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49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其是于管形锁的 可滑移元件的卡合部增加一啮合部,套盘的凹槽增加一啮合部,藉由 闭锁时,卡合部与凹槽相啮合且进一步两啮合部相啮合,以防止套盘 的凹槽受到可滑移元件的卡合部的破坏,进而增加套盘的强度。
背景技术
一般管形锁习有构造,所揭示的锁体的启闭,主要藉一杆件的旋 转,以使装设于一管状元件的管壁开槽中的可滑移元件可以达到伸缩
的作用;亦即欲闭锁时,藉杆件的旋转可推动该可滑移元件向该管状 元件横向向外伸展,使可滑移元件的卡合部扣入套盘的预定凹槽,以
形成锁体的外把手不能被转动形成闭锁状态;欲解锁时,令该杆件依 相反方向旋转以推动该可滑移元件向该管状元件横向向内撤收,使可 滑移元件的卡合部脱离套盘的预定凹槽,以形成锁体的外4巴手可被转 动形成启锁状态。然而,如前述的锁体的启闭,杆件直接由内侧的一 旋钮或由外侧的锁组以钥匙来驱动,当杆件由内侧的旋^^丑或由外侧的 锁组以钥匙来旋转该杆件至闭锁的位置时,此时转动把手时容易使可 滑移元件对套盘产生^C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以 强化管形锁闭锁时的套盘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安装于锁体中,其包括 一管状元件, 具有一开槽; 一可滑移元件,装设在管状元件的开槽中,可对该管状 元件作横向位移,该可滑移元件中央具有一通孔, 一端具有一卡合部, 且该卡合部上具有一啮合部; 一杆件,穿设该可滑移元件的通孔;一 套盘,中央具有一中心孔,供该管状元件穿设,该中心孔旁具有一凹 槽,该凹槽上具有一啮合部。
该套盘的啮合部为一凸部,该可滑移元件的啮合部为一凹部。
该套盘的凹槽具有第 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该套盘的凸部具有第三 侧面与第四侧面,该可滑移元件的卡合部具有第五侧面与第六侧面, 该可滑移元件的凹部具有第七侧面与第八侧面。
当管状元件旋转时,该套盘的第一侧面、第四侧面分别支承该可 滑移元件的第五侧面、第八侧面,或该套盘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分 别支承该可滑移元件的第六侧面、第七侧面。
该套盘的啮合部为一凹部,该可滑移元件的啮合部为一凸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于该管形锁的可滑移元件的卡合部 增加一啮合部,套盘的凹槽增加一啮合部,闭锁时,藉由该杆件转动, 可推动该可滑移元件向该管状元件;镜向向外伸出,^f吏该可滑移元件的 卡合部伸入该套盘的凹槽中,并使该可滑移元件的啮合部与该套盘的 啮合部相啮合。卡合部与凹槽相啮合且进一步两啮合部相啮合,以使 可滑移元件的卡合部对套盘的凹槽受力分散,如此可增加套盘的强 度。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外侧锁体与锁闩的立 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套盘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可滑移元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外侧锁体于闭锁状态 的局部剖面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外侧锁体于解锁状态 的局部剖面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显示套盘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显示可滑移元件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管状元件11第一端
12第二端13延伸部
14开槽2可滑移元件
21通孔22凹部(喷合部)
23卡合部235第五侧面
236第六侧面237第七侧面
238第八侧面24止动部
3杆件31拨动部
4套盘41中心孔
542凹室43凹槽
431第一側面432第二侧面
433第三侧面434第四侧面
44凸部(啮合部)45支承螺母
5把手51中心孔
6才丑力回复沖几构61孑匕
62方形管7锁闩
71方形管置入孔72支承螺母置入孔
73锁闩头74螺丝
8锁组81连接部
9外侧锁体22,凸部(啮合部)
44,凹部(啮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仅针对本实用新型改良部分做详细说明,习知技术部分 不加赘述,如图l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锁体的闭锁
补强构造,该闭锁补强构造可安装于管形锁的外侧锁体9,其包括 一套盘4、 一管状元件l、可滑移元件2及杆件3;
如图1与图2所示, 一套盘4,为一盘状体,中央具有一中心孔 一凹室42设置于盘底中央处与该中心孔41相连通,并于该凹室 42上具有间隔设置的两凹槽43,该凹槽43上具有一凸部44 (啮合 部);且盘底具有轴向延伸的两间隔设置的支承螺母45,而该套盘 的凹槽43具有第一側面431与第二侧面432,该套盘4的凸部44(啮 合部)具有第三侧面433与第四侧面434 (仅示一侧)。一管状元件1可活装于该套盘4的中心孔41,该管状元件1具 有一第一端11与一第二端12,该第一端11可插置一把手5的中心 孔51以相连接,该第二端12具有四个延伸部13可分别穿设一扭力 回复机构6的四个孔61,用以将管状元件1与扭力回复机构6产生 连动,并且于管状元件1的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之间的管壁上具有 间隔设置的两开槽14;
