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滑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172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形滑动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门,其能够进行滑动操作而不安装在轨道上,从而通过将滑动系统模块化至滑动门中而改进车身的外观。
背景技术
如Carnival的货车安装有滑动门,所述滑动门具有其中导轨安装在车身中的结构。由于导轨安装于车身中,因此相应的滑动门结构可能不适用于除了货车之外的SUV或汽车,即使将所述结构安装于货车中,导轨也是暴露的,这导致汽车的美学外观的破坏。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涉及提供一种门,其通过将滑动系统模块化至门中,而不是从根据相关技术的滑动门结构中去除安装于车身中的导轨,从而能够进行滑动操作而无需使用导轨。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滑动门可包括杆形轨道、主体部分、主臂、驱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门部分、齿轮部分、第一鼓、第一缆线、第二鼓、第二缆线和第三缆线,所述杆形轨道由安装于车辆中的轨道锚定件以可滑动方式支撑,所述主体部分固定至所述轨道的一端,所述主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后部铰链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前部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臂的中间区域和所述驱动杆的中间区域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臂的中间区域铰链连接,且另一端与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处形成的第一狭槽铰链连接,所述门部分的一端与所述主臂的另一端铰链连接,且另一端形成有第二狭槽,所述第二狭槽通过所述第一狭槽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齿轮部分在所述主杆的与所述主体部分铰链连接的所述一端处形成,并与所述主杆一起旋转,所述第一鼓以可旋转方式安装至所述主体部分,并接合至所述齿轮部分以通过所述齿轮部分进行旋转,所述第一缆线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与所述第一鼓和所述轨道锚定件连接,并在轨道锚定件方向上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所述轨道,同时在所述第一鼓旋转之时围绕所述第一鼓缠绕,所述第二鼓在所述轨道的另一端以可旋转方式安装,所述第二缆线的一端围绕所述第二鼓缠绕,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鼓连接以在从所述第二鼓释放的同时旋转所述第二鼓,同时在所述第一鼓反转之时围绕所述第一鼓缠绕,所述第三缆线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与所述第二鼓和所述轨道锚定件连接,并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所述轨道,以返回至初始位置,同时在所述第二鼓旋转之时围绕所述第二鼓缠绕。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处形成的所述第一狭槽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链连接,以及在所述门部分的另一端处形成的所述第二狭槽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链连接通过同一铰链销钉进行。相比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主臂的铰链点,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主臂的铰链点设置为距离所述主臂的所述一端更远,其中所述第一狭槽可沿着所述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具有直线形状,且其中所述第二狭槽沿着所述门部分的平面方向形成。所述第二狭槽可具有弧形形状,其中所述第二狭槽的中部朝向所述轨道突出形成。所述轨道与所述轨道锚定件联接,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滑动,所述主臂的所述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形齿轮,当门打开时所产生的主臂的转动力通过所述扇形齿轮传递,且所述扇形齿轮的驱动力为使所述轨道向后行进的驱动源,且当门关闭时所产生的主臂的转动力通过所述扇形齿轮传递,且所述扇形齿轮的驱动力为使所述轨道向前行进的驱动源。所述门部分具有钩状物,且当安装在所述门部分处的门关闭时,所述钩状物与安装于车辆中的销钉联接。所述滑动门还可包括锁定部分、锁扣单元和第四缆线,所述锁定部分具有安装于所述轨道一侧处的锯齿,所述锁扣单元安装于车辆中,并由弹簧弹性支撑,当所述轨道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时在所述轨道锁定至所述锁定部分的锯齿的同时,所述锁扣单元固定所述轨道,所述第四缆线使门把手与所述锁扣部分连接,并在拉动所述门把手时通过旋转所述锁扣部分而使与锯齿的锁定解锁。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回转门连接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显示回转门系统的图,所述回转门系统处于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滑动门关闭的状态。图3为显示在打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滑动门的过程中的回转门系统的图。图4为显示回转门系统的图,所述回转门系统处于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滑动门完全打开的状态。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回转门的打开和关闭轮廓。