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炊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1148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炊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电炊具,包括锅体,锅盖,内锅,加热装置,控制装置和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包括继电器温控机构和可控硅温控机构,继电器温控机构包括继电器和与继电器连接的第一发热管,可控硅温控机构包括可控硅和受控于可控硅的第二发热管,继电器和可控硅均受控于控制装置;继电器温控机构和可控硅温控机构配合提供加热功率;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与检测电路的当前电压的电压有效值检测电路,检测电压的过零点、且每次当电压过零点时产生一个上升沿或者下降沿的过零中断信号的过零检测电路和控制芯片,电压有效值检测电路输出的实时电压输入至控制芯片中,电压过零检测电路发出的过零中断信号输入控制芯片中,控制芯片中设有过零中断信号计数器,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可控硅和继电器;控制芯片包括根据当前电压计算第一发热管功率Pr的第一计算单元,根据当前电压计算第二发热管功率Pt的第二计算单元,存储有设定功率P0的存储单元,和比较设定功率P0与第一发热管功率Pr的比较单元;比较单元计算P0与Pr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Pt的比值η转换为可控硅触发的半波数N;控制芯片累计过零中断信号的个数到达半波数时,控制芯片停止触发可控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安装于同一个发热盘中。3.如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电源包括与市电输入端子连接的安全保护电路,与该安全保护电路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连接、能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的非隔离开关电源,和与非隔离开关电源连接的稳压电路;电压有效值检测电路和电压过零检测电路均与安全保护电路连接,控制芯片连接将市电输出的高纹波直流电压转换为控制芯片所需的低纹波直流电压的稳压电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电压有效值检测电路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第三钳位二极管,第四滤波电阻和第八滤波电容以及第九滤波电容;第二整流二极管与安全保护电路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串联连接,钳位二极管一端与第二分压电阻连接、另一端接稳压电路,第九滤波电容与第四滤波电阻串联形成的串联模块与第三分压电阻、第八滤波电容并联,第四滤波电阻与第九滤波电容连接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控制芯片连接;第三分压电阻、第八滤波电容和第九滤波电容一端接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电压过零检测电路包括第五限流电阻,第六限流电阻,第七限流电阻,第四钳位二极管和第五钳位二极管;第五限流电阻、第六限流电阻和第七限流电阻串联连接,第四钳位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连接第七限流电阻,第五钳位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七限流电阻,负极连接稳压电路,第七限流电阻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继电器与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六二极管,第八电阻一端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九电阻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继电器与第六二极管并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可控硅与可控硅触发电路连接,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第十电阻一端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十二电阻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可控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炊具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芯片根据用户选择的烹饪模式及烹饪阶段设置相应的输出功率P0,该输出功率P0预存于控制芯片的存储单元中;2)、电压有效值检测电路测得当前电压,并将当前电压输入控制芯片中,计算单元计算当前电压下第一发热管功率Pr;3)、比较单元比较P0和Pr、并计算P0与Pr的差值、以及该差值与Pt的比值η、最后将η转换为可控硅触发的半波数N;4)、可控硅开启时,定时器从0开始计数,控制芯片每接收到一个过零中断信号定时器自加一,当定时器的计数到达可控硅触发的半波数时、停止触发可控硅;5)、判断电炊具的当前状态,获取当前所需的输出功率,将当前所需的输出功率存入存储单元,重复执行步骤2)-4)。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