聚氨酯类或其改性粘合剂、环氧树脂类或其改性粘合剂、或者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或其改性粘合剂。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密封胶层 的材质为有机硅类或其改性密封胶、聚氨酯类或其改性密封胶、丙烯酸 类或其改性密封胶、聚苯乙烯一乙烯—丁二烯一聚乙烯类或其改性密封胶、 聚异丁烯类或其改性密封胶、氯丁胶类或其改性密封胶、硅烷封端聚醚类 密封胶、或者硅烷封端聚氨酯类密封胶。
7、 一种框架,为矩形,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四个顶角具有如权利要求1-6 任一项所述的防水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为门框、窗框、 门的边框或者窗扇的边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防水结构以及框架。该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型材,其具有中空腔体;第二型材,具有中空腔体,其一端与上述的第一型材的一端对接;角码连接件,其两端分别插入上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中空腔体中;以及粘接层,位于上述的角码连接件和上述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中空腔体内壁之间,所述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通过粘接层与所述的角码连接件牢固连接。在粘结层的作用下该防水结构的型材之间具有稳定的形状,不会因外力冲击而变形松动,从而可以使对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止水的渗入。
文档编号E06B3/968GK201225064SQ200820109179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1日
发明者余建平 申请人:北京森聚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