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51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内的作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在隧道内,例如在地铁站与站之间距离在I公里左右,其内部遂道以圆形居多,其直径约5米左右。而在遂道内的线缆设备均安装在两边侧壁上。在这种长距离圆形结构的隧道内,使用登高作业的梯子并不方便,而且在这种梯子的使用过程中,为了安装或调试在隧道内上半圆侧壁的设备,需要操作人员后仰工作,这种工作状态并不安全,而且由于梯子结构不合理,致使上下梯次数频繁但工作效率较低。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装置,从而达到改进作业装置的目的,提高作业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梯子,梯子上部具有一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一端与梯子上端固定,另一端和梯子下部之间通过支撑管连接,操作台、支撑管及梯子构成一钝角三角形;操作台前端固定连接一水平方向的滚轮,与隧道侧壁相抵触;梯子底部固定连接一竖直方向的滚轮,与轨道面滚动摩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梯子底部固定连接一角钢,角钢的水平面底部连接一水平方向的滚轮,竖直面上连接一竖直方向的滚轮;所述水平方向的滚轮和轨道外侧壁滚动摩擦, 竖直方向的滚轮与轨道上表面滚动摩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梯子底部具有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一刹车杆,与梯子底部转动连接;刹车杆下端为刹车摩擦面,与轨道面过盈配合;刹车杆上端具有一固定物,与梯子相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管两端分别与梯子和操作台转动连接,支撑管的中部为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套合而成,内、外支撑管上分别具有若干安装孔,通过销钉进行固定;所述梯子的中部和底部为内梯子管和外梯子管套合而成,内、外梯子管上分别具有若干安装孔,通过销钉进行固定;所述操作台前端的水平方向滚轮通过螺栓固定在一钢板上, 钢板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操作台前端,在所述钢板上具有若干个水平方向的安装孔,安装孔能够和螺栓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梯子上端与操作台的连接处为转动连接。
工作时,将本装置放置在隧道内,装置底部与轨道配合,通过梯子底部的滚轮,可在轨道上进行滑动,而在操作台前端设置的滚轮可贴在隧道内的圆形侧壁上配合滑动。当装置到达指定点时,可通过梯子内管伸长或缩短,并配合梯子中部的伸长或缩短,调节作业装置本身的高度,并且操作台距隧道内壁的位置可由钢板上的螺栓来配合调节,其中,梯子、操作台及支撑管三者间的连接处因为是转动连接,因此也可自由调整。本装置可以通过装置底端的刹车栓来进行固定,当放下刹车装置并由固定物固定后,能够更好地锁定装置保持在原位不再滑动,而在滑动过程中,刹车杆转动使刹车摩擦面离开滚轮,保证刹车的完成。本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能够有效的解决隧道内的作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图I为本实施例的工作侧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升闻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升高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底部侧视图之一。
图6为本实施例底部侧视图之二。
图7为本实施例底部刹车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底部刹车装置闲置示意图。
图9为图I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I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I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施例扶手前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一上窄下宽的梯子1,梯子I上端焊接连接一操作台2, 所述操作台2 —端与梯子I上端透过一轴套转动连接,操作台2底部的另一端和梯子I下部之间有两根对称的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 —端具有连接套31,操作台2底部焊接一螺栓固定板33,支撑管3通过一水平方向上的螺栓32转动连接在螺栓固定板33和连接套之间; 同理,支撑管3和梯子I下部之间也是同样的结构通过螺栓3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管3的中部为两节管内外套和,并在两节管上分别具有若干安装孔34,通过安装调节螺钉35进行固定;由操作台底面、支撑管及梯子侧面共同构成一钝角三角形;在操作台2左右两侧具有一对称的弧形扶手4,所述扶手4底端与梯子I焊接为一体,前端和操作台竖直栏杆相焊接, 