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把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9096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汽车门把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汽车上的门把手装置(3),包括一个框架式的门把手支架(6),所述门把手支架固定在汽车(1)的门(2)上,以及一个手动操作的手柄(4),所述手柄安装在门把手支架(6)一端且可转动,用户可用于打开车门(2),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成本低廉且节省材料的车门把手,包括,门把手支架(6)固定手柄(4),门把手支架(6)固定手柄(4)的纵向端(7)使之可以转动,所述手柄位于安装通道(8)的安装位置(9)上。
【专利说明】汽车门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一种用于汽车上的门把手装置,包括一个框架式的门把手支架,所述门把手支架固定在汽车的门上,以及一个手动操作的手柄,所述手柄安装在门把手支架一端且可转动,用户可用于打开车门。

【背景技术】
[0002]该类型的门把手装置包括一个门把手支架和一个安装在支架中的把手,此种结构的技术状态已经为人熟知,相关专利有DE102008000098A1。通过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可以打开和关闭汽车侧门。已知的门把手装置造价高且耗费材料,因为此种注塑或者浇铸的门把手支架不能通过模具打开在分模面中脱模。更准确的说由于此种门把手支架的模具复杂需要安装一个导板使从后面脱模,否则在一般脱模方向上无法脱模。此种模制件上的后分离方式大大增加了成本。
[0003]发明目的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制造一种低成本且节省材料的门把手装置。
[0005]本文所述的汽车门把手装置通过本发明的结构形式解决问题,门把手支架中有安装通道用于安装手柄,手柄可以围绕着手柄纵向末端转动并固定在安装位置中。
[0006]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可以从从属权利要求中显而易见。
[0007]本发明介绍了一种汽车门把手装置,其既满足功能设计要求又节省材料。本发明设计的汽车门把手结构节省了材料费用,因为本发明结构形式的门把手支架无需滑板即可脱模。安装通道的特殊结构形式也使把手能够更容易的安装在门把手支架中,手柄导入到安装位置中,从而避免了在门把手支架上安装手柄时出现问题。
[0008]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安装通道上有彼此相邻走向的导向面,手柄能够围绕导向面之间的纵向末端转动,其纵向导向横截面在安装时与支架中的导向面贴合固定在安装位置中。手柄的纵向末端安装在把手子回家安装通道的导向面之间,导向面在手柄支架的纵向上延伸。
[0009]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为了在把手支架上安装把手时避免已经安装在安装同种中的手柄纵向末端从安装通道中滑出,把手支架的导向面和手柄的纵向导向截面是弧形的或形成弧形。
[0010]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门把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向面沿着门把手支架纵向延伸并至少有一个与汽车内部相对的前导向面以及一个与前导向面相对应的后导向面。安装通道在门把手支架的纵向上延伸,并与前后导向面平行,其中至少有一个前导向滑面避开汽车的内部空间,也就是远离汽车以及车门。
[0011]为了保证在安装位置范围内的安装通道中尽可能保持小的手柄缝隙,本发明的其他结构形式规定,至少一个后导向滑面在把手支架的纵向上延伸,手柄在安装位置上有支撑作用的无缝隙肋状凸起,所述肋状凸起在手柄安装位置上对手柄的纵向导向截面和/或手柄纵向末端起到支撑的作用。此种结构形式的特殊优点在于,把手支架上两个肋状凸起,所述肋状凸起用于纵向导向截面的导向以及支撑作用,纵向导向截面在安装通道中不撞棱也不会翻转。纵向导向截面不会与整个支架进入到安装位置中,而是通过两个肋状凸起的一点摩擦导入,因此纵向导向截面通过两点-轴承结构导向并固定在安装位置中。