图6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滑动门结构的图。图7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锁扣门结构的图。图8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保持门结构的图。图9为显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保持门结构的回转门关闭状态的图。图10为显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保持门结构的回转门打开状态的图。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发明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附图中每个元件的附图标记10:轨道锚定件20:杆形轨道30:主体部分40:主臂50:驱动杆51:第一狭槽60:第一连杆70:第二连杆71:同一铰 链销钉80:门部分81:第二狭槽82:钩状物83:固定销钉90:齿轮部分100:第一鼓110:第一缆线120:第二鼓130:第二缆线140:第三缆线150:锁定部分151:锯齿160:锁扣部分170:第四缆线180:门把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下面将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一种滑动门构造为包括杆形轨道、主体部分、主臂、驱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门部分、齿轮部分、第一鼓、第一缆线、第二鼓、第二缆线和第三缆线,所述杆形轨道由安装于车辆中的轨道锚定件支撑,所述主体部分附接至所述轨道的一端,所述主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后部铰链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前部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与所述主臂的中间区域和驱动臂的中间区域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的中间区域铰链连接,且另一端与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处形成的第一狭槽铰链连接,所述门部分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且另一端形成有第二狭槽,所述第二狭槽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齿轮部分在所述主杆的与所述主体部分铰链连接的所述一端处与所述主杆一起旋转,所述第一鼓固定至所述主体部分,并通过所述齿轮部分进行旋转,所述第一缆线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与所述第一鼓和所述轨道锚定件连接,并在轨道锚定件方向上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所述轨道,同时在所述第一鼓旋转之时围绕所述第一鼓缠绕,所述第二鼓在所述轨道的另一端处安装,所述第二缆线的一端围绕所述第二鼓缠绕,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鼓连接以在从所述第二鼓释放的同时旋转所述第二鼓,同时在所述第一鼓反转之时围绕所述第一鼓缠绕,所述第三缆线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与所述第二鼓和所述轨道锚定件连接,并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所述轨道,以返回至初始位置,同时在所述第二鼓旋转之时围绕所述第二鼓缠绕。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隐形滑动门具有回转门结构、滑动门结构、保持门结构和锁扣门结构,因此在回转时被打开并保持,同时当门打开时门滑动移动。[回转门结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回转门结构构造为包括杆形轨道20、主体部分30、主臂40、驱动杆50和第一连杆60,所述杆形轨道20由安装于车辆中的轨道锚定件10支撑,所述主体部分30附接至所述轨道的一端,所述主臂40具有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后部铰链连接的一端,所述驱动杆50具有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前部铰链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60具有与所述主臂的中间区域和所述驱动臂的中间区域铰链连接的两端。主体部分30、主臂40、驱动杆50和第一连杆60具有4杆连杆形状,使得主臂40和驱动杆50通过所述4杆连杆的移动而移动。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回转门结构构造为包括第二连杆70和门部分80,所述第二连杆70具有与所述主体的中间区域铰链连接的一端,并具有与在驱动杆50的另一端形成的第一狭槽51铰链连接的另一端,所述门部分80具有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的一端,并具有在其另一端形成的第二狭槽81,所述第二狭槽81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其中相比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主臂的铰链点,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主臂的铰链点设置为距离主臂更远,与设置于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的第一狭槽51和第二连杆的铰链连接以及与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的第二狭槽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铰链连接通过同一铰链销钉71实现。如上所述,主臂40和驱动杆50通过4杆连杆的移动而移动。如上所述移动的主臂40和驱动杆50的端部与门部分80铰链连接。特别地,驱动杆50和门部分80通过第一狭槽51和第二狭槽81彼此铰链连接,使得门部分80可确保一定的自由度,以在第一狭槽51范围内提供基于门部分80和主臂40的铰链连接部的旋转,而不管4杆连杆的移动为何。