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58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幼儿载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幼儿用的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幼儿载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给婴儿用的弹跳座椅让婴儿的照顾者可以很方便、从容地将他们的孩子放在座椅内,而婴儿躺在里面可以睡觉、被喂食或者只是单单地躺在里面。市场上大多数的弹跳座椅通常包含了一个线匡架,一个由布料或软性材料包覆的座椅部位则悬挂在所述线匡架上。这种弹跳座椅特别给刚出生的新生儿、12公斤以下或大约6个月以内尚无法自行坐立的婴儿使用。典型的线匡架是一件或两件式的设计,同时可以用来支撑布料的座椅部位并且整合了弹性件以提供弹跳的功能。为了增加这种弹跳座椅的安全性,通常座椅上具备以软布包覆的安全带。为了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娱乐性,也会在座椅上设置额外的配件,像是玩具条、活动物件、振动物件等等。也正因为这种弹跳座椅提供了便利性,照顾者常常一将婴儿带回家之后,就立刻将他们的孩子放置在弹跳座椅上,可能是在家里的任何地方。然而当他们的孩子正躺在里面时,大多数的弹跳座椅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容易且安全地移动弹跳座椅的方案。也正因为如此,当照顾者要把弹跳座椅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时,他们就必须先把孩子从弹跳座椅内抱起来,然后才能把弹跳座椅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接着再重新把孩子放在弹跳座椅内。或者,照顾者必须用双手在弹跳座椅任意的两侧小心翼翼地抬起弹跳座椅,且移动过程中不能稍有倾斜。可想而知,这种方式是相当不安全,还存在潜在的婴儿摔落危险。此外,多数的弹跳座椅并未提供照顾者可以调整婴儿躺在其中的角度的选择。这也具有潜在的危险。因为对所有颈部尚未发展出足够的支撑力道,以充分支撑头部的婴儿来说,若是他/她的头部过度地倒向一边其实是很危险的,可能在没注意时,就会发生呼吸道不顺畅甚至是姿势性窒息的可能。因此弹跳座椅一开始设计的背靠角度就很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这种潜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幼儿载具,可以轻易地调整而具有多种倾斜角度,同时也兼具了舒适以及安全的特点。根据其中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所公开的幼儿载具包含了底管、一对中央构件、座管以及倾斜带动结构。所述中央构件设置在所述底管上,其中一个中央构件包含第一齿轮。所述座管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央构件上,所述座管包含本体、滑动件以及第二齿轮。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中央构件的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用来被所述滑动件带动而与所述第一齿轮脱离啮合。所述倾斜带动结构卡合在所述滑动件上,并且用来带动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本体移动。其中当所述第二齿轮被所述滑动件带动而与所述第一齿轮脱离啮合后,所述本体可相对所述底管转动调整至多个倾斜位置其中之一。本发明所公开的幼儿载具中,其中所述滑动件包含第一斜面体,而所述第二齿轮包含开槽,所述开槽具有第二斜面体,所述第一斜面体用来在所述开槽内移动且所述第二斜面体用来被所述第一斜面体推抵使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脱离啮合。本发明所公开的幼儿载具中,其中所述滑动件用来在所述本体上被所述倾斜带动结构沿着第一方向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用来被所述滑动件沿着第二方向带动。本发明所公开的幼儿载具中,其中所述幼儿载具进一步包含回复元件,所述回复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以及所述中央构件之间,所述回复元件用来在所述第二齿轮被所述滑动件带动时,对所述第二齿轮提供回复力。本发明所公开的幼儿载具中,其中每一个中央构件均包含开口,所述开口允许所述座管的所述本体通过,且每一个开口具有上边缘以及下边缘,用来止抵所述本体。本发明所公开的幼儿载具中,其中所述本体包含彼此组合的上部管件以及下部管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部管件上。