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48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座椅,包含一个椅座、一个用以支撑所述椅座的框架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机构的一个靠背,及一个椅脚。所述框架机构包括一个供所述椅座固接的座椅支架、一个对应所述座椅支架设置的滑动支架、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架与所述滑动支架之间的调节单元,及至少一个用以限制所述滑动支架相对所述座椅支架位移的定位单元,所述滑动支架是利用所述调节单元沿一前后方向相对所述座椅支架来回滑动,以连动而所述靠背相对所述椅座前后滑动,从而,可改变所述椅座的座位深度与面积,使本实用新型能调整出符合使用者体型的座位空间,以提供较舒适稳定的使用质量与效果。
【专利说明】
可调式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课椅,特别是指一种能够因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调整其座位面积,以提供较舒适的使用效果的可调式座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椅子多采固定尺寸设计,由于此种课椅在使用上无法配合使用者的身材体型作调整,尤其对正值成长期的学龄儿童或青少年,在不同年级身材比例变化较大,即使对同一年龄层的人而言,也有身材体型上的差异,因此,使用同一尺寸的椅子,对部分体型相对于同侪显得较高大或较娇小的人来说,易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与困扰,甚至可能对身体姿势产生不良影响。
[0003]为了改善前述缺陷,目前市面上已出现可调整高度的椅子,参阅图1,现有的一种可调整高度的课椅I具有一椅座11、一自该椅座11后侧向上延伸的椅背12,及二个相间隔地设置于该椅座11 一底面的椅脚13。
[0004]每一个椅脚13各具有一个固接在该椅座11底面的上脚架131、一个供该上脚架131穿套,并能相对该上脚架131伸缩位移的下脚座132,及一横向插设该上脚架131、与下脚座132之间,用以锁固并限制该上脚架131与下脚座132相对位移的螺锁组合体133,该上脚架131具有多数个沿一高度方向相间隔设置的穿孔134,该下脚座132具有一个可与任一个穿孔134相对齐的限位孔135,该螺锁组合体133具有一个用于穿设过该下脚座132的限位孔135与该上脚架131的其中一个穿孔134的螺栓136,及一个螺锁在该螺栓136上的螺帽137。
[0005]使用时,是相对该等下脚座132移动该等上脚架131,使该椅座11位于预定的高度,且使该等上脚架131的其中一个穿孔135对齐该等下脚座132的限位孔135后,分别以该等螺栓136穿过该等限位孔135与该等穿孔135,再使用一工具将该等螺帽137螺锁入该螺栓137并相对锁紧后,就能使该等上脚架131与该等下脚座132获得定位,及使该椅座11位于预定高度处。
[0006]虽然该课椅I可藉由调整该等椅脚13的长度,使该椅座11位于预定高度,但实际上仍具有下列缺陷:
[0007]—、虽然该课椅I可藉由调整该等椅脚13达到调整该课椅I高度的效果,但每个人身材体型的差异,除了身高外,还有胖瘦与身材比例的不同,由于无法调整该课椅I的椅座11面积,对体型过大或过小,或身材比例特殊的使用者而言,仍无法提供较舒适的使用质量,必须更换其他规格的课椅I才能适用,使该课椅相对具有乘坐质量较不佳与调整性能不够完善的缺点。
[0008]二、要将该椅座11调整至预定高度,需配合使用该螺锁组合体133锁固才能限制该上脚架131与下脚座132相对位移,要重新调整椅座11高度时,必须先松开该螺锁组合体133待重新调整高度后,再锁紧该螺锁组合体133以重新固定该上脚架131与下脚座132,不管松开或锁紧都必须使用扳手或起子等手工具才能完成,使现有的课椅I进行高度调整时,必须使用手工具,而具有较不方便且较费时的缺陷。
[0009]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因应各种不同身材体型的使用者调整其使用尺寸,以形成较适用的规格,进而提供更舒适的使用质量的可调式座椅。
[00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式座椅,包含:一个椅座,包括一个具有一定面积的椅面;一个框架机构,包括一个供所述椅座固接,用以支撑所述椅座的座椅支架、一个对应所述座椅支架设置的滑动支架、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架与所述滑动支架之间的调节单元,及至少一个用以限制所述滑动支架相对所述座椅支架位移的定位单元,所述滑动支架是利用所述调节单元沿一前后方向在一介于所述座椅支架前、后端缘的第一位置,及一远离所述座椅支架前端缘的第二位置间来回滑动;一个靠背,是设置于所述框架机构的滑动支架上,以受所述滑动支架连动而相对所述椅座前后滑动;及一个椅脚,是设置于所述框架机构的座椅支架。
