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928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在座椅骨架上张设有弹性片而成的座椅。



背景技术:

车辆用座椅通常具备:座椅骨架;安装在该座椅骨架上的缓冲用衬垫(缓冲材料);覆盖该缓冲用衬垫的装饰件(表皮)。不过,近几年还开发了一种在座椅骨架上张设弹性片而成的座椅(专利文献1)。由于该弹性片具有缓冲作用,因此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使缓冲用衬垫更薄,从而能够使座椅整体更薄。

另一方面,装饰件通常在局部被拉紧的情况下被卡止于座椅骨架。具体而言,利用钩环(hookring)亦即连结件来将安装在装饰件的牵拉部上的牵拉布的线材卡止于缓冲用衬垫内所设置的线材(专利文献2)。

具备专利文献1般的弹性片的车辆用座椅的装饰件也采用与专利文献2同样的结构,存在如下般的课题。即,专利文献2般的结构需要在缓冲用衬垫中形成较深的牵拉槽,该牵拉槽用于收纳牵拉布的线材、座椅骨架侧的线材、以及钩环,因此,该结构适合于缓冲用衬垫较厚的座椅。

因此,如专利文献1那样采用弹性片以减小缓冲用衬垫厚度的座椅存在着如下的课题:难以确保牵拉槽的深度,难以在装饰件充分地被拉紧的状态下牵拉该装饰件。

另外,也可以取代牵拉装饰件的做法而采用将装饰件和弹性片预先缝合为所希望的形状的做法,不过,在两者被缝合后的状态下,弹性片组装到座椅骨架上的作业变得困难。此外,在采用将加热器或传感器等组装于座椅内的规格的情况下,必须按每个规格来设定装饰件。而且,在弹性片被组装到座椅骨架上之后,装饰件不能移动,因此,存在着难以消除装饰件的褶皱等许多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94076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61607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技术:在采用弹性片的座椅中,能够简单且良好地牵拉装饰件。

本发明的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弹性片,张设于所述座椅骨架;装饰件,设置在所述弹性片上;其中,所述弹性片具备用于所述装饰件的卡止部,所述装饰件具备装饰件主体和安装于该装饰件主体的被卡止部,该被卡止部在拉紧所述装饰件主体的状态下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用座椅的要部立体图;图1的(b)是所述汽车用座椅的骨架的要部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所述汽车用座椅的装饰件卡止结构的图1的(a)中的i-i线剖视图。

图3的(a)是所述装饰件卡止结构中的装饰件终端与卡止板的卡止前的俯视图;图3的(b)是所述装饰件终端与所述卡止板的卡止后的俯视图。

图4的(a)是表示所述汽车用座椅的装饰件卡止结构的变形例的图1的(a)中的ii-ii线剖视图;图4的(b)是所述装饰件卡止结构中的插入片的卡止前的分解立体图。

图5的(a)是表示所述装饰件卡止结构的别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5的(b)是表示装饰件卡止结构的再一个别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的(a)是汽车用座椅1的要部立体图,图1的(b)是所述汽车用座椅1的骨架6、7的要部立体图。

汽车用座椅1(以下简称为座椅1)由座垫2和座椅靠背3构成。而且,基于包含倾角调整轴4的倾角调整机构(未图示),座椅靠背3前后倾斜自如地被座垫2支撑。

在座垫2的左右下部分别安装有用于调整座椅1的前后位置的滑件5。

在座垫2的内部设有座椅骨架6,在座椅靠背3的内部设有座椅骨架7。座椅骨架6、7以下简称为骨架6、7。

在骨架6中的与座垫2的座面2a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具备缓冲性能的弹性片9,在与座垫2的两侧部部分2b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隆起的缓冲衬垫8(参照图2)。而且,弹性片9及缓冲衬垫8被装饰件(表皮)10所覆盖。

在骨架7中的与座椅靠背3的背靠面3a及两侧部部分3b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缓冲衬垫(未图示),这些衬垫被装饰件(表皮)12所覆盖。

座垫2的骨架6具备右部骨架6a和左部骨架6b,所述弹性片9以跨设在右部骨架6a和左部骨架6b之间的方式呈平面状张设。弹性片9由具有伸缩性的网状体构成,其还被称为缓冲垫底网。此外,有关弹性片9,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116460号中所公开的“网状的面状弹性体”是其的一个例子,因此,省略此处的详细说明。弹性片9只要具备伸缩性(缓冲性能)便可,其并不限定于网状体。

图2是表示座椅1的座垫2的装饰件卡止结构的图1的(a)中的i-i线剖视图。此外,图3的(a)是所述装饰件卡止结构中的装饰件终端15与卡止板16的卡止前的俯视图,图3的(b)是所述装饰件终端15与所述卡止板16的卡止后的俯视图。

座垫2的装饰件10包括:装饰件主体11;装饰件终端15(相当于本发明的被卡止部),安装于所述装饰件主体11,而且在该装饰件主体11被拉紧的状态下将该装饰件主体11卡止于所述弹性片9。