它还包括一钢板5,钢板5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对称的扶手4前端,钢板5上具有若干水平方向的安装孔52,在钢板5上通过螺栓51固定一直角角钢6,所述直角角钢6在垂直面上固定一滚轮7,所述滚轮7底面与隧道内圆形侧壁抵触;所述梯子腿的中部及下部均为空心结构且在其内部具有梯子内管8,所述梯子内管8套在梯子腿内部,在梯子腿中部及下部具有若干个竖直排列的安装孔,在梯子内管8上同样具有若干个竖直排列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内有一调节螺钉81,所述调节螺钉81能够贯穿梯子腿下部及梯子内管的安装孔并在另一端由螺母固定;在梯子底部焊接一轨道直角角钢9,在所述轨道直角角钢9的水平面上装有滚轮91及竖直面上装有滚轮92,所述滚轮的底面与隧道内的轨道10面滚动摩擦;它还包括一刹车装置921安装在所述轨道直角角钢9上,所述刹车装置911由一刹车杆9111和一刹车摩擦面9112组成,所述刹车杆9111穿过轨道直角角钢9的水平面,并在该水平面上具有一固定点,轨道直角角钢9的水平面上具有一定长度的凹槽,所述刹车杆9111能在此凹槽内绕固定点转动;所述刹车摩擦面9112具有和轨道直角角钢的水平面上滚轮91相配合的轮廓,所述刹车摩擦面9112底面与隧道内的轨道10上表面相抵触,所述刹车杆9111 和梯子腿贴合并在刹车杆上端对应的梯子腿等高水平位置处具有一磁铁9113,所述磁铁 9113可将刹车杆911固定贴合在梯子腿上。
工作时,将本装置放置在隧道内,装置底部与轨道10配合,通过水平面上的滚轮 91及竖直面上的滚轮92,可在轨道上进行滑动,而在扶手4前端设置的滚轮7贴在隧道内的圆形侧壁上配合滑动。当装置到达指定点时,可通过梯子内管8伸长或缩短梯子长度, 通过调节螺钉81来配合调节操作台的垂直离地高度,而通过调节操作台2前端的螺栓51, 将其安装在不同的安装孔内,可以调节操作台2前端的滚轮7和隧道内侧壁的距离,其中, 梯子I、操作台2及支撑管3三者间的连接处因为是转动连接,因此也可自由调整。并且可以通过装置底端的刹车装置911来进行固定,当放下刹车装置911并由磁铁9113固定后, 能够更好地锁定装置保持在原位不再滑动,当需要装置滑动时,可将刹车杆9111转动至水平位置,保证滚轮91的滑动。本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能够有效的解决隧道内的作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梯子,梯子上部具有一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一端与梯子上端固定,另一端和梯子下部之间通过支撑管连接,操作台、支撑管及梯子构成一钝角三角形;操作台前端固定连接一水平方向的滚轮,与隧道侧壁相抵触;梯子底部固定连接一竖直方向的滚轮,与轨道面滚动摩擦。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梯子底部具有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一刹车杆,与梯子底部转动连接;刹车杆下端为刹车摩擦面,与轨道面过盈配合;刹车杆上端具有一固定物,与梯子相固定。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梯子底部固定连接一角钢,角钢的水平面底部连接一水平方向的滚轮,竖直面上连接一竖直方向的滚轮;所述水平方向的滚轮和轨道外侧壁滚动摩擦,竖直方向的滚轮与轨道上表面滚动摩擦。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管两端分别与梯子和操作台转动连接,支撑管的中部为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套合而成,内、外支撑管上分别具有若干安装孔,通过销钉进行固定;所述梯子的中部和底部为内梯子管和外梯子管套合而成,内、外梯子管上分别具有若干安装孔,通过销钉进行固定。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前端的水平方向滚轮通过螺栓固定在一钢板上,钢板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操作台前端,在所述钢板上具有若干个水平方向的安装孔,安装孔和螺栓配合;梯子上端与操作台的连接处为转动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的高空作业装置,它包括一梯子,梯子上部具有一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一端与梯子上端固定,另一端和梯子下部之间通过支撑管连接,操作台、支撑管及梯子构成一钝角三角形;操作台前端固定连接一水平方向的滚轮,与隧道侧壁相抵触;梯子底部固定连接一竖直方向的滚轮,与轨道面滚动摩擦。工作时,将本装置放置在隧道内,装置底部与轨道配合,通过梯子底部的滚轮,可在轨道上进行滑动,而在操作台前端设置的滚轮可贴在隧道内的圆形侧壁上配合滑动。本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能够有效的解决隧道内的作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E06C1/397GK102979448SQ20121055297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何轶鹏, 陈维德, 窦长玉 申请人:中天建设集团浙江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