确保不同的自由度涉及在打开和关闭门的过程中门部分80的角度。例如,为了防止打开门的轮廓干扰车身,无需控制门部分80的角度。通过第一狭槽51和第二狭槽81的自由度受限于所述第二连杆,以控制门部分80的角度。S卩,当主臂40的预定位置与第一狭槽51和第二狭槽81的铰链连接部分之间的距离受限于第二连杆70时,门部分80取决于所述主臂的旋转而以对应于主臂40的旋转角的角度旋转。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制造沿着驱动杆50的长度方向的直线形式的第一狭槽51,并制造第二狭槽81以使所述第二狭槽81在门部分80的平面中沿着前后长度方向形成,从而在门打开过程中当主臂40旋转时,在门部分80与车身水平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相比于门的前部,门的后部在方向A上略微旋转而距离车身更远(如图3所示),然后在门部分再次处于水平状态下在方向B上旋转(如图4所示)。在该情况中,当第二狭槽81具有弧形形状(其中其中间部分朝向车身突出形成)时,相比于其中第二狭槽为简单的直线的形状,第二狭槽的旋转量A可通过突出角度而得以降低。所述回转门的优点可使得门远离车身的距离达到最小。在另一方面,当门打开时对车身的干扰必须避免。设计者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控制在门打开过程中门的旋转量的事实,来控制所述第二狭槽的形状。[锁扣门结构]接着,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锁扣门结构构造为包括钩状物82和固定销钉83,所述钩状物82安装于门部分80的端部处,固定销钉83安装于车辆中,并由于插入其中的钩状物82而被锁定。即,如图3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锁定门结构中,门部分80在方向A上旋转以略微倾斜,使得钩状物82以竖直倾斜状态插入固定销钉83。之后,当门部分80在方向B上水平旋转时,钩状物82为水平的,以被插入固定销钉83。因此,锁扣门结构可使用通过四杆连杆旋转的滑动门结构而稳定地将门锁定或解锁。[滑动门结构]接着,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滑动门结构构造为包括齿轮部分90、第一鼓100、第一缆线110、第二鼓120、第二缆线130和第三缆线140,所述齿轮部分90在与主体部分30铰链连接的主杆40的端部处于主杆40 —起旋转,所述第一鼓100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主体部分30,并接合至齿轮部分90,且通过齿轮部分90进行旋转,所述第一缆线110具有两端,所述两端的每一个与第一鼓100和轨道锚定件10连接,并在轨道锚定件方向上(车辆的后部)以可滑动方式移动轨道20,同时在第一鼓110旋转之时围绕第一鼓100缠绕,所述第二鼓120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轨道的另一端处,所述第二缆线130具有围绕第二鼓120缠绕的一端,并具有与第一鼓100连接的另一端以在从第二鼓120释放的同时旋转第二鼓120,同时在第一鼓100反转之时围绕第一鼓100缠绕,第三缆线140具有两端,所述两端的每一个与第二鼓120和轨道锚定件10连接,并以可滑动方式移动轨道20,以返回至初始位置(车辆的前部),同时在第二鼓120旋转之时围绕第二鼓120缠绕。即,在根据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案的滑动门结构中,在主杆30旋转之时齿轮部分90与主杆30 —起旋转,在第一鼓100通过齿轮部分90进行旋转的同时第一缆线110围绕第一鼓100缠绕,且在第一缆线110被缠绕的同时轨道20以可滑动方式移动至车辆的后部。之后,在主杆30反转之时齿轮部分90与主杆30 —起旋转,在第一鼓100通过齿轮部分90进行反转的同时第二缆线130围绕第一鼓100缠绕,在第二缆线130被缠绕的同时第二鼓120旋转,在第二鼓120旋转的同时第三缆线140围绕第二鼓120缠绕,在围绕第三缆线140的同时轨道以可滑动方式移动至车辆的后部,以返回初始位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滑动门结构通过在旋转门的同时将门以可滑动方式移动至车辆的后部,从而打开门。[保持门结构]接着,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保持门结构包括锁定部分150、锁扣单元160和第四缆线170,所述锁定部分150具有在轨道30 —侧处安装的锯齿151,所述锁扣单元160安装于车辆中,由弹簧弹性支撑,当轨道30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时在轨道30锁定至锁定部分150的锯齿151的同时所述锁扣单元160固定轨道30,所述第四缆线170将门把手180与锁扣部分160连接,并在拉动门把手180时通过旋转锁扣部分160而将与锯齿151的锁定解锁。S卩,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保持门结构在轨道30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时在锁定部分150的锯齿151锁定至锁扣部分160的同时固定轨道30,然后当门把手被拉动以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所述轨道时在第四缆线170被拉动的同时旋转锁扣部分160,同时锁定至锁扣部分160的锁定部分150的锁定被释放。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隐形滑动门在门把手被拉动的同时当门被向后拉动时通过回转门结构以水平状态将门向后旋转,同时,在门通过滑动门结构以可滑动方式向后旋转的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隐形滑动门被打开。在该情况中,所述门通过保持门结构固定在打开状态。之后,当拉动门把手时,保持门结构的固定被释放,在此状态下,当门被向前拉动时,所述门在通过回转门结构和滑动门结构而以可滑动方式移动的同时,在通过回转而移动的过程中被关闭。在该情况中,所述门可通过保持门结构稳定关闭。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可通过去除滑动门的导轨而将滑动门甚至安装于汽车或SUV中,由此增加使用者的便利性。特别地,所述滑动门可甚至在停车位(在停车位中离旁边汽车的距离较窄)中增加上车和下车的便利性,可被完全打开以确保较宽的上车/下车空间,可预先防止由于门的打开和关闭而导致的如下车辆(如摩托车、自行车等)的事故。此外,制造商可甚至在其中安装滑动门的车辆中确保设计中的较大的自由度,并可实现各种门类型。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外”、“前”、“后”