[0012]为了使手柄在安装时能够更好的进入到安装位置中,本发明的结构型式中规定,转动轴承构成的手柄纵向末端与纵向导向截面的横截面构成更宽的末端截面。
[0013]安装时能够控制手柄进行安全导向是本发明结构型式的另一个优势,至少一个前导向滑面在安装时对加宽的手柄末端截面起到导向作用并支撑在安装位置上,至少一个后导向滑面在安装时导向手柄的导向滑面。不同的导向滑面在安装过程中和安装后支撑和导向手柄的不同区域。
[0014]本发明提供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前导向滑面两侧沿着至少一个后导向滑面的纵边延伸。换句话说至少一个后导向滑面在前导向滑面之间,同时前导向画面以及至少一个后导向滑面在把手支架的纵向上延伸。通过这种结构型式可以得到更大的导向范围。
[0015]此种能够控制以及安全导向结构形式的手柄在安装时,如上所述,至少有一个后导向滑面能够在安装手柄时导向形成的扩大末端截面并固定在安装位置上,同时至少有一个前滑面在安装时与导向总截面贴合。
[0016]最后本发明提供了在至少有一个导向滑面与至少一个后导向滑面相对。相对的导向滑面之间的导向纵截面导入手柄的末端截面。
[0017]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上述和下列介绍的特征不仅体现在每个列出的实施例中,还可使用在其他实施例或者单独使用。在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0018]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通过举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结合有附图的以下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所示的是安装多个本发明结构门把手结构的汽车侧视图;
[0020]图2所示的是门把手装置的透视图;
[0021]图3所示的是门把手装置把手支架纵向末端的透视图;
[0022]图4所示的是门把手装置手柄纵向末端的透视图;
[0023]图5所示的是门把手装置手柄纵向末端的其他透视图;
[0024]图6所示的是门把手装置把手支架的纵向末端的其他透视图;
[0025]图7所示的是门把手装置把手支架的纵向末端的其他透视图;
[0026]图8所示的是把手支架安装手柄的门把手装置前视图;
[0027]图9所示的是图8前视图不带手柄的把手支架纵向末端自由视图;
[0028]图10所示的是图8前视图不带把手支架的手柄纵向末端自由视图;
[0029]图11所示的是把手支架上安装手柄的门把手装置的后视图;
[0030]图12所示的是图11后视图不带手柄的把手支架纵向末端自由视图;
[0031]图13所示的是图11后视图不带把手支架的手柄纵向末端的自由视图;
[0032]图14所示的是门把手装置纵向末端的其他透视图;
[0033]图15所示的而是对比图14的门把手装置纵向末端的稍转动后的透视图;
[0034]图16所示的是图15的剖视图;
[0035]图17所示的是未显示手柄的图16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图1中所示的汽车I以及轿车形状的汽车1,所述汽车上有四个车门2,车门通过一个门把手装置3,特别是车门把手和一个手柄4开启。车门2通过各自的闭合装置5关闭并可以从外通过手柄4的动作开启。手柄4的动作包括拉开和/或关闭,手柄4的相应运动至少可以通过一个对接机构传递到相应的闭合装置5上。通过手柄4的动作控制闭合装置5从而打开相对应的车门2。
[0037]图2中是本发明车门把手装置3的透视图。门把手3有一个框架式的门把手支架6,为了能够清楚的看到车门把手装置的其他部件,图中没有显示例如电子元件。门把手支架6用于安装手柄4并通过图中未显示的螺栓连接到汽车I的车门2上。为了节省材料门把手支架6是一个框架式结构,其中有不同的安装和存放空间,除了能够放置固定在门把手支架6上用于打开汽车I车门2的手柄4以外,所述手柄通过使用者操作可在门把手支架6上转动连接,还能安装锁芯。主要是手动操作门把手支架上末端固定旋转的手柄4,也就是手柄4的纵向末端7 (见图2)构成了门把手支架6上手柄固定位置中的转动轴承。
