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以及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497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以及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以及铰链扭杆弹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其特别适用于但并不局限用于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到一种装设有上述衬套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
背景技术
铰链扭杆弹簧机构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装置,它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例如,在汽车行李箱盖上就常采用两只弯管式铰链并配合两根扭杆弹簧来实现行李箱盖的开关功能,在图Ia中具体显示出了上述的铰链1’与扭杆弹簧2之间的匹配关系,并且图Ib还进一步图示出了扭杆弹簧2被支撑在位于图Ia中一侧的铰链1’上的局部结构。然而,现有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例如,仍然以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在汽车行李箱盖中的应用为例,在行李箱盖的反复开关过程中,如图Ic所示,扭杆弹簧2在该侧铰链1’的支撑点上按箭头所示方向绕自身轴线 (即图示坐标系中整车Y轴)进行旋转运动,从而会与铰链1’之间发生摩擦。这种摩擦作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仅容易形成表现为中高频尖叫的异响噪声,而且由于扭杆弹簧2的表面硬度远高于铰链1’的表面硬度而导致后者被过早地磨损。对此,虽然可以通过在上述的摩擦面上涂覆润滑脂来减少摩擦,但是由于支撑点处的结构属于开放结构,而且铰链1’ 和扭杆弹簧2的接触面积很小,从而造成润滑脂容易流失或挥发消耗掉,因而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在公开号为CN20128086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鹅颈铰链系统,其包括铰链杆、第一扭杆弹簧和第二扭杆弹簧等组成部件,并且在第一扭杆弹簧和第二扭杆弹簧中的至少一根上设置塑料材料制成的衬套。显然,采用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也无法消除前述的现有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 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装设有上述衬套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 尤其提供一种装设有上述衬套的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从而能更好地满足现实需要。为了实现上述及其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所述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包括两个铰链以及两个装设于所述铰链之间的扭杆弹簧,所述衬套具有装配部,其被构造成适于使所述衬套装设到所述铰链上;以及接触部,其与所述装配部相连,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衬套装设到所述铰链上后,在所述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扭杆弹簧相接触来避免在所
3述铰链和扭杆弹簧之间形成直接摩擦。在上述的衬套中,优选地,所述接触部呈圆弧形,所述装配部包括分设于所述接触部两侧且均呈圆弧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上述的衬套中,优选地,所述接触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衬套的横截面方向上构成U型形状。在上述的衬套中,优选地,所述装配部还包括第三部分,其设于所述接触部的端部上,用于使所述衬套牢固装设在所述铰链上。在上述的衬套中,优选地,所述第三部分呈圆弧形且其圆弧方向与所述接触部的圆弧方向相反。在上述的衬套中,优选地,所述衬套由锡磷青铜材料制成。一种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其包括两个铰链以及两个装设于所述铰链之间的扭杆弹簧,至少一个所述铰链上装设有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衬套。在上述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铰链上设置有适于将所述衬套装设于其中的卡槽,并且在所述卡槽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凹部。在上述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优选地,所述铰链扭杆弹簧机构还包括中间部件, 其设于所述铰链以及装设于该铰链上的衬套之间用于增强它们的接合强度。在上述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优选地,所述铰链扭杆弹簧机构是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能有效消除在扭杆弹簧和铰链之间产生的摩擦噪声,延长铰链的使用寿命而避免其被过早磨损,从而可以保证铰链扭杆弹簧机构长期工作性能稳定、耐久性佳。通过实车验证已证明采用上述衬套的汽车行李箱盖扭杆弹簧机构能够获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因此宜将本实用新型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Ia是现有的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Ib是图Ia中的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右侧局部结构示意图;图Ic是图Ia中的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右侧局部结构示意图,该图中示出了扭杆弹簧的旋转运动方向;图2是图Ia中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的扭杆弹簧支撑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a是将