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62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门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或翼扇用的铰链,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自动复位至 初始位置的门铰链。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在进、出人数多的公共场所大多采用自动复位的门扇。它由门框、门 扇、将门扇铰接在门框上的弹性复位装置组成,藉由安装在铰链内的或单独设置在复位器 内的扭力弹簧的扭转回复力,使两铰接链接的两页片在常态下具有闭合的力将门扇能够自 动地闭上。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其一,门处于常闭位置,无他选择;其二,铰链在门扇开 启越大时,内部的扭力弹簧的回复扭力也越大,长期使用易导致门扇的损坏而缩短其使用 寿命,其三,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可 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门铰链。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门铰 链,包括有一固定于门扇的第一页片及铰轴套、一固定于门框的第二页片及铰轴套;其特 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页片的铰轴套内安装有芯轴及包裹芯轴带有倾斜接触面的衬体,所 述倾斜接触面为对称的一对螺旋面,第二页片的铰轴套内安装有与第一页片带有倾斜接触 面衬体相吻合的同样倾斜接触面的衬体、衬体内含与第一页片芯轴相吻合的芯轴孔。所述倾斜接触面的一对螺旋面向芯轴轴心倾斜。所述第一页片衬体与第二页片衬体带有倾斜接触面完全接触时为门的初始打开 角,初始角的范围为0 30°。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门 铰链,具有如下优点利用第一页片、第二页片带有倾斜接触面的衬体,在门扇重力的作用 下无论往里推或往外开都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另一个显著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扇 的初始位置可在门开启0 30°的范围内选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推广 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初始位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一种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门铰链,包括有一固定于门扇的第一页片1及铰轴套11、一固定于门框的第二页片2及 铰轴套21 ;所述第一页片1的铰轴套11内安装有芯轴12及包裹芯轴带有倾斜接触面的衬 体13,所述倾斜接触面为对称的一对螺旋面,第二页片2的铰轴套21内安装有与第一页片 带有倾斜接触面衬体相吻合的同样倾斜接触面的衬体22、衬体内含与第一页片芯轴相吻合 的芯轴孔23。当门打开时第一页片带有倾斜接触面的衬体沿第二页片带有倾斜接触面的衬 体表面滑动,当外力解除后门依赖重力自动复位初始状态。本实用新型还采取了以下措施所述倾斜接触面的一对螺旋面向芯轴轴心倾斜。 这种倾斜可取得更好的对中效果。所述第一页片衬体与第二页片衬体带有倾斜接触面完全接触时为门的初始打开 角B,初始角的范围为0 30°,如图2所示。用户可根据需要确定门打开的初始角度,调 整衬体安装在页片铰轴套内的位置,按常规门初始打开的角度为0 30°。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 在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门铰链,包括有一固定于门扇的第一页片及铰轴套、一固定于门框的第二页片及铰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页片的铰轴套内安装有芯轴及包裹芯轴带有倾斜接触面的衬体,所述倾斜接触面为对称的一对螺旋面,第二页片的铰轴套内安装有与第一页片带有倾斜接触面衬体相吻合的同样倾斜接触面的衬体、衬体内含与第一页片芯轴相吻合的芯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倾斜 接触面的一对螺旋面向芯轴轴心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页片衬体与第二页片衬体带有倾斜接触面完全接触时为门的初始打开角,初始角的范围为 0 30°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门铰链。包括有一固定于门扇的第一页片及铰轴套、一固定于门框的第二页片及铰轴套;所述第一页片的铰轴套内安装有芯轴及包裹芯轴带有倾斜接触面的衬体,所述倾斜接触面为对称的一对螺旋面,第二页片的铰轴套内安装有与第一页片带有倾斜接触面衬体相吻合的同样倾斜接触面的衬体、衬体内含与第一页片芯轴相吻合的芯轴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利用第一页片、第二页片带有倾斜接触面的衬体,在门扇重力的作用下无论往里推或往外开都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另一个显著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的初始位置可在门开启0~30°的范围内选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E05F1/06GK201705086SQ20102013253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6日
发明者邵树春 申请人:邵树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