[0038]本发明的结构示例还能简化手柄4在门把手支架6上的安装,门把手支架6上有一个安装通道8,所述通道把转动轴承的手柄4纵向末端7导入在安装位置中。图14中是符合本发明门把手装置3手柄4纵向末端7范围内的放大图,图15所示,图14中的门把手装置3(固定在门把手支架6上可转动的手柄4的纵向末端7的透视图)能够轻轻转动。图16和17所示的是图15的截面图,图17中为了能够看得更清楚省略了手柄4,从而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安装通道8.安装通道8的走向在图17中标注了虚线,手柄4的安装位置9在图17中清楚可见。为了在门把手支架6上安装手柄4,手柄4的纵向末端7导入到安装通道8的进入范围10,并从这里通过安装通道8进入到安装位置9。安装手柄4时尤其是手柄4延伸至纵向末端7中的导向纵截面11进入到安装通道8中,直到纵向末端7到达安装位置9,如图16所见。安装通道8中有导向面12a和12b (见图17),他们彼此近乎平行保持相同距离延伸。显而易见导向面12a和12b在门把手支架6上也是彼此平行走向,对于实现本发明功能来说不必如此设计。如上所述,在安装手柄4时,导入导向面12a,12b之间导向纵截面11上,手柄4的安装位置9中纵向导向截面11位于导向面12a和12b之间。导向面12a和12b沿着门把手支架6的纵向13延伸(见图2和图17)。如图16和17中所示,门把手支架6的导向面12a,12b以及手柄4的纵向导向截面11呈弧形。导向面12a和12b是倾斜面,构成了把手柄4安装在门把手支架6的安装斜面。
[0039]导向面12a和12b包含了前导向滑面14以及一个后导向滑面15。同时“前”和“后”的定义以相对于门2的以及汽车I的位置来说,“后”描述了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导向滑面15相对于导向滑面14离汽车I更远。换句话说前导向滑面14根据本发明位于汽车I或门2和后导向滑面15之间。
[0040]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型式抽象的描述,导向面12a,12b至少有一个相对于汽车I内部的前导向滑面14以及至少一个与前导向滑面14相对的后导向滑面15。导向滑面14和15以及纵向导向截面11如图3至13所不。因为导向滑面14,15位于门把手支架6的内部,从表面上来看比较困难,因此图3至13形象的表现了本发明门把手结构3,手柄4以及门把手支架6的不同视图,以便直观的了解门把手支架6的安装通道,导向面12a,12b,前后导向滑面14,15和手柄4纵向导向截面11的位置和结构。图3所示的是门把手支架6纵向末端的透视图,所述门把手支架固定手柄4的纵向末端7,所述手柄可摆动。图4所示的是手柄4纵向末端7的放大透视图,其进一步详细介绍在如下说明中。图5所示的是手柄4纵向末端7的侧面放大视图。图7所示的是门把手支架6与图3对比的透视图,图6所示的是门把手支架6的后侧或门把手支架6的后视图。图8,9和10是手柄4纵向末端7范围的前视图,图8所示的是带手柄4和门把手支架6的门把手装置3,图9所示的仅是门把手支架6,图10所示的仅是图8中所示的手柄4。同时对比图11,12和13,图13所示的是带手柄4和门把手支架6的汽车门把手装置3。图12所示的仅是门把手支架6,图13所示的仅是图11中汽车门把手装置3的手柄4。图14,15,16和17已经在前面做过介绍。
[0041]为了减少手柄4的纵向导入截面11在推入门把手支架6时产生的膜材,后导向滑面15有两个彼此纵向13平行的肋状凸起16 (见图6和12)。因此纵向导向截面11不是完全贴在后导向滑面15上。更准确的说存在一个两点轴承,所述轴承能够使手柄4或纵向导向截面11在安装通道8中无论是汽车门把手装置3在安装时还是在使用时都能防止翻转。换句话说至少一个后导向滑面15至少有一个在把手支撑6的纵向13上延伸的以及手柄4在安装位置9中能够无缝隙固定的肋状突起16,如图所示的结构示例中的两个肋状突起16。肋状突起16支撑在手柄4处于安装位置9中时的手柄4的纵向导向截面11和/或手柄4的纵向末端7。
[0042]如上所述,肋状突起16以及主要是导向滑面15主要对手柄4的纵向导向截面11起到支撑作用。通过导向滑面15在一个方向上支撑,也就是汽车I指示的方向。后导向滑面15能够防止手柄4的纵向末端7在使用者操作时偏离汽车I。因此在操作手柄4时只应该回转相对于纵向末端7位置上的手柄4的纵向末端17 (见图2),从而打开汽车I的车门2。为了防止手柄4的纵向末端7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朝着汽车内部移动,需要前导向滑面14。前导向滑面14支撑加宽的末端截面18,所述末端截面位于手柄4的纵向末端7上。因此转动轴承构成的手柄4的纵向末端7根据纵向导入截面11的横截面构成了加宽的末端截面18 (图示见4,7,8或10)。纵向导入截面11以及手柄4的加宽末端截面18的支撑结构见图8,11和12。图8中是带门把手支架6和手柄4的汽车把手装置3的前视图,图11所示的是汽车门把手装置3的后视图,同时图12中所示的是未显示手柄4的图11透视图,以便更清楚的看到后导向面15。从该视图中能够清楚的看到,前导向滑面14有部分加宽的末端截面18,因此能够在安装时从侧面范围导入并固定在安装位置9中,而后导向滑面15在安装时至少能够导入手柄4的纵向导入截面11。试想一下,至少一个后导向滑面15至少在安装时导入手柄4的部分加宽末端截面18并固定在安装位置9中,而前导向滑面14至少在安装时导入纵向导入截面11。