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的一个实施例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北是将图3a中的衬套实施例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如是图3a中的衬套实施例在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之后的横截面示意图;[0029]图4b是图3a中的衬套实施例在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之后的纵截面示意图;图fe是将图3a中的衬套实施例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铰链的卡槽上的第一步操作示意图;图恥是将图3a中的衬套实施例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铰链的卡槽上的第二步操作示意图;图5c是将图3a中的衬套实施例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铰链的卡槽上之后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是将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的一个实施例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之后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铰链11 卡槽2 扭杆弹簧31 第一部分33 第三部分4 中间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是适合被应用在各种使用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场合下。作为举例,在图3a以及图北中示意性地图示出了将该衬套的一个实施例应用于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情形,以下将通过该示例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造以及所具备特点和优点。首先,请参考图3a,出于简化图面以更清楚地表明结构构造的考虑,在该图中仅仅显示出了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一侧的局部细节。应当理解,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合和实际应用需要,在该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布置两个铰链1、两个装设在这些铰链1之间的扭杆弹簧2 (在图3a中未示出,可参阅图la-lc)。在本实施例中,在该侧总共设置了两个衬套3,以便将它们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前述目的。具体而言,正如图3a所示,上述的两个衬套3具备相同的构造,因此下面的文字描述适用于这些衬套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对于未予图示的位于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另一侧的其他衬套也都完全适用。在本实施例中,衬套3具有接触部34和装配部,而后者进一步包括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和第三部分33,在图3a中仅对图面左侧的一个衬套3进行了相应标识,以便使整个图面保持简洁。在本实施例中,接触部34是被构造成圆弧形(例如,呈C型或大致呈C型等)并且在它的两侧分别连接装配部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在将衬套3装设到铰链1上后, 就是通过该接触部34而在反复开关汽车行李箱盖使用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过程中来与扭杆弹簧2进行接触,而不同于现有技术是通过铰链1和扭杆弹簧2来进行接触,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消除由于铰链1和扭杆弹簧2之间发生直接接触而形成异常摩擦噪声、铰链部件磨
1铰链 111凹部 3衬套 32第二部分 34接触部损量大、使用寿命短等弊端。作为一个优选情形,将衬套3采用锡磷青铜材料制成是更加有利于实现以上目的,从而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更显著的技术效果。再如图3a所示,对于装配部而言,它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均具有圆弧形构造(例如,呈C型或大致呈C型等),并且它们连同与之保持连接的接触部34 —起在衬套 3的横截面方向上构成了U型形状,在图如中更清楚地图示出了这种U型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装配部还包括被设置在接触部34端部上的第三部分33,第三部分33的作用在于通过其来将衬套3进一步装设在铰链1上,对此将在后文中进行更详细的说明。请接着参阅图北,该图是已经将图3a中的两个衬套3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并且在图北还以两个虚线圆圈符号来重点标识出了完成装配后的相应部位,对比图2中的两个虚线圆圈区域就能够清楚地看出完成衬套3装配后的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与现有结构在整体上的区别。下面将进一步通过图4b、5ajb和5c来说明将上述的衬套3实施例装设到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铰链1上的具体操作过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衬套3与铰链1之间良好的接合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也对铰链1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作为示范性的举例,在图4b中以放大比例的纵截面示意图方式显示出了优化后的铰链1结构。如该图所示,在铰链1上专门开设了适于将衬套3装设于其中的卡槽11,并且在该卡槽11的两端设置了凹部111,以便能更加稳定、牢固地将衬套3装设在铰链1上。通常,这样的凹部111的设置尺寸不宜过大。作为一个优选的情形,可以将上述的卡槽11设置成与接触部34的圆弧形相适配的诸如也呈C型或大致呈C型等形状,如此即能将衬套3非常贴合地嵌装在卡槽11上。如前所述,衬套3的装配部包括了第三部分33,而作为更优选的情形,可以将该第三部分33构成具有与接触部;34的圆弧方向相反的圆弧形(例如,呈反C型或大致呈反C型等),这样即可在将衬套3装设到卡槽11上时,通过使第三部分33卡置于凹部111中来增强衬套3和铰链1之间的接合效果,从而提高承载摩擦力的能力,尽可能地减小乃至消除异常摩擦噪声。