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座面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整座面的座椅,包括座位部和支撑件,座位部包括座底板、座面板和调整件,座底板的下侧连接于支撑件,座底板的上侧连接于座面板;调整件设置于座底板和座面板之间,且调整件滑动连接于座底板;座面板具有相对座面板上表面枢转的调整板,调整件正对调整板,调整件与调整板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设有调整斜面和调整凸块,调整斜面和调整凸块沿调整件的滑动方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整座面的座椅,调整件相对底座板滑动时,调整斜面于调整凸块相抵顶,推顶调整板相对座面板枢转,使得调整板相对座面板枢转一定角度,改变对用户压迫的部位,从而减缓疲劳,利于健康。
【专利说明】 可调整座面的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涉及一种部分部件可调,提高用户舒适度的座椅。【背景技术】
[0002]座椅对人体的支撑部位是固定的位置。对于长期坐座椅的用户来说,一个固定部位长期被压迫,容易疲累不适,且长期被压迫的固定部位容易发生变形,非常不利于人体健康。
[0003]对此,亟需一种可调改善现况、不对用户同一部分长期压迫的座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座面的座椅,使得用户在使用座椅时,通过调整座椅的座面,调整压迫部位,从而减缓疲劳,利于健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整座面的座椅,包括座位部和支撑件,所述座位部包括座底板、座面板和调整件,所述座底板的下侧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座底板的上侧连接于所述座面板;所述调整件设置于所述座底板和所述座面板之间,且所述调整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座底板;所述座面板具有相对所述座面板上表面枢转的调整板,所述调整件正对所述调整板,所述调整件与所述调整板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设有调整斜面和调整凸块,所述调整斜面和所述调整凸块沿所述调整件的滑动方向设置。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整座面的座椅,调整件相对底座板滑动时,调整斜面于调整凸块相抵顶,推顶调整板相对座面板枢转,使得调整板相对座面板枢转一定角度,改变对用户压迫的部位,从而减缓疲劳,利于健康。
[0007]较佳的,所述座面板的前侧开设断槽,所述断槽形成三侧边与所述座面板分离、一侧边与所述座面板连接的所述调整板,所述调整板与所述座面板连接的侧边形成所述调整板相对所述座面板的上表面枢转的枢转轴;调整板与座面板一体成型,调整板相对座面板枢转时,枢转轴处不会产生缝隙,提高座椅安全性;于座面板上开设断槽形成调整板,加工工艺简单。
[0008]具体地,所述调整板呈矩形,所述调整板与所述座面板连接的侧边为矩形的一长边。
[0009]较佳的,所述座底板设有滑动容置腔,所述调整件位于所述滑动容置腔内并沿所述滑动容置腔滑动,所述调整件朝向所述调整板设有调整斜面,所述调整板朝向所述调整件凸伸有调整凸块,所述调整凸块伸入所述滑动容置腔并与所述调整斜面相抵顶;所述滑动容置腔用于导向调整件。
[0010]具体地,所述调整斜面的高位面和低位面之间具有定位块;调整凸块抵顶于调整斜面、调整板相对座面板枢转至高位时,所述定位块防止调整件滑动,使得调整凸块相对调整斜面处于低位面。
[0011]具体地,所述调整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滑动容置腔并形成操作部。[0012]较佳的,所述调整斜面和所述调整凸块分别至少具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调整斜面相对所述座面中轴线对称设置;至少两个调整斜面相对座面中轴线对称的设置,使得调整板两侧相对座面板枢转的高度相等,提高用户乘坐舒适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座面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座位部的分解示意图。
[0015]图3为座位部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0017]图5为调整板处于较低位置时,座位部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6为调整板处于较高位置时,座位部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0]可调整座面的座椅包括座位部、支撑件、背靠部、扶手部等。如图1所示为可调整座面的座椅的简化示意,仅显示座位部100和支撑件200。结合图2-图4所示,座位部100包括座底板110、座面板120和调整件130,座底板110的下侧固定连接于支撑件200,座底板110上侧的周边连接有座面板120 ;调整件130设置于座底板110和座面板120之间,且调整件130滑动连接于座底板110。更具体地:
[0021]座底板110于座底板110的前侧向上凸伸两平行的肋板111,两肋板111之间形成滑动容置腔IlOa ;调整件130呈长条状,长条状的调整件130容置于滑动容置腔IlOa内,且调整件130可沿滑动容置腔IlOa滑动;调整件130的一端伸出滑动容置腔110a,形成操作部131。用户操作操作部131,即可驱动调整件130沿滑动容置腔IlOa滑动。