本发明所公开的幼儿载具中,其中所述底管包含弹跳元件、座管支撑元件以及支撑脚,所述弹跳元件用来提供所述座管弹跳的运动,所述座管支撑元件用来支撑所述座管,所述支撑脚用来使所述幼儿载具稳固放置在平面上。本发明所公开的幼儿载具中,其中所述幼儿载具进一步包含提把,所述提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央构件上。本发明所公开的幼儿载具中,其中所述倾斜带动结构包含倾斜带动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倾斜带动件,所述倾斜带动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部管件上,所述连接件卡合在所述滑动件上。 本发明所公开的幼儿载具,通过倾斜带动结构的一个简单的动作,即可释放座管,使座管的本体相对中央构件在一个特定范围角度内转动,座管一体的结构也在转动过程中,同时带动婴儿的脚部一起向上或向下移动。这样的设计为包覆幼儿载具的主要结构特征提供了小型化、轻量化、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图1是本发明的幼儿载具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在幼儿载具中,座管可相对幼儿载具其他部份旋转且设置在不同的倾斜位置的示意图。图:T图6绘示了中央构件、座管以及倾斜带动结构在多个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图7绘示了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状态的侧截面示意图。图8绘示了第二齿轮被滑动件沿着Y方向推动而与第一齿轮脱离啮合状态的侧截面示意图。图 Γ图11绘示了提把各个元件在多个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底管12弹跳元件14座管支撑元件16支撑脚
20中央构件22外壳体24内壳体26第一齿轮28开口30座管32上部管件34下部管件36滑动件38第二齿轮40倾斜带动结构41连接件42倾斜带动件50回复元件60提把 62提把本体63铆钉64提把齿轮66弹簧68调整钮100幼儿载具281上边缘282下边缘361第一斜面体381开槽382第二斜面体621齿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一种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或「连接」一词在这里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结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个第一装置耦接/连接一个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幼儿载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幼儿载具100可以体现为具有倾斜调整功能以及手提功能的弹跳座椅,也可以体现为仅仅具有倾斜调整功能的一种幼儿载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幼儿载具100让照顾者可以调整出多个不同的倾斜角度,让孩子可以很舒适地、安全地坐或躺在里头。另外,幼儿载具100的提把部位也可以收合起来,方便将幼儿载具100在不同地点之间搬动。另外一点是,幼儿载具100在两边整合了中央构件,可以将倾斜结构包覆起来,同时中央构件也作为座管、弹跳元件、提把以及座管支撑元件的结合中枢。幼儿载具100包含了一个底管10、一对中央构件20、一个座管30、一个倾斜带动结构40以及一个提把60。底管10包含了一个弹跳元件12、一个座管支撑元件14以及一个支撑脚16。当婴儿被放置在幼儿载具100内时,弹跳元件12可以提供幼儿载具100弹跳的运动。座管支撑元件14可以与座管30整合在一塊(同时也可以在座管支撑元件14以及座管30上包覆软性的布料),当弹跳元件12使座管30弹跳时,座管支撑元件14提供了对躺在里头的婴儿的支撑效果。支撑脚16用来使所述幼儿载具100稳固放置在平面上,同时可帮助所述幼儿载具100在座管30弹跳时维持稳定。一对中央构件20设置在底管10上,而座管30则可转动地设置在这两个中央构件20上。提把60也是可转动地设置在这一对中央构件20上。倾斜带动结构40包含了一个倾斜带动件41以及一个连接件42,连接件42连接在倾斜带动件41上。倾斜带动件41可以设置在座管30上其中一个便于操作的位置,例如在图1中,设置在上部管件32处。连接件42则与座管30卡合,通过倾斜带动件41带动连接件42,进而带动座管30以将座管30调整至不同的倾斜位置。请参考图2,图2绘示了在幼儿载具100中,座管30可相对幼儿载具100其他部份旋转且设置在不同的倾斜位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座管30是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中央构件20旋转,且在角度范围A内转动。请参考图3 图6,这些附图绘示了中央构件20、座管30以及倾斜带动结构40在多个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如同这些附图所示,每一个中央构件20是两件式元件,包含了一个外壳体22以及一个内壳体24。外壳体22与内壳体24彼此以一个铆钉(例如图