装饰件主体11由就座者的臀部所接触的主材11a和就座者的侧部所接触的侧材11b所构成。弹性片9面临主材11a的下方,侧材11b覆盖缓冲衬垫8。

主材11a是在下面安装有缓冲材(有时称为褶垫(pleatpad))11c的构件,缓冲材11c被设定为能够充填主材11a与弹性片9之间的间隙的厚度。缓冲材11c虽被安装于主材11a,但该缓冲材11c也可以是与主材11a分体的构件。此外,在本例中,缓冲材11c相当于本发明的主缓冲部,所述缓冲衬垫8相当于本发明的侧缓冲部。

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各端部被叠合后朝内侧被折弯,该叠合端部11a、11b上叠合有装饰件终端15(相当于本发明的被卡止部),装饰件终端15由树脂或金属形成而且呈朝上的钩状更具体而言为u型,该叠合端部11a、11b和装饰件终端15被一体地缝合(缝合部a)。

弹性片9包含张设在所述座椅骨架6上的弹性片主体9a和安装在该弹性片主体9a上表面上的卡止板16。卡止板16是沿座椅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的树脂或金属制的板状的构件。卡止板16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及中间部分的三处被缝合于弹性片9(缝合部b)。装饰件终端15的两处的钩部15a从弹性片9与卡止板16之间的间隙插入到各缝合部b之间。即,在弹性片9中的相邻的所述缝合部b之间的位置上设有卡止部17,该卡止部17是所述钩部15a的卡止部,而且具有形成在卡止板16与弹性片主体9a之间的空隙。

图2的(a)所示的装饰件卡止结构以弹性片9被张设于座椅骨架6而成的座椅1为前提。装饰件10由装饰件主体11(主材11a和侧材11b)和装饰件终端15构成,装饰件终端15被安装于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此外,弹性片9由弹性片主体9a和安装在该主体上的卡止板16所构成。

而且,如图3的(a)的箭头所示,在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与装饰件终端15一起向横向外侧方向被拉紧的状态下,装饰件终端15的钩部15a被卡止于弹性片9的卡止部17。详细而言,钩部15a在卡止板16的各缝合部b之间的位置被插入在卡止板16与弹性片主体9a之间的间隙,如图3的(b)所示般而被卡止于卡止板16。由此,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以牵拉状态而被卡止于弹性片9。

因此,即使是使用了弹性片9的所述座椅1亦即主材11a与弹性片9之间的距离(间隔)较短的座椅1也能够良好地牵拉主材11a和侧材11b。换言之,能够容易地形成牵拉部。此外,只要将主材11a分割为多片,并且将各分割片的叠合端部牵拉,仅在主材11a中便能够形成牵拉部。

此外,由于主材11a与弹性片9彼此独立,因此,与预先缝合主材11a与弹性片9以便呈现所希望的形状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弹性片9组装到骨架6的作业变得容易。此外,即使在采用将加热器或传感器组装到座椅1内的规格的情况下,也无需按照每个规格来设定主材11a。此外,即使在弹性片9组装到骨架6上之后,也能够使主材11a及侧材11b移动,因此,能够容易消除主材11a及侧材11b的褶皱等,能够容易地进行为了美化外观的微调整。

此外,随着装饰件终端15的钩部15a被插入到弹性片主体9a与卡止板16之间的间隙,该钩部15a便卡止于卡止板16,因此具有良好的卡止作业性能。

此外,如图2所示般能够在钩部15a的远端形成朝下的突起15b,能够在卡止板16的上表面形成将钩部15a的突起15b卡止的卡止槽16a。采用该结构,能够保持钩部15a以使其不能从卡止板16上脱落。

图4的(a)是表示座椅1的座垫2的装饰件卡止结构的变形例的图1的(a)中的ii-ii线剖视图,图4的(b)是所述装饰件卡止结构中的插入片18的卡止前的分解立体图。

座垫2的装饰件10包括:装饰件主体11;插入片18,安装于所述装饰件主体11,而且在该装饰件主体11被拉紧的状态下将该装饰件主体11卡止于所述弹性片9。

装饰件主体11由就座者的臀部所接触的主材11a和就座者的侧部所接触的侧材11b所构成。弹性片9面临主材11a的下方,侧材11b覆盖缓冲衬垫(未图示)。此外,与图2的例子同样地,主材11a是在下面安装有缓冲材11c的构件。

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各端部被叠合后朝外侧被折弯,该叠合端部11a、11b上叠合有由树脂或金属形成的板状的插入片18,该插入片18和叠合端部11a、11b被一体地缝合(缝合部a)。

弹性片9中形成有狭缝9b(相当于本发明的开口部(卡止部),该狭缝9b沿座椅1的前后方向延伸,能够让插入片18穿通。

图4的(a)所示的装饰件卡止结构以弹性片9被张设于座椅骨架6而成的座椅1为前提。装饰件10由装饰件主体11(主材11a和侧材11b)和插入片18所构成,插入片18被安装于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此外,弹性片9中形成有狭缝9b。

