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宽型高隔热性能的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02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宽型高隔热性能的型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宽型的浇注方式生产的隔热型材。一种加宽型高隔热性能的型材,包括室内侧型材件、室外侧型材件和隔热体,特别地,在室内侧型材件与室外侧型材件之间,沿该型材自身的宽度方向连续地排列有至少2件隔热体,相邻的隔热体之间设有隔热体连接件;所述隔热体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组力学锁定凸缘。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可以根据不同的保温性能要求而设置相应数量的隔热体,保证单件隔热体的宽度与深度之间的比例在理想范围内。由于是多个隔热体并列,所以每个隔热体不需加大深度,与单隔热体结构的型材相比,实现相同宽度的情况下,本多隔热体结构的型材更节省注胶量,更稳固可靠。
【专利说明】—种加宽型高隔热性能的型材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用的隔热型材。
【背景技术】
[0002]门窗用的隔热型材会包括:室内侧型材件、室外侧型材件和设置于前述两者之间的隔热件。室内侧型材件和室外侧型材件是由金属制成的,隔热件是由非金属制成的,隔热件同时需要足够的力学强度以保证室内侧型材件与室外侧型材件之间的连接力。
[0003]现时对于隔热件,根据工艺的不同,分别称为“隔热条”和“隔热体”。如图1所示,隔热条10’是对事先已成型,后续通过穿条复合方式连接室内侧型材件和室外侧型材件的隔热件的命名。如图2所示,隔热体20’是对在室内侧型材件和室外侧型材件之间以浇注方式进行成型并同时完成该两者之间连接的隔热件的命名。
[0004]对于隔热型材来说,为提高室内侧与室外侧之间的隔热效果,通常会采用:保持室内侧型材件和室外侧型材件不变,增加隔热件的宽度,从而增加室内侧型材件与室外侧型材件之间距离的方法来实现。对于采用穿条复合方式,宽度通常能做到35mm以上,但对于采用浇注方式,宽度通常只能做到最大20_左右,否则,随宽度的进一步加大,浇注的深度也是需要相应地增加的,此时浇注量就会很大,在增加了隔热体成本的同时,还会引起隔热体与室内侧型材件和室外侧型材件之间出现脱离的风险,以及浇注过程容易溢胶,浇注后难以切桥等问题。
[0005]虽然浇注方式在生产加宽型隔热型材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浇注方式与穿条复合方式相比具有更好的防水密封性以及更好的连接强度,因此加宽型的浇注方式生产的隔热型材有存在的必要性。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宽型的浇注方式生产的隔热型材。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加宽型高隔热性能的型材,包括室内侧型材件、室外侧型材件和隔热体,特别地,在室内侧型材件与室外侧型材件之间,沿该型材自身的宽度方向连续地排列有至少2件隔热体,相邻的隔热体之间设有隔热体连接件;所述隔热体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组力学锁定凸缘。
[0009]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室内侧型材件与室外侧型材件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增加隔热体的数量而被增加至足够大,从而获得一种可满足需求的加宽型的隔热型材。该结构的型材,其每件隔热体的宽度与深度的比例可以控制在一个理想范围内,从而令到在不大量增加注胶量的情况下,仍能为室内侧型材件与室外侧型材件之间的连接提供可靠的连接力。
[0010]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可以根据不同的保温性能要求而设置相应数量的隔热体,保证单件隔热体的宽度与深度之间的比例在理想范围内。由于是多个隔热体并列,所以每个隔热体不需加大深度,与单隔热体结构的型材相比,实现相同宽度的情况下,本多隔热体结构的型材更节省注胶量,更稳固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现有某穿条隔热型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现有某浇注隔热型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现有的宽度较小的隔热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现有的宽度较大的隔热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实施例1的隔热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实施例2的隔热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1_室内侧型材件;12_室外侧型材件;13_第一隔热体;14_第二隔热体;15_隔热体连接件;151_第一力学锁定凸缘;152_第二力学锁定凸缘;