[0012]优选地,所述座椅支架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的至少一第一侧板,及所述滑动支架具有分别至少一对应所述第一侧板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调节单元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0013]优选地,每一调节单元各具有一个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其中一侧板上的轨槽,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侧板上,并被限位在所述轨槽内移动的滑块。
[0014]优选地,所述座椅支架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呈左右相间隔地设置的二第一侧板,及所述滑动支架具有二分别对应所述二第一侧板设置的第二侧板,及一连接在所述二第一侧板之间的连接杆,所述框架机构具有二个调节单元,且所述二调节单元是分别设置于所述二第一侧板与所述二第二侧板之间。
[0015]优选地,每一调节单元各具有一个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其中一侧板上的轨槽,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侧板上,并被限位在所述轨槽内移动的滑块。
[0016]优选地,所述框架机构的每一个调节单元的轨槽是设在所述座椅支架的第一侧板,及所述滑块是自所述滑动支架的第二侧板朝向所述座椅支架的第一侧板延伸至所述轨槽内,并被限制在所述轨槽内移动。
[0017]优选地,所述框架机构的每一个调节单元的轨槽是设在所述滑动支架的第二侧板,及所述滑块是自所述座椅支架的第一侧板朝向所述滑动支架的第二侧板延伸至所述轨槽内,并被限制在所述轨槽内移动。
[0018]优选地,所述框架机构的定位单元具有多数个沿所述前后方向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一调整孔、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并能分别与所述第一调整孔相对齐的第一限位孔,及至少一个穿插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孔与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调整孔中,用以限制所述滑动支架相对所述座椅支架移动的第一定位件。
[0019]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快拆。
[0020]优选地,所述框架机构的定位单元具有多数个沿所述前后方向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一调整孔、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上,并能分别与所述第二调整孔相对齐的第一限位孔,及至少一个穿插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孔与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调整孔中,用以限制所述滑动支架相对所述座椅支架移动的第一定位件。
[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该椅座设置于该框架机构的座椅支架,及设置能相对该座椅支架移动的滑动支架,并使该靠背与该滑动支架相连接,并配合设置于该座椅支架与该滑动支架之间的调节单元,就能相对该座椅支架移动该滑动支架,进而连动到该椅背位移到该椅座的预定位置处,再以该定位单元限制该滑动支架相对该座椅支架位移,从而能利用该椅座的停驻位置改变该椅座的座位深度与面积,使本发明能针对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调整出符合其需求的座位空间,进而能提供较舒适稳定的使用质量与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现有的一可调式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新型可调式座椅的一较佳实施例;
[0024]图3是一立体组合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组合完成的情形;
