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梃密封结构及其中的中梃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38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梃密封结构及其中的中梃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梃密封结构及其中的中挺密封件,该中挺密封结构包括中梃和与该中梃连接的构件,还包括一中梃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中梃与构件连接处的悬臂结构的拼接缝处,该中梃密封件包含:一主体,该主体胶装固定在该拼接缝处的中梃和构件上,该主体完全遮挡该拼接缝。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中梃密封结构中包含的中梃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提高中梃与窗框连接处密封性能,提高整窗的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以减少由于空气渗漏损失的热量,从而节约能源。且安装方便,精度高,中梃密封件易于安装,便于注胶密封。
【专利说明】一种中梃密封结构及其中的中梃密封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与铝合金门窗有关,尤其与穿条式断热铝合金门窗的中梃密封结构及及其中的中梃密封件有关。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铝合金门窗中梃T形连接处是门窗整体密封的薄弱环节,由于型材为拼缝连接,型材断面的拼接缝裸露在外,对门窗的气密性和水密性都有极大的影响,故此型材断面的拼接缝的密封处理就非常重要。但是现在的中梃连接一般的密封处理就是在中梃的拼接缝端部涂胶,以此来密封拼接缝,但由于拼接缝端面的胶粘密封面积小,粘接起来的门窗中梃处的密封结构易受运输安装过程中的振动等影响而产生轻微的移位,从而密封性受到影响,因此,使得门窗密封的实际效果不理想,容易造成空气渗漏而引起热量的损失。中梃和与之相邻的窗框等构件都存在设置密封条的悬臂结构,该悬臂结构不仅使得接缝处粘接密封面积小,而且该悬臂结构的平整度也不好控制,所以,更增大了接缝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梃密封结构,可以保证门窗中梃连接后的密封定位。
[000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所述中梃密封结构中的中梃密封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中梃密封结构,包括中梃和与该中梃连接的构件,还包括一中梃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中梃与构件连接处的悬臂结构的拼接缝处,该中梃密封件包含:
[0007]—主体,该主体胶装固定在该拼接缝处的中梃和构件上,该主体完全遮挡该拼接缝。
[0008]进一步地,该主体上贯穿设有一注胶孔,该注胶孔的一端对应该拼接缝,另一端露在主体的外表面上。
[0009]该主体与所述中梃和所述构件的相应的结构对应,形成顶抵卡设安装结构。
[0010]更进一步地,该主体与所述中梃和所述构件形成的角部形状对应,使得其相应的相邻两面抵靠在所述中梃和所述构件上。
[00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呈方形,于抵靠所述中梃和构件的相邻两面向上延伸出一侧壁,该侧壁的高度为:在安装时该侧壁的两边的顶面分别顶抵所述构件窗框和所述中梃的悬臂根部的定位卡槽上。
[00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一个侧边缘设置一止挡边,该止挡边在中梃密封件安装时,卡在所述中梃的悬臂胶条槽口下端的卡槽上。
[00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的朝向中梃和构件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与所述拼接缝对应,且与所述注胶孔的相应端邻接。
[001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底面和与所述中梃抵靠的侧面通过一斜部连接,在主体的底面上构成一个容胶槽,该容胶槽的当主体抵在所述构件上时朝外露出的一端通过端板封住,该容胶槽与所述注胶孔连通。该容胶槽将所述中梃与窗框的悬臂部分搭接的接缝容纳于其中。
[0015]更进一步地,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所述底面上所开设的所述凹槽中还设有一个定位筋,该定位筋将该凹槽一分为二,在安装时,该定位筋卡入所述窗框和中梃的拼接缝处的窗框悬臂胶条槽中,该凹槽完全遮挡该拼接缝。
[0016]与所述凹槽对应地,在所述主体的顶面设有一凸部。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梃密封件,包括一主体,该主体的大小为,以使得当其使用中置于中梃和构件连接处时,胶装固定在该拼接缝处的中梃和构件上,且该主体完全遮挡所述中梃和构件的拼接缝。
[0018]进一步地,该主体的上表面和下底面之间贯穿设有一注胶孔。
[0019]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或者,
[0020]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所述主体的所述底面上所开设的所述凹槽中还设有一个定位筋,该定位筋将该凹槽一分为二 ;或者,
[0021]所述主体的底面和与所述中梃抵靠的一面的侧面通过一斜部连接,在主体的底面上构成一个容胶槽,该容胶槽的当主体抵在所述构件上时朝外露出的一端通过一端板封住,该容胶槽与所述注胶孔连通;或者,