而且,在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与插入片18一起向下方被拉紧的状态下,插入片18穿通弹性片9的狭缝9b并且如图4的(a)所示般被扭向水平方向,从而被卡止于弹性片9。由此,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以牵拉状态而被卡止于弹性片9。

因此,即使是使用了弹性片9而主材11a和弹性片9之间的距离较短的座椅1也能够良好地牵拉主材11a和侧材11b。

此外,由于仅使叠合端部11a、11b的插入片18穿通弹性片9的狭缝9a便可,因此具有良好的卡止作业性能。

图5的(a)是表示座椅1的座垫2的装饰件卡止结构的别的变形例的剖视图,该结构中,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上所设的牵拉布11c上安装有面接合件20的钩部20a,弹性片9的上表面上安装有面接合件20的圈部20b。此外,钩部20a和圈部20b的安装位置也可以彼此调换。在本例中,所述圈部20b相当于本发明的卡止部,所述牵拉布11c以及钩部20a相当于本发明的被卡止部。

此处,面接合件20是指如下的构件:钩部20a与圈部20b成对地设置,若强力地施加压力给两者时,钩部20a与圈部20b彼此卡止,若用手强力地将钩部20a与圈部20b拉开时,钩部20a与圈部20b的卡止状态被解除。而接合件20也被称为机械式接合件。

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也能够以牵拉状态而被卡止于弹性片9。

图5的(b)是表示座椅1的座垫2的装饰件卡止结构的再一个别的变形例的剖视图,该结构中,主材11a和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上所设的牵拉布11c上安装有线材21,加强材22被缝合于弹性片9(缝合部d)。而且,基于线材21上所设的环状的夹持件23,该线材21与加强材22彼此被卡止。在本例中,所述加强材22相当于本发明的卡止部,所述牵拉布11c以及线材21相当于本发明的被卡止部。

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主材11a与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以牵拉状态而卡止于弹性片9。

上述实施方式是主材11a与侧材11b的叠合端部11a、11b被牵拉的例子,不过,还可以采用将例如具有宽阔面积的主材11a的局部亦即比主材11a两端更靠内侧的位置进行牵拉的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中,就本发明应用于前座椅1的座垫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也可以同样地应用于座椅靠背3。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后座椅,而且还可以应用于汽车座椅以外的座椅。

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总结如下。

即,本发明的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弹性片,张设于所述座椅骨架;装饰件,设置在所述弹性片上;其中,所述弹性片具备用于所述装饰件的卡止部,所述装饰件具备装饰件主体和安装于该装饰件主体的被卡止部,该被卡止部在拉紧所述装饰件主体的状态下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拉紧装饰件主体的情况下使该装饰件主体卡止于弹性片。即,能够良好地牵拉装饰件。

因此,即使是采用了弹性片的座椅也能够在装饰件中容易地形成牵拉部。

此外,由于装饰件与弹性片彼此独立,因此,与预先缝合装饰件与弹性片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弹性片组装到座椅骨架的作业变得容易。此外,即使在采用将加热器或传感器组装到座椅内的规格的情况下,也无需按照每个规格来设定装饰件。此外,即使在弹性片组装到座椅骨架上之后,也能够使装饰件(装饰件主体)移动,因此,能够容易消除装饰件的褶皱等,能够容易地进行为了美化外观的微调整。

所述座椅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卡止部具有空隙,该空隙用于在所述被卡止部插入在该空隙的状态下卡止该被卡止部。

根据该结构,被卡止部在插入在空隙的状态下被卡止于卡止部,因此,能够简单且切实地将装饰件卡止于弹性片。

此情况下,更具体而言,所述弹性片具备弹性片主体和安装于该弹性片主体的卡止板,该卡止板在与所述弹性片主体之间形成所述空隙,所述被卡止部形成为u型,而且在插入在所述空隙的状态下被卡止于所述卡止板。

根据该结构,随着钩状的被卡止板被插入到弹性片主体与卡止板之间的间隙,该被卡止部便卡止于卡止板,利用这样简单的结构便能够简单且切实地使装饰件以牵拉状态卡止于弹性片。

此外,作为别的具体结构,所述卡止部也可以为形成于所述弹性片的开口部,所述被卡止部也可以为板状的插入片,该插入片基于被插入到所述开口部而被卡止于所述装饰件主体。

根据该结构,以将插入片穿通于开口部这样简单的结构便能够简单且切实地使装饰件以牵拉状态卡止于弹性片。

上述座椅还可以包括:缓冲材,位于所述弹性片与所述装饰件主体之间。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座椅的缓冲性能。

此情况下,所述缓冲材也可以包含承受就座者的臀部或背部的主缓冲部和设置在该主缓冲部的侧方而且承受所述就座者的侧部的侧缓冲部,所述装饰件主体也可以包含覆盖所述主缓冲部的主部和覆盖所述侧缓冲部的侧部,而且具有由所述主部的端部和所述侧部的端部彼此叠合而成的叠合端部,所述被卡止部安装于所述叠合端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主材和侧材通过主缓冲部与侧缓冲部之间而以牵拉状态卡止于弹性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