和“背面”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门,其包括: 杆形轨道,所述杆形轨道由安装于车辆中的轨道锚定件以可滑动方式支撑; 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固定至所述轨道的一端; 主臂,所述主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后部铰链连接;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前部铰链连接;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臂的中间区域和所述驱动杆的中间区域铰链连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臂的中间区域铰链连接,且另一端与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处形成的第一狭槽铰链连接; 门部分,所述门部分的一端与所述主臂的另一端铰链连接,且另一端形成有第二狭槽,所述第二狭槽通过所述第一狭槽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 齿轮部分,所述齿轮部分在所述主杆的与所述主体部分铰链连接的所述一端处形成,并与所述主杆一起旋转; 第一鼓,所述第一鼓以可旋转方式安装至所述主体部分,并接合至所述齿轮部分以通过所述齿轮部分进行旋转; 第一缆线,所述第一缆线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与所述第一鼓和所述轨道锚定件连接,并在轨道锚定件方向上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所述轨道,同时在所述第一鼓旋转之时围绕所述第一鼓缠绕; 第二鼓,所述第二鼓 在所述轨道的另一端以可旋转方式安装; 第二缆线,所述第二缆线的一端围绕所述第二鼓缠绕,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鼓连接以在从所述第二鼓释放的同时旋转所述第二鼓,同时在所述第一鼓反转之时围绕所述第一鼓缠绕;以及 第三缆线,所述第三缆线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与所述第二鼓和所述轨道锚定件连接,并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所述轨道,以返回至初始位置,同时在所述第二鼓旋转之时围绕所述第二鼓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其中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处形成的所述第一狭槽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链连接,以及在所述门部分的另一端处形成的所述第二狭槽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链连接通过同一铰链销钉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 其中相比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主臂的铰链点,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主臂的铰链点设置为距离所述主臂的所述一端更远, 其中所述第一狭槽沿着所述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具有直线形状,且 其中所述第二狭槽沿着所述门部分的平面方向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门,其中所述第二狭槽具有弧形形状,其中所述第二狭槽的中部朝向所述轨道突出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其中所述轨道与所述轨道锚定件联接,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滑动, 所述主臂的所述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形齿轮, 当门打开时所产生的主臂的转动力通过所述扇形齿轮传递,且所述扇形齿轮的驱动力为使所述轨道向后行进的驱动源,且 当门关闭时所产生的主臂的转动力通过所述扇形齿轮传递,且所述扇形齿轮的驱动力为使所述轨道向前行进的驱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门, 其中所述门部分具有钩状物,且 其中当安装在所述门部分处的门关闭时,所述钩状物与安装于车辆中的销钉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门,其还包括: 锁定部分,所述锁定部分具有安装于轨道一侧处的锯齿; 锁扣单元,所述锁扣单元安装于车辆中,并由弹簧弹性支撑,当所述轨道以可滑动方式移动时在所述轨道锁定至所述锁定部分的锯齿的同时,所述锁扣单元固定所述轨道;以及第四缆线,所述第四缆线使门把手与所述锁扣部分连接,并在拉动所述门把手时通过旋转所述锁扣部分而 使与锯齿的锁定解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形滑动门。滑动门可包括轨道,其由轨道锚定件以可滑动方式支撑;主体部分,其固定至所述轨道;主臂,其与所述主体部分铰链连接;驱动杆,其与所述主体部分铰链连接;第一连杆,其与所述主臂和所述驱动杆铰链连接;第二连杆,其与所述主臂和所述驱动杆的第一狭槽铰链连接;门部分,其与所述主臂铰链连接,并具有通过所述第一狭槽与所述第二连杆铰链连接的第二狭槽;主杆的齿轮部分;第一鼓,其接合至所述齿轮部分;第一缆线,其与所述第一鼓和所述轨道锚定件连接;第二鼓,其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轨道处;第二缆线,其围绕所述第二鼓缠绕,并与所述第一鼓连接;以及第三缆线,其与所述第二鼓和所述轨道锚定件连接。
文档编号E06B3/50GK103161386SQ20121048256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
发明者崔载鸿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