图11的铆钉63)结合在一·起。其中一个中央构件20包含了一个第一齿轮26 (或是两个中央构件20均包含第一齿轮26),设置在内壳体24的一个内侧壁上,如图5所不。座管30包含了一个本体、一个滑动件36以及一个第二齿轮38。本体由上部管件32以及下部管件34彼此通过焊接、栓锁或其他可行的方式组合起来。滑动件36则可滑动地设置在本体上,更具体来说,设置在本体的上部管件32上,然而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例中,滑动件36也可以设置在本体的下部管件34上。第二齿轮38设置在滑动件36以及中央构件20的外壳体22之间。幼儿载具100另外包含了一个回复元件50,或是如附图的优选实施例所示的弹簧。回复元件50设置且连接在第二齿轮38以及外壳体22之间。座管30的第二齿轮38选择性地与中央构件20的第一齿轮26啮合。当第二齿轮38与第一齿轮26互相啮合时,座管30就被中央构件20维持在某一个固定的倾斜角度。而当第二齿轮38与第一齿轮26脱离啮合后,座管30就可以相对中央构件20旋转至另一个倾斜角度的位置。滑动件36包含了一个沿着X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体361,第二齿轮38则包含了一个开槽381,同样沿着X方向延伸,如图5、图6所示。在开槽381内,第二齿轮38进一步包含了一个第二斜面体382,也是沿着X方向延伸,而第一斜面体361则位于开槽381内,且可以在开槽381内移动并推抵着第二斜面体382。
请参考图5。倾斜带动结构40的连接件42卡合在滑动件36上。在图5中,连接件42以一个折弯的部位插进滑动件36的一个穿孔,以带动滑动件36在本体上(或对本实施例来说,在上部管件32上)移动。而当倾斜带动结构40带动滑动件36在上部管件32上沿着X方向移动时,第一斜面体361 (具有角度的、凸轮状的斜面体)会推抵第二齿轮38的第二斜面体382 (配合第一斜面体361的凸轮状斜面体),以沿着Y方向推动第二齿轮38,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8与内壳体24的第一齿轮26脱离哨合。这样一来,座管30即不再受到中央构件20的卡合,使得座管30可以如图2所示,相对中央构件20以及底管10旋转至多个倾斜位置其中之一。在此同时,回复元件50受到第二齿轮38的推动压缩,并对第二齿轮38提供一个回复力(或是弹性向内的偏压力)。当倾斜带动结构40不再被使用者操作,而不再移动滑动件36时,回复兀件50所述的回复力可以推动第二齿轮38以回到与第一齿轮26彼此哨合的状态。请继续参考图5以及图6。如同前面曾经说明过的,中央构件20由外壳体22以及内壳体24组成,并且如图所示,包覆住部份的座管30。每一个中央构件20包含了一个开口 28,可以允许座管30的本体通过。每一个开口 28具有一个上边缘281以及一个下边缘282,因此当幼儿载具100要进行座管30的倾斜调整时,本体/座管30可以被上边缘281以及下边缘282止抵而被限制仅能在某个限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请参考图7以及图8,图7以及图8即绘示了在中央构件20内的部份元件的侧截面示意图,其中图7绘示了第二齿轮38与第一齿轮26啮合的状态,而图8则绘示了第二齿轮38被滑动件36沿着Y方向推动而与第一齿轮26脱离啮合的状态。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座管30的本体包含了上部管件32以及下部管件34,而且上部管件32以及下部管件34彼此是通过焊接、栓锁或其他可行的方式组合起来,因此实际上是座管30的整个本体会相对中央构件20,以中央构件20为轴旋转。这样的设计使得在操作座管30以调整座管30的倾斜角度时,躺在里面的婴儿的双脚也会一起被带动向上或向下移动。这样的结构尤其对更小的婴儿是特别有好处的,因为小婴儿还不能成熟地发展出头部以及颈部的支持,因此本发明的幼儿载具100特别为婴幼儿发展上的需求,提供了相当舒适、安全的容置方案。最后请参考图 Γ图11。这些附图绘示了提把60各个元件在多个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提把60与座管30是彼此独立操作的。提把60包含了一个提把本体62,在两边分别包含了一个调整钮68、一个提把齿轮64以及一个弹簧66。通过按压调整钮68以朝向座管30旋转提把60,可以将提把60调整到一个收合的位置。提把60由提把齿轮64来固定它的位置,提把齿轮64受到弹簧66弹性压向外而与提把本体62的一个齿轮621彼此哨合。当调整钮68被压下时,调整钮68可以推动提把齿轮64以与提把本体62的齿轮621脱离啮合,同时提把齿轮64也压缩弹簧66,这样就使得提把本体62可以被使用者相对中央构件20转动向上或向下。