如图1与图3所示, 一可滑移元件2,可被装设在该管状元件1 的管壁的开槽14中,而可对该管状元件1作;境向位移,该可滑移元 件2中央具有一预定形状的通孔21,该通孔21形成一可供杆件3的 拨动部31拨动的驱动面25,该可滑移元件2的一端具有一卡合部23, 该卡合部23上具有一凹部22 (啮合部),且该可滑移元件2的另一 端具有一止动部24,当闭锁时可顶靠于开槽14的边缘,而该可滑移 元件2的卡合部23具有第五侧面235与第六侧面236,该可滑移元 件2的凹部22 (啮合部)具有第七侧面237与第八侧面238;
前述的杆件3, 一端连接一锁组8的连接部81,另一端可穿设该 可滑移元件2的预定形状的通孔21与该扭力回复机构6的方形管62 而与内侧锁体的旋钮(图中未示出)相连接,该杆件3具有一拨动部 31;藉该杆件3的旋转,使杆件3的拨动部31可推动该可滑移元件 2的驱动面25,使该可滑移元件2向该管状元件1横向向外伸展(闭 锁位置,如图4所示)或撤收(解锁位置,如图5所示)之间移动。
一锁闩7可被螺丝74锁固于门板(图中未示出)侧边,该锁闩 7具有一方形管置入孔71及两支承螺母置入孔72,前揭该扭力回复 机构6的方形管62可穿设该方形管置入孔71再连接内侧锁体(图中 未示出),可用以驱动锁闩7内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以连动 锁闩头73,该套盘4的两支承螺母45可分别穿设两支承螺母置入孔72,且对正内侧锁体的孔(图中未示出),并受螺丝(图中未示出) 锁固。
如图l至图4所示,当管形锁要设定为闭锁状态时,可藉由旋钮 (图中未示出)或锁组8以钥匙(图中未示出)驱动该杆件3转动, 该杆件3的拨动部31可推动该可滑移元件2的驱动面25,使可滑移 元件2向该管状元件1横向向外伸展,(如图4所示),使该可滑移 元件2的卡合部23伸入该套盘4的凹槽43中,并4吏卡合部23的凹 部22 (啮合部)与该凹槽43的凸部44 (啮合部)相啮合,如此当闭 锁状态时,若顺时钟转动把手5驱动管状元件1推动可滑移元件2转 动,使可滑移元件2的卡合部23施力于套盘4的凹槽43,此时套盘 4的第一侧面431支承该可滑移元件2的第五侧面235、该套盘4的 第四侧面434支^c该可滑移元件2的第八侧面238(同理另侧亦相同), 反之,若逆时钟转动把手5驱动管状元件1推动可滑移元件2转动, 使可滑移元件2的卡合部23施力于套盘4的凹槽43,此时套盘4的 第二侧面432支承该可滑移元件2的第六侧面236、该套盘4的第三 侧面433支^U亥可滑移元件2的第七侧面237,如此可分散套盘4的 凹槽43的受力程度,使该可滑移元件2的卡合部23不会破坏套盘4 的凹槽43,即可增加套盘4的凹槽43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套盘4 (如图2)与可滑移元件 2 (如图3)亦可变为如图6与图7所示的另一具体实施利,其中该 套盘4的原来的凸部44 (如图2)变为凹部44,(如图6),可滑移 元件2的凹部22 (如图3)变为凸部22,(如图7)。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节,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诸较佳可行实施 例而已,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大凡依据下列权利要求范围 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其精神而为的等效性替换或修改,皆应包含在本实 用新型专利范围的范畴。
权利要求1. 一种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安装于锁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状元件,具有一开槽;一可滑移元件,装设在管状元件的开槽中,可对该管状元件作横向位移,该可滑移元件中央具有一通孔,一端具有一卡合部,且该卡合部上具有一啮合部;一杆件,穿设该可滑移元件的通孔;一套盘,中央具有一中心孔,供该管状元件穿设,该中心孔旁具有一凹槽,该凹槽上具有一啮合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其特征在于该 套盘的啮合部为一凸部,该可滑移元件的啮合部为一凹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其特征在于该 套盘的凹槽具有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该套盘的凸部具有第三侧面与 第四侧面,该可滑移元件的卡合部具有第五侧面与第六侧面,该可滑 移元件的凹部具有第七侧面与第八侧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其特征在于当 管状元件旋转时,该套盘的第一侧面、第四侧面分别支承该可滑移元 件的第五侧面、第八侧面,或该套盘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分别支承 该可滑移元件的第六侧面、第七侧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其特征在于该 套盘的啮合部为 一 凹部,该可滑移元件的啮合部为 一 凸部。
专利摘要一种锁体的闭锁补强构造,该闭锁补强构造可安装于锁体中,其包括一管状元件具有一开槽;一可滑移元件,可被装设在该管状元件的开槽中,而可对该管状元件作横向位移,该可滑移元件中央具有一通孔,一端具有一卡合部,且该卡合部上具有一啮合部;一杆件,可穿设该可滑移元件的通孔;及一套盘,中央具有一中心孔,可供该管状元件穿设,该中心孔旁具有一凹槽,该凹槽上具有一啮合部;藉由该杆件转动时,可推动该可滑移元件向该管状元件横向向外伸出,使该可滑移元件的卡合部伸入该套盘的凹槽中,并使该可滑移元件的啮合部与该套盘的啮合部相啮合,以使可滑移元件的卡合部对套盘的凹槽受力分散,如此可增加套盘的强度。
文档编号E05B15/00GK201232400SQ20082012536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0日
发明者刘建忠, 董连坤 申请人: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