[0022]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所述主体的所述底面上所开设的所述凹槽中还设有一个定位筋,该定位筋将该凹槽一分为二,在安装时,该定位筋卡入所述窗框和中梃的拼接缝处的窗框悬臂胶条槽中,该凹槽完全遮挡该拼接缝;所述主体的底面和与所述中梃抵靠的一面的侧面通过一斜部连接,在主体的底面上构成一个容胶槽,该容胶槽的当主体抵在所述构件上时朝外露出的一端通过一端板封住,该容胶槽与所述注胶孔连通,且所述凹槽和所述容胶槽垂直且连通。
[0023]所述主体优选呈方形,使用中用于抵靠中梃和窗框的相邻两面向上延伸出一侧壁,所述主体上与一个侧壁相对的一个侧边缘设置一止挡边,用于在中梃密封件安装时,卡在所述中梃的悬臂胶条槽口下端的卡槽上。
[002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梃密封结构和其中的中梃密封件提高了中梃与窗框连接处密封性能,继而提高了整窗的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减少了由于空气渗漏损失的热量,从而节约能源。本中梃密封件可通过卡固安装,安装方便,精度高,中梃密封件易于安装,设置的注胶孔更便于注胶密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中梃密封件和与之配合的中梃和窗框结合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中梃和窗框结合体与中梃密封件的结合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梃密封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0028]图4:图3所示中梃密封件的反面立体示意图。
[0029]附图标号:1:窗框;11:窗框的悬臂根部的定位槽;12:窗框的悬臂胶条槽口 ;2:中梃;21:中梃的悬臂根部的定位槽;22:中梃的悬臂胶条槽口 ;3:中梃密封件;31:主体;311:侧壁;312:凹槽;313:斜部;314:容胶槽;315:定位筋;316:止挡边;32:注胶孔;4:
拼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0031]本实用新型中梃密封件3设置在中梃2与其他构件例如窗框或门框的连接处的拼接缝处,如图1、图2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中梃2和窗框I呈T型的固定连接结构,在该窗框I的悬臂胶条槽口 12的外侧和该中梃2的左右两侧的的悬臂的端面之间分别有一拼接缝4,中梃2的主体的端部搭接在窗框I上,在窗框I的悬臂和中梃的两侧还设有两道搭接缝。本实用新型一种中梃密封件3设置在该拼接缝4处,且胶装固定在该拼接缝4处。
[0032]本实用新型中梃密封件3包含一主体31,该主体31胶装固定在该拼接缝4处的中梃2和窗框I上,该主体31完全遮挡该拼接缝4。这种中梃密封件的基本型可以将中梃和窗框最薄弱的悬臂部分的拼接缝牢牢地连接起来,增强了连接强度和密封性。更好的方案中,该主体31贯穿设有一注胶孔32,该注胶孔32对应该拼接缝设置,以此可以方便地注胶密封该窗框I和该中梃2的拼接缝4。
[003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该主体31呈方形,且于相邻两边向上延伸出一侧壁311。又如图2所示,在安装时该侧壁311的两边的顶面分别顶抵所述窗框的悬臂根部的定位槽11和所述中梃的悬臂根部的定位槽21的下端面,该侧壁31的两边的外端面分别顶抵该窗框I和该中梃2,以此与该窗框I和中梃2固定连接后的连接处的角部形状相匹配,该主体不仅完全覆盖了拼接缝4,还覆盖了搭接缝。另外,所述主体31在安装时对应所述中梃的悬臂胶条槽口 22的内侧槽壁处一边延伸有一止挡边316,该止挡边316于安装时嵌设在抵靠该中梃的悬臂胶条槽口 22的槽侧面向外突出的折边形成的嵌槽中固定,如图2所示。
[0034]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为方便胶装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主体31的底面和与所述中梃2抵靠的所述侧面通过一向侧面311斜向上的斜部313连接,在主体31的底面上构成一个容胶槽314 (见图4),该容胶槽314的当主体31抵在窗框I上时朝外露出的一端通过端板封住(见图3),该容胶槽314与所述注胶孔32连通。该容胶槽314将所述中梃2与窗框I的悬臂部分搭接的接缝容纳于其中。
[0035]在主体31的朝向中梃2和窗框I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312,该凹槽312与所述拼接缝4对应,且与注胶孔32的相应端邻接。在主体上表面上,对应凹槽312具有一个凸部。较佳地,为方便定位所该中梃密封件3,于该凹槽312中设有一个定位筋315,该定位筋315将该凹槽312 —分为二,该凹槽312连通所述容胶槽314,该定位筋315的长度以不遮挡所述注胶孔32为限,在安装时,该定位筋315卡入窗框的悬臂胶条槽口 12中,该凹槽312完全遮挡该拼接缝4。如此,即可以方便地通过注胶口输入胶粘剂到整个拼接缝4和搭接缝处。
[0036]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与本较佳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未设有该侧壁311,而斜部313向上延伸,以在安装时斜部的上边缘顶抵中梃2的悬臂根部的定位槽21,而中梃密封件3不再顶抵窗框的悬臂根部的定位槽11 了,但中梃密封件3的端部仍然抵在窗框I和中梃3上,以此来与窗框和中梃形成的所述角部形状相匹配。
[0037]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所述容胶槽314和斜部313,但是为方便定位中梃密封件3,所述主体31也可开设有一带有凹槽312的凸部,于该凹槽312中设有一个定位筋315,该定位筋315将该凹槽312 —分为二,在安装时,亦可使该定位筋315卡入所述窗框I于拼接缝4处的定位槽12中,该凹槽312完全遮挡该拼接缝4。