[0043]如图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存在不同的支撑结构,因此前导向滑面14两侧延伸至后导向滑面15的长边19,如图3所示,在该图示中只能看到导向滑面15的后侧。因为前导向滑面14与后导向滑面15相对。在图12中能够清楚的看到后导向滑面15的两个长边19,在该图示中只能看到前导向滑面14-长边19的上侧和下侧。
[0044]图17所示的是前导向滑面14不是连续性的,而是通过缝隙20断开的。在制造把手支撑的过程中,缝隙20用于脱模,因此必须存在该缝隙。在安装时要防止手柄4的长边7延伸至缝隙20,加宽的末端截面18的轴向长度21 (见图13)比缝隙20的轴向长度大。如图13所示,手柄4的长边7的宽度22比纵向导向截面11的实际宽度22要大。
[0045]显而易见上述发明不受所描述和图示中实施例的限制。很明显图示中的实施例多变,专业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改动,但是不会脱离本发明范围。同时说明中包含和/或图纸中显示所有内容归属于本发明,包括对于专业人员来说与【具体实施方式】不同的但是大同小异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上的门把手装置(3),包括一个框架式的门把手支架¢),所述门把手支架固定在汽车(I)的门(2)上,以及一个手动操作的手柄(4),所述手柄安装在门把手支架(6) —端且可转动,使用者可用于打开车门(2),其特征在于,门把手支架(6)固定手柄(4),门把手支架(6)固定手柄(4)的纵向端(7)使之可以转动,所述手柄位于安装通道(8)的安装位置(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安装通道(8)上有并排的导向面(12a,12b),导向面之间是一个固定纵向端(7)构成转动轴承手柄⑷的导向纵截面(11),在安装时可导入并固定在安装位置(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门把手支架¢)的导向面(12a,12b)以及手柄⑷的导向纵截面(11)分别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导向面(12a,12b)在门把手支架(6)纵向(13)上延伸,至少包括一个背离汽车⑴内部的前导向面(14)以及至少一个与前导向面(14)相对的后导向面(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后导向面(15)在沿着门把手支架(6)纵向(13)上有一个与安装位置中手柄⑷无间隙的固定肋状凸起(16),所述肋状凸起在手柄⑷的安装位置(9)中支撑手柄⑷的导向纵截面(11)和/或手柄(4)的纵向端(7)。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转动轴承构成的手柄(4)纵向端(X)与导向纵截面(11)的横截面构成一个延伸末端截面(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前导向面(14)会导入手柄(4)部分末端横截面(18)并固定在安装位置(9)中,相反在安装时至少一个后导向面(15)导入手柄(4)的导向纵截面(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前导向面14两侧延伸至至少一个后导向面(15)的纵向面(1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后导向面(15)在安装时导入手柄(4)延伸的末端截面(18)并在装入位置(9)中起支撑作用,相反至少一个前导向面(14)在安装时至少导入导向纵截面(11)。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前导向面(14)与后导向面(15)相对。
【文档编号】E05B79/06GK104453491SQ20141043985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马蒂亚斯·勒夫, 威利·布特 申请人: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