[0025]图4是一未包含一椅座的局部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的一框架机构;
[0026]图5是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框架机构的一滑动支架移动到使一椅座形成一最小深度的位置;
[0027]图6是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框架机构的滑动支架移动到使该椅座形成一最大深度的位置;
[0028]图7是一正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靠背与一椅脚皆调整到一最小高度的情形;
[0029]图8是一正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靠背与一椅脚皆调整到一最大高度的情形;
[0030]图9是一未包含一椅座的局部立体图,说明该框架机构的多数个第一调整孔、第一限位孔设置在不同位置的情形;及
[0031]图10是一正视图,说明该靠背的多数第二调整孔、第二限位孔与该椅脚的多数个第三调整孔、第三限位孔是设置在不同位置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33]参阅图2、图3与图4,本发明可调式座椅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椅座3、一个用以支撑该该椅座3的框架机构4、分别设置于该框架机构4的一个靠背5,及一个椅脚6。
[0034]该椅座3包括一个具有一定面积的椅面31。
[0035]该框架机构4包括一个供该椅座3固接,用以支撑该椅座3的座椅支架41、一个对应该座椅支架41设置的滑动支架42、至少一个设置在该座椅支架41与该滑动支架42之间的调节单元43,及至少一个用以限制该滑动支架42相对该座椅支架41位移的定位单元44,该滑动支架42是利用该调节单元43沿一前后方向Y在一介于该座椅支架41前、后端缘401、402的第一位置,及一远离该座椅支架41前端缘401的第二位置间来回滑动。
[0036]在该实施例中,该座椅支架41具有沿该前后方向Y对应该椅座3 二侧呈左、右相间隔设置的二第一侧板411,及该滑动支架42具有二分别对应该二第一侧板411相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板421,及一连接在该二第二侧板421—后端之间的连接杆422,该框架机构4并具有二个调节单元43,且该二调节单元43是分别设置于该二第一侧板411与该二第二侧板421之间,每一个调节单元43各具有一个设在该第一侧板411的轨槽431、二个相间隔地设置在该第二侧板421上,并被限位在该轨槽431内移动的滑块432。在该实施例中,位于该二第二侧板421上的该等滑动432是分别穿过该轨槽431继续延长至与相反侧的滑块432相接为一体,而成为连接在该二第二侧板421之间的滑杆型式。
[0037]其中,所述调节单元43的轨槽431与滑块432的设置位置,及该滑块432的设置数量不应受限,也可以如图9所示,使每一个调节单元43的轨槽431设在该滑动支架42的第二侧板421,及于该座椅支架41的第一侧板411设置一个朝向该第二侧板421延伸到该轨槽431内,并被限位在该轨槽431内移动的滑块432。从而,同样能利用该轨槽431与滑块432的限位接合关系,引导该滑动支架42沿一预定轨迹在一定的范围内滑动。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该滑块432是呈矩形块体型式,但该滑块432的形状不受限,也可以设计成圆柱体型式,同样具有能沿该轨槽431滑动的功能。
[0038]参阅图3与图4,该定位单元44具有多数个沿该前后方向Y相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侧板411上的第一调整孔441,二个相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二侧板421上,并能分别与该等第一调整孔441相对齐的第一限位孔442,及二个分别穿插设置在该二第一限位孔442与其中二个第一调整孔441中,用以限制该滑动支架42相对该座椅支架41移动的第一定位件443。在该较佳实施例中,是使用快拆作为该第一定位件443,从而,可快速地进行松脱与固定,进而能改善调整与定位操作的效率。
[0039]其中,该定位单元44的第一调整孔441、第一限位孔442的设置位置,及该第一限位孔442与该第一定位件443的数量同样不应受限,也可以将该等第一调整孔441设置于该第二侧板421,及于该第一侧板411只设置一个第一限位孔442,及用一个第一定位件443穿设在该第一限位孔442与其中一个第一调整孔441中,同样能藉由使该第一限位孔442与其中一个第一调整孔441对齐,调整该滑动支架42相对该座椅支架41的位置,并透过该第一定位件443的定位作用限制该滑动支架42相对该座椅支架41移动。