[0038]在使用时,就前述的较佳实施例而言,如图2所示,只需将侧壁311的两边顶面分别顶抵所述窗框I和所述中梃2的悬臂根部的定位槽11、21的下端面,使该侧壁311的两边的外端面分别顶抵该窗框I和该中梃2。同时将中梃密封件3的定位筋315卡入窗框的悬臂胶条槽口 12中,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后,依靠凹槽312和斜部313形成的容胶槽完全将拼接缝4和搭接缝挡住。在安装中梃密封件3的过程中可对中梃2的连接位置、高低差进行细微调整,调整好后,在注胶孔32孔中注胶固定中梃密封件3,以此完成了中梃2和窗框I的密封。同现在的中梃密封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梃密封结构在中梃与构件窗框的连接处的密封质量、定位精度和连接强度都大幅度提升。提高了整窗的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由于门窗气密性能提高,可以减少由于空气渗漏损失的热量,从而节约能源。且安装方便,精度高,中梃密封件易于安装,便于注胶密封。
【权利要求】
1.一种中梃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梃和与该中梃连接的构件,还包括一中梃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中梃与构件连接处的悬臂结构的拼接缝处,该中梃密封件包含: 一主体,该主体胶装固定在该拼接缝处的中梃和构件上,该主体完全遮挡该拼接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梃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上贯穿设有一注胶孔,该注胶孔的一端对应该拼接缝,另一端露在主体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梃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与所述中梃和所述构件的相应的结构对应,形成顶抵卡设安装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梃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与所述中梃和所述构件形成的角部形状对应,使得其相应的相邻两面抵靠在所述中梃和所述构件上;或者, 所述主体呈方形,于抵靠所述中梃和构件的相邻两面向上延伸出一侧壁,该侧壁的高度为:在安装时该侧壁的两边的顶面分别顶抵所述构件窗框和所述中梃的悬臂根部的定位卡槽上;或者, 所述主体呈方形,于抵靠所述中梃和构件的相邻两面向上延伸出一侧壁,该侧壁的高度为:在安装时该侧壁的两边的顶面分别顶抵所述构件窗框和所述中梃的悬臂根部的定位卡槽上;所述主体的一个侧边缘设置一止挡边,该止挡边在中梃密封件安装时,卡在所述中梃的悬臂胶条槽口下端的卡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梃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朝向中梃和构件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与所述拼接缝对应,且与所述注胶孔的相应端邻接;和/或, 所述主体的底面和与所述中梃抵靠的侧面通过一斜部连接,在主体的底面上构成一个容胶槽,该容胶槽的当主体抵在所述构件上时朝外露出的一端通过端板封住,该容胶槽与所述注胶孔连通;该容胶槽将所述中梃与窗框的悬臂部分搭接的接缝容纳于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梃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所述底面上所开设的所述凹槽中还设有一个定位筋,该定位筋将该凹槽一分为二,在安装时,该定位筋卡入所述窗框和中梃的拼接缝处的窗框悬臂胶条槽中,该凹槽完全遮挡该拼接缝;和/或, 与所述凹槽对应地,在所述主体的顶面设有一凸部。
7.—种应用在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的中梃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该主体的大小为,以使得当其使用中置于中梃和构件连接处时,胶装固定在该拼接缝处的中梃和构件上,且该主体完全遮挡所述中梃和构件的拼接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梃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的上表面和下底面之间贯穿设有一注胶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梃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或者, 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所述主体的所述底面上所开设的所述凹槽中还设有一个定位筋,该定位筋将该凹槽一分为二 ;或者, 所述主体的底面和与所述中梃抵靠的一面的侧面通过一斜部连接,在主体的底面上构成一个容胶槽,该容胶槽的当主体抵在所述构件上时朝外露出的一端通过一端板封住,该容胶槽与所述注胶孔连通;或者, 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所述主体的所述底面上所开设的所述凹槽中还设有一个定位筋,该定位筋将该凹槽一分为二 ;所述主体的底面和与所述中梃抵靠的一面的侧面通过一斜部连接,在主体的底面上构成一个容胶槽,该容胶槽的当主体抵在所述构件上时朝外露出的一端通过一端板封住,该容胶槽与所述注胶孔连通,且所述凹槽和所述容胶槽垂直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中梃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呈方形,使用中用于抵靠中梃和窗框的相邻两面向上延伸出一侧壁,所述主体上与一面的所述侧壁相对的一个侧边缘设置一止挡边,用于在中梃密封件安装时,卡在所述中梃的悬臂胶条槽口下端的卡槽上 。
【文档编号】E06B7/16GK203613990SQ201320723400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韩维池, 于彦彬 申请人:成都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