[0020]21-室内侧型材件;22_室外侧型材件;23_第一隔热体;24_第二隔热体;25_第三隔热体;26_第一隔热体连接件;27_第二隔热体连接件;261-第一力学锁定凸缘;262_第二力学锁定凸缘;271_第三力学锁定凸缘;272_第二四力学锁定凸缘;
[0021]10,-隔热条;20,-隔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加宽型高隔热性能的型材,包括:室内侧型材件11、室外侧型材件12、第一隔热体13、第二隔热体14和隔热体连接件15。
[0024]第一隔热体13和第二隔热体14在室内侧型材件11与室外侧型材件12之间,沿型材自身的宽度方向连续地排列。隔热体连接件15设置在第一隔热体13与第二隔热体14之间。隔热体连接件15的一侧设有第一组力学锁定凸缘151,隔热体连接件15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组力学锁定凸缘152。第一组力学锁定凸缘151用于咬紧第一隔热体13的一侧。第二组力学锁定凸缘152用于咬紧第二隔热体14的一侧。在室内侧型材件11上还设有力学锁定凸缘用于咬紧第一隔热体13的另一侧。在室外侧型材件12上还设有力学锁定凸缘用于咬紧第二隔热体14的另一侧。
[0025]如图4所示,现有的浇注方式的隔热型材,室内侧型材件与室外侧型材件之间的距离dl为10.8mm时,其隔热体的横截面积约为77mm2。如图5所示,室内侧型材件与室外侧型材件之间的距离d2为21mm时,其隔热体的横截面积约为207mm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内侧型材件11与室外侧型材件12之间的距离d3为23.2mm时,其第一隔热体13与第二隔热体14的横截面积之和仅为154mm2。可见,在距离d3大于距离d2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材的注胶量反而更少,为低成本实现加宽型防水隔热型材提供了解决方案。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加宽型高隔热性能的型材,包括:室内侧型材件21、室外侧型材件22、第一隔热体23、第二隔热体24、第三隔热体25、第一隔热体连接件26和第二隔热体连接件27。
[0028]第一隔热体23、第二隔热体24、第三隔热体25在室内侧型材件21与室外侧型材件22之间,沿型材自身的宽度方向连续地排列。在第一隔热体23与第二隔热体24之间设有第一隔热体连接件26。在第二隔热体24与第三隔热体25之间设有第二隔热体连接件27。第一隔热体连接件26的一侧设有第一组力学锁定凸缘261,第一隔热体连接件2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组力学锁定凸缘262。第一组力学锁定凸缘261用于咬紧第一隔热体23的一侦U。第二组力学锁定凸缘262用于咬紧第二隔热体24的一侧。
[0029]第二隔热体连接件27的一侧设有第三组力学锁定凸缘271,第二隔热体连接件27的另一侧设有第四组力学锁定凸缘272。第三组力学锁定凸缘271用于咬紧第二隔热体24的另一侧。第四组力学锁定凸缘272用于咬紧第三隔热体25的一侧。
[0030]在室内侧型材件21上还设有力学锁定凸缘用于咬紧第一隔热体23的另一侧。在室外侧型材件22上还设有力学锁定凸缘用于咬紧第三隔热体25的另一侧。
[0031]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内侧型材件21与室外侧型材件22之间的距离d4约为35.5mm,其第一隔热体23、第二隔热体24和第三隔热体25的横截面积之和仅为231mm2。而目前市面基本上是不能对该宽度规格的隔热型材实施量产的。
[0032]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宽型高隔热性能的型材,包括室内侧型材件、室外侧型材件和隔热体,其特征是:在室内侧型材件与室外侧型材件之间,沿该型材自身的宽度方向连续地排列有至少2件隔热体,相邻的隔热体之间设有隔热体连接件;所述隔热体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组力学锁定凸缘。
【文档编号】E06B3/263GK203808748SQ20142024411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陈杰, 杨维萍, 申瑞霞 申请人:广亚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