[0022]座面板120的前侧开设断槽122,该断槽122形成三侧边与座面板120分离、一侧边与座面板120连接的呈矩形的调整板121,调整板121正对调整件130。其中,与座面板120连接的侧边为调整板121的一长边。座面板120的材质一般为PP材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使得与座面板120 —体成型的调整板121可相对座面板120的上表面枢转,其中,与座面板120连接的侧边形成调整板121相对座面板120的上表面枢转的枢转轴B。由于调整板121与座面板120 —体成型,调整板121相对座面板120枢转时,枢转轴B处不会产生缝隙,提高座椅安全性,且于座面板120上开设断槽122形成调整板121,加工工艺简单。
[0023]调整件130朝向调整板121凸伸形成调整斜面132。调整斜面132至少具有两个,至少两个调整斜面132相对座面中轴线对称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调整斜面132的数量为4个。调整板121朝向调整件130凸伸形成调整凸块121a,调整凸块121a的数量和位置与调整斜面132相对应。调整斜面132具有高位面132a和低位面132b,当调整凸块121a抵顶于低位面132b时,如图5所示,调整板121枢转至较低的位置,即,调整板121与座面板120高度一致;当调整凸块121a抵顶于高位面132a时,如图6所示,调整板121枢转至较高的位置。进一步的,高位面132a和低位面132b之间具有定位块C,当调整板121相对座面板120枢转至高位时,定位块C防止调整件130滑动,使得调整凸块121a相对调整斜面132处于低位面132b。
[0024]结合说明书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座面的座椅的调整过程做一详细说明:
[0025]初始状态时,如图5所示,调整板121处于较低的位置,与座面板120高度一致,此时,调整凸块121a抵顶于低位面132b。操作操作部131,驱动调整件130沿滑动容置腔IlOa滑动,调整斜面132推顶调整凸块121a,使得调整板121相对座面板120枢转,直至调整凸块121a抵顶于高位面132a,且调整凸块121a卡入定位凹槽B,此时,如图6所示,调整板121处于较高的位置。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整座面的座椅,调整件130相对座底板110滑动时,调整斜面132于调整凸块121a相抵顶,推顶调整板121相对座面板120枢转,使得调整板121相对座面板120枢转一定角度,改变对用户压迫的部位,从而减缓疲劳,利于健康。
[002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整座面的座椅,包括座位部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部包括座底板、座面板和调整件,所述座底板的下侧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座底板的上侧连接于所述座面板;所述调整件设置于所述座底板和所述座面板之间,且所述调整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座底板;所述座面板具有相对所述座面板上表面枢转的调整板,所述调整件正对所述调整板,所述调整件与所述调整板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设有调整斜面和调整凸块,所述调整斜面和所述调整凸块沿所述调整件的滑动方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座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板的前侧开设断槽,所述断槽形成三侧边与所述座面板分离、一侧边与所述座面板连接的所述调整板,所述调整板与所述座面板连接的侧边形成所述调整板相对所述座面板的上表面枢转的枢转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座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呈矩形,所述调整板与所述座面板连接的侧边为矩形的一长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座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底板设有滑动容置腔,所述调整件位于所述滑动容置腔内并沿所述滑动容置腔滑动,所述调整件朝向所述调整板设有调整斜面,所述调整板朝向所述调整件凸伸有调整凸块,所述调整凸块伸入所述滑动容置腔并与所述调整斜面相抵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整座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斜面的高位面和低位面之间具有定位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整座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滑动容置腔并形成操作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调整座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斜面和所述调整凸块分别至少具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调整斜面相对所述座面中轴线对称设置。
【文档编号】A47C1/022GK203692969SQ201320776848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苏致诚 申请人:东莞濠文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