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装置,特别是一种围绕主轴转动的结构简单的旋转装置,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越高,很多的家具设备上都需要安装旋转装置(如餐厅的桌子、凳子等),现在的旋转装置大多在结构上过于复杂,导致制造成本过高,操作上过于复杂,也正由于此所以大多数此类装置在用途上比较单一,不能应用在多个方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选装装置。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装置,包含承载环、滑动槽、转动环、倒滑钉;所述承载环总体为环形结构;所述转动环的内环与承载环的外环相配合,转动环的内槽顶端安装在承载环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槽开在承载环的上端部分,形状为T形;所述倒滑钉连接在转动环的内槽上,形状为T形,并与倒滑槽相配合。优选的,所述一个承载环上可安装4、6或8个转动环。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旋转装置,由于设计了承载环、倒滑槽、转动环、倒滑钉,承载环总体成环形结构,倒滑槽成T形结构,从而形成环形导轨,倒滑钉为T形结构,并与倒滑槽配合安装,这样倒滑钉可以沿倒滑槽旋转,从而实现承载环与滑动环的相对运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旋转装置的结构 附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旋转装置的剖视 其中:1、承载环;2、滑动槽;3、转动环;4、滑动钉。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如附图1-2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旋转装置,包含承载环1、滑动槽2、转动环3、倒滑钉4 ;所述承载环I总体为环形结构;所述转动环3的内环与承载环I的外环相配合,转动环3的内槽顶端安装在承载环I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槽2开在承载环I的上端部分,形状为T形;所述倒滑钉4连接在转动环3的内槽上,形状为T形,并与倒滑槽2相配合;转动环3上的倒滑钉4沿倒滑槽2运动,从而实现了转动环与承载环的相对运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旋转装置,由于设计了承载环、倒滑槽、转动环、倒滑钉,承载环总体成环形结构,倒滑槽成T形结构,从而形成环形导轨,倒滑钉为T形结构,并与倒滑槽配合安装,这样倒滑钉可以沿倒滑槽旋转,从而实现承载环与滑动环的相对运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承载环、滑动槽、转动环、倒滑钉;所述承载环总体为环形结构;所述转动环的内环与承载环的外环相配合,转动环的内槽顶端安装在承载环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槽开在承载环的上端部分,形状为T形;所述倒滑钉连接在转动环的内槽上,形状为T形,并与倒滑槽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承载环上可安装4、6或8个转动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装置,包含承载环、滑动槽、转动环、倒滑钉;所述承载环总体为环形结构;所述转动环的内环与承载环的外环相配合,转动环的内槽顶端安装在承载环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槽开在承载环的上端部分,形状为T形,从而形成环形导轨;所述倒滑钉连接在转动环的内槽上,形状为T形,并与倒滑槽相配合;本发明方案,倒滑钉带动转动环可以沿滑动槽做环形旋转,这样就实现了承载环和转动环的相对旋转。
文档编号A47C3/18GK103089802SQ20111033622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朱建康 申请人:朱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