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折叠龙头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84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车用折叠龙头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折叠龙头锁,具有扶手、锁体和龙头杆;左右两侧的扶手的根部各设有一方形连接块与齿轮的复合体,左侧扶手的下端设有锁头,右侧扶手的下端设有与锁头对应的端口;两复合体分别通过左心轴和右心轴安装于锁体内;锁体具有锁壳及设置在锁壳内的锁芯、锁片、定位推杆和定位块;锁芯设置在定位推杆的上方;定位推杆上设有定位槽;所述锁片与锁芯的内芯刚性连接,锁片可以旋转至定位推杆的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定位块的前端两侧具有齿条,且与左右齿轮啮合,定位块的后端为定位面;定位面可前后运动至扶手定位位置和扶手自由位置。本发明可减少车辆的空间占有量,提高停车场停放容量,有利于新兴的免费公共自行车设施的管理。
【专利说明】车用折叠龙头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用的防盗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折叠龙头锁。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是人们日常代步和健身的重要工具。随着绿色环保和强身健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相信自行车又将成为大众广泛喜爱的工具。但自行车的防盗却是长期困扰使用者和制造商的问题,各种防盗锁具层出不穷,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减少车辆空间占有量,提高停车场停放容量的车用折叠龙头锁。
[0004]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折叠龙头锁,具有扶手、锁体和龙头杆;所述左右两侧的扶手的根部各设有一方形连接块与齿轮的复合体,左侧扶手的下端设有锁头,右侧扶手的下端设有与锁头对应的端口 ;所述两复合体分别通过左心轴和右心轴安装于锁体内;所述锁体具有锁壳及设置在锁壳内的锁芯、锁片、定位推杆和定位块;所述锁芯设置在定位推杆的上方;所述定位推杆上设有定位槽;所述锁片与锁芯的内芯刚性连接,锁片可以旋转至定位推杆的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所述定位块的前端两侧具有齿条,且与左右齿轮啮合,定位块的后端为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可前后运动至扶手定位位置和扶手自由位置。
[0005]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块的上端与锁壳之间具有第一弹簧,可实现扶手的自动复位。
[0006]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块的后端面与锁壳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可保持定位块的定位状态。
[0007]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左右两侧的扶手上均套接有护套。
[0008]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锁体的为封闭结构。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0010](I)本发明将车辆的主要操作部件龙头和车锁合二为一,无需另行安装锁具。在骑行状态时具备与普通龙头完全相同的功能,在停车状态时变身为一把高强度车锁;如果破坏锁体,则龙头无法复位,自行车无法骑行;并且是停车状态时自行车的宽度大幅缩小,可实现破坏锁具即破坏车辆,提高车辆防盗能力,且可明显减少自行车的空间占有量,可大幅提高停车场停放容量,特别有利于新兴的免费公共自行车设施的管理。
[0011](2)本发明的定位块的上端与锁壳之间具有第一弹簧;当初始状态为锁闭时,定位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左右扶手自动恢复骑行状态;当初始状态为骑行时,向下压任意一侧扶手,则齿轮带动齿条向上运动,由于左右扶手力矩较大,很容易克服弹簧的阻力。
[0012](3)本发明的定位块的后端面与锁壳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当其处于骑行或锁闭状态时,通过弹簧和锁片的共同作用保持在左右扶手的方形连接块中间,形成刚性定位状态。【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4]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的锁体内部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扶手,11.锁头,12.端口,2.锁体,21.锁壳,22.锁芯,23.锁片,24.定位推杆,241.定位槽,25.定位块,26.第一弹簧,27.第二弹簧,3.龙头杆,4.复合体,41.方形连接块,42.