从以上的实施例说明中可以得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幼儿载具。在座管的两边整合了中央构件,可以将倾斜结构包覆起来,同时中央构件也作为座管、弹跳元件、提把以及座管支撑元件的结合中枢。通过倾斜带动结构的一个动作,座管中的滑动件可以推动座管的第二齿轮与中央构件的第一 齿轮脱离啮合,进而使座管的本体可以相对中央构件在一个特定范围角度内转动。这样的设计为包覆幼儿载具的主要结构特征提供了小型化、轻量化且具有安全性的解决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儿载具包含 底管; 一对中央构件,设置在所述底管上,其中一个中央构件包含第一齿轮; 座管,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央构件上,所述座管包含 本体; 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以及 第二齿轮,与所述中央构件的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用来被所述滑动件带动而与所述第一齿轮脱离啮合;以及 倾斜带动结构,卡合在所述滑动件上,并且用来带动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本体移动; 其中当所述第二齿轮被所述滑动件带动而与所述第一齿轮脱离啮合后,所述本体可相对所述底管转动调整至多个倾斜位置其中之一。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含第一斜面体,而所述第二齿轮包含开槽,所述开槽具有第二斜面体,所述第一斜面体用来在所述开槽内移动且所述第二斜面体用来被所述第一斜面体推抵使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脱离啮合。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用来在所述本体上被所述倾斜带动结构沿着第一方向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用来被所述滑动件沿着第二方向带动。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儿载具进一步包含回复元件,所述回复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以及所述中央构件之间,所述回复元件用来在所述第二齿轮被所述滑动件带动时,对所述第二齿轮提供回复力。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个中央构件均包含开口,所述开口允许所述座管的所述本体通过,且每一个开口具有上边缘以及下边缘,用来止抵所述本体。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含彼此组合的上部管件以及下部管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部管件上。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底管包含弹跳元件、座管支撑元件以及支撑脚,所述弹跳元件用来提供所述座管弹跳的运动,所述座管支撑元件用来支撑所述座管,所述支撑脚用来使所述幼儿载具稳固放置在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儿载具进一步包含提把,所述提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央构件上。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倾斜带动结构包含倾斜带动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倾斜带动件,所述倾斜带动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部管件上,所述连接件卡合在所述滑动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幼儿载具,在座管的两边整合了中央构件,可以将倾斜结构包覆起来,同时中央构件也作为座管、弹跳元件、提把以及座管支撑元件的结合中枢。通过倾斜带动结构的一个动作,座管中的滑动件可以推动座管的第二齿轮与中央构件的第一齿轮脱离啮合,进而使座管的本体可以相对中央构件在一个特定范围角度内转动。这样的设计为包覆幼儿载具的主要结构特征提供了小型化、轻量化、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文档编号A47D13/02GK103251248SQ2013100518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雷恩·米乐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