在图中较为清楚地图示出了上述装配过程,但在结合这些视图进行装配说明之前,请返回到图4b。从图4b可以看出,在作为示例的本实用新型的该应用情形下,卡槽11的宽度A实际上比衬套3的长度B小,因此难以将衬套3顺利装设到铰链1的卡槽11 中。因此在装配过程中,首先,如图fe所示,将衬套3的第三部分33相对其装配后的位置偏转一个角度,以使得衬套3的当前长度比其装设到铰链1之后的长度要小;随后,将衬套 3的下端放置于铰链1的卡槽11下端的凹部111内;接着,再以衬套3的下端点为圆心并按照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转动衬套3,从而使得衬套3与卡槽11完全贴合在一起;最后,如图 5b所示,对衬套3上端的第三部分33进行按压操作以使其完全卡置入卡槽11上端的凹部 111中,这样就可以实现如图5c所示的衬套3在铰链1上非常牢固、稳定的装配接合效果, 从而将铰链的本体和扭杆弹簧完全隔离开。为了保证衬套3与铰链1的接合更加可靠,避免衬套3不会在运输过程(例如,由于零部件之间的碰撞和冲击等原因)、生产过程(例如,由于油漆车间各种液槽内液体的冲刷、烘房内的高温烘烤等原因)以及使用过程中(例如,由于弹簧压力和摩擦力长期作用等原因)从铰链1上脱落,因此可以如图6所示,在衬套3和铰链1之间另外设置中间部件4来增强它们的接合强度。作为示例,上述的中间部件4可以是由胶合材料形成的胶结层,即在装配衬套3之前在其与铰链1的接合面上均勻涂抹上适宜的结构胶,从而使得衬套3和铰链1通过由该结构胶形成的胶结层被粘固在一起。优选地,结构胶可以采用能在高温烘烤后增强粘接强度的双组分AB胶。优选地,还应考虑在完成装配在常温无污染的情况下再静置48小时,以保证胶体充分固化后达到最佳的粘接强度,从而可以更好地克服由扭杆弹簧2施加给衬套 3的压力和摩擦力,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当然,还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其他适用方式(例如,在衬套3和铰链1上设置一些相匹配的结构等)来实现上述中间部件 4的功能,由于这些方式是能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和实现的,所以在本文中不再赘述。最后,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衬套并不是仅限用于以上所列举的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实际上完全可以将其用在任意一种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 并且能根据使用需要而自由设定其中的铰链、扭杆弹簧数量,而且在实际应用时还可将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灵活地装设在该铰链扭杆弹簧机构中的全部铰链上、或者仅装设在其中部分铰链上。以上列举了若干具体实施例来详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以及装设有所述衬套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所述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包括两个铰链以及两个装设于所述铰链之间的扭杆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具有装配部,其被构造成适于使所述衬套装设到所述铰链上;以及接触部,其与所述装配部相连,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衬套装设到所述铰链上后,在所述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扭杆弹簧相接触来避免在所述铰链和扭杆弹簧之间形成直接摩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呈圆弧形,所述装配部包括分设于所述接触部两侧且均呈圆弧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衬套的横截面方向上构成U型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还包括第三部分,其设于所述接触部的端部上,用于使所述衬套牢固装设在所述铰链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呈圆弧形且其圆弧方向与所述接触部的圆弧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由锡磷青铜材料制成。
7.一种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其包括两个铰链以及两个装设于所述铰链之间的扭杆弹簧,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铰链上装设有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衬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铰链上设置有适于将所述衬套装设于其中的卡槽,并且在所述卡槽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扭杆弹簧机构还包括中间部件,其设于所述铰链以及装设于该铰链上的衬套之间用于增强它们的接合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扭杆弹簧机构是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扭杆弹簧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衬套,所述铰链扭杆弹簧机构包括两个铰链以及两个装设于所述铰链之间的扭杆弹簧,所述衬套具有装配部,其被构造成适于使所述衬套装设到所述铰链上;以及接触部,其与所述装配部相连,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衬套装设到所述铰链上后,在所述铰链扭杆弹簧机构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扭杆弹簧相接触来避免在所述铰链和扭杆弹簧之间形成直接摩擦。它还涉及一种装设有上述衬套的铰链扭杆弹簧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消除在扭杆弹簧和铰链之间产生的摩擦噪声,延长铰链的使用寿命,保证铰链扭杆弹簧机构能长期工作性能稳定、耐久性佳,因此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文档编号E05D5/00GK202202687SQ20112022326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俞瑗权, 季多闻, 盛勇生 申请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