[0040]参阅图2与图7,该靠背5是设置在该框架机构4的滑动支架42上,并会受该滑动支架42连动而沿该前后方向Y相对该椅座3前后移动,以与该滑动支架42相配合改变该椅面31的座位深度与面积,该靠背5包括二个相间隔地设置在该滑动支架42上,且能相对伸缩移动以改变其长度的支架组合体51,及二个相间隔地设置在该支架组合体51上的背板52。
[0041]每一个支架组合体51各具有一个自该滑动支架42的连接杆422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架511、一个与该第一支架511相套接,并能相对该第一支架511伸缩移动的第二支架512、多数个沿一高度方向Z相间隔地贯穿设在该第一支架511的第二调整孔513、至少一个贯穿设在该第二支架512,并能分别与该等第二调整孔513相对齐的第二限位孔514,及一个穿设在该第二限位孔514与其中至少一个第二调整孔513中,用以固定并限制该第一、第二支架511、512相对移动的第二定位件515,且该等背板52是相间隔地设置在该第二支架512 上。
[004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511为空心管型式,并分别具有围绕一轴线设置的一第一管壁516,该第二支架512分别具有一围绕该第一管壁516的第二管壁517,该等第二调整孔513是沿该高度方向Z两两相对贯穿该第一管壁516设置,因此,每一个支架组合体51是包括二个贯穿该第二支架512的第二管壁517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孔514,且该第二定位件515是穿设固定在该二第二限位孔514与其中二个成对的第二调整孔513中。
[0043]其中,同样是使用快拆作为该第二定位件515,从而可快速地进行松脱与固定,进而能快速地调整该靠背5的高度。
[0044]此外,如图10所示,该等第二调整孔513、第二限位孔514的设置位置也不应受限,也可以将该等第二调整孔513设置在该第二支架512的第二管壁517,及在该第一支架511的第一管壁516形成该二相对贯穿的第二限位孔514,同样能藉由使该二第二限位孔514与不同位置的成对第二调整孔513对齐的方式,调整该第二支架512与该二背板52的位置,再利用该第二定位件515,使该第二支架512获得定位。
[0045]参阅图2与图7,该椅脚6是设置在该框架机构4的座椅支架41,并包括四个相间隔地自该座椅支架41朝下延伸,并能相对伸缩移动以改变其长度的脚架组合体61。
[0046]每一个脚架组合体61各具有一个自该框架机构4的座椅支架41向下延伸的第一脚架611、一个与该第一脚架611相套接,并能相对该第一脚架611伸缩移动的第二脚架612、多数个沿该高度方向Z相间隔地贯穿设在该第一脚架611的第三调整孔613、至少一个贯穿设在该第二脚架612,并能分别与该等第三调整孔613相对齐的第三限位孔614,及一个穿设在该第三限位孔614与其中至少一个第三调整孔613中,用以固定并限制该第一、第二脚架611、612相对移动的第三定位件615。
[0047]在该实施例中,每一个脚架组合体61的第一脚架611为空心管型式,并分别具有围绕一轴线设置的一第三管壁616,该第二脚架612分别具有一围绕该第三管壁616的第四管壁617,该等第三调整孔613是沿该高度方向Z两两相对贯穿该第三管壁616设置,及每一个脚架组合体61是包括二个贯穿该第二脚架612的第四管壁617且相对设置的第三限位孔614,且该第三定位件615是穿设固定在该二第三限位孔614与其中二个成对的第三调整孔613中。并以快拆作为该第三定位件615,以快速地进行松脱与固定,进而达到快速调整该等脚架组合体61的长度的效果。
[0048]此外,如图10所示,该等第三调整孔613、第三限位孔614的设置位置也不应受限,也可以将该等第三调整孔613设置在该第二脚架612的第四管壁617,及在该第一脚架611的第三管壁616形成该二相对贯穿的第三限位孔614,同样能藉由使该二第三限位孔614与不同位置的成对第三调整孔613对齐的方式,调整该第一、第二脚架611、612的相对位置,再利用该第三定位件615,限制该第一、第二脚架611、612相对移动。
[0049]参阅图2、图3与图4,使用时,可依使用者的身材体型分别移动该框架机构4的滑动支架42,使该二第一限位孔442与预定位置的第一调整孔441对齐,再以该第一定位件443定位,及移动该靠背5的支架组合体51,使该二第二支架512的第二限位孔514分别与该二第一支架511上预定位置的第二调整孔513对齐,再以该第二定位件515固定,再移动该椅脚6的脚架组合体61,使该等第二脚架612的第三限位孔614分别与该等第一脚架611上预定位置的第三调整孔613对齐,再以该第三定位件615固定,从而,就能分别就座位深度、座位高度与椅背高度调整成符合使用者体型的尺寸规格。