齿轮,5.左心轴,6.右心轴,7.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见图1至图3,本发明具有扶手1、锁体2和龙头杆3 ;左右两侧的扶手I上均套接有护套7,左右两侧的扶手I的根部各设有一方形连接块41与齿轮42的复合体4,左侧扶手I的下端设有锁头11,右侧扶手I的下端设有与锁头11对应的端口 12 ;两复合体4分别通过左心轴5和右心轴6安装于锁体2内;锁体2的为封闭结构,锁体2具有锁壳21及设置在锁壳21内的锁芯22、锁片23、定位推杆24和定位块25 ;锁芯22设置在定位推杆24的上方;定位推杆24上设有定位槽241 ;锁片23与锁芯22的内芯刚性连接,锁片23可以旋转至定位推杆24的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定位块25的前端两侧具有齿条,且与左右齿轮42啮合,定位块25的后端为定位面;定位面可前后运动至扶手定位位置和扶手自由位置,定位块25的上端与锁壳21之间具有第一弹簧26,,可实现扶手I的自动复位;定位块25的后端面与锁壳2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7,可保持定位块25的定位状态。
[002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从停车状态恢复为骑行状态时,用钥匙旋转锁芯22(可使用市场供应的防盗锁芯)至90°位置,定位推杆24到底部,则左右扶手I自动复位到骑行状态,松开定位推杆24,旋转锁芯22锁定;当需要从骑行状态锁住自行车时,先用钥匙解锁,定位推杆24到底部,单手向下压任意一侧扶手1,可使左右扶手I同时向下转动,直至锁闭状态,此时锁头11插入端口 12。
[0021]左右扶手I根部各有一个方形连接块41和齿轮42的复合体4,通过左心轴5和右心轴6安装于锁体2上,左右扶手I与左心轴5、右心轴6滑动配合,可以左心轴5、右心轴6为轴心转动;定位块25 —端为双侧齿条与左右齿轮42配合,定位块25上下运动可带动左右扶手I旋转;定位块I另一端为定位面,当其处于骑行或锁闭状态时,通过第二弹簧27和锁片23的共同作用保持在左右扶手I的方形连接块41中间,形成刚性定位状态。当需要改变状态时,通过定位推杆24推动定位块25直至定位面脱离,左右扶手I处于自由状态;当初始状态为锁闭时,定位块25在第一弹簧26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齿条带动齿轮42转动,左右扶手I自动恢复骑行状态;当初始状态为骑行时,向下压任意一侧扶手1,则齿轮42带动齿条向上运动,由于左右扶手力矩较大,很容易克服弹簧的阻力。锁芯22安装于定位推杆24上方,锁芯22的结构件之一锁片23与锁芯22的内芯刚性连接,当插入钥匙时可转动,使锁片23卡入或脱离定位推杆24的定位槽241内,卡入时锁定状态,脱离时可改变状态。
[002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折叠龙头锁,其特征在于:具有扶手(I)、锁体(2)和龙头杆(3);所述左右两侧的扶手(I)的根部各设有一方形连接块(41)与齿轮(42)的复合体(4),左侧扶手(I)的下端设有锁头(11),右侧扶手(I)的下端设有与锁头(11)对应的端口(12);所述两复合体(4)分别通过左心轴(5)和右心轴(6)安装于锁体(2)内;所述锁体(2)具有锁壳(21)及设置在锁壳(21)内的锁芯(22 )、锁片(23 )、定位推杆(24)和定位块(25 );所述锁芯(22 )设置在定位推杆(24)的上方;所述定位推杆(24)上设有定位槽(241);所述锁片(23)与锁芯(22)的内芯刚性连接,锁片(23)可以旋转至定位推杆(24)的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所述定位块(25)的前端两侧具有齿条,且与左右齿轮(42)啮合,定位块(25)的后端为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可前后运动至扶手定位位置和扶手自由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折叠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5)的上端与锁壳(21)之间具有第一弹簧(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折叠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5)的后端面与锁壳(2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7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折叠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侧的扶手(I)上均套接有护套(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折叠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2)的为封闭结构。
【文档编号】E05B71/00GK103967353SQ201310048132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周彩根 申请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