[0050]此外,如图5所示,当将该框架机构4的滑动支架42向前移动到与该座椅支架41前缘相抵接的位置时,所形成的座深dl约为24.7cm(相当于该部定课椅型号规格110、115及120型的椅座深尺寸),如图6所示,当将该滑动支架42向后移动到与该座椅支架41后缘相抵接的位置时,所形成的座深d2约为41.5cm(相当于该部定课椅型号规格170、175及180型的椅座深尺寸)。如图7所示,当使该靠背5的支架组合体51的第二支架512上的第二限位孔514分别与该二第一支架511上位于最下面位置的第二调整孔513相对齐并定位后,即将该背板52调至最低时,该背板52最高点至该椅座3之椅面31间的距离hi约为27.2cm(相当于该部定课椅型号规格110、115及120型的椅背最高点尺寸),当使该椅脚6的脚架组合体61的第二脚架612上的第三限位孔614分别与该等第一脚架611上位于最上面位置的第三调整孔613相对齐并定位后,该椅座3的高度h2约为33.07cm(相当于该部定课椅型号规格125、130及135型的椅座高尺寸)。如图8所示,当使该靠背5的支架组合体51的第二支架512上的第二限位孔514分别与该二第一支架511上位于最上面位置的第二调整孔513相对齐并定位后,则该背板52最高点至该椅座3之椅面31间的距离h3约为39.6cm(相当于该部定课椅型号规格170、175及180型的椅背最高点尺寸),当使该椅脚6的脚架组合体61的第二脚架612上的第三限位孔614分别与该等第一脚架611上位于最下面位置的第三调整孔613相对齐并定位后,该椅座3的高度h4约为43.4cm(相当于该部定课椅型号规格170、175及180型的椅座高尺寸)。因此,参阅图4,藉由调整该等第一限位孔442、第二限位孔514、第三限位孔614分别与不同位置的第一调整孔441、第二调整孔513、第三调整孔613相对齐,就能分别形成对应部定课椅规格型号125、140、155型…等的尺寸。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式座椅,包含:一个椅座,包括一个具有一定面积的椅面;一个框架机构,包括一个供所述椅座固接,用以支撑所述椅座的座椅支架、一个对应所述座椅支架设置的滑动支架、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架与所述滑动支架之间的调节单元,及至少一个用以限制所述滑动支架相对所述座椅支架位移的定位单元,所述滑动支架是利用所述调节单兀沿一前后方向在一介于所述座椅支架前、后端缘的第一位置,及一远离所述座椅支架前端缘的第二位置间来回滑动;一个靠背,是设置于所述框架机构的滑动支架上,以受所述滑动支架连动而相对所述椅座前后滑动;及一个椅脚,是设置于所述框架机构的座椅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架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的至少第一侧板,及所述滑动支架具有分别至少一对应所述第一侧板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调节单元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一调节单元各具有一个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其中一侧板上的轨槽,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侧板上,并被限位在所述轨槽内移动的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架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呈左右相间隔地设置的第一侧板,及所述滑动支架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侧板设置的第二侧板,及一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连接杆,所述框架机构具有二个调节单元,且所述调节单元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一调节单元各具有一个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其中一侧板上的轨槽,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侧板上,并被限位在所述轨槽内移动的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的每一个调节单元的轨槽设在所述座椅支架的第一侧板,及所述滑块是自所述滑动支架的第二侧板朝向所述座椅支架的第一侧板延伸至所述轨槽内,并被限制在所述轨槽内移动。
【文档编号】A47C3/00GK203969687SQ201420423277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王景河 申请人:王景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